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不要美麗灣第二 都蘭青年預告出草護家鄉


2011年11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都蘭鼻不願成為美麗灣第二!」都蘭鼻BOT開發案,在2003年藝術家陳明才跳海自殺死諫後中斷。但今年9月,東管處企圖再次重啟計畫,以都蘭鼻整體觀光發展研究計畫為名,召開多次說明會; 然而在東管處內部文件中,首條即聲明了「本案以促成BOT為前提」,這讓都蘭部落族人認為東管處顯然有欺騙之嫌。5日都蘭部落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告12日將於都蘭鼻採取「為土地而跳,護衛都蘭鼻」行動,傳統護衛部落的勇士出草轉化成的都蘭青年護衛舞,宣誓護衛聖地都蘭鼻,不被東管處BOT成度假飯店的決心。
都蘭背山面海,不少政治人物與藝術家出身此地,也有不少名人與民眾喜愛駐足,可說地靈人傑,卻也因此遭財團覬覦。此次爭議再起的所在地都蘭鼻,當地阿美族人稱為「Pacifalan」,相傳是祖先登陸地之一,也一直是耆老判斷氣象之地,直到現在,都蘭部落漁季和海祭仍然在此地舉行。
P1060442P1060444
早自2001年起,交通部觀光局東部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便計畫將都蘭鼻約30公頃之土地進行BOT,遭到當地居民的反對,在2003年東管處未經溝通即於逕行召開BOT說明會後,反對更加強烈,期間並發生了旅居都蘭的劇作家陳明才跳海自殺一事,使得東管處暫停此計畫。
雖然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綜字第 1000003746號」文件中,第三頁第(二)項第1條,交通部觀光局對於都蘭灣地區觀光遊憩開發案件的進度說明,明確指示都蘭鼻遊憩區一案「已暫緩辦理,將請本局東管處辦理計畫終止或監測計畫變更事宜」。但今年9月東管處開始以都蘭鼻整體觀光發展研究計畫為名,召開多次說明會。在文號為「觀海企字第1000100204號」的東管處內部文件中,首條即聲明「本案以促成BOT為前提」定案。在此文件與開發單位逐漸浮上檯面的情況下,都蘭青年鄭智文認為東管處根本在玩兩面手法,說會溝通,但其實只有告知。
都蘭部落副頭目洛那表示,他不願意和杉原海岸相望的都蘭鼻成為第二個美麗灣,他認為美麗灣現在已經蓋成,也許難以補救,但東部還有39個開發案在後面,他希望東管處先將這些部落傳統領域的主權歸還,再談共營共享。
都蘭部落副頭目洛那黑衣女子為鄒族女歌手安欽澐
鄒族女歌手安歆澐也聲援,她提出家鄉阿里山的遭遇,認為大飯店的出現,反而讓當地居民失去生機,沒有人希望傳統領域被污染、破壞,她呼籲原住民要團結互相幫助。
舒米恩出身都蘭的創作歌手舒米恩也穿著傳統服到場,近年在部落出力,是為部落青少年舉辦文化傳承訓練的核心人物,他感性表示,發展不該等於侵略。而當大飯店開了,財團將錢都賺去,喜歡都蘭的朋友們將再也不能享受本來屬於大家的海,而留在當地的人將在大飯店面前感受到自己的貧窮。此次活動的宣傳影片,配樂便是他所作的「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的說你愛我」。
此次都蘭部落的訴求有三:一、政府應立即停止都蘭鼻的BOT開發計畫,將傳統領域歸還給都蘭部落阿美族人。二、東管處管轄區域皆為原住民族世代居住的區域,該單位應該脫離交通部管轄,轉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接管,或者,應立即直接廢除。三、位於都蘭部落傳統領域內的所有開發計畫必須通過都蘭部落議會決議始得進行,並應由部落族人依照傳統社會文化機制主導與共同參與管理 。
「年輕人,這是都蘭的第一砲!一定要打響!」記者會開始前,長者如此鼓舞著。原鄉部落已不再只是不諳國語與中文的老人家在繁複的法條與文件下遭財團玩弄的狀況,越來越多部落青年願意投入家鄉的保衛戰。
除了12日將舉行「為土地而跳,護衛都蘭鼻」行動外,都蘭青年也已架設連署網站(http://61.219.160.133/index.php),目前已累積了超過1300多位個人及40多個團體具名支持,並持續增加,其中有國內外學者、藝文界人士出面,如閃靈樂團、陳明章、龍男.以撒克.凡亞思、高慧君、高蕾雅、安歆澐、張鐵志等人,他們希望更多人加入聲援的行列。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Pangcah年輕人站出來 為Sra走進總統府!


2011年9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選在史詩族語鉅片《賽德克巴萊》上映之日,Pangcah(阿美族)人今天再次為了土地問題,走到了名為「凱達格蘭大道」的總統府門前,向白浪頭目(漢人總統)申明三點訴求:立即歸還傳統領域、公布傳統領域調查結果;立即停止一切未經部落同意的傳統領域開發案;國家為掠奪原住民傳統領域道歉。
Sra為Pangcah族語「土地」之意。此次「年輕人站出來!為Sra而走」活動,由Tafalong太巴塱部落青年與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共同發起。他們5日從花蓮太巴塱部落出發,徒步踏行了多個原住民部落,每個部落的頭目分別託付了一把泥土給他們,經過4天的行腳,9日到了台北的總統府,希望能與馬英九總統會面,親口表達。
5月21日馬總統曾到花蓮光復參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開幕典禮,當時6個太巴塱部落青年奮力突圍,向馬英九當面表達「還我傳統領域」,不但引起軒然大波,馬英九也承諾「60年前的土地究竟發生什麼問題,會好好研究」。然而最後只得到了經濟部發出的一紙公文,表示本為Pangcah的傳統耕地、放牧地、獵場的Karowa土地,是依戰時行政院自訂的「收復區敵偽產業處理辦法」取得;並對於他們所訴求的「歸還傳統領域」、「為不尊重原住民意願道歉」,做出了「無法源依據,實屬窒礙難行」的回應。
面對這樣的狀況,5日當天,太巴塱部落頭目Tiwid Namoh(王成發),祝禱著掬起一把部落的泥土授與青年,囑咐勇士們到各個部落報訊串聯,希望部落的年輕人團結起來。
這群部落青年4天當中行經Karowa(噶馹佤)、Fataan(馬太鞍)、Takomo(塔古莫)、Cinaluan(吉那鹿岸)、Cirakayan(吉拉卡樣)、Cihafayan(草鼻)、Paliyalaw(巴黎雅荖)、Natawlan(荳蘭)等10個Pangcah(阿美族)部落與Truku(太魯閣族)魯巴斯部落、Psngan(富世部落),總計12個部落。Cirakayan部落的長者Kulas Looh,也慎重地將一把土的放入勇士們攜行的竹筒中:「這是我們的土,現在我把他交給你們年輕人,帶到總統府去,希望政府能把土地還給我們」。
行腳的部落青年與逐漸加入聲援的各部落族人與民眾,在不間斷的歌聲中走到了凱達格蘭大道,首先舉行傳統的驅邪祈福儀式,將芒草擲往總統府方向。並將來自災區的泥土一起倒進盛著各部落託付的泥土的甕中,承受著災區族人兩年來的不安。
P1050469P1050468P1050513P1050455
青年族人現場演出行動劇,表現日本人、國民政府一再以暴力與武器掠奪原住民的土地,最後財團再用金錢,一塊不留的全部奪走,最終兩位壯碩的年輕人背著對方,單腳站在最後一小角代表台灣的紙片上,問著眾人「沒有土地,我們怎麼生活呀?」笑中帶淚,正是本性樂天的原住民排解哀傷的方式。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的伍杜米將表示,這塊土地,是族人世代祖傳的漁獵場,日本人撤離後,國民政府卻成了第二個強盜,雖然多年抗爭,但政府依然以現行法令作為土定所有權的認定。他認為這些法無知且傲慢,就像馬總統的名言「我把你們當人看」,非常不尊重原住民,也沒有瞭解原住民對土地的情感。就在上個週末的此地曾舉辦過《賽德克巴萊》的首映會,馬總統曾表示感動,但伍杜要求馬總統除了感動,還要發自內心真正的道歉。
行為藝術家李霽霞音樂人巴奈與那布帶著女兒,甫宣佈將自力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的馬躍比吼,當然沒有缺席,馬躍再次重申「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化。」對政府蠻橫徵收有切身之痛的三鶯部落也有多人到場加入。旅居法國巴黎的藝術家Michelle,雖然已在法國14年,但是沒忘了自己Pangcah的血統,因此把握參與的機會現身,她說離家多年,非常想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與語言。一同前來的行為藝術家李霽霞特地打扮酷炫,用自己的方式聲援。
太巴塱部落的Dilo太巴塱部落的Dilo坦言,臉書上有人嘲諷,說是「年輕人站出來!為Sra而走」但是照片上看起來怎麼都是Faki(長輩,Pangcah族語),全程參與的發起人當中最年輕的馬耀武道也已經36歲了,他們的確不算年輕,他自己也因此閃到腰,每天忍痛走著,他懇切呼籲,未來的力量是在年輕人,年輕人一定要站出來。Dilo細數一路上遇到的族人,有熱切託付的長輩,卻也有因為害怕失去而拒絕他們進入部落的年輕人。
Dilo回想當他們走到沒有人迎接的部落,站在他們的文物館前,感到只有祖靈來迎接,他感嘆那些文物在太巴塱部落還有很多,但是在文物館就變成死的文化了,只有繼續著祖先留下的精神才有意義。Dilo認為,從很多族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們不是不願意,而是不敢現身。因此他再次呼籲不要只是精神上的支持,請大家一起站出來。
拉外‧舒米恩‧寶打萬,來自台東馬蘭部落,古拉斯‧桑尼與Daong.Cincen.Maibol自花蓮舞鶴。面對壯年人的焦慮,剛就讀高三的拉外‧舒米恩‧寶打萬,從台東馬蘭部落坐火車趕到,他說老師知道他為什麼而來,因此給了他公假。來自花蓮舞鶴的古拉斯‧桑尼與Daong.Cincen.Maibol也很年輕,他們因哥哥們的號召而來,「哥哥告訴我,你要讓沈默取代正義嗎?」他們同意如果青年不站出來,以後就沒有東西傳給後代了。
青年Loho(汪敬泓)唱起了太巴塱之歌,炎熱的台北城因此讓人感受到了一陣清風,他說了一個故事,太巴塱本來的傳統領域範圍從現在的花蓮市,那時的太巴塱不只是一個部落,可以說是一個國家,「不能再失去了!」他也引用《賽德克巴萊》的預告,「沒有土地,還是原住民嗎?」他問。
部落代表們又一次的卸下佩刀,為了踏進總統府和漢人的頭目對話,年初1/28的「Pangcah戰出來」時,他們曾經為此僵持,因為卸刀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攸關尊嚴的大事。然而不管這次進總統府能否得到滿意的答案,當全台灣將為《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瘋狂的時刻,原住民的青年是否能認知土地背後的意義,而能有更多人願意站出來,這才是長輩與部落的託付、也是所有遭受侵奪土地上千百年祖靈的殷切企盼。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躍」進鏡頭前 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參選立委


2011年8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馬躍‧比吼拍了20多年的紀錄片,再也無法忍受從鏡頭裡看到的一切,pangcah(阿美族)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於今(26)日晚間,正式宣佈參選2012年的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爭取3個席次之一。
在藝術品與歌聲中,馬躍‧比吼很另類地選在藝廊宣布參選,並舉辦「就是躍改變」藝術品義賣與募款音樂會,會場不見飛舞的小旗海、也不喊「凍蒜」,而是眾多年輕人看畫唱歌。不管是哪個族群,這樣的參選人恐怕都非常少見。
長期透過影像創作關注原住民議題與文化傳統的馬躍表示,20多年來深入許多族群與部落,眼見pangcah的傳統領域逐漸遭到以國有地BOT方式侵佔,以及那瑪夏族人在災區所遇上的困難,種種問題使他體悟到,如果要擺脫官僚對原鄉的操弄、與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的弱勢地位,那麼直接參政是最積極的作法。
「就是躍改變」藝術品義賣與募款音樂會
馬躍表示,舉辦藝術品義賣與募款音樂會的構想,是因為他不願接受政黨與財團的援助,他要的是原住民的信任。雖然沒有錢,但他只接受小額捐款,更希望擁有平地原住民身份的族人以一人出200元的方式,幫他湊齊20萬元的參選保證金。「政治不是有錢人才能參加的!」馬躍表示。
藝術家雅幕伊與她捐出義賣的作品參與義賣的畫作「海洋之子」
藝廊中所展示的畫作,均來自各族群藝術家所捐贈。挺身號召藝術家響應的拉黑子,算是馬躍的恩師,他表示,一直努力拍片的馬躍,是在所見事實的促使下做出參選決定,雖然不免擔憂馬躍將承受的壓力,但想到已故的豐濱鄉港口部落頭目Lekal Mako(許金木)曾對他們兩人的期許,他希望以藝術的力量,號召更多年輕人站出來,參與此歷史性的一刻。
拉黑子與那布巴奈
近年積極參與各地原住民抗爭活動的音樂人那布與巴奈,總是與馬躍站在一起,那布引用拉黑子時常勉勵族人的「帶便當打仗」一言,意指大家自己準備好,不要想依賴別人。他回顧狼煙行動聯盟的各部落串連、430在台東的反核大遊行,以及上個月反美麗灣飯店的活動,都有上千人參與,因此認為改變是有可能的。他以布農古諺作結「幸好,我們都還活著。」
巴奈感性發言,表示從來沒想過人生中會有一天,竟然要幫好朋友助選。她坦言政治讓人害怕,她也很想在台東輕鬆過生活,但面對這些對原住民的不公不義,她想用盡自己的力量大喊,只想自由自在、快樂地生活在這個島上,把祖先留下來的,再傳給子孫。巴奈演唱了剛寫好的新歌〈親愛的孩子〉,也替不能到場的胡德夫演唱一曲〈太平洋的風〉。
馬躍的舅舅、頭目黃啟原,特地專程從花蓮玉里北上,非常欣慰看到許多年輕人現身。他表示前一天已開始呼籲部落支持,勉勵馬躍不要辜負大家的信任,要更努力成為年輕人的榜樣。
馬躍坦言,要選上的確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也許真的需要奇蹟。但在中華民國歡慶民國100年的時候,原住民400年的血淚是否還要在下一個100年持續?西部的原住民已經大量消失,現在東部的土地不斷遭到開發,不但自然環境受損,原住民傳統文化也岌岌可危,「失去土地,孩子要去哪裡呢?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化了。」因此他認為改變的時候到了,希望族人正視對改變的渴望,他鼓勵與會的年輕人「改變我們的國家!」。
認真閱讀政見的女孩們。馬躍提出的政見有:還我祖先的土地森林與海洋(傳統領域)、還我世代耕種的田園(增編保留地)、平等互相尊重的台灣(族群平等法)、孩子的未來(民族教育學校)、公平正義的社會(原住民特別法庭)、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恢復傳統人名及地名)、與祖靈每年相聚的機會(原住民祭典公假三天)。
綠黨近年多次在選局中屢敗屢戰的綠黨成員也出席表示支持。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肯定馬躍自己出來選的氣魄,並感嘆許多人習慣將社運、環運等公民運動與政治脫勾,但的確需要有人進入體制作改變。先前也宣布參選新北市區域立委的王鐘銘,對許多年輕族人加入行動表達欽佩之意。
近年由於土地問題,原住民紛紛覺醒並串連抗爭,他們在街頭的老朋友馬躍,無黨無派跳出來參選,是否能震撼原本8搶3的平地原住民立委選情,值得關注。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體驗彰化海岸溼地 中媒尋訪「扳倒」國光石化秘訣


2011年8月16日彰化訊,賴品瑀報導
兩岸環境媒體交流行程14、15日前往彰化海岸,坐上馬英九總統也坐過的鐵牛車,踏上泥灘地,瞭解當地居民為了溼地與生計,與全國民眾一起扳倒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歷程。「你們可是第一批踏上大城溼地的陸客呀!」熱心推廣溼地牛車觀光的芳苑文史工作室魏清水興奮地重複著。
出身自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媒體人早已見多識廣,但大城溼地仍讓他們感到非常新奇,對蚵田產業以及只有在退潮時出現的道路感到好奇。吃了鮮採現烤的蚵與雪蛤,特色美味讓一掃旅程的疲累,光明日報記者馮永鋒甚至無拘無束地在潮間帶游泳起來。
受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之邀來台進行10天參訪的中國環境媒體人,除了體驗溼地之美,也與彰化環保聯盟代表、在地漁民展開座談,交流兩岸溼地的經驗,耙梳大城溼地如何逃過國光石化開發案的劇烈衝擊。
P1040231P1040192P1040246P1040217
蔡嘉陽彰化環盟副理事長蔡嘉陽指出,國光石化議題在近三年透過強力監督環評、號召認股參與環境信託、宣傳瀕危白海豚的所受衝擊、舉辦白海豚路跑賽、「白海豚SOS」千人排字、環境教育體驗活動、邀請宗教界與藝文界等各領域替溼地發聲等各種方式,讓國光議題成為全國性的話題,吸引全民關心、參與,終於達成人人口中的不可能任務──撤銷開發案。
蔡嘉陽表示,從學者到兒童,從在地人自保行動到都市人自發遊行聲援等行動,都發揮了力量。而持續推動的信託認股行動,是一種更有力量的連署。使保護溼地成為全民支持的事件,今年初開始,每次相關的審查會議,學者、藝文界人士、學生接連走上街頭表態,媒體密集報導,最後於422世界地球日當天,馬總統終於表態了,公股不支持國光石化在彰化開發的宣言。
蔡嘉陽的分享,不但讓除了當時參與其中的台灣團體與在地民眾心有感觸,中國媒體也表示深受感動。
袁瑛被譽為中國最自由的一份報紙,南方週末報的記者袁瑛整理出該報多年來對溼地的報導,從媒體視角,展現出中國對溼地利用的演變、工業與溼地的衝突,以及保護區遭到蠶食的危機。他們對台灣全民如何「扳倒」國光石化相當關注,曾作了系列報導,就在上星期也即時的推出了關於台塑六輕一年內發生了七次爆炸的觀察整理。
在座談中,中國媒體相當關注的是,國光石化離開大城溼地後,有相當大的機會將落腳於中國,台灣保衛大城溼地的經驗是否會在中國出現?對此,蔡嘉陽提出建議,一定要讓目前爭取開發計畫的地方,瞭解到國光石化有如過街老鼠,在彰化之前,已遭到台灣其他縣市多次的抗拒。
《中外對話》中國總編輯劉鑒強與新民週刊資深編輯汪偉,好奇為何大多數的當地民代與官員會贊成國光石化,以及當地民眾是如何抗拒金錢的收買。芳苑在地退休教師林連宗表示,彰化人從1994年抗爭東麗紙廠在芳苑落腳的經驗,讓居民早就有為了土地而團結的意識。對國光石化表示贊成或不反對者,多為有利可圖或開發業者相關人士,他們等待的是建廠後龐大的工程利益分配。
芳苑鄉自救會會長、鄉民代表林濟民強調,土地遭破壞是不可回復的,因此在地民眾,尤其是老年人不顧八九十歲的高齡,每次北上抗爭都爭取參與;他們一生省吃儉用,卻為了反國光願意自掏腰包五千、一萬的贊助等等作為,凸顯了這些老一輩對於土地的情感,也讓他們這輩壯年充滿使命感,不願背棄。
林連宗林濟民
相對之下,中國媒體人多認為,目前的中國環境運動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仍較為欠缺,雖然曾有將600億人民幣規模的巨大石化廠遷離廣州珠江三角洲的事件, 但這項角力過程其實僅限於政府層級之間,除了當地學者與特定會關注的少數媒體外,民眾的參與較少。環球時報記者梁若喬表示,相當羨慕芳苑鄉有彰化環盟、芳苑當地自救會等團體擔負起公民行動的角色,這是目前中國缺少的,他們希望能從台灣經驗中找出,如何培養出這樣的公民意識。
與談的當地產業「台明將玻璃公司」總經理林肇椎認為,其實「當環境遇上開發」,兩者並不衝突,差別要看利益是否屬於公眾。環境的破壞無法以金錢衡量,例如當地有2.4公頃的鷺鷥林,這花大錢都打造不出第二個,應該妥善規劃發展觀光。
中國媒體對乘坐鐵牛車出海的行程念念不忘,頻頻表示願意推廣給自由行的陸客,讓陸客得以在阿里山之外,有更多精緻、深度、貼近土地的行程,可以好好認識真正的台灣。
在活力生猛的泥灘地上,一行人接觸了溼地上的泥灘、嘗過鮮美的蚵蛤,坐著鐵牛車,在海風吹拂下,梁若喬指著遠方說「那裡好像是海市蜃樓呀!」順著方向看去,原來她看到的是台塑六輕。如此高耗能的石化產業,學者與環團曾用「流血輸出」一詞來形容,凸顯短期的財富,無法換回白海豚只出現在傳說或神話裡的未來。不管發生在哪一個國家的境內,都是愛護環境者所不樂見的。與會的環團指出,讓全世界降低對塑膠的依賴,才是終結石化污染的根本之計。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大肚溪口廢爐渣毒性超標 兩岸視線同作證


2011年8月15日彰化訊,賴品瑀報導
兩岸環境媒體在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帶領下,在大肚溪口親眼見證有毒爐渣分佈狀況。「我們不可能一出生就在歐盟!」中國環球時報記者梁若喬,為台灣公民自力救濟、為環境發聲而感嘆。
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的中國環境媒體人,14日午間與長期關注爐渣議題的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在大肚溪口親眼見證有毒爐渣分佈狀況。
爐渣為鋼鐵工業產生的廢棄物,依製程與處理方式的不同,有些對環境無害、也有些卻含有劇毒。台灣鋼鐵業從50年代開始發展,爐渣與集塵灰因無法可管四處流竄。
理應從1974年廢棄物清理法誕生後,便只能出現於掩埋場的爐渣,卻在近兩年的戴奧辛鴨、戴奧辛鴨蛋事件,讓全民驚覺,原來,在路邊、魚塭、農地,遍地一粒粒的灰黑小球,原來不是土壤或石頭,而可能是含有高濃度重金屬和戴奧辛的集塵灰。
民間團體自費購買土讓檢測儀器從2010年4月,由中華醫事學院副教授黃煥彰首度披露台61線遭到爐渣入侵後,不斷在各路段遭民眾發現類似現象。因此晁瑞光哀傷的推測,也許台61線是為了將毒爐渣回填至路面下而建造的。
晁瑞光拿出由民間自費購買的檢測儀器,當場測出土壤超標。並說明雖然用了與政府單位同型號的儀器,然而政府仍不理會,堅持只做有毒事業廢棄物的溶出檢驗,而拒絕採用土壤的標準去檢測。「這是部分真實!」海南日報記者張杰大喊,關於對政府的不信任,兩岸皆是如此。
倒在地上的告示牌中國媒體回憶,認為中國當地鋼鐵業大多挖完就跑,地面下必定有不少不可見人的東西。但台灣的黃煥彰、晁瑞光等人決心對抗公部門,除了自費購買儀器、不斷揭露,與立法委員合作,希望讓不完善的法律與執法得到改進,例如,目前檢測的項目新增了一些。但以大肚溪口為例,政府作為消極,只立了告示牌,並挖了一道溝阻止車輛進入,然而目前告示牌早被風吹倒在地,土溝反而讓集塵灰暴露在外,隨風到處飄散。約定的調查隊,更已遲到多時仍未出現。「我們不可能一出生就在歐盟!」中國環球時報記者梁若喬感嘆,要採高標準來檢驗環境,需要公民自力救濟,努力爭取。
檢視廢爐渣大肚溪出海口本是台灣最大的水鳥棲息地之一,但目前卻是12座野生動物保護區中狀況最差的之一。它地理位置處於中彰交界,而受廢爐渣污染的狀況,更在環保局、河川局、工程局、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中成了一顆大皮球,無人管。
發現在大肚溪出海口台17、台61線中間溪畔與高灘地上也遭到有毒爐渣入侵的是,長期關注中部環境的施月英,她表示,在看了公視的節目「我們的島」之後,驚覺當地遍地大大小小的集塵灰,竟就和電視上出現的一樣,於是她利用公民新聞平台「peopo」公民新聞網發表所見,揭露此事。
對於台灣這種公民記者、獨立媒體打先鋒,傳統媒體跟隨報導的模式,中國媒體人聽得津津有味。台灣公共電視記者郭志榮認為,關心環境的公民團體,除了需要專業知識,更要學習媒體的運用。而和台灣的環境資訊中心類似的騰訊綠色頻道,也是由各方的大量環境資訊組成,主編蘇桂麗對此回應,相對於台灣的新聞自由,他們小心地在「安全範圍」內盡量揭露。
慢性釋出毒素的廢爐渣污染,尚未受全民矚目
相較於塑化劑、三聚氰胺轟動全國,慢性釋出毒素的廢爐渣污染土壤、地下水,甚至海洋,但尚未受全民廣泛的矚目,為何要關注此議題?晁瑞光感性發言,已經發生了十幾年,再不做就來不及了,不能將問題留給後世,只期待將來的科技可以解決。而,這樣的憂慮,不分國籍。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三點不「漏」的1到12月


文字:賴品瑀;圖片來源:Surfrider Foundation Europe
提到夏天,你腦海裡第一個畫面會是什麼呢?處在熱浪與廢氣不斷攻擊的城市裡,閉上眼睛,想到的是一片遼闊的海,有乾淨的沙灘,白色的浪頭上有衝浪客,戲水的幼童一絲不掛如此純真。當然,要是有位比基尼辣妹輕快的奔跑著,背景還響起吉他聲,好像天堂一般。
然而,大家知道,這樣美好的海灘,在想像之外的現實裡,大部分都已經被我們給破壞了。海洋廢棄物、不當的開發建築、消波塊,有時還飛來一大筆的污染,海洋只能一再地默默承受。
去年在墨西哥灣發生的英​國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衝擊。為了讓世人記得這個慘劇,有個由衝浪客所組成,20年來一直致力於保護天然海洋及沙灘的「歐洲衝浪者基金會」(Surfrider Foundation Europe),特別請了身​材火辣的模特兒拍下來一系列的照片,她們在沙灘上及海裡擺出各種撩人的姿勢,但仔細一看,她們的比基尼是一層黑色的油污,原本完美的胴體就如當時遭難的海洋生物一般,無法呼吸,更不能在海水裡暢快悠游了。
他們將這一系列的照片製作成2011年的月曆,這些美麗又吸睛的照片,藉由辣妹的性感胴體,將原本嚴肅的環境議題推銷給了普羅大眾,讓世人重新思考石油開採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危機。
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5-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9-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11-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12-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4-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6-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7-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8-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10-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13-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14-large-412x291surfrider_420x297_calendrier_2011-15-large-412x291
製作公司: Y&R Paris, France
創意總監: Laurent Bodson
藝術總監:Antoine Mathon
文案:François Faure
攝影師:Fred Meylan
影像處理:Fred Perrot / The Shop
模特兒: Elite Paris, Metropolitan, Next Models. Rosanne Olson
出版日期:Jan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