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英華威再送環差 苑裡、後龍風機各移4支

2014年7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英華威在苗栗苑裡架設風機,卻引發當地居民長期抗議,甚至多次爆發流血衝突,在今年5月雙方低調和解,做出拆2留2、互相撤銷民事告訴等妥協。英華威29日二度在環署提出申請第二次環差,要另覓新地點架設風機,總計變更了4支風機位置。但苗縣府代表對選址有疑慮,此案將補件再審。
同日也審查英華威在苗栗後龍電廠的第二次環差,同樣將變更4支風機,小組剔除了位於白海豚保護區範圍內的A01號風機後決議通過,A01則需尋替代地點,再另做申請。
10550990_10152262996030924_6460305360013934238_n
英華威原在苑裡地區取得6支風機的施工許可,卻引發多次抗爭,英華威先取消其中編號22、23兩座後,便在反對聲中陸續安裝完成編號18-1、24、25、26這4座風機,但僅有18-1展開試運轉,另3部的輸電線路在反瘋車自救會的排班守護下沒有完成。
由於雙方僵持已久,甚至影響了英華威公司的財務狀況,因此達成協議:18-1、24號風機拆除,25、26號則可完成併網與送電。當時自救會會長陳清海表示,18-1號風機最靠近苑港里住戶聚落,也是漁民出海捕魚必經之地,24號風機則鄰近海岸里土地公廟,居民擔心風機倒影與眩影投射廟上,恐影響地理風水,因此要求拆除。
072901
此次環差,英華威新提出1-1、3-1、46與50號4風機位置。英華威表示,1-1、46、3-1號風機,250公尺內沒有領有門牌或使用執照的建築物,而50號風機的250公尺內有聚落,共有16戶居民,但其中13戶已經同意或有條件贊成;苗栗縣政府代表對此有所疑慮,也提出245公尺外有中油天然氣配氣站,擔憂風機運轉產生的靜電造成安全問題。
環評委員簡連貴也指出50號風機位於海岸地區潮間帶範圍內,擔憂造成海岸侵蝕。
而46號風機位於通霄海水養殖漁業生產專業區規劃範圍內,苗栗縣政府表示難以同意。1-1與3-1號,則鄰近西濱快速道路預定地,包括交通部公路總局與委員李培芬、廖惠珠都提出是否產生炫影等衝擊,影響用路人安全的疑慮。
雖然英華威以國外也有非常多案例就設置在路邊反駁,但小組召集人龍世俊提醒,台灣的緯度較低,陽光也較強,應繼續尋求眩光的解決方法。
小組要求英華威對中油配氣站、行車安全、海岸安全等問題提出對策後,再進行審查。
而在後龍風場的環差,英華威也提出變更4支風機,其中編號A01風機,位於後龍溪河口,因涉及預公告的「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內,而成關注焦點。對此,農委會林務局強烈表達應該移出。
10353564_10152262995890924_251340767809537656_n
小組結論為通過另外3支較無爭議風機,不同意設置A01,待英華威另尋地點後,可另為A01送環差審查。
對此結果,英華威開發部環評經理楊程欽感到不滿,質疑若位在白海豚棲地就完全不能開發,那林務局應明確具體列出規範。楊程欽更指出英華威在台中大豐有類似的狀況,該風機同樣位於白海豚棲地範圍、也位在離水地帶,但該案結論卻是若正式公告後確定位於重要棲地內,再展開500公尺內的生態監測。公司副總經理王雲怡強調,A01不在海上,而是在堤岸內,他們不願輕易放棄A01,將繼續和林務局溝通。

爭取保留蟾蜍山 民間提報煥民新村為歷史建物

2014年7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位在台北公館鬧區旁的蟾蜍山煥民新村,為一稀有的山城眷村,但也面臨拆除危機,雖去年夏天在名導演侯孝賢等人聲援下暫時逃過拆除命運,但前後任地主國防部與台科大至今仍未明確允諾保存,民間主動向北市府提報「歷史建築」,30日上午在文化局文資審議大會進行討論。(編輯室 2014/7/30  22:38更新:北市府文化局晚間發佈新聞稿,決議將蟾蜍山登錄為文化景觀,後續保存之規劃,將在山坡地安全前提下,以自然生態、集體生活記憶、學校後續活化運用為原則。)
煥民新村前後任地主國防部與台科大至今仍未明確允諾保存,民間主動向北市府提報「歷史建築」。攝影:賴品瑀。
今年3月文資小組曾為此案到煥民新村現勘,雖然到場5位委員肯定其有獨特的文資價值,卻又傾向房舍沒有保留必要。但由於煥民新村為蟾蜍山聚落的關鍵核心之一,且文化部月前才啟動了蟾蜍山聚落整體的調查計畫,若煥民新村在此次會議未取得文資身份,因此導致拆除下場,恐再添中央與地方不同調的憾事。在審議中,文化局局長劉維公將此列為考量要件之一。因此在文化局正式公布會議結果前,民間預料此案也許會等調查結束後才有定論。

見證台北公館起源、移民歷史記憶

蟾蜍山位於公館圓環旁,早在清代時便是進出台北城的重要通道,因此逐漸形成聚落,可說是「公館的起源地」。
二次大戰時,國軍與美軍在該地成立聯合作戰中心,對台海局勢產生關鍵影響的同時,也來了一批軍人在該地落腳,除了建造煥民新村為眷村外,沒有分配到宿舍的也在周圍自行建屋,再加上台北發展過程中不斷遷入的移民,也成為一個機能完整的聚落。

「拆掉的是精神」  居民不捨、藝文界聲援

蟾蜍山部分區域在1990年代時劃為鄰近的「台灣科技大學」的公館擴建預定地。其中屬於國防部的「煥民新村」39戶,原訂在2013年7月底拆除,並以「素地點交」的方式移交給台科大。在民間奔走下,雖目前煥民新村住戶已獲國防部安置,但房舍尚未拆除。
煥民新村與蟾蜍山所擁有軍事要塞位置圖
對居民而言,煥民新村與蟾蜍山實為一體,「他們搬走以後,我覺得好失落。」蟾蜍山居民葉媽媽1963年開始定居,表示鄰里間感情非常好,東家借點糖、西家借點醬油,總是彼此互相照應,她更長年照顧著聚落中的所有小孩。葉媽媽指出,這裡空氣好、景色好,現在也常有人來參觀、拍片、拍婚紗,如果能保留下來,絕對是值得的。
侯孝賢等電影人為蟾蜍山請命除了當地居民不捨,去年當地保存行動起跑後,包括侯孝賢等藝文界人士也出面聲援。
當時參與侯孝賢電影「尼羅河女兒」、「戀戀風塵」的電影人王耿瑜表示,尼羅河女兒在蟾蜍山實景拍攝,巧合的是戀戀風塵也有場景在文化局所在的剝皮寮周遭,她希望蟾蜍山也能如剝皮寮一般獲得保存,王耿瑜表示,30多年前台灣新電影浪潮湧起,但近年她一一回顧,卻發現當時的場景卻一個一個消失了,她感嘆拆除掉的其實不只是物質,更是精神。

學者:蟾蜍山、寶藏巖為一體  妥善保存、台北加分

王耿瑜提到剝皮寮的保存,好蟾蜍工作室負責人林鼎傑回應,其實剝皮寮與煥民新村類似之處還有同樣是校地,剝皮寮原為老松國小校地,且維修之前的狀況比現在的煥民新村更差,一個國小都能如此重視文化資產保存,台科大卻一再聲稱無力維護,只求盡快拆除成一片素地,實在說不過去。
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劉可強10多年前參與寶藏巖保存,讓自力造屋的居民得以留下來生活的同時,也活化了當地,讓許多文化、歷史在那裡滋養,「這對台北絕對是加分,不然紐約時報怎會特別推薦?」劉可強表示,蟾蜍山與寶藏巖兩者為一體,且煥民新村更是當中的重點,若能妥善保存,將讓更多元的文化在台北繼續發酵。

台科大硬要拆?  先安置好居民再談

出面提報煥民新村為歷史古蹟,「好蟾蜍工作室」負責人林鼎傑表示,煥民新村是蟾蜍山聚落的關鍵核心,而他們選擇提報為歷史建築而非更嚴謹的古蹟,就是希望在取得文資身份後,不但能保下煥民新村,也方便之後能靈活活化與爭取維護資源,更有助於蟾蜍山聚落整體的保存。
林鼎傑指出,若台科大執意拆除,將會受限撥用校地當時的附帶安置條款,要求校方須妥善安置周遭居民後才能開發,且開發過程需經都市設計審議,台科大10多年來,便是因為提不出安置計畫而始終無法有所行動。因此即便台科大拆除煥民新村,也僅能得到一片素地無法進行建設。而一向期待儘早拆除的台科大校方,則在這次會議中表示已經展開安置、開發可行性等評估計畫,大約將在年底出爐。

好空間激發設計創意  台科大學生盼校方保留

不但民間一再建議台科大直接接收現存眷舍,規劃為設計、建築等創意學系的工作室,讓學生馬上就可以享用,侯孝賢也曾建議可效法坎城周邊的小城裡,不少工匠在類似的空間裡生活與創作。台科大學生也逐漸關心此事,甚至去年學生會選舉,將保存蟾蜍山列為政見之一的候選人也當選學生會正副會長,他們舉行工作坊、攝影展、導覽等行動,讓更多學生認識蟾蜍山,也希望能與校方再做溝通。
「作為宿舍、創業計畫的基地都很好,我們覺得並不需要馬上拆掉它。」台科大應用外文系學生曾仲毅表示,也指出類似作法已有有先例,像台北教育大學提供「臥龍29」這樣的空間讓學生運用,便是值得參考的規劃。

生態聚落的嶄新可能  民間盼及早指定歷史建物

台大城鄉所副教授康旻杰將參與文化部文資局開啟對蟾蜍山聚落整體的調查計畫,表示蟾蜍山介於「文化地景」、「歷史建築」之間,卻也不盡符合任何一者的定義,也因此,他們的調查可說是在尋找另一種「聚落」的定義,蟾蜍山也可用聯合國目前常提出討論的「生態聚落」來討論,但這在台灣還是很新的概念,若能藉蟾蜍山來引進,也是很好的機會。
此研究計畫預計將在明年6月完成,但若等到那時才決定煥民新村的生死,也將造成困擾,空軍司令部軍眷服務組高組長表示,要不要拆除端視台科大決定,台科大要求素地點交或願意直接接收房舍,國防部都沒有意見,但國防部的拆照在明年1月到期,若不即早決定,將讓國防部面臨與拆除工程廠商的違約賠償;如決定不拆,國防部就會盡快處理解約事宜。林鼎傑也表示,若歷史建物的指定還要繼續等下去,這段期間沒人維護將加速屋舍毀壞,因此他還是期待能盡快通過。

澎湖低碳島風力發電改設草生地 通過環評

2014年7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澎湖低碳島」計畫中,也包含了在澎湖建設風力發電系統,台電計畫擬於澎湖縣白沙鄉、湖西鄉等處設置11部風機,此計畫於30日的265次環評大會獲得通過。
在低碳島計畫中,目標風力發電3.2萬瓩,而台電計畫建置11部風機各約3,000~3,600kW之風機,總裝置容量為3.3~3.96萬瓩。這些風機將在湖西鄉龍門場址有6部、白沙鄉講美場址2部、白沙鄉大赤崁場址3部,所發電力將以地下電纜引接到尖山電廠。
風機位置圖

風機選址修正  台電將栽2公頃防風林作補償

此案於2013年4月送審,當時由於部分選址地點在防風林內,而遭小組要求補正,台電修正為多位於草生地雨林木稀少區域後,獲得林務局同意,在2014年5月的第二次初審便獲通過。
台電在此案向林務局租用4,375平方公尺的土地,並將栽植2公頃的防風林作為補償,約定種植密度為3000株/公頃,而6年後存活率必須達到70%以上,並交還給土地管理機關國有財產署管理。對此,環評委員龍世俊要求釐清,種植6年後維護這些樹木的權責單位為何?是林務局、國產署或仍是台電?
而台電當場表示願意負責。另有委員鼓勵台電承諾更高的存活率;台電則指出澎湖較缺水,要再提高存活率恐怕有難度,最後仍維持70%的承諾。

減少鳥擊  將調整風機位置、裝警示燈

至於鳥類撞擊風險,以大赤崁場址擁有較豐富的種類,包括了北雀鷹、赤腹鷹、魚鷹、紅隼、鳳頭燕鷗、小燕鷗、八哥、紅尾伯勞與燕鴴等保育類棲息。水鳥與過境猛禽則較少在防風林棲息。
台電表示,將提出對策,包括調整風機位置、裝置航空警示燈與增加鳥類監測頻率從每季一次為每月一次。

避開衝擊許厝港濕地路段 航空城聯外道路通過環評

2014年7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桃園航空城29日在通過都委會審議後,其聯外道路「國道2號大園支線」也在30日下午環評大會獲得通過。此路曾遭遇當地居民與工業區的反對,在北移路線,減少徵收面積與避開許厝港濕地後,獲得通過。至於從計畫中刪除的「台15-61」路段則將另案環評,高公局表示將繼續溝通,並未確定放棄該段。
計畫道路鄰近地區相關計畫區位分布示意
「國道2號大園交流道至台15線新闢高速公路計畫環境線新闢高速公路計畫」開發單位為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計畫位於桃園縣大園鄉,路線西起「台15線」往東銜接至「國道2號大園交流道」,視為航空城重要的聯外道路。
此路線採高架結構,主線全長約2.538公里,其中的1.638公里為新闢道路,東銜接國道2號大園交流道,西則銜接台15線。
此案原在2013年1月以「國道2號大園交流道至台61線新闢高速公路計畫」進行環評審查,不但當地居民與大園工業區不滿徵地皆反彈,同時也衝擊了國家重要濕地許厝港濕地的生態。
當時遭審查小組以「建議認定不應開發」及「建議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兩案並陳送大會決定的結論。
2014年2月高公局提出先進行「國道2號大園交流道─台15線」路段的環評環境影響評估,而左側的「台15線─台61線」段則先取消,待濕地保育法及相關施行細則確定後,再另案辦理環評。經第256次大會將本案名修正為「國道2號大園交流道至台15線新闢高速公路計畫」後退回專案小組重審,並在6月的初審小組取得通過建議,於本月30日第265次大會確認通過。
至於將另案環評的「台15-61」路段,則就衝擊許厝港濕地與大園工業區的部分,但高公局並沒有打算放棄,仍表示將繼續協調,並等待濕地保育法及相關施行細則確定後,仍會提出計畫。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爭居住權 華光居民狀告4部門 行政訴訟將開戰

2014年7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法官顧華光 讓housing right發光!」雖然在遭法務部控告「不當得利」的民事訴訟中落敗,但華光社區居民仍不放棄討回公道的權利,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法務部、北市府、內政部等四個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訴訟,29日上午即準備庭第一次開庭。
28日上午,居民與聲援的人權團體,選在其中一位提告居民余賜秦的住宅原址舉行記者會,目前該地已遭夷平,成了一片草地。
出面提告的余賜秦與聲援團體,在余家原址前舉行記者會
身坐輪椅,鼻子上還插著管,余賜秦激動唸著前夜寫的講稿,用「晴天霹靂」、「飲恨泣血終身」、「度日如年」等詞訴說遭迫遷的悲憤心情,更直指若政府辦事能有長期提供協助與陪伴的大學生們一半功夫,「小民便感千恩萬謝、叩頭跪拜」了。
余賜秦出示一筆一畫寫下的講稿2007年底,行政院提出四大金磚計畫,提出將華光社區改造為「台北華爾街」,並開始對居民提告「不當得利」的民事訴訟,更要求違建戶被要求自行拆屋還地,繳交不當得利及土地使用補償金,並依法進行凍結帳戶、扣薪水1/3的強制執行。居民受罰金額從數十萬到數百萬都有。
但從歷史脈絡來看,華光社區這樣的「歷史違建」,融合了從國民政府抵台之前,就已居住於此的日治、清領時期居民、跟隨來台的法務部員工,在法務部默許下自行搭建房舍者與1950、1960年代的城鄉移民,三批陸續落腳於此,不但部分「違建戶」的居住事實先於政府對違建的法律規範,且長期下來,政府對每一戶收取水電費用、發放門牌,甚至有少數住戶繳納房屋稅、營利事業稅,都是不容抹滅的居住事實。因此政府不談安置,卻以司法手段取得土地,遭民間團體指控違反了兩公約中的「居住權」。
「這樣利用司法手段壓迫人民,任何一個法律人都不能接受。」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高榮志表示,此次協助居民提起行政訴訟,除了要控訴國家暴力之外,更要解決居民的安置與不當得利處罰。高榮志解釋,當局以國產署的「各機關經管國有公用被佔用不動產處理原則」,在沒有對等協商的狀況下,便以「訴訟排除」、「返還不當得利」的手段趕走人民,根本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此舉完全抵觸了兩公約中的居住權,而兩公約經立院通過,已取得國內法的位階,當然高於不具法律位階的「處理原則」。
高榮志指出,兩公約中關於居住權的條文,明列迫遷居民是最後的手段,但法務部卻憑據著一紙處理原則,高喊依法行政,在開發計畫都還沒擬定的狀況下便開始強拆,造成居民四散,目前當地荒草一片的現狀。但高榮志也表示,居住權與所有權不同,對國內還是相當新的觀念,但仍期待行政法院能有此概念,做出正確的判決。
華光社區已經夷為平地,甚至開出太陽花,但開發的細部計畫仍未擬定。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周伯峰則表示,身為民法學教授,他必須說之前的民事法庭判政府勝訴是錯誤的。他解釋,政府以「不當得利」控告居民,但國家並非私人,且負責管理公務,若發生有私人能在當中達成所謂「不當得利」,則表示,管理上有所失職或是圖利,因此若要追究,應該首要先移送、懲戒自己才對。而且當時民事法庭面對此案是由政府提告的狀況,其實就應該直接將此案送進行政法庭,而非繼續審理下去。
又因為政府不是私人,周伯峰認為政府在民事法庭「所有物返回」的主張是錯誤的,因為國有財產就是全民所擁有的財產,當然要以照顧人民為優先考量。
「依法行政,其實是不流血的殺人!他用告遍你全家的手段來掩蓋自己失職的事實。」長期協助關廠工人抗爭的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 陳秀蓮痛批。
「國家有錯,當然就要賠償!」因此周伯峰認為,行政法院應該糾正並彌補之前民事法院犯下的錯誤,雖然華光社區已經全數拆除,但至少要以妥善安置來彌補。至於不定得利的罰款,不但應該停止向居民追付,之前已經繳交的則應該返還給居民。
到場聲援的學生們則表示,漫長的訴訟過程展開,將會持續號召公民前往旁聽開庭,做好「法庭觀察」,而首次開庭則在29日上午09:50,於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六法庭進行準備庭的開庭。

航空城再闖都委大會 居民營署前怒打「炒地蟑螂」

2014年7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即便目前社會對政府徵收土地已相當反感,但計畫大規模徵收的桃園航空城在上月24日的都市計畫大會決議退回小組重審後,營建署旋即在本月17、18、22三天密集安排4場專案小組會議,並在29日上午再次舉行大會。
此次會議取消了之前居民與社團代表10人可進場發言機制,讓自救會等民間團體質疑「黑箱作業」,而在烈日下守著營建署大門前,對「炒地蟑螂」又打又踩。
P1100474

自救會:無公益、必要性  再多人同意都不該徵收

目前航空城採區段徵收的面積已修改為3,103公頃,但範圍仍相當廣大,影響居民眾多。此次會議中,仍有蘆竹村水尾地區的富國路、八股路、捷運G14站周遭與宏竹村仍在爭取劃出計畫外;而之前已獲得劃出的有自強社區、三腳村與埔心三塊厝(又稱兩河流域)等地區。
其中三塊厝在仲介積極奔走下,極有可能再次遭到劃入。支持方民眾也到場不停大喊「我愛航空城、航空城愛我」,強調同意的居民佔大多數,不應讓少數人阻礙了發展。
但自救會與聲援團體則反駁,若徵收沒有充分的公益性、必要性,那麼再多人同意都不該徵收,三塊厝既然之前可以劃出,便表示並無徵收必要。他們更指出,對住戶的意見調查中其實充滿欺騙,例如有人只同意徵收持分的土地,卻遭誘導簽下連自己私有土地也同意徵收的文件。
P1100481

徵收2千頃農地  以6.5頃農業專區補償

宏竹村、三塊厝、蘆竹水尾地區目前多屬特定農業區,遭劃為住宅區,而區域內共有2,000公頃的農地,卻將以僅6.5公頃的農業專區作補償。因此自救會氣憤表示,「這就是炒地皮!」他們更帶著自己種植的農作,證實他們仍在從事耕種。「我家附近就是稻田、埤塘,這就是我們的小確幸!」「現在一整片的太陽花正在開,請你們來賞花吧。」居民紛紛表示,他們在農村安居樂業,為何政府要徵收這一切。
G14徵收地居民黃阿桂更表示,農作了大半輩子,生活與土地不可分,如今要她搬家,就等於要她等死。而徵收特定農業區的聽證會,交通部則承諾在10月舉行。他們質疑,聽證會尚未舉行,就要通過整個計畫徵收範圍,實在太不合理。

5500億一次開發  恐拖垮桃縣財政、債務全民買單?

台灣人權促進會成員邱伊翎指出,自救會的成員遍佈航空城計畫內各地區,他們除了爭取範圍縮小、將自己的土地劃出外,更要求先暫停一切審議程序,進行全區聽證。邱伊翎強調,整個航空城以增建第三跑道名義而起,但至今第三跑道卻還沒有進行環評,必要性跟選址都還沒有釐清,但外圍的航空城卻大動作加速進行,航空城案的公益性與必要性都無法服人。
台灣人權促進會成員王寶萱更強烈呼籲都委會不能同意此案一次開發。王寶萱指出,目前交通部與桃縣府都堅持不分期,營建署雖出交通部一次開發、桃縣分兩期的方案,但卻是在第一期就開發了絕大多數,只有東北方少數範圍列為第二期,且啟動門檻並不高,只是表面上的分期分區。
王寶萱解釋,航空城將耗資5,500億,而桃縣府將向銀行借貸取得經費,若一次開發,恐怕拖垮財政,讓全台灣人一起買單背債。且若航空城一次開發,便是不願落實成長管理,此舉是藐視都計專業。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華光拆而不散 仿聲鳥藝術展 續談土地正義

2014年7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雖然華光社區已全數強制拆遷,目前所在地也已遭夷平整地,但是否就此走入遺忘?其實拆遷前後仍有不少行動持續介入此事。「這群行動者如同金磚上的仿聲鳥,他們訴說著來自華光的各種聲音、各種影像,交織出的是事件過後,議題的熱度持續被傳唱、維持。」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曾馨霈策劃了「金磚上的仿聲鳥 」展,以攝影、裝置藝術、錄像作品、社區報與舞蹈,繼續討論著土地議題。
金磚上的仿聲鳥特展海報

不同土地、相似劇情  仿聲鳥傳唱莫忘華光

近年從樂生、士林王家、華光社區、大埔等地的抗爭行動中,可以看到台灣不同的土地上,一再重演著相似的悲情、憤慨、無奈、不捨,在曾馨霈的眼中,都市更新不但沒有帶來雙贏, 卻反而造成支離破碎、家破人亡。而在行動中不斷有人選擇以各種方式參與,就像是「仿聲鳥」一般。
「仿聲鳥,是鳥類嘲鶇的俗名,生活於西半球,體型小色灰,外型並不特殊,但善於模仿,有非常婉轉的歌喉,能將聽過的聲音加入自己的歌聲當中,小嘲鶇大量生息於城郊,常棲息於高處鳴囀,能奮力保衛其領域,甚至在夜間也鳴叫。」
P1100435
「為了不要忘記。」曾馨霈指出,華光社區拆除完畢後,隨著更多更多的事件與議題發生,社會很少再來回頭看華光社區。但事實上,事件仍未劃上句點。
目前除了老樹、文化資產仍在爭取保護外,居民們也正要展開行政訴訟,而且,目前華光細部計畫正在規劃中,居民與民間團體仍在爭取著重視原住戶安置、興建公營住宅、保留文化與歷史紋理、國土利用及資源分配等原則,因此在此時辦展,不但要華光社區的美與歷史脈絡被更多人理解,更要嚴格檢視現在計畫草案的不足和缺失。
P1100441
參展者包括蕭紫菡舞蹈劇場與攝影師沈君翰、《華光抗報》、豪華光、楊哲豪、李政曄等,他們陸續在華光社區拆遷前後等時間點關心並介入議題,有的以身體親臨被拆棄的土地,控訴著傾斜的居住不公;有的則由反迫遷小組改組而成,繼續深入社區連結人脈網絡,關心並為大部分處於弱勢的居民發聲;有的則拿起相機,記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動一靜、一事一物;還有於華光社區拆遷後,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觀看,對於未來的華光進行想像。
蕭紫菡去年底選在華光廢墟上起舞,除了吸引民眾到現場關心,特異的場域氛圍更讓演出顯得憂傷而充滿反思,而當時沈君翰為演出進行一系列攝影,在這此的展出中,他重回華光原地撿回部分殘骸,與照片融合,進行了再一次的創作。
可見他將屋舍拆除後留下的鋼板與照片結合、而拾回的雨傘、鞋子等生活用品,也與照片相呼應,甚至以鐵絲穿刺纏繞照片,造成影中人遭綑綁、操縱、壓制的奇特景象,這些破壞讓作品不再只是當時演出的紀錄,反而更有力量。

走入社區辦報  推動居住權資訊公開

《華光抗報》則是走進社區,將居住權的運動資訊與社區相關動向提供給居民,抗報是由華光社區居民、學生訪調小組及文資、樹保等民間聲援團體戮力合作發行的社區性雙周報。
編輯小組成員楊宜靜表示,2013年8月底,法務部執行最終拆遷後,居民四散、各自尋覓安身之所,居民們他們離開熟悉的生活脈絡,有人投宿親友家,有人在艱苦條件下自行租屋,僅少部分弱勢住戶遷入租期僅3年、租金仍昂貴的中繼住宅及平宅。
為了持續關注居民搬遷後的生活處境,並維繫社區內部串連與共識,《華光抗報》也在同年10月創刊,以透過家庭訪視、政策回應、新聞整理、講座與活動紀錄等文字、企劃工作,以寄送及開會讀報的方式,讓居民能夠連結,像是社區間的「聯絡簿」一般。
P1100447

好諷刺! 失去社區,報仍獲獎

目前《華光抗報》已有11期,目前仍在持續發行。但最諷刺的是,這份已失去社區的社區報,卻在2014年2月文化部「社區比報─優良社區報選拔活動」中獲得「社會議題類特別獎」。
楊宜靜強調,抗報有「串門子」的功能,也持續提供其他社區面臨相同狀況的求援訊息,他們將會繼續尋求支援,要繼續發行下去。

多種形式創作  促藝大生反思議題及自身

兩位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楊哲豪、李政曄,透過媒體實踐課實際走訪華光社區,做出「豪華光計畫:華光社區影像探查」利用口述訪談與攝影,以旁觀者的角度觀看、後設回想拆遷過程,並提出自身想像,與影像交織。而在這支影片後,他們又各自有了創作,對華光社區、居住議題、社會運動,提出更多的想法與疑問。
李政曄在拆遷中的華光社區中撿拾廢棄的建材,搭蓋出民間常見座落於傳統社區內的小型土地公廟,但卻是叫做「無土土地祠」。李政曄指出土地公原是土地的守護神靈,但現在卻沒有可守護的土地,反讓應該固著於土地上的土地公廟成為漂泊的孤魂,成了流浪的土地祠、空缺的土地祠、只能被展示的土地祠。
楊哲豪則在參與了華光、318學運等等行動後,對自己有了一些反省,反思在現場紀錄拍攝的自己,是身為曾經的運動參與者?從事各種實踐的藝術家?又或者是保持距離的訪談者?因此楊哲豪訪談了與自身相似,同樣來自藝術大學的學生,他們在參與社運中都汲汲營營於要做些「藝術」出來,但這些在社運場域出現的「藝術」,到底可能的效用及影響又是什麼。
「金磚上的仿聲鳥 」展覽資訊】
  • 展期:持續到8月22日,每日11:00~18:00(週日休)
  • 展出地點:覓空間(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F)
  • 詳細活動內容與介紹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80座泳池耗水未解 車城高檔villa環差補件再審

2014年7月2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屏東車城國際觀光旅館開發計畫」 在屏東車城計畫興建80座高檔villa,22日上午在環署進行環境差異分析報告第二次審查,但如何管理其80座游泳池、廢汙水排放、與為了景觀砍伐原為防風林的200多株木麻黃,與如何進行補償等疑點都尚未釐清,因此仍需補件再審。

降低開發強度  但用水、汙水疑慮未解

此案原設計為450間客房的集合式旅館,但6月送出環差申請,降低建築量體、樓地板面積的狀況下,將原本450間客房的集合式旅館,變更為80間獨門獨院或雙併的高檔villa。此開發案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村台26線旁,佔地10.9公頃,2000年有條件通過環評。在投資者易主後,此次提出環差變更,雖然開發範圍不變,但改變了建築形式、房間數、員工人數等規劃,樓地板面積由63,889平方公尺降為45,275平方公尺。
雖然業者華欣資產股份有限公司強調此變更降低開發強度,改走超高級路線,但其一棟一泳池的設計,仍有用水與汙水該如何規劃處理的疑問,今次再審,相關問題仍是沒有釐清。

一戶一泳池  用水好奢侈?

此計畫區內用水需求包括住房旅客、宴會旅客、員工、洗衣房、游泳池總計422.94CMD,預計每日產生汙水量140CMD,經過脫氮除磷與MBR處理後,水將於晴日全數進行澆灌,雨日才改採放流,排放置鄰近的平日無水的野溪中,估計全年回收率將達80%以上。
此開發案預計用水計算說明圖。翻攝:賴品瑀。
對於其大量用水,審查小組有所疑慮。委員曾四恭質疑,從送審資料中的「用水平衡圖」中,提到景觀池補助用水大部分來自泳池換池水,但其水質如何?是否符合放流水標準?而泳池補助水169.44CMD,但損耗水卻高達163.44CMD,也要求說明,更要業者釐清綠地澆灌的範圍。
開發單位提出的用水平衡圖。翻攝:賴品瑀。

廢水回收僅澆灌  無其他再利用規劃

業者回覆,泳池水經泳池水質標準管控,品質已好過汙水處理廠放流水,至於泳池水損耗除了蒸發外,尚有循環、排汙等等損耗。此回應仍讓小組無法信服,反倒提出那麼是否應該對如此大量逸出的泳池水進行重金屬等物質的檢測,要求業者提出更具體的游泳池管理計畫。
會議召集人游繁結指出,該案汙水僅作澆灌,並無其他回收與再利用的規劃,若用水來源無虞,環評小組也無權置喙,但仍希望業者能省水,對區內用水做好整體管理。業者則指出,由於villa配置分散,因此他們評估汙水回收作為沖廁用的效益不高,仍堅持僅作澆灌使用。

不認同移植、砍伐樹木  環委籲建物結合生態

除了水的問題外,環評委員也發現該計畫將移植胸徑10公分以上樹木36株,且另有木麻黃210株、黑板樹32株將遭到砍伐,對此感到不滿。
雖然業者規劃有保育區,並承諾不會砍伐或移植區域內的樹木。但委員李素馨為規劃將移植的胸徑10公分以上的樹木請命,她建議此計畫既然選中如此生態原始的地方,那麼應該規劃讓樹跟建築物結合,至少把這些樹木留下。李素馨表示,若villa的建築物裡有樹在生長,這將是一般旅館做不到的,應會是一大賣點。
至於木麻黃與黑板樹,業者則以其為外來種與不符合景觀設計為由不予保留,但委員劉小蘭質疑,木麻黃在當地原有防風效果,若是砍掉了,業者將以什麼方式補償?對此,會中討論出,將以砍伐樹木數量的1.5倍作補償,但要種在哪裡,是否能有同樣的防風效果,則待業者提出實質的補植計畫。此外,小組也要求業者提出景觀植栽規劃,並算出該案的綠覆率,供小組釐清該案實際綠化狀況。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人手不足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業務環署擬外包

2014年7月1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毒管法)在2013年12月修正公布,但能如何實際有效管理五花八門的毒性化學物質,卻需要外包?環保署表示,由於人力吃緊,且就算升格為環境資源部,恐怕同樣面臨此窘境。因此在18日召開公聽會,討論將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核准登錄等業務,委託專業團體辦理的相關規定。
毒化物標示(轉載自環保署網站)目前依《毒管法》之規定已公告列管物質達302種,環署環管處以禁用、限用、許可、核可、登記等方式進行管理。為了強化毒化物危害評估及預防措施,以預防毒化災之發生,環管處除了要加強運作及其釋放量紀錄申報、提報減量計畫外,也對第一類至第三類毒化物運作者規定應建立危害預防及應變計畫。
但要如何實質進行,環署舉辦公聽會,提出「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審查業務委託辦法草案」進行討論。

委外管理  「營業秘密」如何確保?

此草案提出,包括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登錄資料之審查、核准、駁回、核准登錄文件之發給、展延、變更、換發、補發等項目都將委外處理。而受託機構須具備化學物質管理技術服務、化學物質危害分類辨識輔導等相關經驗。受託機構辦理這些資料登錄審查業務,視同中央主管機關之審查。委託期間最長為三年,但若業務成效優良,可以繼續委託。
與會業者無太大反對意見,但部分對於管理業務非公部門而是外包廠商時,其「營業秘密」的安全有所疑慮。對此,草案中有相關回應,表示登錄資料若涉及個人資料、營業秘密等事項,應善盡保密及善良管理人之責任,也不能未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對外發表或刊登與登錄業務有關之資料或消息,即便委託契約終止、解除或委託事項辦理完畢後亦同,否則應負相關法律責任。

加重業者責任  強化毒災預防能力

預防化學毒災,環保署擬加重業者責任。(圖片節錄自維基百科)環管處同時預告,毒管法為配合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全國性毒性化學物質聯防的修正,也將有所增修。雖然我國至今尚未發生嚴重的毒化物災害,但為了強化毒化物危害評估及預防措施,預防毒化災之發生,環管處除加強運作及其釋放量紀錄申報、提報減量計畫外,對第一類至第三類毒化物運作者規定應建立危害預防及應變計畫。
「這是業者的責任,政府是站在協助的立場。」環管處處長袁紹英強調不管是全國聯防或是區域聯防,應由業者負責,環署是站在協助與管理的立場。
環管處表示,該法第35條第10項增訂了毒性化學物質運作人未組設全國性毒性化學物質聯防組織之罰則規定。而為提升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現場緊急應變處理能量,強化運作業者自救能力,達到有效率跨區域聯防功能,因此增列了全國性毒性化學物質聯防組織之定義及組設目的,也就現行聯防組織之備查程序與內容修正法條,牽涉到的條文包括第4條與第7條。
第7條的修改是配合第35條,增加了有關政府機關、學術機構組設全國聯防的規定。第4條則因在第7條第5項當中,已另授權訂定「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核可管理辦法」,因此遭刪除。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六輕丙烯腈廠更新 稱減少廢液、空汙 數據仍遭質疑

2014年7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18日進行六輕丙烯腈廠變更內容對照表案專案小組第2次審查會議,六輕提出改變製程、提高產能的計畫。雖然民間團體質疑數據疑點多,亦有環評委員對六輕僅談空汙核配量卻避談實質排放,是否確有實質的改善存疑。但此案仍獲通過,審查小組要求六輕補齊相關資料,待小組確認過後就將送入大會進行確認,將不再召開初審會議。
六輕此次變更案提出原料純度增加、廢液濃度降低等製程改善。依照環評法施行細則37條既有設備提生產能、汙染總量未增加、且變更內容對環境品質維護有利為由,提送變更內容對照表。 
六輕提出的變更案對照表,點圖可放大檢視。

六輕:技術改良  提升產能、降低汙染

六輕表示,在製程設備不變的狀況下,由於技術改良,提升了產品轉化率、丙烯原料純度提高、蒸餾塔塔盤改良。因此除了年產能提升,也減少了廢液與空汙排放。
六輕強調,新製程將廢液再利用,因此變轉成產品,讓廢液量可每年減少10,000噸,其他廢棄物與廢水也可遞減。六輕表示,因為廢液減量,VOC(揮發性有機物)將減排9×10-2 kg/hr,因為產量增加而增加的VOC為6×10-5 kg/hr,但兩者相抵之後VOC仍是減量的。

環團:六輕選用舊公式、無公信單位檢測  數據不足採信  

但彰化環盟成員吳麗惠指出,六輕選用舊版的公式來計算,仍低估了VOC排放量。吳麗惠說明,六輕雖以廢液濃度減量及原料純度增加為擴廠依據,卻未交代廢料濃度減低及原料純度增加的可信報告依據。
吳麗惠質疑,六輕提供的原料純度增加報告,只是六輕自己的檢測報表,並無環保署認證的公信單位報告,因此她認為六輕提出的數據不足以採信。
不只民間團體對六輕提出的數據存疑,環評委員歐陽嶠暉也認為,排放量實質降低才叫做有改善,但現在六輕送審時的資料是拿「核定量」而非目前實質排放量,想據此表示變更能改善空汙,他不能接受。
這些數據的疑慮,審查小組以要求六輕會後再行補充相關資料為解決方式,待小組收到相關資料並確認,此案將送入大會確認通過,不再召開初審會議。

增加產能未做致癌評估  麥寮居民憂心

吳麗惠與粘麗玉長期監督六輕環評審查另外,吳麗惠也指出擴充產能的同時,致癌物丙烯腈每年增加7,000噸、氰化氫8,800噸、乙腈1,100噸,但六輕卻沒有為此做致癌與非致癌風險評估,讓麥寮當地居民感到擔憂。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則指出,六輕整體的VOC環評核定限量為每年4,302噸,雲林環保局陸續核發出的許可合計起來卻早已破萬。
雖然此次審查對於總量無權要求,但粘麗玉堅持,環評核定量未降至4,302噸以下前,再通過擴廠或擴充產能都是違法,環評委員在此次變更中,當然不能再通過六輕繼續擴充產能,否則環團與當地居民將提告。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桃機第三航廈送環評 展望全區成「綠色機場」

2014年7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航空城案爭議不斷,近日還在營建署進行相關審議,而一切根源的「第三航廈」17日下午也在環保署進行環評初審。
此次送審範圍僅為第三航廈,並無包括第三跑道,且第三航廈預定地現為停車場、捷運工地,因此無徵收民地的爭議、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桃機更提出建造為銀級綠建築,因此爭議較小,並不需進入二階環評,3個月內將補件再審。
第三航廈計畫位置圖

機場客量增  第三航廈勢在必行

桃機表示,開放中國客之後,近3年旅次成長率提高7%,更預估在今年年底達到1年3,300萬人次,已超過一、二航廈3,200萬人次的容量。雖然桃機也展開市區報到等自助服務,並進行動線改善、與小幅短期的擴充措施,但尖峰時段仍恐吃緊。例如今年過年期間出現了每日15萬人、暑假每日10萬人的盛況,因此第三航廈的增設有其急迫與必要。
桃機企劃行銷處處長畢金菱強調,目前一、二航廈客運容量合計為6,500萬人次,在第三航廈加入營運後,桃機目標2042年客運量要達到8,600萬,且可能在第三航廈完成後,再次擴建第二航廈。初步規劃也會將目前三大航空公司聯盟各分配在一個航廈,畢金菱說,由於班機轉乘通常都會在同一聯盟間相互合作,因此這樣的安排對需要轉機的旅客也會更加方便。
相對第三航廈爭議較小,第三跑道則有徵收的問題尚未解決,畢金菱解釋,第三跑道並非專屬於第三航廈,航廈與跑道並非一體;但畢金菱也提出,若第三跑道開發不成,桃機就不可能在2042年達到8,600萬人的客運量。

僅第三航廈綠建築?  盼升級整體規劃

第三航廈與多功能大樓、機坪等設施合計面積將為72公頃,現況多為停車場、捷運工地等已開發的公有地,因此受到的爭議較小。桃機也提出如銀級綠建築、綠屋頂、建置能源中心、用水、雨水回收與廢汙水處理設施等環保措施,強調將會運用最新科技做到節能省碳。
委員們對此多表贊同,但更期待桃機可以藉此提出如何提升為「綠色機場」的整體規劃,而非僅限於第三航廈。
桃機提出多項綠色措施
在工程期間,雖然桃機表示能做到土方不外運,但其高達180萬立方公尺的土方量,仍受委員關注。簡連貴質疑,這麼大量的暫時土方,若無設置滯洪池可能有所危險,顧洋也對此是否可能造成空氣汙染,要求有更詳細的評估。

衝擊當地猛禽棲地? 委員要求更嚴謹調查

雖然此案用地目前已經開發,較少自然原始環境、也無埤塘,但畢竟鄰近許厝濕地,委員張學文仍相當重視。
他質疑動物調查路線並不包括大部分區域,開發區以北有一大塊空白區域未做調查,張學文表示無法接受桃機以當地為空側管制區無法進入為由,採取「高倍望遠鏡」觀察、推估周遭環境的作法。
張學文指出,鳥類或許能以望遠鏡觀察,但其他動物便無法如法炮製,且「鳥擊」對飛航安全影響重大,不但應嚴謹調查,更應提供桃機歷年鳥擊事件中,鳥種與次數的紀錄,讓小組進行審查。
張學文更強調,當地除了過境、度冬的候鳥外,應該還有相當多的隼、梟等猛禽出沒,但送審紀錄目前卻只出現1種,他質疑調查強度不足。

南迴台9線拓寬擬增3混凝土廠 地點範圍不明 小組拒開空頭支票

2014年7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9線南迴公路拓寬工程耗資近200億元,預定於2017完工通車,17日提出第三次環差,要新增3個混凝土預拌廠,但由於這3座預拌廠尚未規劃實際地點與規模,要待發包後由廠商自覓,審查小組不願開出空頭支票,要求開發單位交通部公路總局重新思考後再送審。
此案尚有當地鳥類、爬蟲類數量減少,剩餘土方投入大武漁港周邊進行「人工養灘」恐改變海岸、涉及原住民保留地等疑慮,獲環評委員關注。而上週傳出中研院在金崙段挖掘到「卡那崙 」1600年遺址,雖然與本次變更無關,但現況引發媒體追問。

承包商自覓預拌場地點?  審查委員:或應另做環評

在此次環差中,公路總局提出香蘭-金崙段、金崙-大鳥段兩段東側路段變更拓寬長度與結構數量,以及三座臨時專用混凝土預拌場3座。2路段的變更合計不到1公里,仍位於現有「台9線」的路廊範圍內,因此較無爭議。
但預拌場從2座增為5座的計畫,則因尚未規劃實際地點與規模,審查小組不願憑空通過。
公路總局表示,由於混凝土需求由395,000立方公尺增加為902,000立方公尺,且既有混凝土廠距離工地行車時間過久,將來不及在60分鐘澆置完成,因此需要新增3座預拌廠。此3座將為工地型、臨時、僅供應該工程用,預定將在大溪、大鳥、安朔三地建置,但由於尚未發包,公路總局無法具體提出地點、面積、規模等資料供審核,表示將由施工承包廠商自覓地點。
審查小組不願憑空通過,擔憂若是通過後,廠商卻選擇在環境敏感地設廠,並聲稱已經通過環評,將造成問題。小組反過來質疑既然這3座預拌廠不在道路範圍內施作,那麼是否還有以此案作環差的必要,或是應另作環評。

剩餘土方改做離岸堤?  小組擔憂改變海岸生態

至於將剩餘土方投入大武漁港周邊進行「人工養灘」的作法,原為環評承諾中,寫明將興建草埔隧道產出約100萬立方公尺的剩餘土方堆置在在南迴公路438.5K~441.5K的沿海側(大武漁港南側),藉此不僅可以保護海岸及公路安全。
但目前公路總局的計畫卻改變為將加設離岸堤、突堤,與原先僅是消波塊混合廢棄土方不同,小組擔憂改變海岸,也要求再議。

危及卡那崙史前遺址?  待中研院報告才知如何搶救

就在上週新聞報出中央研究院學者在金崙段挖出距今1600年前的「卡那崙」史前人類遺址,可能包括明確的文化層和居住遺跡一事,由於是舊香蘭遺址後,第2個出土的海邊遺址,2個遺址也極可能有關係,引起在場媒體追問。
公路總局高南區工程處副處長陳保展澄清,中研院挖了13個坑,其中P3橋墩預定地有陶甕碎片等,是最完整的一座,因此目前P3橋墩已經停工,等待中研院8月中正式提出報告後,才知將如何展開搶救。
陳保展強調,工程仍會照原訂時程進行,若需要進行搶救,將以調整工程順序等技術彌補。
而原環說書便對多良與大鳥3遺址周遭的施工地點要求做考古試掘、監看,委員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呂欣怡也特別再次確認此點,陳保展表示,其實這兩個遺址與皆工程相距數百公尺,工程有依照規定監看,但並未發現相關文物。
中研院在金崙段開挖的考古遺址之一

工程是否涉及原保地?  公路局回答模糊

至於此工程是否涉及原保地,呂欣怡不滿公路總局回應原民會書面意見內容仍顯模糊與假設,要求明確確認到底有沒有,公路總局回應,「東側肯定沒有,其他的可能有吧」,仍是不夠明確的答覆。

徵收量大減 桃園捷運航空城線通過環評

2014年7月1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桃園捷運航空城線(綠線)因徵收疑慮,以通過或進二階兩案併陳之態送進環評大會,在開發單位桃園縣政府大幅降低徵收需求下,終獲過關。
但部分如G14站周邊,卻因目前劃入航空城範圍內,設定將遭區段徵收,而無相關說明會等討論,讓當地居民感到憂心,不知自身權益何在。因此環評結論特別附帶條件,若G14等區若日後劃出航空城範圍,應比照之前爭議較大的G9、G10、G11站舉辦意見調查、說明會等談判。而G14是否能劃出航空城,17日下午便見分曉。
桃捷路網計畫圖,取自簡報檔案

盼桃捷綠線盡快動工  副縣長、立委到場爭取

桃捷綠線全長27.8公里,其中地下段有12.5公里、高架段15.3公里,將設21個車站,其中地下車站10座、高架車站11座,另設有2個機廠。
此線規劃為中運量系統,路線自北端航空城特定區之機場聯外捷運站起,經菓林都市計畫區、接台4省道高架跨越高速鐵路,於中山高速公路北側由高架轉入地下,穿越中山高速公路,沿桃園市中正路往南行經中正藝文園區至桃園站與台鐵交會,並續直行地下穿越國道2號高速公路,經大湳、麻園進入桃園八德都市計畫地區。
桃園縣府表示,此線可提供桃園都會區大園、東側蘆竹、南崁、桃園至八德間主要廊帶之交通運輸服務,除了副縣長黃宏斌領軍,該縣立委廖正井、陳根德、楊麗環皆到場,爭取不要讓此案進入二階,以便盡快展開工程。

徵收範圍大曾惹抗爭  桃縣府研擬減輕方案

雖然桃縣府表示可提升沿線32萬居民的交通權益,甚至可與北捷銜接為北台灣大眾運輸路網,更表示路線皆在既有道路上,對當地生態、水文等衝擊不大,但仍須徵收私人土地建置機廠、車站與車站出入口等設施,仍然引起不小的抗爭。
原計畫影響地主人數496人、建物111棟,但在桃縣府提出合建分坪、獎勵容積等聯合開發方式陸續談判成功,僅剩13戶。
g9、10、11三站徵收數量大減,取自簡報檔案
而其中反對最為激烈G9、G10、G11三站,桃縣府則承諾地主若不願接受聯合開發,不會逕行執行,並研擬減輕方案,以移動站體、減少開發基地面積、市價徵收等方式,讓受到影響的地主人數大幅降低。據桃縣府提供資料,G9站受影響地主從71人降至0人、G10站從38人降為7人,G11站更因為調整至藝文特區前的公有地,因此已無地主受影響。
桃縣府表示,此減輕方案已經大幅減少了此3站9成以上的所需私地面積、地主數與民房棟數,因此當時兩案併陳中進二階環評方案的理由已經不存在,而環評大會也同意此說詞,並評估文化資產與動植物生態等項目都無顯著影響,因此同意通過。

抗議未得同等民意溝通  G14居民仍不滿

但G14的居民感到相當不公,由於目前尚未劃出航空城計畫範圍,因此縣府預設將以區段徵收的方式取得土地,也就無如G9、G10、G11三站的待遇,進行相關溝通或談判,甚至連說明會都沒有舉行。
對此,環評結論附帶了若G14等若已經排除在航空城的區段徵收之外,桃園縣就應比照G9、G10、G11三站進行民意溝通。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政府能源政策不明」 台糖甘蔗生質酒精計畫喊停

2014年7月1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糖嘉義水上「南靖糖廠增設生質酒精工場」在2011年通過環評,卻至今未取得經濟部核發之開發許可,如今宣佈要終止開發。台糖表示,由於國內能源政策不明,且評估短期內政府應不會核准生質酒精工場的投資計畫開發案,於是申請變更環評結論,要終止此計畫。在8月全國能源會議召開前,生質燃料業者便黯然退出,對當局發展再生能源的決心大打折扣。

昔擁綠金潛力  今難以為繼

台糖宣佈甘蔗生質燃料計畫喊停,取自簡報檔案2006年行政院指示研議發展生質燃料,並將此列為國家重大計畫之一,台糖隔年也選定南靖糖廠,計畫增設酒精工場並更新糖廠設備,並在2011年通過環評。但卻因農委會對能源作物有疑慮、再生能源法尚未三讀通過、全面供應E3酒精汽油延後到2018年、D5柴油喊停等等原因,讓台糖認為國家對再生能源的政策不定,因此主動喊停。
台糖砂糖事業部小港廠廠長陳威東表示,2006年時行政院指示研議發展生質燃料,由經建會統籌,和經濟部、農委會、能源局等相關部會共同研議,當時曾提出鼓勵休耕農田轉種能源作物,以兼顧產業、能源、環保與農村經繼發展的腹案,台糖公司也在2007年同意投資生質酒精工廠,並選了南靖糖廠增設生質酒精工場,計畫以甘蔗製造生質酒精汽油。
陳威東表示,1公升的甘蔗生質燃料可以取代約0.8公升的汽油,不但可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對防制空氣汙染也有幫助。陳威東表示,原計畫2013年動工,預計2015年完工,當時預估全台每年需求30公秉生質酒精,而台糖便可生產出12公秉。
陳威東回憶,當時將此計畫視為「綠金」,不但可以取代石化燃料,還可活化農村。但在政黨輪替後,又遭逢糧食危機,農委會首先表示不贊同將食物作為生質燃料,造成「汽機車跟人類爭糧食」的衝突,近期更推出鼓勵休耕農地種植「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 ,並不支持種植生質燃料原料。

台糖:政府不太支持再生能源  大廠紛退出

再者,再生能源法的修訂進度緩慢,至今仍未完成三讀通過,加上汽油可以加3%酒精的「E3政策」也卡關、D5柴油加酒精也在疑慮中暫停, 因此台糖也選擇先行喊停,申請改變環評結論。陳威東表示,該廠房用地日後將如何使用,台糖尚無規劃,但的確也有可能因徵收而做土地開發。
至於8月就要舉行全國能源會議,為何台糖不等會議討論後的結果?「政府實在不太支持再生能源」陳威東表示,不只台糖評估退出,食品大廠味丹等其他業者,也在更早之前就已喊停。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變更保護區、99%國有地 薇閣擴建案審查砲聲隆隆

2014年7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內湖慈濟案紛擾多年後,私立名校薇閣國小也提出變更1.6公頃保護區為文教區,申請擴建為幼兒園,同樣惹議。15日此案進入都市計畫委員會小組審核,會中砲聲隆隆,除了當地居民相當不滿,多數委員們亦對此案的合理性存疑。
主席張桂林表示,此案不但應實地現勘、且上月討論北市保護區通盤檢討與變更原則也尚未有結論,另外還有此案所引用的租賣國有地與都市計畫相關法令是否恰當的問題,因此,需要待這3點釐清之後,才能繼續審議。
私立名校薇閣國小提出變更1.6公頃保護區為文教區,申請擴建為幼兒園,引發爭議。攝影:賴品瑀。

變更保護區、開發後恐衝擊交通  上百民眾到場關切  

薇閣案位於北市北投區泉源里,計畫面積1.6公頃左右,並無達到需作環評的規模,但其平均坡度三級坡以下佔70%、四級坡以上的30%,仍讓當地居民擔心開發將影響住家安危。雖然薇閣喊出建蔽率20%、容積率30%的規模,強調並非是蓋大樓,但變更保護區的合理性,與對當地交通的衝擊,讓上百民眾前往市府關心審議過程。
由於校地不足,薇閣國小2005年發起擴建計畫,2010年薇閣提出變更案,計畫將以1%的自有校地與99%屬於保護區的國有土地,興建為幼稚園與國小一、二年級校舍,此次計畫則更改為幼兒園,約容納800個幼兒。此舉讓當地民眾不滿,除了擔憂在保護區進行開發將帶來災難,更指責交通流量因此大增,不但擾民更可能危害安全。
雖然薇閣引用都計法第27條第1條第4款「為配合中央、直轄市或縣(市)興建之重大建設...」但此見解遭到批判。北市教育局表示,此計畫可配合北市的幼托整合政策,並滿足北投區幼兒就學需求,因此願意認定此案為配合地方政府施政方針的重大建設計畫。
雖然委員劉小蘭等人質疑,由於少子化,中小學的學生數量下降,甚至北市也出現部分廢校的案例,教育局應活用閒置校地等。但教育局解釋,2012年「幼托合一」 政策展開後,原本教育幼兒 「幼稚園」年齡為4至6歲,如今與「托兒所」合併後,「幼兒園」入學降至2歲。目前台北市2到6歲的人口有10萬多人,但公立幼兒園只能提供約1萬7千個名額,雖然市府正在從擴充容量、增班努力,但不足的仍得仰賴私人。

幼托名額不足,服務在地?  議員批教育局本末倒置

教育局指出,北投的幼兒有9千人,但幼兒園卻有4千名額,且沒有2歲班,3歲班也很少,而薇閣將原計畫的擴建一、二年級與幼稚園變更為全幼兒園,則更有幫助,教育局當然樂觀其成。
但居民與劉小蘭仍質疑,幼兒教育應該以發展社區型為主,讓幼兒能就地就讀,並非讓那麼小的小孩坐著交通車從各地前往上學。且薇閣國小眾所皆知學費所費不貲,當地居民恐怕不見得負擔得起。
教育局的回應引起不滿,市議員吳思瑤辦公室痛批,教育局實在荒謬,薇閣先超收了學生,再來要土地,然後教育局就同意開發,此舉根本是本末倒置、倒因為果。且既然幼兒園不足,教育局自身的政策何在?吳辦更強調,就算薇閣小學真有需要擴建,也不該跟解編保護區、開發山坡地兩者掛勾。他們表示看不到非要開發山坡地不可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更奉勸薇閣不要做出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否則怎麼教育學生。
委員們也多質疑,6月時的第660次大會中,討論北市保護區通盤檢討與變更原則尚未有結論,但當時明顯對於為何都發局提出文化、教育、慈善、醫療等公益使用需求者,就可變更為特定專用區有相當多的疑問,如今此案仍想引用此處理原則,委員們多不能接受。

為何能買國有地?  教育局:鼓勵私人興學  居民難接受

除了將以都計法變更保護區是否符合惹議,薇閣為何可購買國有地也受到檢驗。此案國有地佔了99%,而引起關注。北市教育局表示,為了鼓勵私人興學,在2006年同意薇閣將該地規劃為幼稚園園區,行政院亦在2006年函財政部,同意依國有財產法將國有地賣給薇閣小學。
但泉源自救會指出,這16,151.08平方公尺的國有土地,以每平方4400元計算,只需要 71,064,752元,僅是現值2,293,453,360元的零頭,因此自救會痛批,等於北市府幫薇閣省下22億元,他們直批這就是黑箱作業。
居民擔憂保護區解編後,不但將身陷災害風險,更會失去美景與安寧,他們更指出,當地路段多屬蜿蜒山路,目前的薇閣中小學上下學時間所造成的壅塞已讓他們不堪其擾。雖然校方提出將在校本部以校車轉運,但居民質疑若家長執意自行接送仍將造成困擾,即使能成功規範轉運,但800個學童等同要開出40多台20人小巴士,當地同樣無法承受衝擊。

古蹟買賣後遺症難解 文萌樓都更範圍陷困境

2014年7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曾為公娼館的文萌樓,在2006因反廢娼運動據點的意義獲得古蹟身份,但2011年遭投資客買下後卻開始面臨都更危機,恐成北市第一起私有古蹟遭都更的案例。
14日上午台北市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討論文萌樓「究竟要不要劃入都市更新範圍」 ,日日春協會與文史工作者主張文萌樓劃出都更範圍之外,並由文化局出面徵收,回歸文化資產管制,才是維護古蹟文萌樓最好的方式;但對建商而言,若將文萌樓劃入都更後再捐贈給北市府,才能加速推動該都更計畫。兩種意見僵持不下,會末決議各方討論兩個月後再議。
文萌樓

土地國有、建物私有的困境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雙連小三段的都更案,由建商聖得福擔任實施者,佔地3,361平方公尺,土地使用分區為建蔽率65%、容積率560%的商三,地主主要為國有財產署、北市財政局、警察局與台灣銀行,但因範圍包含了市定古蹟文萌樓而有爭議。
曾在文萌樓工作的秀蘭阿姨,目前持續講著自身的故事,要世人藉此反思。位於北市歸綏街的文萌樓,成為古蹟的理由相當特殊,不但因為1941年始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中,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更由於1997年反廢娼運動中,抗爭的公娼將其作為據點,深具紀念意義。因此2006年指定為古蹟後,「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也持續以租屋方式,在文萌樓維護、經營各種性議題的展示與討論。
文萌樓目前土地分屬國產署、台銀、建商所有,建物卻另屬私人。2011年投資客林麗萍以330萬買下文萌樓,並向日日春提告要求撤出,雙方訴訟於焉展開。近期三審結果將出爐,若日日春仍敗訴,只能黯然離去。

屋主:不都更,將自行處理、維護

建商聖得福表示,擬將文萌樓視為公益設施,捐贈給市府文化局,但屋主至今仍不同意,反主張劃出都市計畫範圍。
屋主劃出的主張與日日春相同,但雙方意見完全相左。日日春主張劃出後,由文化局出面進行強制徵收,回歸公益使用。屋主則在長期遭日日春指責「容積蟑螂」、「炒作古蹟投機客」下,以「不做謀財工具、不公益捐贈、不要容積獎勵」等說詞自清,表示將自行處理與維護文萌樓。
但日日春強調,屋主想趕跑日日春與在其中生活多年的前公娼阿姨們,已是摧毀文萌樓保存的意義。
P1100361

建商:多少錢我都出! 日日春:不接受綁架、炒作古蹟

雖然會議中各方共識,不論文萌樓劃不劃出都計範圍,同樣都受相關的文資法令保護,但劃不劃出仍是三方角力。聖得福言明,若文萌樓劃出,相關的程序都得重跑,他們將放棄此案;但若能劃入,他們將捐贈給文化局,日日春一樣能回去繼續進行經營。
聖得福要求日日春不要心急、不要再放話激怒屋主,讓他們出面來談。聖得福更強調「多少錢我都願意出」。但日日春相當不能接受,認為此舉等同接受了綁架古蹟,也將鼓勵炒作古蹟。
都更小組仍在期待「三贏方案」誕生,因此再給建商、屋主等相關單位兩個月的時間,繼續討論。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新莊老街冒出2都更大樓 古蹟夾縫中求生存

2014年7月11日新北訊,賴品瑀報導
11日下午新北市政府針對新莊老街都更案招開第一次都更、督設暨文資專案小組會議,此都更案將興建27與33層樓的兩棟大樓「水岸住宅」,新莊郡役所、日式宿舍群等古蹟將遭拆除,原與郡役所一體的武德殿則將拆除重建後移位,安置在兩棟大樓之間。
此案為公辦都更,當中公有地面積佔74.76%,但民間批評過程過於草率及不公開,在無民間妥善參與的狀況下,與建商做出蓋大樓的計畫,破壞了新莊重要的文化景觀,也使原本改善都市窳陋地區、活化新莊老街的美意大打折扣。
P1100346
新莊社區大學社區營造專員張繼元表示,新莊老街曾經是北台灣政治及經濟中心,具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當地除了有多座清乾隆時期的廟宇,因此又得「廟街」之名,尚有「武德殿」、「新莊郡役所」、「日式宿舍」等文化資產,見證從清代、日治時代至今的300年文化歷史。但在此案中,現為新莊警察局的新莊郡役所、日式宿舍都將拆除,武德殿雖獲保留,但卻要移離原址。
張繼元強調,新莊郡役所與武德殿為一體,這是台灣目前僅存的一例。如今只有武德殿獲列歷史建物,郡役所卻不具文資身份。此對,當地文史工作者仍在奔走,並曾向文化部提出文資審查程序違法,文化部也早在2月回覆,要求新北市重啟文資審查,但在此次會議中,新北市強調此案已經定案,不可能為郡役所重啟文資審查。
輔大景觀所學生張耕蓉畫出模擬圖,強調兩都更大樓在老街旁相當突兀。
張繼元批評,在捷運線開通後,鄰近新莊站的老街地價也水漲船高。新北市政府將此案規劃為「水岸住宅」,只欲從中獲取66億房地產暴利,而選擇「變賣」國有土地,與建商「暗度陳倉」。張繼元說,既然要談「老街風華再現」,又怎麼可以捨棄這些古蹟,以都更大樓取代,實在與歷史脈絡無關。
景觀師王怡清到場關心,表示此二棟大樓量體過於巨大,將是「摧毀老街的不歸路」,老街其他的房舍多為一、二層樓,但大樓卻是33層樓,將讓新莊老街淪為新莊後街,終將落為水岸豪宅。
新莊老街永續觀光產業發展聯盟曾美惠指出,雖名為都市計畫的審查,但在此次會議的簡報中,卻看不到都市計畫,也看不到新北市對新莊老街的遠景為何,只看到建商的推銷案,討論著每一層樓可以做什麼,「我們市民只得到兩棟超高大樓包夾老街,只有政府跟建商得利。」
此案將補件再審,在此次會議中,出席委員對此案採遲疑態度者不在少數,質疑在老街旁蓋超高大樓、廣設停車場、拓寬道路、挪動武德殿現址的意義何在。文資學者賴志彰、張震鐘、黃富三等人更以「俗不可耐」、「只吃過牛肉麵卻沒看過牛」,批評現有的保留計畫僅有保留零星物件,卻缺少與環境的相關性。
民間提出重啟文資審查、舉行都更聽證、活化新莊老街等訴求。強調喜新不需厭舊,呼籲新北市府完整保留郡役所。提出此案的新北市財政局回應,仍堅稱此案不但活化市有資產也兼顧文化公益,表示當地巷弄狹窄、建物老舊,防災機能不佳,也不符耐震標準。此案能做到武德殿保存、派出所搬遷重建、改善公共停車空間不足等,將給居民更好的活動空間。

遞出12萬份核四公投連署書 環盟:中選會別拖延

2014年7月1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11日上午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劉俊秀與全國性核四公投領銜人高成炎率民眾數十人,帶著12萬份核四公投第一階段連署書前往中選會遞交,這些連署書分裝在上百個紙箱中,堆滿中選會門外。
環盟強調,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由人民提出的全國性核四公投提案。而此次連署是否能成案,則將於1個半月後才能得到結論。
台灣環盟帶著12萬份連署書,前往中選會遞交,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由人民提出的全國性核四公投提案。攝影:賴品瑀。
雖然4月底當局釋出「封存核四」,但民間無法信任此曖昧說詞,相關反核四行動仍持續進行。相對於去年江揆提出公投主文以反向命題,遭批將不表態的人算為支持核四興建,環盟提出的連署主文為正面命題:「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四廠進行裝填核燃料棒試運轉?」從去年5月19日開始大力推動,今年5月已超越第一階段的9萬人門檻,經一個多月的整理,送出12萬2千位提案人的連署書與名冊。

首度全國反核四公投  點滴累積在街頭

早在1990年代,民間便開始有以公投來決定核四廢存的意見,1991年林義雄等人便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並發動數波「核四公投千里苦行」。之後陸續有1994年貢寮鄉「公民投票」、1994年臺北縣全縣核四公民投票、1996年台北市核四公投、1998年宜蘭核四公投等地方性公投,雖反核意見但都佔多數,但由於當時並無公投法,因此不獲中央政府承認,2004年公投法正式實施後,公投於台灣首度擁有法律依據。
中選會代表高美莉從全國性核四公投領銜人高成炎手中接受連署書,並表示一切依法辦理。攝影:賴品瑀。此次核四公投提案,除做了全國性的連署外,也以相同主文在台北、新北、宜蘭縣市進行連署,但新北、宜蘭雖獲地方政府通過,卻遭行政院駁回,而台北市則在市府審核時就已遭駁回。
高成炎表示,此次核四公投提案,在全年5月19日開始大力推動,他們不但曾經以自行車環島的方式掃街募集,也持續在如反核遊行、洪仲丘遊行、海洋音樂祭等大型活動、街頭宣講中一張張蒐集,12萬張連署來得相當辛苦。因此他們呼籲中選會不要再刻意刁難與拖延,跟民意相對抗。

程序未電子化需人工處理  連署送件難

募集連署不易,整理資料更讓環盟吃盡苦頭,志工葉慈容表示,他們組成了「臨門一腳」志工隊,利用下班時間來整理資料,共有56人參加,花了428小時、48個工作天才整理完。葉慈容解釋,這些連署書需要按縣市分類,並且一一造冊。對此,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相當不滿,呼籲中選會早日將這些連署程序電子化。
施信民指出,以此次連署為例,為了造冊就用了超過24萬張紙,一張張確認連署書時;為了幫連署人補齊漏填地址中的鄰里資訊,又必須上戶政系統一筆筆查詢,更耗費大量人力。
施信民批評,中選會此規定不但擾民,更是大開節能省碳的倒車,應該儘速電子化,施信民認為,連署不但要電子化更該簡化連署內容,例如地址中的鄰里,絕大部分的民眾都不知道,應該檢討是否也需提供除了姓名、身份證字號、生日之外的資訊。

中選會:依法辦理

中選會綜合規劃處處長高美莉出面代表收下公投提案,表示將依法辦理,不會刻意刁難,至於是否成案,則待多項程序審核,大概需1個半月的時間才能有答案。若第一階段連署過關,接下來第二階段則需要90萬人連署。
施信民、葉慈容等人表示,若要募集90萬筆連署,此任務並非一個團體所能,若確定過關,第二階段絕對需要各界一起努力。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危害山坡地疑慮未解 遠雄海洋公園擴建 再進二階環評

2014年7月1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遠雄海洋公園四期開發案環評,10日在環保署進行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便遭小組做出直接送進二階的建議。此基地範圍曾於2002年進行環評並送進二階,此次撤案後重新送件,雖然開發面積縮小,但當時進二階的理由包括開發山坡地、地質破碎等疑慮仍在,因此審查委員做出相同決議,此案再次進入二階環評。
基地景觀模擬圖,取自環說報告書檔案

砸50億擴建  山坡地使用成爭議焦點 

遠雄海洋公園此次提出擴大計畫,預計耗資50億,在現有已完成開發且營運多年的基地南北兩側,分別計畫了北區靜態生態園區17.58公頃,與南區親水休憩樂園4.92公頃,合計22.5公頃,規劃有旅館、餐廳、纜車、植物生態園區、水上樂園、海洋生物靜態展示館、海洋故事騎乘設施區等。遠雄預估,每日遊客將增1,800人,年收入可增加2億,更能帶動花東觀光效益。
變更擴大範圍示意,取自環說書檔案這22.5公頃中,趙藤雄與遠雄海洋公園所擁有私有土地佔了6.0492公頃約26.89%,其餘73.11%則為國有土地。其中農牧用地佔了79.82%、林業用地則為19.96%。
而成為爭議焦點的山坡地部分,三級坡以上有5.6公頃佔總面積25%,四級坡22%、五級坡以上53%,四、五級以上佔了3/4。也因此,在遠雄所提出的土地使用計畫中,不可開發區佔了50.12%、保育區17.39%,遊憩設施區域僅佔了全區11.23%。

擴大營運垃圾去哪? 環團質疑遠雄無規劃

雖然遠雄自認遊憩設施僅佔11%的低密度開發,對周遭的衝擊小,但前往關心的民間團體與環評委員卻提出對包括山坡地開發、地質破碎、生態保育對策、大坑遺址保存措施等多項擔憂。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指出,壽豐當地的垃圾場即將關閉,當地垃圾最大宗的來源一向就是海洋公園,如今增加旅館,又將製造更多垃圾,遠雄應該有所規劃。而大坑遺址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妥善執行環評承諾,如今全陷在道路下方「毀了」,該有的補救措施沒做,現在反而還談再開發,此次當然要嚴謹審查。

擴建帶動觀光效益?  環委:畫大餅

遠雄提出,海洋公園的遊憩設備需要更新才能吸引更多遊客,而海洋公園一向是花蓮縣重要景點之一,因此擴建案將帶動花蓮觀光效益,對此不管是交通部觀光局、東管處與花縣觀光處都表示認同且樂觀其成。
但卻遭環評委員洪振發以「畫大餅」質疑,期待陸客、花東電氣化等因素,但其實實際數字是下降,卻沒有提出相關數據來分析,也提不出蓋旅館的需求在哪,不明白此開發案的意義何在。
蔡中岳更質疑花蓮縣觀光人數目前並無再提高,縣內飯店住房率僅為6成左右,在市場並尚未飽和的狀況,應該檢討此案是否有必要性,海岸的國土應該以保安為主,還是要繼續大舉開發?

12年前曾撤案?  遠雄強調此次開發強度降低

遠雄對12年前遭送入二階又自行撤案一事非常低調,在簡報中輕輕帶過,在提供的紙本資料中也不見相關紀錄,直到進入閉門會議時,在綜計處官員的提醒下,小組才明確知悉此事。
小組對照當時結論,認為此案12年前送入二階環評的疑慮大多仍在,因此決議將此案直接送到二階環評,不再繼續補件再審。面對結果,海洋公園總經理吳方榮平靜表示尊重,但也強調開發強度與前案大不相同,且經過調查,地質有疑慮的部分都已經取消設施。
至於為何撤案又重送件,吳方榮表示,著眼包括兩岸直航、蘇花改定案、鐵路電氣化等交通改善,他們看到前景,因此重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