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阿米斯音樂節」預演中 都蘭部落全體動起來

2013年5月1日台東訊,賴品瑀報導

東海岸是否存在著以不改變、不委屈族人的姿態,更不需要大飯店等開發案的發展,讓拜訪部落的旅人得以「分享」部落生活的美好之處,也創造商機,讓青年能留在部落過著自在的生活?
當美麗灣渡假村在5月1日以「海水浴場免費開幕」 宣示經營權。東海岸面臨全面開發危機的同時,距離杉原不遠的都蘭,阿美族歌手Suming Rupi(舒米恩)正在他的部落作些嘗試。
都蘭部落青少年在農會肥料倉庫門口演出。
「這些石堆,就是都蘭這個名字的由來,Adulan就是石頭堆積的地方,用這些石堆圍著房子,上面還會種朱槿當作圍牆。」「因為以前有巫師說這塊地受到詛咒,所以一直是荒地,曾經有漢人買下來,但是後來他還是不敢蓋房子。」「我們的會所為什麼會跟廟在一起?因為以前老人家都認為這是公用的,也就沒有人去登記,結果就被漢人登記走了。但是還是有默契,年祭的時候他們會讓給我們。」「這面牆本來會貼大同戲院的電影海報,可是戲院倒了,布告欄也被拆掉了。」
部落青年導覽社區,處處是生活的故事部落青年導覽社區,處處是生活的故事
「nga'ay ho(你好)!阿媽!」部落青年古將‧米茲固(Kuciang Miceku)、硯誠(Ai Yayse)一路與族人打招呼,帶領著一行十來位遊客,漫步在他們從小生長的部落巷弄之間,介紹著部落生活。這些故事,旅遊書上不會有,外地來的導遊也無從知道,只有部落的人能分享、願意分享。
部落低頭族:十字繡
部落生活的家常菜探訪社區的行程結束後,遊客圍著圓桌埋頭苦幹,當起了「部落裡的低頭族」,由青年教學阿美族傳統工藝「十字繡」,小老師們的示範作品鋪散在桌面,這就是他們平日常在做的事,邊作刺繡,一邊天南地北的聊著。
晚間的重頭戲,除了由部落青年親手作菜,呈現部落人平日常吃的食物,更在「農會的肥料倉庫」門前,如此生活化的場景舉行部落音樂會,除了Suming自己發表了詠讚部落生活的新歌〈美好的日子〉,更多的節目是部落的孩子輪番表演他們自己的創作。

「阿米斯音樂節」承載夢想 部落的發展由部落決定

為了今年12月「阿米斯音樂節」的夢想,都蘭部落目前正在展開一連串的實驗,包括由部落青年帶社區導覽,講解部落內大小事,由部落婦女煮風味餐、部落青少年展演自己的創作等,完全不需假手於外人。
目前已進行到讓包括死忠歌迷、日本人、國中生不同身份的遊客來試辦,更試著讓部落青年、青少年的父母、婦女、老人,等部落內各種身份的人都能有參與的機會。這樣的實驗在部落引起討論,當婦女們瞭解到這些計畫將是全部落的人都可以參與的時候,大嘆「真有心」。
舒米恩Suming提及日本「鹿兒島音樂祭」,讓他十分難忘與羨慕。不同於目前國內大型音樂祭大多與所在地的文化、經濟脫勾的狀況,會場在廢棄小學校園的鹿兒島音樂祭,由當地民眾擔任演出者,如國小合唱團、社區媽媽,甚至由一群自閉症兒童的樂團擔任壓軸演出。而這些表演者,下台後馬上搖身一變,成為攤位的老闆,將所有的收益,都留在當地居民手中。
「阿美族的天性就是能歌擅舞,這就是我們能做到的!」因此他2012年回到部落定居後,便一直在策劃著屬於都蘭部落的「阿米斯音樂節」。
「你知道嗎?都蘭現在有40間民宿了。」不管是年祭、農曆春節,都蘭總是滿滿的觀光客,相當受歡迎,但Suming觀察,大部分的人潮與旅客還是集中在台11線周邊的大街,除了背包客,鮮少有人真的走進部落,瞭解部落生活。而且,就算是族人自己經營的餐廳,也仍然推出漢人習慣的口味,尚沒有勇氣推出自己在部落平日會吃的菜色。
舒米恩也參與大小抗爭「你們就只會抗議,只會說不要!那你們到底能作什麼?」都蘭部落為了捍衛傳統領域,對抗都蘭鼻上的BOT案十餘年,在近年青年挺身而出後,終見到東管處的態度有所軟化,但是能如何共管,目前卻仍未明確。Suming期待,「阿米斯音樂節」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部落成員開始一起合作經營有品質、不受剝削的發展,同時對外也是部落實力的展現,「不用BOT給財團,我們部落自己就可以作得很好。」
「我不希望族人要當『服務生』,這不是服務,這是分享。我們要挑選真的喜歡、想要瞭解原住民文化的人,歡迎你們來體驗我們的生活。」在Suming的想像中,阿米斯音樂節的目標是一千人參與,且是都真心對原住民文化有情感與興趣的,「不需要花錢請有名的歌手樂團,我要的也不是Rocker。」

Suming哥哥教吉他 部落青少年不當阿宅瘋創作

克立廷蘇飛晚會結束後,大大小小的都蘭孩子安靜而有默契的分工,很迅速便將場地恢復原狀。「你看他們多麼團結、懂事!」兩位女兒都參與晚會的哈樂子驕傲感嘆,她的大女兒克立廷蘇飛發表了自創曲〈外婆說的話〉,將眼見東海岸開發案大舉入侵的擔憂表達出來,大唱心聲「不想失去我們的家」。
回顧六年前,Suming在部落也不見得看好的狀況下,決定負起每年夏天年祭前訓練部落「巴卡路耐」(青少年階層)的重擔,為此他也展開每年「海邊的孩子」巡迴演唱會,藉此籌措經費。
從2010年開始,Suming一連出了兩張族語專輯,當中有個人的創作,亦有與部落成員合作的古調新唱,在大放光芒、獲得到大小獎項後,Suming卻在2012年便宣佈要將生活重心移回部落,從此他的家門永遠為部落青少年開敞,孩子們下課後也不再作宅男、流連網咖,而是改為「去找Suming哥哥學吉他、學刺繡」。
許宇祥部落的孩子們,原本就幾乎都參與了部落婦女Hana所創辦的薪傳(Kasuy)舞團,十多年來以大孩子帶著小孩子的方式,除了傳承舞蹈,更在陪伴中凝聚了感情與認同。當Suming回到部落定居後,青少年們更多了一個地方可去,目前有十多位青少年跟著Suming學習吉他,更嘗試將心聲以歌曲抒發。
目前讀國中的許宇祥很喜歡音樂,原本便在家自學吉他,這一年內,在Suming的陪伴之下,與朋友四五人,已經創作出了四首歌曲。「我們一直彈吉他,靈感忽然出現,我們就把他寫下來。」許宇祥眼神發亮的講述著。
目前高三的吳元楷則時常跟著Suming上台表演,身為短跑選手的他,健美的模樣很快獲得演藝圈注意,在參與了當地拍攝的微電影〈最靠近太陽的地方〉,並包辦主題曲與配樂後,也有了一群粉絲。吳元楷表示,這些經驗非常難得,曾經,他以為自己只能是一個運動員。
吳元楷與朋友,是最早創作出歌曲的,回想起當他們讓Suming聽第一首創作〈巴卡路耐〉時,心情仍有些興奮與感動,至於有沒有人感動落淚?Suming則笑說「如果他們什麼都沒寫出來,我才要哭吧!」言談中透露著滿意與更多的期待。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車諾比祭日 核四公投過一讀 「五六運動」數百人默哀

2013年4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車諾比核災週年的26日下午,由立委李慶華領銜提出的國民黨版核四公投提案,在立院以65比45票闖關成功,通過一讀確定排入議程,經過一個月的朝野協商後,最快在5月26日進行二讀表決。由於此案不需經過三讀,因此反核的民間團體將此視為阻擋「鳥籠公投」最後的機會。晚間,「不要核四五六運動」中數百名民眾點蠟燭默哀,發起人柯一正更當場宣佈若二讀也通過,他將發動所有藝文界、電影人,製作各式廣告來準備宣傳公投,「這場戰爭,我們不能輸!」
一位母親參與公民論壇
由柯一正、吳乙峰、戴立忍等導演發起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在309大遊行後,相約至少在年底公投前,每週的星期五傍晚六點,相約在中正紀念堂的自由廣場前聚會,至今已經進行七次,不論風雨,每次都有數百人赴約前往。例如陽明大學的學生自組的「風車合唱團」誓言全勤,在每次聚會的頭尾演唱。
「我們就像廣場上的鴿子,將會越來越多!」他們自認「鴿派」,訴求不分藍綠,更不接受捐款,只求理性討論的公民參與活動。每場活動中,除了不少知名音樂人報名演出,包括郝廣財、小野等名人,與前台電核電廠工程師李桂林也進行短講,更有公眾論壇時間,讓每個公民都有機會表達對反核的意見。
此次遭逢車諾比核災週年,又聽聞下午「核四公投」闖關成功,不少民眾特別下班後趕到現場,希望能表達對核災受難者的哀悼,並藉機瞭解核四公投案的最新發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解釋,此案目前是通過一讀,進入政黨協商階段,最快在5月26日就會面臨二讀表決,由於此案受列為重大議題,並不需要經過三讀,因此這一個月非常重要,而也將會有大型的遊行讓民眾可以親自現身表達反核決心。
詩人李敏勇
洪申翰強調,並非反對公投,但目前的版本投票人數門檻過高、反向敘述等操作,都將把未參與投票者的意見視為「支持續建」,根本是「鳥籠公投」、「陷阱公投」。
本場「五六運動」因此將帶著歡樂氣氛的「核遛拳」擂臺賽取消,改以燭光默哀與詩人李敏勇朗誦舊作〈夢魘、記憶、車諾比〉等節目,祝福車諾比更祝福台灣。小野更表示「死亡並不可怕,但沒有尊嚴的死去很悲哀」,小野認為,不能讓目前沒有投票權的後代子孫,因為現在的公投,而必須面臨「無尊嚴的死去」。
與會的民眾們不但分享關於核電的知識,對近年重大社會議題也多有觀察與主張,討論範圍包括勞工、美麗灣、樂生院、華光社區、江翠老樹、食品安全等議案,對此,柯一正也回應「這些事情,顯示這個國家的制度大有問題!」柯一正強調,若目前這個國民黨版本核四公投真的通過二讀,必須正面參與這個不公平的公投時,他將號召所有電影界、藝文界的朋友製作各種廣告來宣傳,「這場戰爭,我們不能輸」,柯一正更表示,做好反核這件事,將會是他人生的意義。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車諾比週年核四公投再闖關 輻射防護衣人倒臥立院門前

2013年4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這是個被上帝拋棄的城市,到處都是死亡的氣味。」
    ──語出〈六個尋找作者的輻射人〉,劉天涯書信體劇作。
在車諾比核災週年的今(26)日,數十名穿著防護衣的民眾,在立法院門外,隨著核災警報聲一一倒下,院內則正在進行程序委員會,由國民黨立委李慶華領銜提出的核四公投案第三度企圖強行表決,雖然反對的在野黨立委正在以發言拖延,但預料將在下午闖關成功,逕付二讀。
模擬核災行動劇
本月12日立法院停建核四議案遭擁核立委以席次優勢封殺後,李慶華領銜提出的核四公投案也已送立院程序委員會,趕在院會試圖強行表決,在野黨雖於19日、23日兩次杯葛議會進行,但國民黨今日仍祭出黨紀,準備強行通過。在一週之內的三次攻防,場外聚集了焦心關注的民眾,在非假日的上班時間依然現身現場,表達對國民黨版核四公投案的反對之意。
模擬核災行動劇
日前傳出核工專家林宗堯表示,核四安檢不可能在公投前作完,但今天公投案卻依然計畫強渡關山。民間團體痛批,這跟國民黨聲稱的「沒有核安就不要公投」根本自相矛盾。
1986年4月26日發生的車諾比核災,雖然已過了27年,至今核污染仍尚未完全清除,除了事發當地目前如同鬼城,依舊無法居住,超過十萬人深受其害。今天適逢紀念日,數十名反核民眾身穿白色輻射防護衣、戴口罩,模擬核災發生情境,在核災警報聲中一一無聲地倒臥街頭,在一片死寂中,知名藝文人鴻鴻、劇場演員何紳彰以讀詩的方式悼念,兩位黑使者向死者們獻上鮮黃的向日葵花致哀。
鴻鴻「這麼明顯的災難就在眼前,請聽聽『真實的聲音』。」鴻鴻在凌晨將車諾比事件中最早目睹車諾比爆炸的居民Lyubov Sirota的詩〈給1988年8月過世的瓦西里,兼致過去與未來的車諾比受難者〉作翻譯,這首詩不但向過去的車諾比受難者致意,也向未來的核災受害者。「它就在對我們講話、它寫的就是我們。」鴻鴻表示,車諾比直到目前仍有許多後遺症仍未解決,根本還在持續中,因此鴻鴻讀詩時除了感動更是傷心,他馬上著手翻譯,希望包括擁核立委與民眾能讀到。
參與的民眾中不少人也參與了前兩次包圍立院行動,他們認為,雖然是非假日的時間,但出面現身讓立委與大眾知道「像我這樣反核的人很多」遠比日常生活更重要。
熱心動保的阿泰在網路上看到消息後,馬上決定一定要站出來。目前是研究生的李秉芳表示,希望能讓立院裡面握有決定權的立委知道廢核民意,進而願意展開溝通與討論。
郭明珠更找出了人生的第一張大頭照,帶著一起參與靜坐守護,照片中的郭明珠眼神澄澈,好奇而帶著叛逆,那年她6歲,才正要上國小,郭明珠表示,面對核能政策中的許多政治算計,需要回到原始的赤子之心才能看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一週內在非假日時段動員三次,還能都有數十甚至上百位民眾願意響應,實際到場現身,顯示廢核民意非常高漲,並非高層所想的「頭過身就過」,一次309大遊行後就能平息。崔愫欣預告,若是今天一讀通過,不但民眾將會在現場將核廢料桶模型投擲進立院,也將把握在二讀前朝野協商的一個月內,再辦一次大型的集會遊行表達廢核心聲,崔愫欣相信,「到時候來的人一定會比309更多!」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燃狼煙為東海岸請命 部落心聲「船」不進總統府

2013年4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地球公民提供
21日上午,「狼煙」在凱道冉冉上昇,在晚會唱了一整夜後,「不要告別東海岸」行動以嚴謹的心情,以狼煙向上天溝通,向各部落、全國民眾求援,希望能因此保全東海岸。
他們強烈呼籲:拆除美麗灣違建,捍衛環評法、還我自然主權,遵守原住民族基本法、反對財團圈地,還我東海岸純淨沙灘、不要出賣沙灘海洋,為子孫留下珊瑚與綠蠵龜,四大訴求。
掛有「還我傳統領域」布條、載滿土地訊息的竹筏,在眾人牽手繞行凱道「吼海洋」的歌聲中,繞著狼煙運行。原先計畫以「船」訊息形式,將載滿各部落、社區請託信物的竹筏送進總統府,但遭遇府方拒收,行動團隊改將竹筏抬向反方向。「這個總統府不願傾聽人民的聲音,那就送給願意感受我們的!」
竹筏停在昨天由竹枝排成大問號的「天問」裝置藝術邊,今早已經將問號改成句點。藝術家王郁雯解釋,「這是願意和我們對話的『我們的總統府』,也是個暫時的句點,下一個起點也將會在此開始。」
前晚音樂會雖然遭遇陰雨不斷,但上千名民眾仍聚集在凱道,一路唱到凌晨3點45分,包括張懸、張震嶽等音樂人挺身獻唱,與多個部落交互上台發表對土地的情感。東華大學副教授謝若蘭更當眾剃髮,以行動表達對東海岸面臨全面開發危機的憤怒,將一頭秀麗長髮剪去,頂著平頭的謝若蘭表示:「頭髮剃了,很快就會再長回來,但土地失去了、被灌上了水泥,就回不來了!」她的頭髮將捐贈給癌友,供製作假髮之用。
董事長樂團選在這場晚會中,發表為此創作的新歌〈美麗啊〉,大嘆「美麗啊!不美麗!」,他們在日前發表MV,號召樂迷參與20日的行動,董事長樂團表示,台灣的自然景觀、文化資產、甚至人情味才是最迷人最美麗的。除了董事長樂團,輕鬆玩的Summer也特別寫了一首關於美麗灣議題的新歌。張懸凌晨1點上台,感動於人群不畏風雨的堅持,她落淚表示「謝謝大家還在這裡關心東海岸」,張懸將〈寶貝〉、〈玫瑰色的你〉送給每一位出力守護東海岸的公民。
除了歌唱,一群民眾也齊心縫製「土地的聲音」布條,這個長幅纏繞在竹筏旁竹枝搭蓋成的「我們的總統府上,」是由徒步隊17天內行程中,將所遇所見的各種東西拓印下來的布塊組成。包括部落族人的手印、織布機、樹皮、民俗植物、魚拓等等各種生活環境中的物品紋理,甚至草地土地公廟門楣也被收錄下來。參與民眾的一針一線,將這些生活的軌跡組成一條長長的訊息布,也象徵綿延的東海岸。 
選擇以如此柔性的方式「包圍總統府」,要求總統府、馬英九政府官員們傾聽土地、人民的聲音。而不以嘶吼、控訴等激烈方式表達,是由於行動團隊堅持,這次的行腳目的為「傳遞訊息」。因此,這艘「還我傳統領域號」竹筏與各部落託付的信物及反美麗灣相關文件,正在公開徵求可展示地點,行動團隊希望藉由到全國各地展示,讓「不要告別東海岸」傳達到更多人的心裡,也喚起更多人漸漸遺忘的「和土地的連結」。有意邀展的展演空間、社區請向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孫主任聯絡: hjsun@e-info.org.tw/02-29332233 # 224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不要告別東海岸」音樂晚會 凱道重現「台東Style」


2013年4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下午4時,3千多名民眾陪伴著從台東徒步走到台北的「不要告別東海岸」行動隊,在台北鬧區走完最後4.2公里,完成17天、步行超過265公里的徒步行動。
「我們是尊貴、優雅的群眾,我們在『傳訊息』,想喚起更多公民對土地的連結。」全程參與行動的音樂人那布如此表示。他們將這場充滿「台東Style」行動視為一個大型行動藝術,而非「典型、傳統的」遊行,不但途中沒有發送制式的紙板,沒有激烈的口號,他們改以歌聲,希望藉由喚醒都市人對土地的情感,進而關心東海岸面臨的全面開發危機。
他們將前兩年夏天在杉原沙灘上的音樂會搬到凱達格蘭大道上,以竹竿、椰子樹葉、芒草、月桃等天然的元素來佈置會場,包括去年在杉原沙灘上打上紅色大問號而引發衝突的「天問」藝術品,今天也以彩色的版本重現凱道柏油路面。將「台東的經濟只能倚靠一間違法大飯店嗎?」「可以先蓋好,再環評喔?」「這麼珍貴的自然資源、天然美景,得被踐踏50年。台灣人、您不心疼嗎?」「富山居民不能合力經營民宿、海水浴場嗎?」等等問題再次呈現,問美麗灣、問政府、也問社會大眾。

肩負各部落請託 喚醒與土地的連結

「我要走,讓祖靈看到!」由堅持赤腳走全程的Laway領頭,3千餘民眾在那布帶領「吼海洋」下,相互牽起手通過以竹子搭建而成拱狀的小隧道,走進會場。這個小隧道中佈滿了徒步行動17日來的照片,規劃的藝術家王郁雯表示,希望能像個傳聲筒,將各部落請託徒步行動隊伍傳達的心聲給參與的民眾,讓凱道成為「巨大藝術裝置」。
「HoHaiYan」這句沒有具體意義的虛詞,在原住民的歌曲當中時常使用,傳達無以言喻的各種情感。「吼海洋」行動中,民眾學習著掙脫文字語言的束縛,以歌聲互相感受、傳達對土地、對東海岸的熱愛,他們在凱道一圈一圈的繞行著,希望能唱進總統府等能作出決策者的心中。
音樂會從來自東海岸的阿美族部落耆老祈福中展開,這30位耆老大多來自都蘭、刺桐、興昌部落,世代依靠杉原灣為生,他們自己主動相約參加。
雖然平均年齡超過80歲,最年長更以高齡93歲,但為參與這次盛會,從凌晨搭車一路北上,部落的年輕人一度因為擔憂老人家過於勞累,曾經勸退他們,但是他們以「我們才是跟土地連結最深的人」一言表達堅持。更又唱又跳的以歡迎勇士的歌謠,迎接徒步隊到達凱道。
徒步行動隊員
包括來自美國、澳洲的外籍人士,十多位徒步行動隊員將沿途經過部落所請託的信物,一一放上竹筏「還我傳統領域號」。這條船從台東運送上來,贈送者南島社大協會總幹事劉炯錫解釋,「竹筏是母親,划竹筏象徵是划回自然母親的懷抱。
劉炯錫表示,建造竹筏一向是部落的大事,他特別舉出原本為一位部落工藝家的徒步成員Laway的故事,表示在2005年Laway嘗試重新造船的時候,其實非常孤單,但到了現在,造筏已再次成為全部落的大事,藉此團結與保存傳統技藝與文化精神,這條船此刻現身,也象徵如此。
最近距離對抗美麗灣的,是刺桐部落的林淑玲一家,他與阿姨拔耐,與黑手那卡西一起登台,她們演出淑玲的大舅舅Masa所寫的「思鄉」,訴盡族人為了生計離開家鄉,對於故鄉無盡的思念。長期從事工運的拔耐表示,多少族人離鄉背井從事遠洋、煤礦、工廠的工廠,不但危險,更在層層剝削下無法脫離貧窮線之下。
林淑玲表示,部落原本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但卻遭一次一次的剝奪,目前許多的部落面臨類似的事件,除了不斷奮力抗爭,努力的教育後代,追隨祖先的路,才能尋得生機。

多元樂風匯集凱道 各界音樂人獻聲守護東海岸

包括巴奈、張懸、達卡鬧、以莉高露、胡德夫、張震嶽、黃玠、桑布伊、朱頭皮、拷秋勤、董事長、林生祥、吳志寧、漂流出口、王榆鈞、放客兄弟、禿頭男孩、羅思容、表兒、昊恩、農村武裝青年、葛勒堡樂團、啾吉惦惦、老林家等30組音樂人上台演出,與各部落代表的發言穿插呼應。更有如古典戲劇中的「報幕」,讓徒步隊的成員們輪番發表一路所見所感心得。
在主流樂壇大受歡迎的阿美族歌手張震嶽,在這場行動中沒有缺席,深情獻唱〈小女孩別哭〉,此歌為他兩年前騎單車環島時,在美麗灣龐然建築物前的感嘆之作,透露了對土地最深的柔情與心疼。
曾兩次參與沙灘音樂會的吳志寧,這次不但再次參與,更是義務擔任會場音控。吳志寧期待,都市人可以藉此機會,體會東海岸的生活哲學。吳志寧來對於各種社會議題向來都沒有缺席,對此,吳志寧表示「這都和我們有關係,其實都不是別人的事而已,這些都是我們的事!」
參與音樂會演出的阿勝,為相當受歡迎的原住民樂團圖騰、MATZKA成員,出身卡地布部落的阿勝感慨,藉著音樂會、遊行爭取民眾認同與聲援外,更激烈的抗議手段也相當必要。「否則他們都覺得原住民的遊行沒什麼殺傷力,也根本不會重視。」
阿勝也透露,最近在跟拷秋勤的魚仔林討教饒舌歌的創作,希望能以自己的歌來抒發對土地的想法,魚仔林也表示,正在創作關於平埔族正名的歌曲。

台東Style 安居樂業靠部落挺身爭取 不靠過度開發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謝若蘭,選擇在這場晚會中,將一頭美麗的長髮剃去,以行動表達對政府掠奪原住民土地、財團的不當開發行為。謝若蘭表示,頭髮與身體的連結密切,就如同人與土地。「頭髮剃了,很快就會再長回來,但土地失去了、被灌上了水泥,就回不來了!」謝若蘭頂著平頭、紅著眼眶的安慰著為他不捨得民眾。
會場中也再次呈現了兩年前,一群居住在台東的藝術家開始加入反美麗灣行動的「文件展」,不少民眾專心閱讀。觀展的Cello表示,對於當中有更多她並不知道的開發案,未經過當地居民的同意便強硬進行、甚至用計謀巧取,讓她搖頭。Cello亦提及,之前去花東玩時,發現小至煙灰缸都設置過多,目前有花東太多不必要的人造物。
文件展東海岸充滿音樂與豐富的人文,不少音樂人出身東海岸,因此會場中,包括角頭、小白兔唱片行,都了提供許多CD義賣,台東當地藝術家貢獻創作,除了拆美麗灣毛巾、還有多款「不要告別東海岸」T恤、夾腳拖鞋、胸章,量少質精,為行動募款。
建和部落青年其中,「以物易物市集」嘗試讓物品的價值從「主流貨幣」的價格牢籠中解放,不使用金錢,而提供民眾帶著真誠及生活愛物前來「擺攤」、「交換」,以彰顯人互動的情感交流與現代社會拼經濟的迷思。
不少部落青年積極參與,目前就讀大學的謝昊穎來自台東建和部落,他表示,雖然部落尚未面臨嚴重的開發案,但部落上方一直有盜獵牛樟木的事件,讓他們很擔憂失去水土保持的山林,將影響部落安危;但目前部落正在復耕小米、部落學校也成立了,讓他對於部落的文化傳承感到樂觀,也誓言將繼續多參與部落的事務,多貢獻一己之力。
都蘭部落青年
來自都蘭部落的鍾孝哲,對於不同族群的人都願意為了守護東海岸挺身而感動,他更認為,原住民自己站出來是最重要的;像都蘭部落青年之前為了都蘭鼻開發案積極抗爭,最後得到改變,目前爭取到與東管處共管的局面,是各部落可以效法的。同樣來自都蘭部落的黃劭文也認為,更多的原住民應該站出來,才能突破無奈的現況。
嫁為卡地布媳婦的劉詩熒,原為了作「部落婦女」研究,而最後自己也成為部落婦女,目前育有三位可愛的男孩。劉詩熒觀察,卡地布20年前藉著一次上國家音樂廳演出的機會,開啟恢復文化傳承、部落組織的契機,也成為目前卡地布部落能在反遷葬的行動上,凝聚部落的共識與力量的基礎。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來自部落的信物 緊繫人與土地的牽絆

2013年4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許惠婷報導
「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本月4日從杉原灣出發,途經都蘭、比西里岸、靜浦、港口、太巴塱、吉拉卡樣,走過壽豐、花蓮、二結、礁溪、貢寮、溪洲部落、三鶯部落等,在20日到達台北鬧區,開放民眾加入遊行最後4.2公里走上凱道。
在這段路途上,徒步隊伍一路用腳掌親吻土壤,聆聽土地的心跳聲。此次行動的「路隊長」藝術家饒愛琴表示,「每當大家走到每一個部落的時候,聽了他們的故事,新加入的朋友們也給我們很多力量」,因此,每當他們走完一天的行程到達部落時,晚上的分享會是雙方最為期待的時刻,部落的朋友們更總是熱情地迎接。
靜浦的長輩和徒步行動的成員擁抱,彼此鼓勵打氣。
但在熱情相迎的背後,許多土地被人類撕裂的悲劇,正微弱的等待更多人聽見,對於部落來說,目前正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土地和文化消失的問題。因此,每個部落都託付了徒步隊伍各種信物,希望將他們所面臨的困境,讓總統府與台北人能夠理解。因此,全程參與的音樂人巴奈認為,這次行動的最大目的,是傳達訊息,喚起漸漸失去與土地連結的都市人。
這些信物多為部落中的重要物品,或是大事件的紀念,背後都有很深的含意與期盼。
來自卡地布部落的信物,是「捍衛祖靈、拒絕遷葬」的簽名布條。位於知本的卑南族卡地布部落,雖然不在這次行腳的路線中,但他們仍積極參與。
卡地布祖先所在的第六公墓面臨市公所的強硬要求迫遷。因此,在2012年南島文化節的開幕式,當蘭嶼拜訪號大船上岸後,官員準備致詞的瞬間,族人衝上舞台,拉開抗爭標語布條,揭開一連串激烈抗爭的序幕,部落青年搭起瞭望台,開始日夜輪班守護祖靈地,期間曾爆發數次衝突,也為此走上街頭。
此案目前停工,言明在與部落取得共識前絕不開工,但全案尚未如願完全撤銷,卡地布部落也未曾鬆懈。
來自卡地布部落的信物,拒絕遷葬布條
都蘭部落交付的是「守衛傳統領域」布條,這條布條原綁在都蘭鼻上傳統領域(Pacifalan)的會所上,是2011年「為Sra而跳,護衛都蘭鼻」行動中所製作的,是由部落青年以護衛舞來宣告護衛傳統海域聖地的決心,而目前都蘭鼻的開發計畫已經暫緩,部落青年更得到決定如何發展的主導權。
來自都蘭部落的信物,為sra而跳警戒線
比西里岸(Pisilian)部落提供蓋滿族人紅色手印的布條,目前在他們的傳統領域上,同時有「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六福莊度假旅館」、「滿地富太平洋南島文化渡假村」3個BOT案蓄勢待發。同時,他們非常擔憂目前土地遭到買賣與炒作的狀況。
徒步行動成員向靜浦部落展示比西里岸部落給的信物—反對許多個預計蓋在比西里岸傳統領域的BOT案。
靜浦部落之前面臨「山海劇場」威脅,明明大部分的地主都已經表態不願意賣地,抗爭時卻得到「這是縣長想要完成的政見」的回應,與清朝時慘遭滅族屠殺的「大港口事件」,舊傷新痕,非常悲憤。
靜浦部落交付了寫上靜浦族語名「Cawi」的竹筒,裡面裝有靜浦國小學童親手做的種子泥球,他們希望來自部落的泥土和種子可以成功送達總統府,讓大家知道部落與土地密不可分的關係。
面寫了Cawi(靜浦)的竹筒,裡面是靜浦國小的小朋友親手做的種子泥球
山海劇場的計畫目前已經離開靜浦部落,但接下來反而成了鄰近石梯坪的港口部落(makuta'ay)的大敵,目前傳出臨填港蓋劇場的荒謬計畫,港口部落提供了雙黃藤編織成的藤環,象徵手牽著手一起走,而竹筒裝米酒,代表祖靈會一路照顧及保護徒步隊成員。
雙黃藤編織成的藤環,象徵手牽著手一起走;竹筒裝米酒,代表祖靈會一路照顧及保護大家。
港口部落更出借徒步隊一串鈴鐺,在路程中,掛在徒步行動成員Laway親手做的手杖上,一路叮鈴噹啷的響著,引領著隊伍繼續往前走。鈴鐺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象徵小孩與母親之間的聯繫,而目前的人們與土地之間的聯繫日益薄弱,鈴鐺的聲響伴隨著每一步,提供反思。
鈴鐺掛在手杖上
位於花蓮豐濱的太巴塱部落(Tafalong),傳統.領域遭到台糖成立「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這塊土地,是他們傳統耕地、放牧地和獵場,20多年來,他們不斷抗爭要求政府還地,但意見卻一直得到漠視,因此,在2011年,大農大富國際藝術節開幕時,太巴塱六勇士奮力突圍,以胸前的「還我傳統領域」大字當面嗆馬總統,而名聲大噪。
當天在路途中的制高點,太巴塱部落高舉著「部落自治」和「尊重原基法」的自製布條,等待徒步行動隊伍的到來,他們不但準備了五節芒讓徒步行動隊伍跨過以除穢,更提供了可以和祖靈溝通的陶製公杯母杯,希望祖靈能一路守護著徒步隊伍。
陶製的公杯母杯,可以用來和祖靈溝通
除了各部落所託付的信物外,刺桐部落的Sinsing(林淑玲)也在友人為此徒步活動特別手工繪製的帽子上,逐日紀錄各地爭議的議題,而這頂帽子,也成為造訪之後的部落時,可以藉此向族人與大眾逐一介紹一路走來的歷程。
林淑玲經過每一個部落,即在帽子上寫下在地爭議

林懷民x李烈x林育賢x馬志翔x鳳小岳 相揪420「不要告別東海岸」


2013年4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東美麗灣案9年來引發社會各界的爭議,2011年上百位藝文界人士發起「保護東海岸,救救台灣的天堂」連署後,對東海岸的關注仍不停持續。為了後天(20日)「不要告別東海岸」遊行與音樂會,包括林懷民、電影人李烈、林育賢、馬志翔、鳳小岳、音樂人巴奈、詩人曾淑美,也在18日下午再次挺身而出,呼籲大眾當天加入從台東徒步行腳而來的行動隊伍,共同完成最後約4.2公里路程,走上凱道將守護東海岸的決心送到總統府。
今年4月4日,由花東藝術創作者、音樂人組成的「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從台東杉原沙灘出發,行經東海岸線上各個具有爭議性的開發案預訂地,歷經了步行15天,總長265公里,以一百萬步的毅力前進台北。他們將在20日走到台北鬧區,歡迎認同「守護東海岸」訴求的民眾在下午1點時,從台北東區的頂好商圈開始加入,共同走完最後約4.2公里路程,而4點時將在終點凱道舉辦「不要告別東海岸」音樂會,超過30組樂團、歌手,15個部落、社區已經報名演出,活動預計將突破8小時,越夜越美麗。

巴奈:徒步是「傳訊息」 喚起與土地的連結

全程參與徒步行動的音樂人巴奈強調,這次行動並非「苦行」而是「行動藝術」,因為所走的每一步都在創造美好的未來。
巴奈說,從台東出發,一路所見所遇到的人們都對土地有著最深的依賴,與最深的情感,因此她認為這次行動的最大目的,是傳達訊息,喚起漸漸失去與土地連結的都市人。
巴奈感嘆,在台北生活好辛苦,太多的人車、太多的噪音,在台東生活雖然比較窮,但是擁有的是天寬地闊。「曾經,親近自然那麼簡單,用腳就可以走到。」
在去年年底美麗灣的「補作環評」通過後,花東地區數十個原本暫緩觀望中的開發案,一一蠢蠢欲動起來,甚至傳出花蓮「山海劇場」將在石梯坪以填港的方式興建。對此巴奈仍樂觀面對,她發出激勵「我們都能走到台北了,守護東海岸的行動,最後一定會成功的!」

李烈、馬志翔、鳳小岳:美麗灣「真的很醜」

擁有賽德克族、泰雅族、撒奇拉亞、阿美族血統的馬志翔,近年演而優則導,更在作品內灌注了對土地與歷史的關懷,他橫掃多項大獎的電視電影作品《看見天堂》,便是有關「三鶯部落」的故事。
馬志翔表示,對他而言,山是父親,海則是母親,無條件的給予人類食物與溫暖,因此,對於美麗灣等開發案讓財團將海灘私有,馬志翔大問「哪有付錢才能得到母愛的事情呢?」
馬志翔更提出,三鶯部落遭到強硬冷血迫遷,政府口口聲聲說依法行政,那麼對於美麗灣一案,政府也該比照辦理,負起責任出面解決問題,而非讓民間團體孤單作戰,「如果有人欺負你的媽媽,你會不會生氣?」馬志翔強硬表示,為了守護土地,不排除將「革命」作為最後的手段。
鳳小岳更直言美麗灣在美學上「醜得很糟糕」,多年來周遊列國的鳳小岳透露,其實童年時曾與母親在屏東生活,看著母親的劇團從山海之間得到源源不絕的創意,但今年初他決定好好的重新認識台灣,到台東探訪阿美族歌手Suming(舒米恩)所生活的都蘭部落時,卻赫然發現沙灘上出現了美麗灣的建物。
「這就像是屁股裡卡了一根針,我怎麼都拔不出來!」鳳小岳對此景象大感到困惑與不快,直呼他一向自豪台灣已經是個先進的國家,但美麗灣的出現,卻顯示水準不高,相當可恥。

林懷民、李烈、曾淑美:東海岸充電 帶來奔放創意

李烈鳳小岳回憶起探訪都蘭部落的時光,看著Suming山海之間的家,族人們熱情相待,以「分享」、「不強求」的生活哲學過日子,「我大受感動,真想永遠留在那裡。」
李烈亦表示,在忙碌的生活中,她每天都在期待再次去台東充電的假期,「不需出國,只要到東海岸,身心靈就可以充電,得到滿滿的能量。」
「我從來沒去過一個地方,可以這樣讓想像力無限地大。」大師林懷民以VCR現身會場,他如此讚嘆,更說擁有好山好水與太平洋的東海岸,是再多錢都買不起的。
林懷民包括雲門舞集,林懷民多年來的生活圈都在淡水周圍,眼見近年大量開發的結果,讓山不見了,也再也感覺不到河流,反而讓他感覺身處於台北市區的高樓水泥大廈之中,而相當心痛,因此他更不願意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東海岸。林懷民沈重的指稱,美麗灣是「鋼筋水泥的惡魔」,不但毀掉台灣人跟太平洋的關係,更讓東海岸窒息。
曾創作出經典廣告詞「貓在鋼琴上昏倒了」的詩人曾淑美,也是每年到台東充電多次,眼見美麗灣建物逐漸龐大,心非常痛,因此她以「台灣官商醜陋共構的最佳實體象徵」來形容美麗灣。曾淑美表示,對她而言,擁有美好的山海,「整個台灣就是一首詩」,因此政府若真心希望台灣充滿創意,想要發展「文創」,便應該「不要告別東海岸、別讓島嶼失去詩」。

嚴長壽、林育賢:留下台灣最後淨土 讓20年後的孩子感到驕傲

林育賢知名企業家嚴長壽長期關心花東,更創辦了公益平台基金會,積極為花東尋找出不同於傳統開發思維的發展模式。嚴長壽認為,當沒有好的規劃、沒有整體看見在地文化時,草率開發將帶來「萬劫不復」的下場。因此嚴長壽告誡政府與企業,「先好好地來這邊傾聽、蹲下、認識、瞭解」再計畫開發,他相信實際感受後,將會瞭解東海岸是台灣最後一塊淨土,應該要留下來。
對於20日的遊行,出身宜蘭的林育賢想起20多年前,宜蘭人曾經勇敢的拒絕了六輕,而得到目前人人以宜蘭為榮的結果,「請讓20年後的孩子以我們為榮!」林育賢如此呼籲,邀請民眾一起走上街頭。
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台北遊行&凱道音樂會 未來行程
4/18 徒步:平溪→新店溪洲部落(19:30分享會)
4/19 19:30三鶯部落分享會
4/20不要告別東海岸遊行&凱道音樂會
遊行集合時間:4/20(六),下午1點
遊行集合地點:台北東區頂好市場前
遊行路線:頂好市場→忠孝東路→建國南路→八德路→忠孝東路→林森南路→青島東路→中山南路→凱道。
4/20(六)
台北遊行 x 凱道音樂會 x 以物易物市集 x 夜宿凱道
13:00 台北市遊行集合
13:30 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隊抵達
14:00 遊行隊伍出發
14:30 神秘活動
16:00 手牽手 ‧ 吼海洋 進入凱道音樂會會場
24:00 音樂會結束-晚安
4/21(日)
凱道迎接晨曦 08:30凱道狼煙記者會
行動相關資訊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8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