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總統大選辯論 原住民吶喊「我們要提問!」


2011年12月22日台北訊,Kasoay報導
「原住民要提問!」「不提問不給票!」在飄著冰雨的凱道上,原住民向三位總統候選人要求提問。
2012總統大選至今有三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分別是12月3日媒體提問,15日文化界提問,17日公民團體提問,但3場辦論會皆無原住民代表提問,而且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沒有提及原住民政策。甚至在17日場次前,三名受推派的代表前往會場要求提問,卻因警方的強力驅逐推擠導致成員受傷。為何2004、2008年的大選原住民都有機會提問,這次卻倒退了?原住民想知道,究竟是因為問題太多了不敢面對,還是已經決定徹底忽略原住民了?2012原住民提問陣線要求三組候選人在大選前趕快接受他們的提問。
來自蘭嶼的媽媽,綠黨不分區候選人希婻‧瑪飛洑想問「核廢放哪裡?」她背負著蘭嶼族人的期盼,飛到台灣揭露在蘭嶼的核廢料外洩狀況,「他們到底聽到我們喊救命了沒有?」每晚與孩子與通話時,家人總是懇切焦急的問著這件事。對蘭嶼來說,他們的聲音不只是反核,而是求救。
歌手高慧君說出年輕一代原住民的心聲,表示家園一再受到剝削的心痛,讓原本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人都決定就算買不到火車票,也要用站的趕回原鄉投票,他們已有這一代的使命感,不但要守護孩子的未來,也要拭去老人家的淚水,因此需要有機會成為下一屆總統的三位候選人提出原住民政策。
文化評論人張鐵志表示,雖然因為「夢想家」引起的軒然大波,藝文界的聲音受到重視,但「美麗灣」、「核廢料」比夢想家更為重大,為何不受重視?且文化源自於生活,想要保護原住民文化,便要從尊重原住民做起。他希望明年不但是文化元年,也該是原住民自治元年。
享譽國際的編舞家布拉瑞揚感傷的表示,「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困擾著他,國際友人問及「你是台灣的原住民,那你會說族語嗎?」時,他雖然是排灣族人卻不會說族語,因為教育上的迫害,使他失去了學習母語的機會,他認為教育與文化對原住民尤其重要。
詩人鴻鴻曾在15日的提問中為杉原海岸請命,他強調原住民想提問的這些問題,不只是原住民的問題,雖然政治人物最近喜歡提到《賽德克巴萊》一片,但他認為他們還是不懂此片真正的精神,不管是核廢、美麗灣、更多的BOT,目前國土分配不公的問題是全民的共業,不是總統說了算,更不是立委說了算。應該建立溝通的管道,而不是以「建國百年」團結和平的假象讓更多人哭泣。
在劇場界綻放光芒的李建常認為中華民國號稱來到台灣已經百年,但是還是用著上對下、扶植、認養的態度來治理這塊土地,他認為「是時候了,請聽聽最懂如何與土地相處的原住民的聲音、請接受原住民的智慧。」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秘書長歐蜜‧偉浪牧師認為,「被研究」、「被補助」、「被迫遷」,原住民目前的處境是「反客為主」,他想問馬總統,為什麼說已經三讀通過且頒佈數年的原基法難以執行,到底是當中的哪一條難以執行?他認為總統做出這樣的發言,這是巨大的憲政危機。
都蘭海灣部落的耆老沈太木想知道,為什麼傳統領域會遭到財團的開發,他想知道,怎麼要才能把土地要回來?
正在爭取平地原住民立委的馬躍‧比吼氣憤細數:「核廢料要找地方丟,才想到原住民;沒人敢在國慶大典唱國歌時,才想到原住民;要蓋BOT,才想到原住民;要找人唱歌跳舞時,才想到原住民;但是為什麼提問的時候沒有想到原住民?」
2012原住民提問陣線聲聲吶喊,只是要求三組候選人在明年1月14日大選前,趕快接受他們的提問。他們表示17號當天,公視已經承諾只要候選人願意,將會協助再舉辦一場辯論會。

美麗灣爭議「請好好依法行政」 刺桐部落再告台東縣長


2011年12月22日台北訊,Kasoay報導
「到底要集滿幾次,我們的聲音才可以被聽到呢?」刺桐部落族人林淑玲今(22日)在監察院門口提問,這是刺桐部落第4次,也是今年的第2次,因為美麗灣BOT開發違法爭議,來到監察院陳情,要求監察院糾舉台東縣政府與縣長黃健庭。
「美麗灣度假村」2010經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但在社會輿論撻伐下,至今仍然持續施工,並大張旗鼓招募工作人員,一再宣稱即將開幕。因此22日上午刺桐部落、台東縣卑南鄉富山社區發展協會、台東縣都蘭海灣部落聯盟、東部發展聯盟、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等原民團體,在元貞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嘉容陪同下,再次前往監察院檢舉台東縣政府,此次接受陳情的監委為馬秀如,族人希望她能主持公道。
刺桐部落此次提出更嚴謹的法律觀點,表示根據《觀光發展條例》,美麗灣的規模應為觀光飯店,主管機關將是交通部觀光局,台東縣政府其實並沒有權力核發旅館業的營業執照給美麗灣,之後所進行的環評審查也應該是無效的。然而縣府卻接受業者申請,並且越權核發營業執照,業者之後再以申請變更營業規模的方式規避中央主管機關,玩弄法律,縣府加以配合的行為即是重大的違法事證。
都蘭海灣部落的耆老沈太木向馬總統發問,提出不管是總統、立委、台東縣政府,都說要依法行政,但是地方仍持續違法,這麼大的事情,難道馬總統還是不知道嗎?他已經75歲了,從小生長在海邊,海是族人的冰箱,更是族人的所有,財團強佔了原住民的傳統領域,身為總統怎麼會不知道呢?他請求馬總統給個交代。
正在爭取平地原住民立委的馬躍‧比吼,更提出《原住民族基本法》當中的第20條「政府承認原住民族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與第21條「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內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詢並取得原住民族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政府或法令限制原住民族利用原住民族之土地及自然資源時,應與原住民族或原住民諮商,並取得其同意。」而美麗灣度假村的興建範圍就在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內,台東縣政府不但違反了兩公約、原基法之外,同時也違法了憲法、環評法等等法律,他請求中華民國好好的「依法行政」。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杉原灣開發接二連三 台東人拒絕複製美麗灣


2011年12月21日台北訊,Kasoay報導
海岸開發案一件接著一件,當澎湖隘門、台東都蘭灣都喊出不想成為第二個美麗灣之後,21日上午「台東都蘭灣黃金海休閒度假村」與「杉原灣棕櫚濱海度假村」兩開發案又前進環保署,舉行環差審查會議。
目前杉原灣有6個開發案正在動工或審議中,最多將會佔去89公頃土地,並增加1500間客房。而都蘭黃金海與杉原棕櫚的開發面積分別為11.32公頃與26.16公頃,將是目前的美麗灣度假村的6倍。憂心度假村林立將造成海洋生態與當地原住民傳統文化遭到摧殘,當地居民與民間團體都趕到環保署前關心與發聲。
小小海灣安排了6個開發案(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一字排開目前美麗灣飯店造成傷害的照片,「政策環評在哪裡?」對於小小的杉原灣居然塞滿了6個開發案,地球公民基金會成員蔡中岳質疑,整個東海岸觀光開發是要裨益當地居民或是財團,政府需要有整體的評估。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莊詠婷提出,這兩案都位於內政部營建屬公告的沿海保護區中的一般保護區內,受到「在不影響環境之生態特色及自然景觀下,維持現有資源利用型態」規定的保護,尤其在現今極端氣候與海嘯威脅之下,更應該保護,而不是大量開發。她強調這6個開發案範圍從山坡地到海岸,對環境的傷害。
刺桐部落代表林淑玲美麗灣影響首當其衝的刺桐部落族人林淑玲展示傳統領域受傷的照片,再次敘述美麗灣違法開發、規避環評的手段,除了將事業廢棄物埋藏在沙灘已遭糾舉,還有偷埋暗管的行為。她表示,全國抵制到美麗灣住宿的連署持續進行,不少國外人士也加入了,中正大學學生更發起一連串活動,讓更多人知道當中的不公義也可能輕易地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她更痛斥104人力銀行與聯合報怎麼可以罔顧社會責任,替仍有爭議的美麗灣刊登徵人廣告與業配新聞。她大罵美麗灣漠視正義與社區居民的權利,是醜陋灣、是羞恥灣。刺桐部落長老明天也將到監察院檢舉台東縣長黃健庭違法瀆職。
貝氏耳紋珊瑚。(中研院珊瑚礁演化生態暨遺傳實驗室提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博士自2007開始調查杉原灣海域的珊瑚礁,該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痛心表示,那裡有著台灣唯一的「貝氏耳紋珊瑚」,但這3年來剛死亡珊瑚的比率成長了7倍,藻類也因為廢水而開始增生,在美麗灣還沒正式營運便已蒙上危機,那麼當6座度假村都排出大量廢水時。當海中的雨林珊瑚礁不保,海洋的生態也走向死亡。
郭靜雯說明黃金海渡假村將蓋在4000年的史前遺跡上東部發展聯盟代表郭靜雯為4千年歷史的「富山遺址」發聲,她表示,該遺址就位於黃金海開發案預定地,急需搶救的重要遺址卻被規劃為餐飲住宿區,台東縣政府甚至未依文資法主動呈報給主管機關文建會,遺址沒有任何法律可以加以保護,她呼籲本案應該暫停審查,等考古遺址得到文建會備查公告後,再來討論。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黃哲彥回憶去年12月13日,帶著「黑心禮物」北上,送總統聖誕禮物,抗議開發蠶食部落領域的現象,但時隔一年,不但沒有得到回應,開發的腳步還不斷加速。黃哲彥對於目前度假村計畫林立的現象歸咎於「國家機器的懶惰」。他表示沒有人反對發展,但政府不願與當地民眾坐下來好好談談,尊重原住民智慧以尋求雙贏,卻以台北觀點進行開發計畫。除了消費之外,他希望到東海岸的旅人可以藉由感受好山好水的力量,讓身心靈得到舒緩。「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怎麼做!」他認為世界潮流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都在向原住民學習,但政府卻以BOT的方式讓財團壟斷發展的可能性50年。
「請聽聽台東的聲音!」正如黃哲彥牧師說的,整個東海岸大肆以度假村、遊樂區形式開發,這樣「度假村」圈的計畫對自然景觀、生態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衝擊,好山好水換成鋼筋水泥,是否為台東人想要的?當地居民與長期關注花東地區的民間團體風塵僕僕的北上發聲,在冬雨中的環保署外期望這兩案能夠撤回審查。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藍綠惡鬥外 獨立參選人馬躍‧比吼不放棄改變契機


2011年12月15日台北訊,Kasoay報導
2012大選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倒數計時,在目前藍綠不斷相互抹糞的烏賊戰術惡鬥下,12月14日晚間,紀錄片導演、平地原住民立委候選人馬躍‧比吼舉辦了一場小型的募款餐會,佐以歌唱與藝術品,再次確定「就是要改變,我們正在作對的事」的信念。
由於平地原住民散居於台灣各地,以個人名義參選、只接受小額捐款的馬躍‧比吼選戰打起來顯得更為艱難,這場募款餐會席開十來桌,義賣各族群藝術家、音樂家所贊助提供的作品為主,以籌措競選經費,參與人士包括學者、律師、藝文界人士與一般民眾。
餐會由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召集人歐蜜‧偉浪帶領禱告展開,他讚頌海洋與山林,也陳述目前原住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的狀況,鼓勵馬躍做一個勇士,更感謝到場的非原住民,稱呼這些好朋友為天使。
馬躍‧比吼截自目前,已產出30多部紀錄片,創辦了阿美族真實影展,每年在原鄉舉辦大量的紀錄片放映會,提供討論的機會、更大力鼓吹復名運動,因此在六、七年前全國換發身份證時,有上萬名原住民選擇以族名登錄,音樂人達卡鬧回憶,即是由紀錄片作品認識馬躍,當中深刻揭露從番人、山地人、到原住民的稱呼轉變,當中原住民的認同議題。
李韻儀與達卡鬧
在台東都蘭經營月光小棧女妖藝廊的李韻儀表示,「藝術家是社會的良知」,這些藝術家提供的創作,依她多年策展的專業,可以保證都是當代重要的作品,非常值得收藏。畫風鮮明的作品「海洋之子」的創作者優席夫更從英國趕回來站台,他與馬躍是多年的好友。
歌聲甜美的歌手以莉‧高露,近年醉心於自然農法,現在在南澳種稻,找回與土地的連結。她以一首〈閃閃發亮的星星〉描繪原住民本來靠山靠海,就能得到大地的餵養,然而現在有土地卻無法耕作,目前山崩塌、河混濁,人卻成為奴隸的局面,道出希望改變現狀的心情。
長年為了美濃的自然與文化資產奮鬥的客語歌手林生祥也到場,他認為馬躍長年拍攝紀錄片,是最瞭解目前原住民現狀的人,且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更擁有魅力,足以打破刻板印象,帶來台灣更認識原住民的契機。他更形容馬躍為一顆「未爆彈」,相信可以讓目前讓人厭惡的政治變得有趣,他期許充滿創意的馬躍將會活化立法院,帶來整年的精彩。
文化評論者張鐵志,提及日前令全國關心土地正義民眾氣憤的《土地徵收條例》過關一事,他認為目前立院充斥只能聽黨意的立委,因此不只是原住民,全台灣都需要能關心人的立委,他認為馬躍可愛、溫暖、真摯,可以當每一個人的朋友,足以勝任此職。張鐵志並與紀錄片導演龍男、董事長樂團、拷秋勤樂團發起購買花東的公車車體廣告幫助馬躍行銷,在場人士亦熱烈響應。
目前任教輔仁大學的吳豪人副教授,上午才在台大校友會館與14族代表等待三黨總統候選人前往簽署《2012年 新夥伴關係再出發:與原住民族共創永續台灣巴萊-我們對總統候選人的要求與約定》,但結果讓他非常不滿。他表示,三人均未現身,只有宋楚瑜簽署後派代表送去,蔡英文表示同意他們的意見但仍不願意簽署,而馬英九不但從頭到尾不願理會,活動的同時,尚未處理土地問題的《原住民族自治法》更正在立法院內要強渡關山,讓他們活動期間非常擔心害怕。他站在朋友的立場上,其實希望馬躍落選,以免於立院內牛鬼蛇神般的人士來往,但是,他也認為不只原住民,馬躍是在乎土地與人的朋友的希望,因此他疾呼「讓我們犧牲馬躍吧!」
馬躍‧比吼近年關注與拍攝那瑪夏,面對東部大量的BOT案,卻發現以之前參與的亞泥案為例,現行的法律之下,原住民再怎麼努力都贏不了官司、拿不回土地,想取回傳統領域,進入立法院改革才有希望。他認為原住民不該是「被安排」的,以為不順從黨意與大企業的支援便無法成功,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小火車頭,開始改變現狀。「隨著時間越來越近,我越來越相信我們在做對的事情!」馬躍表示,「原住民的希望其實很小,只是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此次募款餐會義賣的藝術品仍有部分尚未售出,意者可以上網(http://mayawbiho.blogspot.com/2011/12/1214.html)查詢並與競選辦公室聯絡,而星期六(17日)晚間的台北火車站南二門廣場將有一場音樂會,這次換成更多的音樂人將用歌聲贊助馬躍‧比吼,包括Suming舒米恩、巴奈&Nabu、以莉‧高露、巴西瓦里‧查勞、高慧君、檳榔兄弟都已承諾獻唱。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不要美麗灣第二 都蘭青年預告出草護家鄉


2011年11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都蘭鼻不願成為美麗灣第二!」都蘭鼻BOT開發案,在2003年藝術家陳明才跳海自殺死諫後中斷。但今年9月,東管處企圖再次重啟計畫,以都蘭鼻整體觀光發展研究計畫為名,召開多次說明會; 然而在東管處內部文件中,首條即聲明了「本案以促成BOT為前提」,這讓都蘭部落族人認為東管處顯然有欺騙之嫌。5日都蘭部落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告12日將於都蘭鼻採取「為土地而跳,護衛都蘭鼻」行動,傳統護衛部落的勇士出草轉化成的都蘭青年護衛舞,宣誓護衛聖地都蘭鼻,不被東管處BOT成度假飯店的決心。
都蘭背山面海,不少政治人物與藝術家出身此地,也有不少名人與民眾喜愛駐足,可說地靈人傑,卻也因此遭財團覬覦。此次爭議再起的所在地都蘭鼻,當地阿美族人稱為「Pacifalan」,相傳是祖先登陸地之一,也一直是耆老判斷氣象之地,直到現在,都蘭部落漁季和海祭仍然在此地舉行。
P1060442P1060444
早自2001年起,交通部觀光局東部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便計畫將都蘭鼻約30公頃之土地進行BOT,遭到當地居民的反對,在2003年東管處未經溝通即於逕行召開BOT說明會後,反對更加強烈,期間並發生了旅居都蘭的劇作家陳明才跳海自殺一事,使得東管處暫停此計畫。
雖然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綜字第 1000003746號」文件中,第三頁第(二)項第1條,交通部觀光局對於都蘭灣地區觀光遊憩開發案件的進度說明,明確指示都蘭鼻遊憩區一案「已暫緩辦理,將請本局東管處辦理計畫終止或監測計畫變更事宜」。但今年9月東管處開始以都蘭鼻整體觀光發展研究計畫為名,召開多次說明會。在文號為「觀海企字第1000100204號」的東管處內部文件中,首條即聲明「本案以促成BOT為前提」定案。在此文件與開發單位逐漸浮上檯面的情況下,都蘭青年鄭智文認為東管處根本在玩兩面手法,說會溝通,但其實只有告知。
都蘭部落副頭目洛那表示,他不願意和杉原海岸相望的都蘭鼻成為第二個美麗灣,他認為美麗灣現在已經蓋成,也許難以補救,但東部還有39個開發案在後面,他希望東管處先將這些部落傳統領域的主權歸還,再談共營共享。
都蘭部落副頭目洛那黑衣女子為鄒族女歌手安欽澐
鄒族女歌手安歆澐也聲援,她提出家鄉阿里山的遭遇,認為大飯店的出現,反而讓當地居民失去生機,沒有人希望傳統領域被污染、破壞,她呼籲原住民要團結互相幫助。
舒米恩出身都蘭的創作歌手舒米恩也穿著傳統服到場,近年在部落出力,是為部落青少年舉辦文化傳承訓練的核心人物,他感性表示,發展不該等於侵略。而當大飯店開了,財團將錢都賺去,喜歡都蘭的朋友們將再也不能享受本來屬於大家的海,而留在當地的人將在大飯店面前感受到自己的貧窮。此次活動的宣傳影片,配樂便是他所作的「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的說你愛我」。
此次都蘭部落的訴求有三:一、政府應立即停止都蘭鼻的BOT開發計畫,將傳統領域歸還給都蘭部落阿美族人。二、東管處管轄區域皆為原住民族世代居住的區域,該單位應該脫離交通部管轄,轉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接管,或者,應立即直接廢除。三、位於都蘭部落傳統領域內的所有開發計畫必須通過都蘭部落議會決議始得進行,並應由部落族人依照傳統社會文化機制主導與共同參與管理 。
「年輕人,這是都蘭的第一砲!一定要打響!」記者會開始前,長者如此鼓舞著。原鄉部落已不再只是不諳國語與中文的老人家在繁複的法條與文件下遭財團玩弄的狀況,越來越多部落青年願意投入家鄉的保衛戰。
除了12日將舉行「為土地而跳,護衛都蘭鼻」行動外,都蘭青年也已架設連署網站(http://61.219.160.133/index.php),目前已累積了超過1300多位個人及40多個團體具名支持,並持續增加,其中有國內外學者、藝文界人士出面,如閃靈樂團、陳明章、龍男.以撒克.凡亞思、高慧君、高蕾雅、安歆澐、張鐵志等人,他們希望更多人加入聲援的行列。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Pangcah年輕人站出來 為Sra走進總統府!


2011年9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選在史詩族語鉅片《賽德克巴萊》上映之日,Pangcah(阿美族)人今天再次為了土地問題,走到了名為「凱達格蘭大道」的總統府門前,向白浪頭目(漢人總統)申明三點訴求:立即歸還傳統領域、公布傳統領域調查結果;立即停止一切未經部落同意的傳統領域開發案;國家為掠奪原住民傳統領域道歉。
Sra為Pangcah族語「土地」之意。此次「年輕人站出來!為Sra而走」活動,由Tafalong太巴塱部落青年與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共同發起。他們5日從花蓮太巴塱部落出發,徒步踏行了多個原住民部落,每個部落的頭目分別託付了一把泥土給他們,經過4天的行腳,9日到了台北的總統府,希望能與馬英九總統會面,親口表達。
5月21日馬總統曾到花蓮光復參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開幕典禮,當時6個太巴塱部落青年奮力突圍,向馬英九當面表達「還我傳統領域」,不但引起軒然大波,馬英九也承諾「60年前的土地究竟發生什麼問題,會好好研究」。然而最後只得到了經濟部發出的一紙公文,表示本為Pangcah的傳統耕地、放牧地、獵場的Karowa土地,是依戰時行政院自訂的「收復區敵偽產業處理辦法」取得;並對於他們所訴求的「歸還傳統領域」、「為不尊重原住民意願道歉」,做出了「無法源依據,實屬窒礙難行」的回應。
面對這樣的狀況,5日當天,太巴塱部落頭目Tiwid Namoh(王成發),祝禱著掬起一把部落的泥土授與青年,囑咐勇士們到各個部落報訊串聯,希望部落的年輕人團結起來。
這群部落青年4天當中行經Karowa(噶馹佤)、Fataan(馬太鞍)、Takomo(塔古莫)、Cinaluan(吉那鹿岸)、Cirakayan(吉拉卡樣)、Cihafayan(草鼻)、Paliyalaw(巴黎雅荖)、Natawlan(荳蘭)等10個Pangcah(阿美族)部落與Truku(太魯閣族)魯巴斯部落、Psngan(富世部落),總計12個部落。Cirakayan部落的長者Kulas Looh,也慎重地將一把土的放入勇士們攜行的竹筒中:「這是我們的土,現在我把他交給你們年輕人,帶到總統府去,希望政府能把土地還給我們」。
行腳的部落青年與逐漸加入聲援的各部落族人與民眾,在不間斷的歌聲中走到了凱達格蘭大道,首先舉行傳統的驅邪祈福儀式,將芒草擲往總統府方向。並將來自災區的泥土一起倒進盛著各部落託付的泥土的甕中,承受著災區族人兩年來的不安。
P1050469P1050468P1050513P1050455
青年族人現場演出行動劇,表現日本人、國民政府一再以暴力與武器掠奪原住民的土地,最後財團再用金錢,一塊不留的全部奪走,最終兩位壯碩的年輕人背著對方,單腳站在最後一小角代表台灣的紙片上,問著眾人「沒有土地,我們怎麼生活呀?」笑中帶淚,正是本性樂天的原住民排解哀傷的方式。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的伍杜米將表示,這塊土地,是族人世代祖傳的漁獵場,日本人撤離後,國民政府卻成了第二個強盜,雖然多年抗爭,但政府依然以現行法令作為土定所有權的認定。他認為這些法無知且傲慢,就像馬總統的名言「我把你們當人看」,非常不尊重原住民,也沒有瞭解原住民對土地的情感。就在上個週末的此地曾舉辦過《賽德克巴萊》的首映會,馬總統曾表示感動,但伍杜要求馬總統除了感動,還要發自內心真正的道歉。
行為藝術家李霽霞音樂人巴奈與那布帶著女兒,甫宣佈將自力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的馬躍比吼,當然沒有缺席,馬躍再次重申「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化。」對政府蠻橫徵收有切身之痛的三鶯部落也有多人到場加入。旅居法國巴黎的藝術家Michelle,雖然已在法國14年,但是沒忘了自己Pangcah的血統,因此把握參與的機會現身,她說離家多年,非常想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與語言。一同前來的行為藝術家李霽霞特地打扮酷炫,用自己的方式聲援。
太巴塱部落的Dilo太巴塱部落的Dilo坦言,臉書上有人嘲諷,說是「年輕人站出來!為Sra而走」但是照片上看起來怎麼都是Faki(長輩,Pangcah族語),全程參與的發起人當中最年輕的馬耀武道也已經36歲了,他們的確不算年輕,他自己也因此閃到腰,每天忍痛走著,他懇切呼籲,未來的力量是在年輕人,年輕人一定要站出來。Dilo細數一路上遇到的族人,有熱切託付的長輩,卻也有因為害怕失去而拒絕他們進入部落的年輕人。
Dilo回想當他們走到沒有人迎接的部落,站在他們的文物館前,感到只有祖靈來迎接,他感嘆那些文物在太巴塱部落還有很多,但是在文物館就變成死的文化了,只有繼續著祖先留下的精神才有意義。Dilo認為,從很多族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們不是不願意,而是不敢現身。因此他再次呼籲不要只是精神上的支持,請大家一起站出來。
拉外‧舒米恩‧寶打萬,來自台東馬蘭部落,古拉斯‧桑尼與Daong.Cincen.Maibol自花蓮舞鶴。面對壯年人的焦慮,剛就讀高三的拉外‧舒米恩‧寶打萬,從台東馬蘭部落坐火車趕到,他說老師知道他為什麼而來,因此給了他公假。來自花蓮舞鶴的古拉斯‧桑尼與Daong.Cincen.Maibol也很年輕,他們因哥哥們的號召而來,「哥哥告訴我,你要讓沈默取代正義嗎?」他們同意如果青年不站出來,以後就沒有東西傳給後代了。
青年Loho(汪敬泓)唱起了太巴塱之歌,炎熱的台北城因此讓人感受到了一陣清風,他說了一個故事,太巴塱本來的傳統領域範圍從現在的花蓮市,那時的太巴塱不只是一個部落,可以說是一個國家,「不能再失去了!」他也引用《賽德克巴萊》的預告,「沒有土地,還是原住民嗎?」他問。
部落代表們又一次的卸下佩刀,為了踏進總統府和漢人的頭目對話,年初1/28的「Pangcah戰出來」時,他們曾經為此僵持,因為卸刀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攸關尊嚴的大事。然而不管這次進總統府能否得到滿意的答案,當全台灣將為《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瘋狂的時刻,原住民的青年是否能認知土地背後的意義,而能有更多人願意站出來,這才是長輩與部落的託付、也是所有遭受侵奪土地上千百年祖靈的殷切企盼。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躍」進鏡頭前 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參選立委


2011年8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馬躍‧比吼拍了20多年的紀錄片,再也無法忍受從鏡頭裡看到的一切,pangcah(阿美族)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於今(26)日晚間,正式宣佈參選2012年的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爭取3個席次之一。
在藝術品與歌聲中,馬躍‧比吼很另類地選在藝廊宣布參選,並舉辦「就是躍改變」藝術品義賣與募款音樂會,會場不見飛舞的小旗海、也不喊「凍蒜」,而是眾多年輕人看畫唱歌。不管是哪個族群,這樣的參選人恐怕都非常少見。
長期透過影像創作關注原住民議題與文化傳統的馬躍表示,20多年來深入許多族群與部落,眼見pangcah的傳統領域逐漸遭到以國有地BOT方式侵佔,以及那瑪夏族人在災區所遇上的困難,種種問題使他體悟到,如果要擺脫官僚對原鄉的操弄、與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的弱勢地位,那麼直接參政是最積極的作法。
「就是躍改變」藝術品義賣與募款音樂會
馬躍表示,舉辦藝術品義賣與募款音樂會的構想,是因為他不願接受政黨與財團的援助,他要的是原住民的信任。雖然沒有錢,但他只接受小額捐款,更希望擁有平地原住民身份的族人以一人出200元的方式,幫他湊齊20萬元的參選保證金。「政治不是有錢人才能參加的!」馬躍表示。
藝術家雅幕伊與她捐出義賣的作品參與義賣的畫作「海洋之子」
藝廊中所展示的畫作,均來自各族群藝術家所捐贈。挺身號召藝術家響應的拉黑子,算是馬躍的恩師,他表示,一直努力拍片的馬躍,是在所見事實的促使下做出參選決定,雖然不免擔憂馬躍將承受的壓力,但想到已故的豐濱鄉港口部落頭目Lekal Mako(許金木)曾對他們兩人的期許,他希望以藝術的力量,號召更多年輕人站出來,參與此歷史性的一刻。
拉黑子與那布巴奈
近年積極參與各地原住民抗爭活動的音樂人那布與巴奈,總是與馬躍站在一起,那布引用拉黑子時常勉勵族人的「帶便當打仗」一言,意指大家自己準備好,不要想依賴別人。他回顧狼煙行動聯盟的各部落串連、430在台東的反核大遊行,以及上個月反美麗灣飯店的活動,都有上千人參與,因此認為改變是有可能的。他以布農古諺作結「幸好,我們都還活著。」
巴奈感性發言,表示從來沒想過人生中會有一天,竟然要幫好朋友助選。她坦言政治讓人害怕,她也很想在台東輕鬆過生活,但面對這些對原住民的不公不義,她想用盡自己的力量大喊,只想自由自在、快樂地生活在這個島上,把祖先留下來的,再傳給子孫。巴奈演唱了剛寫好的新歌〈親愛的孩子〉,也替不能到場的胡德夫演唱一曲〈太平洋的風〉。
馬躍的舅舅、頭目黃啟原,特地專程從花蓮玉里北上,非常欣慰看到許多年輕人現身。他表示前一天已開始呼籲部落支持,勉勵馬躍不要辜負大家的信任,要更努力成為年輕人的榜樣。
馬躍坦言,要選上的確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也許真的需要奇蹟。但在中華民國歡慶民國100年的時候,原住民400年的血淚是否還要在下一個100年持續?西部的原住民已經大量消失,現在東部的土地不斷遭到開發,不但自然環境受損,原住民傳統文化也岌岌可危,「失去土地,孩子要去哪裡呢?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化了。」因此他認為改變的時候到了,希望族人正視對改變的渴望,他鼓勵與會的年輕人「改變我們的國家!」。
認真閱讀政見的女孩們。馬躍提出的政見有:還我祖先的土地森林與海洋(傳統領域)、還我世代耕種的田園(增編保留地)、平等互相尊重的台灣(族群平等法)、孩子的未來(民族教育學校)、公平正義的社會(原住民特別法庭)、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恢復傳統人名及地名)、與祖靈每年相聚的機會(原住民祭典公假三天)。
綠黨近年多次在選局中屢敗屢戰的綠黨成員也出席表示支持。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肯定馬躍自己出來選的氣魄,並感嘆許多人習慣將社運、環運等公民運動與政治脫勾,但的確需要有人進入體制作改變。先前也宣布參選新北市區域立委的王鐘銘,對許多年輕族人加入行動表達欽佩之意。
近年由於土地問題,原住民紛紛覺醒並串連抗爭,他們在街頭的老朋友馬躍,無黨無派跳出來參選,是否能震撼原本8搶3的平地原住民立委選情,值得關注。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體驗彰化海岸溼地 中媒尋訪「扳倒」國光石化秘訣


2011年8月16日彰化訊,賴品瑀報導
兩岸環境媒體交流行程14、15日前往彰化海岸,坐上馬英九總統也坐過的鐵牛車,踏上泥灘地,瞭解當地居民為了溼地與生計,與全國民眾一起扳倒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歷程。「你們可是第一批踏上大城溼地的陸客呀!」熱心推廣溼地牛車觀光的芳苑文史工作室魏清水興奮地重複著。
出身自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媒體人早已見多識廣,但大城溼地仍讓他們感到非常新奇,對蚵田產業以及只有在退潮時出現的道路感到好奇。吃了鮮採現烤的蚵與雪蛤,特色美味讓一掃旅程的疲累,光明日報記者馮永鋒甚至無拘無束地在潮間帶游泳起來。
受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之邀來台進行10天參訪的中國環境媒體人,除了體驗溼地之美,也與彰化環保聯盟代表、在地漁民展開座談,交流兩岸溼地的經驗,耙梳大城溼地如何逃過國光石化開發案的劇烈衝擊。
P1040231P1040192P1040246P1040217
蔡嘉陽彰化環盟副理事長蔡嘉陽指出,國光石化議題在近三年透過強力監督環評、號召認股參與環境信託、宣傳瀕危白海豚的所受衝擊、舉辦白海豚路跑賽、「白海豚SOS」千人排字、環境教育體驗活動、邀請宗教界與藝文界等各領域替溼地發聲等各種方式,讓國光議題成為全國性的話題,吸引全民關心、參與,終於達成人人口中的不可能任務──撤銷開發案。
蔡嘉陽表示,從學者到兒童,從在地人自保行動到都市人自發遊行聲援等行動,都發揮了力量。而持續推動的信託認股行動,是一種更有力量的連署。使保護溼地成為全民支持的事件,今年初開始,每次相關的審查會議,學者、藝文界人士、學生接連走上街頭表態,媒體密集報導,最後於422世界地球日當天,馬總統終於表態了,公股不支持國光石化在彰化開發的宣言。
蔡嘉陽的分享,不但讓除了當時參與其中的台灣團體與在地民眾心有感觸,中國媒體也表示深受感動。
袁瑛被譽為中國最自由的一份報紙,南方週末報的記者袁瑛整理出該報多年來對溼地的報導,從媒體視角,展現出中國對溼地利用的演變、工業與溼地的衝突,以及保護區遭到蠶食的危機。他們對台灣全民如何「扳倒」國光石化相當關注,曾作了系列報導,就在上星期也即時的推出了關於台塑六輕一年內發生了七次爆炸的觀察整理。
在座談中,中國媒體相當關注的是,國光石化離開大城溼地後,有相當大的機會將落腳於中國,台灣保衛大城溼地的經驗是否會在中國出現?對此,蔡嘉陽提出建議,一定要讓目前爭取開發計畫的地方,瞭解到國光石化有如過街老鼠,在彰化之前,已遭到台灣其他縣市多次的抗拒。
《中外對話》中國總編輯劉鑒強與新民週刊資深編輯汪偉,好奇為何大多數的當地民代與官員會贊成國光石化,以及當地民眾是如何抗拒金錢的收買。芳苑在地退休教師林連宗表示,彰化人從1994年抗爭東麗紙廠在芳苑落腳的經驗,讓居民早就有為了土地而團結的意識。對國光石化表示贊成或不反對者,多為有利可圖或開發業者相關人士,他們等待的是建廠後龐大的工程利益分配。
芳苑鄉自救會會長、鄉民代表林濟民強調,土地遭破壞是不可回復的,因此在地民眾,尤其是老年人不顧八九十歲的高齡,每次北上抗爭都爭取參與;他們一生省吃儉用,卻為了反國光願意自掏腰包五千、一萬的贊助等等作為,凸顯了這些老一輩對於土地的情感,也讓他們這輩壯年充滿使命感,不願背棄。
林連宗林濟民
相對之下,中國媒體人多認為,目前的中國環境運動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仍較為欠缺,雖然曾有將600億人民幣規模的巨大石化廠遷離廣州珠江三角洲的事件, 但這項角力過程其實僅限於政府層級之間,除了當地學者與特定會關注的少數媒體外,民眾的參與較少。環球時報記者梁若喬表示,相當羨慕芳苑鄉有彰化環盟、芳苑當地自救會等團體擔負起公民行動的角色,這是目前中國缺少的,他們希望能從台灣經驗中找出,如何培養出這樣的公民意識。
與談的當地產業「台明將玻璃公司」總經理林肇椎認為,其實「當環境遇上開發」,兩者並不衝突,差別要看利益是否屬於公眾。環境的破壞無法以金錢衡量,例如當地有2.4公頃的鷺鷥林,這花大錢都打造不出第二個,應該妥善規劃發展觀光。
中國媒體對乘坐鐵牛車出海的行程念念不忘,頻頻表示願意推廣給自由行的陸客,讓陸客得以在阿里山之外,有更多精緻、深度、貼近土地的行程,可以好好認識真正的台灣。
在活力生猛的泥灘地上,一行人接觸了溼地上的泥灘、嘗過鮮美的蚵蛤,坐著鐵牛車,在海風吹拂下,梁若喬指著遠方說「那裡好像是海市蜃樓呀!」順著方向看去,原來她看到的是台塑六輕。如此高耗能的石化產業,學者與環團曾用「流血輸出」一詞來形容,凸顯短期的財富,無法換回白海豚只出現在傳說或神話裡的未來。不管發生在哪一個國家的境內,都是愛護環境者所不樂見的。與會的環團指出,讓全世界降低對塑膠的依賴,才是終結石化污染的根本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