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不滿公衛學者當主席 六輕4.9環評量、許可量協商遭環團杯葛流會

2015年5月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7日下午舉行釐清六輕4.9期空污排放環評核發量,與雲林縣政府發出、2012年7月的核可量研商會議,卻因民間團體強烈質疑主席由公衛學者陳美蓮擔任的安排,激烈爭論近1小時後,未進入實質討論就宣告流會。
環團不滿公衛背景的學者擔任主席,認為其專業不足審查六輕排放空污問題。

指六輕違法生產高致癌產品  環團:找「真懂的人」來把關

此「六輕四期擴建計畫第九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變更所涉開發行為之空氣污染物「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核可量」及「101年7月許可量研商會議」是因一年前的第258次環評大會決議而來,要求在審查六輕4.6環差前,先由雲林縣環保局、六輕、環署的空保處與督察總隊及民間團體五方一同釐清空污的環評核可量與雲縣所發下的許可證數據,且涉及4.8、4.6的部分皆以相繼完成,如今進剩4.9的部分,若完成此協商,則表示六輕相關審查將可重啟。
但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空氣行動聯盟、台灣環保聯盟、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等卻認為,指出環評委員陳美蓮並不適任作為此次會議主席而激烈反對,要求環署改由空保處等實際參與稽查的單位來擔任主席,此要求不獲環署採納,而陳美蓮也就此宣佈會議結束。
「讓真的懂的人來」環團痛批六輕4.6環差案審查4年,至今仍無法釐清排放量爭議,癥結就在於六輕資料不公開,環評委員不專業所致,因此認為陳美蓮的專業為公共衛生,對六輕製程並非專業,由他來擔任主席並不恰當。
陳椒華指出,4.6仍有產品核可量遠大於環評核發量,甚至有環評中不存在的項目
水資源發言人陳椒華以4.6期中台化公司的芳香烴一、二、三廠為例,指出其2010年的許可證中,竟然發放了未經環評通過超過數百萬噸的石化產品,而這些違法生產的產品都是高致癌性化學物質。
陳椒華以此為鑑,要求六輕應提出所有許可證資料,包括所有許可證的工廠製程、原料、產品、所有操作條件等資料,而環署則應該邀請真的瞭解石化工業製程的學者來參與審查。陳椒華指出,如成大環工系的教授蔡俊鴻就曾經針對製程方面提出許多專業意見,但可惜只參與了一次就沒有再出席。
陳椒華強調,如果下次的會議仍不是空保處等權責單位擔任主席、仍沒有化工、環工專業學者到場,他們絕對再次強烈阻止會議進行。

指學者認真長期參與調查  環署:不能說換就換

「這個會議也是應民間要求而來,為何今天又不願意好好釐清?」面對民間團體的激烈不滿,環署綜計處感到疑惑。認為重點是五方都到場了,應該把握機會好好討論,誰來擔任主席並非此會議的重點。
至於為何不願順著環團的意見改由空保處擔任主席,綜計處副處長洪淑幸表示環署有一定程序,不能說換就換,且陳美蓮長期參與六輕相關審查,一向認真負責。洪淑幸強調,雖然環評委員各有專業,但幕僚單位一直努力協助輔助,並無環評委員不專業的問題。
陳美蓮則表示,環團對此次會議主席的角色認知落差太大,其實在場其他環委仍有空污專家,但環團不斷提出意見,會議根本無法繼續進行,因此宣布散會。

六輕駁環團說法  稱4.9增產符合高標「一定會過」 

 「因為這個會開了一定會過,他們只好這樣阻止。」六輕團隊表示,由於技術進步、設備更新,六輕4.9提出的增產計畫,已是符合高標準。
六輕更反駁陳椒華所說的4.6台化廠產品數字問題,指出這是由於製程與製程之間,這一個製程的產品可能是下一個製程的原料,且可互相調配。而環署的環評核可量就是規範最終產品,而雲縣環保局所發的許可證則是針對每一道製程,兩者當然不相同。

經部釀重推美濃水庫、高屏大湖 環團:又要趁旱災推!

2015年5月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高雄上週進入民生用水「供五停二」,經濟部次長楊偉甫7日在立院經濟委員會中,回應立委黃昭順質詢,提出將重新評估飽受爭議的美濃水庫與高屏大湖開發案,更表示高屏大湖已獲高雄市府允諾配合,預估最快要3到5年內完工。
環團聞訊多感錯愕,指出我國每人用水量過高、漏水率過高才是要優先處理的,政府不能沒有長遠的水資源政策,只想每次都趁著旱災推大型水庫開發案。
2013年環保團體和在地毛豆農要求行政院,撤銷高屏大湖!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強調大型蓄水設施有其必要性,楊偉甫答詢時表示,高雄不像台北有翡翠水庫而不會面臨缺水危機,相較之下,高雄地區的水利建設飽受阻力。2年前高屏大湖開發案的環差案,曾在民眾與環團強力抗爭下遭退回,但楊偉甫表示,在今年大旱下,當時表示有疑慮的高雄市政府態度已轉向開放,認為此案仍可以討論。
高屏大湖預定地在高雄市旗山區、美濃區、屏東縣里港鄉,屬台糖手巾寮農場、土庫農場,總面積697公頃,有效庫容約5,500萬立方公尺。水利署預估開發完成後每天供水量上看34萬噸。
而10年前遭遇民間強烈反對的美濃水庫,也將由經濟部在舉辦民調,若6月結果出爐時顯示8成以上高雄市民支持,美濃水庫案就有可能重啟評估。
此消息傳出,曾經反對兩案的民間團體皆感到錯愕。
「每次都利用旱災來推!」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政府對水資源政策沒有長遠計畫,面對大旱時就提出大型的水庫開發案,這對南部的缺水現象不是好的解決方法。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批,10年前社會就已經美濃水庫有過論戰,當時所提出的斷層問題至今仍存在。且現在天災頻繁,莫拉克風災不但發生小林村滅村的教訓,相關的南化水庫、小林堰、曾文水庫越域飲水都已宣告是無效開發了,「水利署難道是錢太多?」他更對水利署的民意調查表態不信任,質疑政府打算用錢收買。
邱靜慧指出,高屏大湖2年前因為搶農地、造成地下水位過高與高屏地區漏水率未妥善解決等理由,環差審查遭環署退回,如今政府要面對缺水問題,應該從檢討我國人均用水量、漏水率過高的問題,並有效推動多元節水方案,而非不斷提出大型水庫開發案。
邱靜慧表示,比起開發水庫,高雄更該積極做的應該是石化產業轉型。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也認為,我國應該檢討的是耗水產業政策。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和平港用重金屬底泥「養灘」 宜縣府:形同海拋壞生態

2015年5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由於花蓮和平工業專用港以清淤底泥養灘,2013年環署發現底泥重金屬濃度已超出《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下限值,因此要求和平港提出因應對策。
6日,第283次環評大會通過讓和平港「碼頭疏濬底泥不做養灘料源,但航道疏浚底泥仍可」的對策,並要求加強監測;但宜蘭縣政府及蘇澳區漁會對此作法相當不滿,直批「養灘就是海拋」,指和平港10年來養灘了近400萬噸底泥,覆蓋了海底的珊瑚、石頭,衝擊當地生態和漁業。
2015-05-06_06-22-45

污染在地方  宜縣卻無權管

宜蘭縣環保局局長陳登欽更強調,和平港的底泥與和平火力發電廠的溫排水都北漂影響宜蘭,但依現行法規宜蘭縣府卻無權管轄,因此他們只能一次一次的來環保署參與環評,要求還宜蘭縣一個公道。
環署督察總隊2013年審查和平港「清淤底泥用於養灘」對環境影響的調查報告後,發現養灘底泥重金屬超出「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的下限值,因此要求和平港提出因應對策。
和平港所提出的因應對策包括了訂定污染現值及處理方式、增加監測稽查等,承諾成立專責單位負責。對港區底泥重金屬超出下限值與上限值訂出不同處理辦法,表示由於碼頭疏浚土砂的粒徑較細、養灘效果差,且由於重金屬易吸附在細小石砂上,造成碼頭底泥的重金屬濃度較高,將不再作為養灘料源,之後將僅使用主航道所疏浚的土砂養灘,至於若疏浚底泥以達上限值,則將不再作為養灘料源,並以廢棄物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和平港所提出的底泥處置流程

養灘底泥含重金屬  污染海洋壞生態

不過此案的碼頭疏浚底泥,僅佔養灘底泥的總量3%。和平港更引用環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農地土壤母質品質背景調查計畫」的報告資料,指出花東地區因為板塊與火山運動,鉻、鎳、砷等重金屬含量本來就偏高。
和平港所在的花蓮縣政府對此對策無太大意見,但面臨這些土砂北漂而上的宜蘭縣府與蘇澳區漁會則相當不滿,從會前書面資料到環評大會現場,都持續表達反對意見。
「底泥養灘作業形同海拋!」宜蘭縣府指出和平港的闢建造成突堤效應,破壞了海底地形,又因養灘工程讓海底的珊瑚、礁石遭大量泥沙覆蓋,破壞了底棲生物的生態,因此衝擊了宜蘭的漁場及海洋生態。蘇澳區漁會更指出,含重金屬的底泥造成了漁民損失,要求和平港負責賠償。
環保局長陳登欽強調,這些養灘底泥已確定含有重金屬,既然具汙染性,就不應做為養灘材料、經沖刷後直接排入海洋。且在環保署第249次環評大會中,就有結論「超出環保署「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之下限值,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應提因應對策」。因此宜蘭縣環保局主張,倘主航道底泥重金屬濃度監測值超出底泥指標下限值,即不得做為養灘料源,並且養灘區須有固灘設施,以免污染海洋。

要求和平港提因應對策  環評仍通過

雖然宜蘭縣對此案相當不滿,但環評大會仍認為及早確認因應對策,才能儘速落實改善與管制,因此選擇通過此案,環評大會決議認可和平港已就「港區清淤底泥養灘作業」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提出因應對策。
至於宜蘭縣政府與蘇澳區漁會所提出的「建立補償機制」、「海岸地形地貌航空照片」、「反對任何型態(含主航道)底泥養灘」、「退回專案小組」等意見,皆非此次因應對策審查範疇。

「城市礦場」煉金或開放廢五金? 環署:還在收集意見

2015年5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據資策會統計,我國每年賣出約700萬支手機,但我國目前手機每年的回收率約僅3成,其餘的7成卻恐成電子垃圾。
「每回收2萬支手機可提煉1公斤黃金」環署廢管處5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這些電子廢棄物富含貴重金屬與稀土,若能妥善提煉即是「城市礦場」,呼籲民眾加強回收。
回收貴重金屬的業者也強調,目前技術與30年前大不同,已非如當時嚴重污染二仁溪的高污染產業。但此時拋出此議題是否等同是為近兩年飽受批判的「廢五金」放寬甚至進口有關,廢管處處長吳盛忠連忙澄清,表示還在收集各方意見中,並無時間表。

2萬支手機可提煉1公斤黃金 貴重金屬產值誘人

廢管處指出,2萬支手機中可以提煉出1公斤的黃金,若是要從金礦提煉,可要250倍重的金礦才能得到,顯見電子廢棄物回收附加經濟價值高,而目前台灣每年手機回收量約180萬支,大約可提煉90公斤重的黃金。
且除了黃金,包括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和手機這些3C電器中,還蘊含了銀鉑鉍鈷鎵鍶鉭等貴重金屬。廢管處指出,台灣目前每年從這些電子廢棄物中提煉出的稀貴金屬,年產值約1.46億元,這些稀貴的金屬對於汽車、照明、醫療、合金等工業都相當重要,對於自身不產金屬的台灣來說,若能妥善回收,就成了自產的「城市礦業」,因而呼籲民眾落實回收電子廢棄物。
這些電子廢棄物除了交給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外,目前國內已有22家業者簽署了行動通訊產品回收合作備忘錄,包括了超商、連鎖電器行、通訊業者、製造業者等,全國共1萬多個免費回收點,回收項目包括廢手機、PD、GPS、充電器、電池、耳機等。
廢管處引聯合國大學統計,指出2014年全球電子廢棄物已高達4,180萬公噸,估計其中含有300公噸金、1,000公噸銀與100公噸鈀,其他如銅、鐵、鋁、塑膠原料等也極具回收價值,總價值約可達1.6兆臺幣。
手機等3C含金量高,廢管處處長吳盛忠呼籲民眾回收

2年前環署提12項有害廢五金擬改列一般  電路板即是其一

目前全球趨勢,電子廢棄物以每年4至5%成長中,預估2018年將達到4,980萬公噸,當中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外,同樣也含有汞、鎘、鉻等重金屬與氟氯碳化物、阻燃劑等有害化學物質,這也是兩年前環署提出放寬有害廢五金認定標準,要讓電路板等12項廢五金開放進口時遭民間痛批「錢是業者在賺、污染卻全民承受」大力反對的原因。
兩年前環署拋出《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的修訂,要將12項廢五金從有害改列一般,印刷電路板即是其中一項,當時遭到環團的砲轟,甚至當時也有業者持反對態度,此次再提出討論,是否表示此修法要捲土重來?對此吳盛忠低調表示,一切尚在研議中,目前僅是收集各方意見。
吳盛忠表示,目前的管制與30年前嚴格許多,現在回收處理廠所排放的空污、水污都必須連線受環保單位監測,不會再發生當年的污染浩劫。
電路板名列有害廢棄物,回收業者盼以「專案申請」進口
從廢電路板中提煉出金銀銅等貴金屬的金益鼎公司,工安環保部經理鄒易達表示,目前的科技與30年前引起污染的作法已經大不相同,當時用強酸去溶解底材的方法取得貴重金屬,因此產生硝酸銅,造成綠牡蠣等污染現象,如今的作法則是從電路版溶出貴重金屬,剩餘的玻璃纖維則可運用在水泥中,提供聚合的功能,讓水泥更熟成。
鄒易達強調,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爭奪貴金屬、稀土,目前我國的業者已可做到99%以上的回收率,卻面臨產業外移而料源不足的危機,因此期待環署以專案管理的方式,允許回收商自台商的國外工廠輸入廢棄印刷電路板。鄒易達認為,如果以專案申請的方式進口,且搭配嚴格管制,業者在每個步驟中環署仔細交代流向,可減少污染環境的疑慮。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遭遇旗山斷層 國道七號二階地形地質得大幅調查

2015年5月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1日環署舉行國道七號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原本在一階審查時並沒受重視的地質議題,卻因旗山斷層緊貼此計畫而受重視,「旗山斷層很活躍,真的很危險。」環委林慶偉直嘆近年學界才漸漸調查出旗山斷層的相關資料,然高雄的石化業卻就位在斷層的南端,若仍藉由國道七號環評的機會作更多的調查,將是對台灣很有幫助的一件事情。
2015-05-01_01-39-34
國道七號的主方案與2替代方案,皆與旗山斷層相關。即便是環評委員們認為相當可行的高屏溪西側案,也同樣面臨旗山斷層。
民間普遍認為國道七號就是為了繼續擴張高雄地區的石化業而來,因此若旗山斷層確對國道七號與石化業影響甚大,那麼國道七號與石化政策都該更嚴謹的面對。林慶偉強調,並非有斷層、屬山崩地滑敏感區或土壤液化的狀況就一定不能開發,但應有徹底的調查與提出相關因應對策。
國道七號主方案計畫通過鳳山台地與高雄平原兩地形區之間,雖然開發單位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報告指出道路沿線無明顯順向坡,也已沿線進行了29孔的地質鑽探掌握地質資料。但關於旗山斷層的部分卻是討論重點,新工局指出,僅有路線終點23K附近距旗山斷層可能延伸位置達800公尺以上,但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卻引台大地質學教授陳文山在2012年發表的相關圖資,質疑很可能其實整條國道七號都沿著旗山斷層的上盤「大社層」。
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的意見,也指出原方案的北側與旗山斷層位置接近,且旗山斷層往南延伸由鳳山丘陵西側入海,與原方案位置接近,地調所也建議增加活動斷層影響評估。
旗山斷層在去年底遭地調所公告「旗山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也讓年初中山大學環評中的仁武校區開發計畫大亂。如今國道七號同樣必須面對旗山斷層,林慶偉強調國道七號應根據「地質法」進行調查評估,要找地質技師作加密鑽探、分析岩心、地雷阻、淺層反射等,借此機會好好調查旗山斷層。
2015-05-01_01-39-08
在特殊地形與地質的調查,除了新工局已提出鳥松附近有泥火山噴發處,居民簡先生亦提出當地有三座濕地終年有湧泉冒出,是否代表斷層等地質活動,也應該一併調查。
替代方案中,環委認為可行性頗高的高屏溪西側案,因為將路線延伸至燕巢交流道也同樣鄰近旗山斷層。環委游繁結建議,也應該為此替代方案進行周延的地形地質調查。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核廢中心」草案明叩關一讀 民憂擺脫國會監督更自肥

2015年4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近期出現兩項關於核廢料處置的相關草案,一為政院版的「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將於明5月1日立院將一讀付委,另一為學者版的「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草案」,由黃昭順、廖國棟、丁守中等立委出面提案,更已在3月底完成一讀,但此二法案來的神速,大多數民眾都未察覺。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30日指出,兩個版本都有嚴重瑕疵,例如逃避國會監督、取消地方公投等,實在不該在核廢政策無共識、缺乏民間參與的狀況下倉促立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強調,將處理核廢的權責從台電範圍拿走,其實是很正確的大方向,台電長年短視近利、便宜行事的態度,讓核廢政策品質低劣的結構性問題,有專責機構來處理當然是正確的,但目前兩版本仍有嚴重瑕疵。
2015-04-30_01-10-28

政院版設行政法人  國會監督力道弱化、恐遭核工幫把持

洪申翰指出,政院版提出成立「行政法人」來專責推動核廢處置業務,但行政法人不屬政府機關,不受政府採購法約束、國會監督力道也會大幅弱化。洪申翰說,在意見徵詢階段時,包括兩廳院、防災中心等屬行政法人機構就曾提出,核廢議題的爭議遠大於他們的業務,兩者恐無法相提並論的疑慮。
廢核行動平台也質疑,此行政法人董事會的組成是否又將遭核工利益集團綁架,如何維持獨立性與納入公平正義?此草案都無太多討論。

學者版師法土管基金成立基金會  取消地方公投機制

而由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賈儀平帶頭的「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雖提出核後端基金的法治化,但仍有監督權責不完備與取消地方公投的爭議點。
賈儀平曾投書指出核能後端營運基金遭台電挪用轉嫁,是嚴重違反世代公平正義的弊端。因此以環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制基金為例,要建立核廢料政策與管理規範。
廢核行動平台質疑,核能後端營運基金與土管基金兩者規模差距過大,此學者版的監督權責不夠完備,同樣不該倉促通過。且學者版將取消地方公投機制,限縮了地方自決權,是大開民主倒車。

廢核行動聯盟:務實廢核政策  應以確認除役時程為前提

「先討論出除役時程在談核廢。」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月前閣揆毛治國還在說核一要延要除等明年底再決定,讓台電的除役延役計畫兩案併陳,但到底還會有多少核廢料都說不清,怎麼去討論核廢需要什麼處置場址、處理方式?若政府真有誠意面對核廢議題,應先提出除役期程、運出蘭嶼低階核廢料,才能挽回民間信任
崔愫欣強調,國際核廢處置機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核能署」提出公開、參與、政治決心,是核廢管理機制中最基礎的要素。因此我國政府應明確展現除役的政治決心,才是解決核廢的第一步,之後更需透明務實、全民共識討論的立法與處理程序,絕不是現在所見的倉促行事。

為搶台電核電後端基金?  劉黎兒痛批兩草案都無恥

「還沒廢核就大搶核廢錢」旅日媒體人劉黎兒對此法案相當關注且心急,痛批這兩個法案「史上最毒」,都打著世代正義旗幟卻不打算廢核「根本無恥」。核廢料已注定留給子孫,卻還要再搶花後代的錢。
劉黎兒批,政院版是幫台電的燃料棒境外處理法制化;學者版則用成立基金會來花用核能後端營運基金,3000億元不夠花就中央繼續撥款。且不受國會監督,搶錢、更搶最終處置場的選址權,取消地方公投後,只要找到容易收買的地方議會就好。
立委尤美女也質疑此二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藉核廢管理立法來製造核廢有解的假象,讓核電可以延役。然而核電繼續發展的結果,就是掏空核能後端營運基金。
蠻野心足協會律師蔡雅瀅也批,台電長期以來採購弊案多,如今不受採購法控制,只怕將發生更多自己人發包給自己人的自肥事件。
不過賈儀平曾反駁部分人士擔心立了此法表示核廢有解,核電就可延役。但學者版旨在建立核廢料政策與管理規範,與反核或擁核無關。他表示,在高階核廢處置場址公告前,沒人能說核廢有解。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看不到落實可能 新北區域計畫永續願景遭批

2015年4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29日下午環署進行新北市區域計畫草案政策評估的專案小組意見徵詢第二次會議,新北市府大談永續、綠色之城,強調城鄉生態均榮衡,然在這個漂亮的計畫前,仍有淡海二期、三峽麥仔園、新莊副都心、土城普安堂等多個爭議開發案居民到場,強調新北市開發已飽,不該再擴大,把綠地、農地留給市民才是最重要的,才能證明市府真有打算落實永續思維的決心。
由於「國土計畫法」遲遲未過,2013年內政部依「區域計畫法」授權縣市政府訂定「全國區域計畫」,各縣市政府陸續完成展開公聽會、政策環評等程序,做為縣市空間發展與土地使用的上位計畫。而新北市是率先展開公聽並進入政策環評的第一個計畫。
新北市區域計畫策略區劃分表

引進人口的發展思維  民間質疑為炒房毀綠地

新北市的區域計畫範圍包括全市的土地與海域區,土地面積2,052.5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66.7265平方公里、海岸線122公里。新北市府提出溪南都心生活商務、溪北都心國際創新、汐止科技經貿、三鶯文創宜居、北觀海洋城邦、東北角人文旅遊與大翡翠生態樂活,將全市分為7策略區。
「計畫寫得很好,但看不到執行魄力。」環評委員陳尊賢直批,去年初此計畫進行政策環評公聽會時遭環評委員與民間團體痛批浮濫擴張,如今時隔1年多,仍遭此質疑。環委劉小蘭表示從計畫中看不出所規劃的綠帶、藍帶到底要如何落實,又要怎麼實質增加公園綠地。
在規劃中,仍要繼續引導人口進入外環區,新北市截自今年3月有戶籍人口3,965,649人,但市府估計2026年人口將達410至435萬人之間,比起全國區域計畫所分派的人口數402萬人更高,因此將新增、變更約2191公頃做為都市計畫土地。讓民間團體直批不該再有開發,要健康婆婆媽媽團成員顏淑女便質疑,台灣面臨少子化,新北市府卻仍以高估的人口成長進行發展,到時只是讓建商炒房炒地,繼續毀壞現有綠地、農地、水資源與文化資產。
雙和護樹聯盟李幸長指出,新北市的人均綠地仍相當低,僅有3.18平方公尺, 尤其曾規劃為「花園城市」的永和地區,目前卻只有「半個」公園,平均起來人均綠地只有0.42平方公尺,不到一張報紙大。樹黨黨主席潘翰疆指出,目前新北地區各地區的綠地都未達到都市計劃法所規定的10%,在六都裡敬陪末座,且大多是由河川區來湊數,都會區的綠地更顯遠遠不足。

捐地回饋提升綠地比?  恐從剷除現有文資得來  

雖然市府回應此區域計畫目的是訂出成長界線,後續綠地如何增加,將以「創意綠地」的方式來規劃,例如要求新開發案的捐地回饋將以帶狀綠地來執行等。
但綠黨青年部成員曾柏瑜指出,在市府計畫中,不少綠地是來自將現有綠地與文化資產剷除後重新設計而來,讓她相當不解,直問為何不基於現狀來規劃?陳尊賢也對這些大面積的整地感到憂心,質疑恐造成環境品質與防災問題。
包括淡海二期、三峽麥仔園、新莊副都心、土城普安堂等多個爭議開發案居民到場,綠黨王鐘銘認為,這些案子代表的不只是這些個案應藉此檢討,市府更該有全盤規劃。樹黨潘翰聲以板橋大漢溪流域將「與河爭地」的進行開發但上游的三峽麥仔園卻是以「還地於河」要迫遷當地的農民,邏輯仍是錯亂,是否仍是以開發利益來思考去留。

人口增加用水反降?  新北市稱將執行節水措施

除了綠地成為關注焦點,新北市龐大人口的用水問題也成問題,新北市府估計自來水供給量每日219.47萬立方公尺,遭環委游繁結質疑是否過份樂觀。環委顧洋則要求新北市對於污水回收再多做加強規劃以確保用水。
台灣水資源聯盟主任粘麗玉則指出在人口增加的狀況下,質疑為何在計畫書中會估算各區用水量皆下降,原本預估2031年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為299公升,但新北市卻提出將降至240公升,市府表示這是因為將執行包括自來水減漏等節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