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我家田下有宮殿 堅持古老面貌的明日香村


2011年7月20日日本奈良訊,賴品瑀報導
「你到明日香,可以吃到天皇吃的米喔,超好吃,一次可以吃五碗!」
位於日本關西的奈良縣,南北3公里、東西0.7公里稱為飛鳥的小盆地,便是明日香村。那裡是日本最初的都城,距今1300年前,便有了宮殿、宅邸、倉庫等為數眾多的建築物,還有被石垣包圍的山、巨大的池子、眾多的寺院,以及石頭鋪成的道路和運河等等。此地區作為都城,共有100多年的歷史,因此曾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也留下了大量的皇宮遺址、寺院遺址外,還有很多古墳和石造物。
然而隨著遷都,飛鳥時代結束,人們漸漸的離開那塊土地。之後有人開始陸續遷回時,當年的宮殿與寺院已在地底靜靜地沈睡著,於是,他們在上面耕作,生活。從19世紀開始,不時發生農民在耕作時,發現了田地裡有很多石塊,往下深挖又是一座遺跡的事件。目前到明日香所看到,便是如此的景象,純樸的農村與大量的古蹟並存,因此常有旅人到了明日香村,眼見美麗梯田,腳踏鄉間小路時,讚嘆時空彷彿被凍結了。
的確,由於「古都保存法」及「明日香村特別法」這兩道法令,這個小村子逃過了開發建設成一個都市的命運,然而人口下降、老年化則成了他們另一個問題,目前當地便正在努力於將觀光與農業結合,希望讓它古老中仍帶有活力,對於也正在面臨農村人口老化問題的台灣,也許是面借鏡。
漫步在明日香村田間,除了少有施肥與農藥的氣味,更是充滿驚喜,因為可以看到大量的小生物也在那裡生活,翩翩飛舞的蝴蝶與野花,拇指大小的小蛙、水生昆蟲也觸目可見,這不是少數的田才有的景象,而是處處可見,牠們的存在證明了這村子的老農們是如何使用農地。例如田邊小路有時出現一整片紫色蓮華草,不只是美麗的花,更在枯萎後可以將它們埋放田裡,再插上秧苗,便是非常天然的肥料。
「明日香村地域振興公社」(又稱:あすか夢耕社)成立於平成10年(1998年)6月29日,主旨有三:有效利用當地資源,以促進農業、發展區域經濟、保護歷史景觀。例如在與「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合作的工作假期中,志工們所吃的餐飲便來自夢耕社,由社區媽媽們製作的餐點,都包含了明日香村的特色所研發、推廣的飛鳥米,並利用在地古法烹調,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餐前總有當地農民介紹當餐食材的耕作與烹調的方式,不管用餐者的眼神有多麼期待與飢餓,他們仍是一本正經而驕傲、嚴謹地解說著。
以當地產銷門市「明日香の夢市」為例,店內販賣的當季新鮮蔬果、古代米、加工食品以及手作小物,都叫人愛不釋手,也讓人見識到充滿巧思的行銷。明星商品「古代三色米」,當中混雜了赤米、黑米、綠米這三種源自古代原種的米,標榜這是聖德太子吃的,小小一袋35g,可賣得150日幣,但仍是十分受歡迎的伴手禮。而每一小袋的新鮮蔬果皆標有生產者的名字,代表了耕種者的負責與自信。
明日香村擁有大量遺址,因此文物保存、觀光產業、與農業的共生理所當然,不但缺一不可,更是盡力維持自己獨有的特色。說是在法律的限制下也好,全體村民有所共識,他們要盡量把景色維持在1300年前的樣子,也因此,以工作假期號召志工,砍伐當時並不存在的竹林等等修復景觀工作,一直持續著。
而無論是交通脈絡與歷史古蹟的導覽解說,都以整體行銷性的經營手法來吸引觀光人潮,例如各個公民營場所聯合發行「飛鳥王國護照」,除了是一本導覽手冊外,當中亦有相當多的折價券。相較於我國之前吹起的農村再生計畫,反而企圖將每一個農村都改建成失根而相似的模樣而言,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借鏡。
台灣近年來面臨嚴重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日本則比台灣更早上10年便遇上了,明日香保護農業的案例,不但讓從事農業的老年人口得以繼續維持,更讓年輕人願意回流農村從事農作。要年輕人不辭辛苦的當一名農人,在各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若非務農成為一項受人尊敬且至少有合理收入的工作。
在奈良一家平價連鎖餐廳,可以在菜單上看到某款麵包超人特餐,標榜當中的麵包是以「米粉」所製,而這樣的餐點,是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有麵包超人的站台,讓全國一起重視農業的重要。
在明日香村踏著租來的淑女車,穿梭漫遊在農地與古跡遺址之間,處處有驚喜。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會長三木健二透露,提供腳踏車給遊客的作法,其實是在台灣參加工作假期時所學得的,這樣一來,當觀光人潮增加時,當地的自然景觀仍然可以維持原貌與寧靜,更是節能省碳。回首我國的觀光發展策略,是否,需要為了吸引觀光客而大興土木地增建大飯店或遊覽車停車場,或是本來的面貌才是最初引人入勝的理由?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相挺護杉原 千人牽手吼海洋


2011年7月11日台東訊,賴品瑀報導
7月10日午後,台東杉原的海岸,相當宜人,陽光普照但不赤焰,海風溫暖而輕柔,適合在沙灘上歌唱、與朋友牽手、來點藝術行動。有近千人為了再次向美麗灣渡假村發出不歡迎的怒吼而齊聚當地海灘。
自2003年德安開發提出杉原海水浴場BOT案,經變更與分割地目規避環評等手段,美麗灣渡假村的BOT案,在2007年因民間團體的介入與當地阿美族刺桐部落原住民的抗爭,開始受到較多的注目,然而台東縣政府與廠商經歷兩次行政訴訟敗訴,被法院勒令停工下,台東縣政府仍允許廠商施工,以及發給使用執照。被視作第一張骨牌的此案,對尚有數十個大型開發案的東海岸,特別有指標意義。目前全國藝術家與名人加入聲援行列,為反對美麗灣運動注入了更大的能量。
一個月前,東海岸藝術家們開始在美麗灣渡假村前的沙灘上搭起帳棚,展開一個月的「圍,離」藝術行動,創作音樂、劇場、裝置藝術。在活動劃下句點的時候,與反反反美麗灣行動聯盟合辦「千人牽手吼海洋」,到場聲援的包括了阿美族各部落、其他原住民族,更有大批熱愛海洋的民眾自行從全國各地前往,甚至也見到多位外籍人士的現身。
活動從刺桐部落耆老祈福儀式開始,點燃了「砲轟大違建的」火焰之後,藝術家揮舞著「不當開發」、「官商勾結」、「圖利財團」、「生態殺手」4面大旗,在沙灘上演出行動劇,表現出4隻原本可以在杉原沙灘上繁衍的海龜所承受傷害,並奔向竹製的狼煙台,將它們連同「大違建危樓」的大旗幟一起焚燒。
「沙灘是我們的,不是財團的!」活動在布農族歌手那布帶領全場參與者牽手包圍住美麗灣渡假村,不停地以歌唱「吼海洋」時達到最高潮,每一個人紛紛與身旁相識與否的人牽起了手,一圈又一圈的圍繞著美麗灣渡假村與海浪之間的沙灘上,因為他們擁有同一個心願,就是希望這片沙灘恢復原來的樣貌、趕跑美麗灣渡假村。
當地部落青年也分發茅草給參與「吼海洋」的民眾,依照傳統為杉原海灘進行驅邪的儀式,由於整個活動期間,鐵皮圍牆內的一側怪手趕工的聲音從來不曾間斷,施工人員也冷漠以對,與會者紛紛對著美麗灣渡假村大聲喊出心願:「大違建快消失!」、「永世不能營運!」、「財團快滾!」、「還我沙灘!」之後,有一名幼童奮力爬上施工所產生的土方,將手上的茅草擲過圍牆,參與者見狀紛紛湧向前,也想將自己手上的茅草丟進美麗灣渡假村,以發揮驅邪的最大功力,由於土方陡峭而鬆軟,不少民眾也紛紛伸出手,互相拉一把,又再一次的與不相識的人牽手,場面非常溫馨。
「千人牽手吼海洋」加入藝術家的創意,以藝術行動與歌聲作柔性的抗爭,一改制式的只是不斷陳情與拉布條、召開記者會,因此獲得了近千人的到場響應。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所做的裝置都是使用天然的材質與資源回收,例如當地可拾得的漂流木、竹子,因此在燃燒之後,只會留下一些可回歸自然的灰燼。而晚間的「不要告別‧東海岸夏日晚會」更是直接以大海為背景,燈光與音響都非常的簡單,將東海岸所滋養的好歌聲不修飾的直接傳達給樂迷。主辦單位甚至為此活動搭建了四間生態廁所,為龐大的美麗灣渡假村與參與的民眾,作了如何友善貼近杉原海灘的最好示範。

原民、藝術家護土地 不只是杉原


2011年7月11日台東訊,賴品瑀報導
依然施工中的美麗灣渡假村「我們只想好好的生活,住在這裡。」美麗灣渡假村的BOT案,在2007年因民間團體的介入與當地阿美族刺桐部落原住民的抗爭,開始受社會注目,此案由於台東縣政府強力護航,雖經兩次高等法院判決敗訴,廠商目前仍在大力趕工,這樣不公義的事情,使還有數十個大型開發案的東海岸居民都繃緊了神經,除了關注此案,目前原住民與藝術家紛紛為了守衛整個東海岸而串連起來,不再單打獨鬥。不但只為了美麗灣渡假村所傷害的刺桐部落、也不只為了阿美族、也不只為了原住民,而是為了整個台灣的土地正義。
東海岸的風景吸引相當多藝術家停留,他們以深刻的感受力愛上土地,其中以8年前去世的陳明才最為轟動。當時的他本是一個年輕的劇場鬼才,到都蘭之後全心投入部落戲劇發展工作,並爭取將目前非常受歡迎的都蘭新東糖廠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然而因為都蘭鼻BOT開發案,在2003年跳海自殺,陳明才的犧牲喚醒了阿美族的長老們,展開了一連串爭取回復傳統領域的行動,開發案也因此中斷。
藝術家於「圍‧離」行動期間的創作。這次在杉原海灘從6月10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圍‧離」行動,亦是由長居東海岸的藝術家所發起。裝置藝術家饒愛琴表示,身為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的泉源是土地,台東一直供應她能量,然而目前它卻一再遭到侵蝕與污染,心思敏銳的藝術家們,比誰都感到痛心,然而他們不是社運份子,並不熟悉應該怎麼抗議,因此選擇用自己擅長的藝術,搭帳棚常駐在美麗灣渡假村前的沙灘上。饒愛琴提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觀點:人類以自己的觀點看土地因此要求便利,然而土地要什麼呢?她希望政府、財團能一起傾聽人民、傾聽土地。
雄壯的那布(左一)近年與伴侶巴奈熱心參與公共議題的布農族歌手那布,在此次「千人牽手吼海洋」中帶領群眾牽起手,不斷對著美麗灣渡假村與海洋用歌聲表達心意。他希望這場活動到場的人數能更多,然而以他的經驗,對台東來說,能有近千人參與已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他提及430的反核遊行,台東能有2000人站出來,以人口比例來說,比台北更為積極。表示幾年的努力下,有更多的年輕人因為活動新鮮而好奇後,再願意瞭解,進而願意現身出面表態,值得欣慰。
巴奈這次大力號召原住民歌手參與晚會的巴奈表示「我們只想好好的生活,住在這裡。」她擔憂表示「這不是我們消失的最後一片沙灘,最後一片海岸。」如此的憂慮也是目前各地原住民青年的煩惱。近年因土地問題,部落青年覺醒的腳步努力追著開發的速度,如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在2010年11月成立,各部落互相串連團結,而不再獨自為層出不窮的開發案奮鬥。這場「千人牽手吼海洋」便出現了多個部落的代表,與其他原住民族的聲援。
卡布地青年會提出他們位於知本的部落,因莫拉克風災成為災區,而政府現在為了觀光,要遷走他們的祖靈。他們痛批,沒有祖靈便沒有了信仰,沒有信仰也就沒有了文化,那麼部落的意義也就蕩然無存。
太巴塱六勇士之前在大農大富國際藝術節開幕,當面以胸前的「還我傳統領域」大字嗆馬總統而名聲大噪的太巴塱六勇士,首先感謝當天到場聲援的各部落族人,並說明為何太巴塱部落會忽然如覺醒的猛獸,源自他們多年的柔性期待一再落空,換得了傳統領域將遭到大財團開發為六星級飯店、馬場、賽車場的計畫,實在忍無可忍。
來自屏東霧台的魯凱青年行動小組來自屏東霧台的魯凱青年行動小組,也有5位成員到場聲援,當中成員啦法告表示,雖然他們的家鄉目前沒有遇到類似情況,但不只是BOT,目前所存在對原住民的不公義,都是部落青年應該瞭解的,因此他們前往參與,更要把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族人。
來自三仙台的當地青年鍾家榮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駐點人員華宇芝提到基翬目前面臨的寶盛水族園區開發案,與美麗灣案相似。雖然他們並非原住民,也強烈表達不需要挖山挖海的觀光,更不願意為了工作機會出賣尊嚴與山海。
居住在東海岸的原住民與藝術家,用生命與身體實際感受著、愛著土地,青年覺醒與互相串連將會是對抗不當開發的關鍵,這將不只是守下傳統領域當中所涵養祖先的訓示與文化,更為台灣這座小島留下了該有的樣貌。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美麗灣不美麗 藝人號召千人守護東海岸


2011年7月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胡德夫今夜我要走近這片海岸/去聆聽各種不同的聲浪/今夜我要走進這片海洋/讓海風用力的吹動我/如果愛這片海有罪/我情願變成那飛魚/泳向惡靈登陸的沙灘/擱淺
音樂人胡德夫鏗鏘有力的歌聲,順著太平洋的風,從台東吹到台北,為了守護台東杉原,為了抗議台東縣府違反環評法,讓美麗灣渡假村建築在潔淨的沙灘上,破壞土地、踐踏原住民的傳統領域。
台東縣府於此案中涉嫌分割地目規避環評,經民眾提告已由最高法院勒令停工,但飯店工程持續進行,縣府更搶發建照與使用執照,護航態勢明顯。目前,東海岸尚有數十個大型開發案在列,此案結果相當具有指標意義。
知名音樂人陳明章、馬修連恩、達卡鬧、導演馬志翔、文化評論人張鐵志、海洋科學家陳昭倫、環保律師詹順貴等人今天(8日)一同召開記者會,邀請愛海洋、土地與文化的朋友, 本周日(10日)參與「千人牽手吼海洋」行動暨「不要告別.東海岸夏日晚會」,盼政府終止所有侵犯在地原住民生存權益、罔顧台灣海洋生態的官商合作開發案。

東部開發  不只是原住民的問題

反對美麗灣渡假村破壞美麗的杉原海灘,東海岸藝術家們發起「違‧離」集體藝術行動,一個月來,他們在沙灘上以天然材質豎立圍籬,將美麗灣把海岸佔為私人所有的鐵皮圍住,遭到拆除又搭回去。
三仙台部落少女sawu
胡德夫細數東部遭到私有化開發的自然景觀,目前觸目所及不是已遭污染,就是正在污染。他呼籲這不只是當地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的問題,而是整個台灣都遭到搶奪了,並演唱了1987年發表,為了蘭嶼核廢而作的〈飛魚‧雲豹‧臺北盆地〉一曲,表達心聲。
隨後發言的三仙台部落少女Sawu因胡德夫歌聲觸動而落淚,哽咽的訴說她的家就在「寶盛水族樂園」預定地上,看著美麗灣飯店,想到接下來家鄉的美麗珊瑚也將遭到危機,眼淚奪眶而出。
而目前人在國外的歌手張震嶽,也透過Sawu對當前的開發表達強烈反對的立場,指出「發展觀光並不等於土地開發」。

愛土地若有錯  「我願永遠錯下去

為東海岸藝術推廣大力付出的音樂人達卡鬧感性表示,愛土地若有錯,他願意永遠錯下去,而美麗灣飯店是第一張骨牌,如果無法抵擋,之後將有更多的開發案在後頭。他尋求更多名人一起站出來聲援。
為了東海岸的藝術推廣大力付出的音樂人達卡鬧馬志翔導演
馬志翔在即將上映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中,扮演主角鐵木瓦力斯,擁有賽德克族與阿美族血統的他表示,「土地是尊嚴,是父親,是母親。」若是土地被侵犯,必定反抗到底。他認為原住民不是弱勢,只是一群不被願意聽見的人,呼籲尊重原住民,大家一起光榮的長大。

珊瑚資源瑰麗豐富  不用出國看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今天不以科學角度談東海岸的杉原、基翬所孕育的珊瑚有多珍貴,而邀請與會人士一同閉上雙眼,想像4千年前的人類大遷徙,當時的原民如何在東海岸展開壯闊的旅程,造就了目前南島民族的欣盛,對照目前台灣原住民遭受的壓迫,他期待重視這段史詩。
知名文化觀察家張鐵志知名文化評論人張鐵志提出,他自己常常遇到陸客要求推薦台灣景點時,總是天人交戰;一為東海岸感到驕傲的同時,卻也擔心他們將此消費殆盡,畢竟那是他心中的最愛。他認為目前東台灣面臨的困境來自於四點:不當開發、不尊重弱勢與族群、程序不正義、官商勾結。因此他呼籲,反對美麗灣,便是守護台灣民主的開始。
環境律師詹順貴

蓋飯店,拼觀光,真的必要嗎?

環境律師詹順貴提出許多用心發展觀光的國家目前都開始陸續將海灘上的大飯店、villa拆除,盡量恢復自然景觀,然而台灣卻出現美麗灣如此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建築。詹順貴誓言,要盡全力跟原住民站在一起,一起讓美麗灣成為第一座被拆掉的海灘大飯店。
東海岸藝術家代表王郁雯東海岸藝術家王郁雯表示,「違.離」藝術行動雖然結束了,然而藝術家們仍會在那裡持續創作音樂、劇場、裝置各類型作品,就像太平洋的海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前仆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