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行道樹「關禁閉」? 種樹草率成凌虐 風倒全露餡

2013年7月2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日前蘇力颱風過境北台灣,光是據台北、新北市兩地官方所統計,便合計倒下了3千株以上的行道樹,各地關心樹木的民間團體更紛紛發現,這些倒伏的樹木們,有的樹根土球外的塑膠袋原封未拆,有的遭到水泥沙漿直接澆覆,有的樹穴土壤稀少,甚至由玻璃、電路板等廢棄物填充,民間團體痛心表示,這些樹木簡直是受虐致死,而台灣各地還有更多的行道樹,也正在「關禁閉」中。
華光社區的風倒樹,華光護樹志工隊提供。
「 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裡。...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煙。...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辭去立委後,作家張曉風顯得神清氣爽,但提及多年前受收錄進教科書中的作品〈行道樹〉,當中對行道樹的哀傷描述至今依然,「走在路上,我彷彿能聽到到處都是哭泣的聲音。」
張曉風感嘆,正如虐待士兵、兒童甚至貓狗等,這個國家中,欺凌弱勢的行為層出不窮,而不能說話的樹木卻連叫痛都沒有辦法。
風倒樹,當初種植時,便是連盆種下。朱水文攝。
「花盆樹」、「鉛筆樹」、「無根樹」,民間團體們收集了台灣各地因蘇力颱風倒下的樹木照片,驚見這些遭颱風連根拔起的行道樹,所露出的根部狀況相當悲慘。有些樹根仍包在花盆或塑膠袋之中,可見當初「種下」的工程施作時,根本只是原封未拆的「放進去」;有的行道樹則在透水磚鋪面的掩蓋之下,樹根水泥沙漿直接澆覆;有的樹穴土壤不但稀少,甚至由廢土混著玻璃、電路板等廢棄物。
這些行道樹的樹根無從呼吸與伸展,也無法得到水分與適當的酸鹼度,再搭配對枝葉作不當修剪,早已相當不健康。

護樹團體:風倒是人禍  不是天災

「蘇力颱風只是個說實話的孩子,吹出了真相,也吹破了國王的新衣。」護樹聯盟潘翰疆指出,在民間的統計中,此次雙北兩市風倒的樹木,應有5000株以上,遠高於官方聲明的3000株,而在民間團體的眼中,這些行道樹會倒,並不是颱風的威力作致,而是植樹工程品質低劣且無人管制所造成。
來自林口的「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成員便表示,颱風過後,他們前往察看將遭北市府建為世大運選手村的雜木林,雖然當中有許多高達八到十公尺的樹木,但這些自然生成的樹木可是一棵都沒有倒下,與雙北市行道樹遍地倒下的情形完全不同。
「裂枝源自修剪不當,全倒則是種植時沒有供給正確的樹穴。」面對數千樹木風倒,立委林淑芬表示,目前台灣的樹木仍並無單位專責管理,以行道樹為例,便是市區道路附屬工程之一,該如何養護也毫無規範。因此她將推動改組後的環境資源部中「國家公園」的事務,應該將城市中的樹木也包含其中。
日本為行道樹所著的養護手冊以日本對行道樹種植與養護的規範手冊為例,此文件厚達400多頁,當中鉅細靡遺,各種大小植物與不同樹種各需要多寬多深的樹穴,也詳細規定。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林長茂說明,這還只光是行道樹,公園、海岸防風等等,也各有專門的手冊。

種花不種樹 是作秀或是利益勾結?

反觀台灣,林長茂表示「在雙北市,想找到一棵健康的樹都找不到。」潘翰疆便指出,新北市中永和地區便有不少誇張的「水泥種樹法」,施作人行道工程單位為了貪圖方便,將行道樹植入水泥,直接「封死」,讓路樹完全無法呼吸。綠黨中執委潘翰聲更指出以台北市為例,雖然台北市有樹木保護條例與樹保委員會,就算已成為「受保護樹木」也只是列冊,並無妥善管理,甚至仍有可能遭到移走,潘翰聲舉出松山菸廠的上千株老樹為鑑。
潘翰聲更指出,目前台北市花了很多經費在種花上,卻不再種樹,他痛批這是作秀的行為。張曉風也引述了好友詩人管管的疑慮,表示花開花謝當中,必定有利可圖。立委林淑芬更表示,以自己多年生活的三重地區為例,多年來都是種下又挖起,倒下再種,有時一年便種了兩次以上,而近年則多改為種花。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張勝雄更指出,台灣的人均水泥用量高居世界第一,從各縣市政府不斷反覆的更新人行道便可之一二,一味的追求鋪設的面積多寡與平整,卻在施工工程中草率毀傷樹木。林長茂更批說,這些透水磚下面卻根本是水泥,如此作秀的風氣正是從馬總統擔任台北市市長時開啟。

新加坡年花台幣4.8億  維護覆蓋率近五成的花園城市

行道樹樹根慘遭水泥封死。潘翰疆提供。此次風倒損失與後續處理又得耗去數千萬的經費,近日才至新加坡參訪的林淑芬表示,新加坡一年其實只花2000萬新幣,約台幣4.8億元,便能妥善維護其近五成的綠地覆蓋率,反觀台灣,花了數十多億卻是如此景色。
林淑芬描述,相較於台灣不斷發包種樹工程,卻放任低下的工程品質種出不健康的樹木,新加坡則是將經費用來聘請多位樹木醫生進行養護,這些樹木醫生定期在負責的範圍中巡迴照顧樹木,若是樹木無故發生傷亡,樹醫將會遭到處罰。
林長茂指出,新加坡在1970年代,決心打造「花園城市」,邀請指導的正是台灣中興大學團隊,顯示台灣根本早有技術與人才。而新加坡除了平地綠意盎然,建築的牆面與屋頂也充滿植物,林長茂指出,此為規範與獎助兩者並行的成果,張曉風更舉出,曾經有某國駐新外交使節私自修剪遮蓋視線的樹木,而引起軒然大波,最後遭處勞動服務,足以顯示新加坡對樹木的重視與珍惜。

風倒樹只能燒掉? 碳都釋回到大氣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更提出,此次風倒的數千株樹木,相關單位將其交由清潔隊等處理,最後都送進焚化爐,使這些樹木原本的固碳功能都前功盡棄,全部轉為溫室氣體再次回到大氣之中,也將使得台北盆地更加的悶熱。謝和霖呼籲,不管是這次的風倒木,或是更多的落葉等,將利用其為堆肥等,勝過直接焚燒。
對此,林長茂回應在新加坡所見,表示他們將落葉耙至樹下,讓樹葉再次成為養份,更有改善土壤、防止病菌的功效,快速而省力,是值得學習的作法。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樹保委員支持 華光老樹全區保存現生機

2013年7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位於中正紀念堂旁的華光社區遭到法務部強拆,受到社會關注。為其奔走的民間團體從文化資產與樹木保護兩方面努力,希望能獲得全區保存,以替台北市留下珍貴的文化地景。16日下午在台北市樹林保護委員會的第8次委員會議中,副市長張金鶚親自擔任主席,不但宣佈將在8月初實地進行現勘後再作定論,更將由文化局出面促成文資與樹保二委員會聯席審查。訴求獲得一線生機,現場旁聽席內數十位民眾感到欣喜,發出歡呼。
關心民眾在旁聽間舉牌
此次委員會會議由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親自擔任主席,其中一審議案即為眾所關注的華光社區群體樹林。
雖然6月重啟文資審查後,僅有部分建物獲得指定,與所期待的「全區保留」差距頗大,民間並不滿意,但6月時民間運用樹保條例「第二條第五款:珍稀或具生態、生物、地理及區域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之樹木,包括全體樹林、綠籬、藤蔓等」來申請將「華光社區群體樹林」指定為受保護樹木並原地保留,在今日的審議會中得到數位委員表態支持。
華光社區老樹原先只有一棵老樹在2006年取得受保護的身份,在民間努力下,今年4月再增加22棵掛上「臨時受保護」牌,此次民間團體以訪調與對照空照圖的方式,再提出近200棵重要樹木與灌木、藤蔓,強調應以樹群的方式保留。

老樹×文化資產 社區文創的可能

包括OURs、全球綠人、千里步道、荒野保護協會、土地倫理協會、美軍宿舍、溫州社區等民間團體都有成員到場發言與聲援,帶著1600多位的市民連署,護樹人士們再次重申,華光社區的老樹與歷史建物不但不可分割,更應該獲得全區保存。護樹團體召集人梁蔭民強調,華光社區的珍貴性就是人與土地、與時間慢慢交疊所產生而成的「活的」文化地景,不但無法「規劃」而來,更是華人世界唯一。
水黃皮吊飾積極爭取陽明山美軍宿舍保留的林媽媽,分送樹保委員在華光社區撿拾做成的水黃皮種子吊飾,強調當中蘊含華光社區的歷史紋理,溫州社區發展協會何承翰對此表示,如此與當地有相關的商品必會受歡迎,這樣與社區連結的「文創」才有意義,否則很難有所發展,必會死路一條。土地倫理協會秘書長陳健一表示,從中正紀念堂沿華光社區走到東門站周邊,這才是台北能以其中以人文歷史等本來面貌來吸引人之處。
全球綠人成員潘翰聲更指出,最近每週末當地居民都會進行導覽,讓市民從中領略人類與樹木、房屋的三者緊密結合,也重新感受生活,「老樹教我們的,實在太多了。」
到場關心的市議員林奕華表示,她才剛從俄羅斯參訪回國,眼見保存古蹟才是國際潮流,但台北市卻包括信義路林蔭大道、設計之都等出發良善的規劃中,仍有全部拆掉後再建設的舊思維存在,林奕華強調應善用現有的文化資產與樹木。

爭取全區保留 民間鼓勵文化局化被動為主動

由於此案已受關注,會議開頭北市府業務科官員便提議委員應到場實地現勘。
法務部代表則表示,目前開發計畫區域中所有樹木,不論受保與否,都已交由國有財產局處理,而面對行政院要求在9月全部清空,法務部也很期望能早日有所定論。
關心民眾在會議現場舉排表達心聲。對此,民間團體要求台北市文化局應該化被動為主動,應該由文化局先提出保存的規劃,由開發者來配合才對。中正區的市民陳小姐更向張金鶚表示,這才是廣義的「都更」。
樹保委員不但對以群體樹木方式保存持肯定意見,也認同華光一案老樹與建物不該分開思考,都令旁聽席感到振奮不已。其中委員李碧峰提出,期待其成為一條宜人的「散步」道路,作為北市觀光亮點,胥直強更提出,如果將以樹群方式保存,應該擴大範圍,讓杭州南路等周邊也納入。王亞男亦表示支持樹保與文資兩委員會進行聯席審查。
張金鶚作出宣佈,將由文化局出面,徵詢文資委員會是否願意進行聯席審查。而樹保委員會八月初進行的現勘,亦將邀請文資委員同行。而他更會要求文資委員會將目前所有華光案相關資訊揭露,讓樹保委員可以更加瞭解。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華光文化資產僅部分獲指定 民間:見樹不見林

2013年7月1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華光社區一案在民間的奔走下,終於在六月得到台北市文化局重啟審議的一線生機。在該審議會中討論了台北刑務所官舍及宿舍群的文資價值。但最近出爐的審查決議,與民間所期待的「全區保留」差距頗大,僅將金華街紅磚浴場及浴場以東部分官舍指定為歷史建築,卻無討論是否能將此區指定為「文化景觀」。
「這樣只是見樹不見林!」台北刑務所群落護育聯盟10日在演武場遺跡旁召開記者會,對此結果表示相當遺憾。而該處目前磚瓦與破碎的碗盤散落滿地,記者會進行的同時,旁邊仍有怪手正在持續拆除建築物,不斷發出巨大聲響,令民眾更加心痛。
台北刑務所群落護育聯盟對文資指定結果表達遺憾
台北刑務所聚落建設於1898年,落成於1904年。不但是全台第一個現代化監獄,也是日本政府來台進行的第一個公共建設,當時監獄及官員的宿舍群落建築面積達五萬多平方公尺,周邊不僅有農場,還附有演武場,病院及公共浴場等設施,以石材興建的監獄高牆十分雄偉,可謂見證了帝國主義擴張,以及刑務改革下隱藏之殖民統治壓迫等的重要文化資產。
民間團體捧著羅福星、蔣渭水等烈士的遺像,表示從日治時期再到國民政府來台,曾有上萬人被關進黑牢甚至喪命,顯示在該區曾發生的歷史已是不容遺忘的人類文化遺產,台師大教授莊萬壽便指出,南韓就有將類似的遺跡保存的例子。「這些都是他們不願揭起的歷史」日日春協會代表吳若瑩表示,之前該協會爭取將公娼館列為指定古蹟時也是面臨相同的狀況。

華光案凸顯 國土清理活化「重發展輕文化」

民間團體指出對於目前指定方案所感到不滿的部分,其一為區內演武場緣廊柱列與基座遺跡,及全台現存唯一的口字型武警合宿都未受肯認。其二為仍然未能全區保存,顯示仍未理解聚落整體的城市歷史重要意義,也刻意忽視了文化資產和樹木生態群落的交錯關係。
破碎磚瓦、碗盤滿地散落雖然當局喊出要讓台北成為「設計之都」,但在這些為了華光社區奔走的民眾心裡,他們感覺當局目前所有的想像只有「虛構的金雞」,其餘的只想趕快「像垃圾一般的騰空」。但所謂的「金融特定專用區」不但抹去歷史,也與周邊的中正文化特區所強化歷史文化特質毫無關連。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聯盟秘書長彭揚凱表示,以抄襲日本六本木為主的發展方向,分明與城市歷史脈絡完全斷裂,完全違背了「設計之都」所該有的創意與社會實踐。吳若瑩也表示,不能只抄襲國外的表面,而應該學習「回應當地的問題」,才是社會設計的真正精神。

民間不要失根台北 籲北市文化局再加油

此案的開發單位雖為中央的法務部,但面對他們堅持開發,民間不斷向北市的文化局求援與施壓,希望他們能從文化資產方面來保存此區。包括立委田秋菫本人與市議員周柏雅、林奕華、王浩辦公室都到場關心。田秋菫提出,近年中國爭辦大型活動,也是不斷將老房子拆除,期間發生不少人民以性命抵抗的憾事,台北若要證明自己比中國文明,想走向「設計之都」,便應該多停看聽,而非蓋滿只有用金錢堆積的豪宅,卻忽略不用錢的文化才是給後代的最大資產。
鄭家在華光社區生活的家族照片目前仍堅持不搬走的居民鄭偉慧展示著老照片,他們一家住在口字型宿舍裡已經將近60年,鄭偉慧表示,他們與少數還堅持留下的鄰居們其實都面臨著不斷攀升的數百萬「不當得利」的罰款,但對他們來說只是要有個家住,怎麼會是不當得利。鄭偉慧表示,他們如此堅持,不但是出自不捨自身對家的回憶,更是為了替台北留下這些歷史。
輔大林同學在氣球上寫滿心願,與怪手合照。包括了鄰近的青田社區、大學里、紹興社區,以及陽明山美軍宿舍,正在與歷史建築一同生活的居民都趕來聲援。青田社區的理事長黃隆正想起當年與文化局打交道時不禁搖頭。他回憶當時討論指定文資簡直就像在討價還價。而指定為歷史建物或是古蹟的差別,更是如果指定為歷史建物,那就可以在測繪之後拆除。
黃隆正大嘆,沒有社區的老故事,那麼台北也將變成沒有根的城市。而正在美軍宿舍爭取全區保留的林媽媽則表示,台中與台南的刑務所都已受到保護,大家應該多幫台北市的文資委員加油打氣,勇敢向中央再作爭取。

你敢不敢用生命守護台灣? 悲傷版的滅火器需要戰友

作者:賴品瑀
一向給人熱血、為了社會公義敢衝敢撞印象的滅火器樂團,面對七月初苗栗大埔案再起紛擾,陷入了難得的無力與憂傷狀態。
「唉,我覺得好煩,有點無法承受了,我試著強迫自己不要去看這些消息,但是我無處可躲。」面對一場將討論社會議題的訪談,主唱楊大正在開頭就透露著對於台灣現況的焦慮,似乎正如新歌〈欲走無路〉中所唱的「欲走無路 欲叫無聲 無奈的心情 過著這款的生活 繼續下去我會沒生命」。
滅火器樂團,滅火器提供
「因為這些是對的事情阿。」不管是早期的守護樂生、到去年在士林王家被警察抬走,「有心力就應該去付出!」面對大大小小的社會議題,滅火器樂團總是懷抱著一份對改變的期待而不停聲援及參與。「可是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還是無所謂?」挫敗、難過的心情感染了團員,四位陽光男孩陷入了一片低氣壓。
「參加那麼多抗爭,但有時就只是等著警察來抬,主流媒體也不會報導,面對這些很扯的事情這個社會更是習慣遺忘。我一直在問『我還可以幫上什麼忙?』」楊大正說出心聲,「當在衝的時候,我們是『在路上』,有人一起拼的時候,是不會想那麼多,但現在離開現場坐下來談,真的其實不知道該怎麼辦。」「執政黨實在太頑強了,簡直像病毒一樣,一直在演變,不管是核四、美麗灣、還是大埔,他們就是敢一直凹,敢來硬的,擺明了『你們能拿我怎麼樣』?」貝斯手皮皮也如此感嘆,指出無力感的所在之處,這也是許多關心社會的青年的共同焦慮。
楊大正雖然上週前輩董事長樂團在訪談中表示,現在願意站出來的年輕人比十年前已經多很多,但在心急的滅火器眼中,卻仍然還是不夠多。「常常一講到這些就冷場了。」鼓手吳迪表示,走出同樣會關心社會的圈子外,常面臨這樣的窘境,「我也做過實驗,在我們樂團的粉絲頁上,轉貼社會議題的訊息得到的歌迷迴響都遠不及發些日常生活上的無聊小事。」吉他手鄭宇辰表現些許失望。

NGO在保護我們 請跟著他們走

「如果我們成為更有影響力的人,是不是就能號召更多人呢?」楊大正問著。其實在奮鬥多年之後,滅火器最近已受矚目,不管是演唱會門票完售、專輯銷售空降排行榜榜首、擔任大型音樂祭的壓軸場,都顯示滅火器的熱血與對音樂的堅持獲得肯定,而他們也利用影響力,鼓勵歌迷多去支持國內的NGO組織。
例如年初大港開唱的壓軸場,滅火器便邀請了參與場內議題村的十多個NGO團體上台合唱「晚安台灣」,「這不能說是幫忙NGO,應該說是我們的參與方式。」「NGO實在太重要了,他們從來沒有停下來的關心社會,用他們的熱情、精神、生命,他們幫我分擔了煩惱。」楊大正認為,好在台灣有許多NGO持續的關注社會,把關政府的作為,
「要知道現在是NGO在保護我們,所以應該是他們在前面策動,我們就在後面跟上,就算不是隨時都能參與,但是我們也要盡量把消息散佈出去,讓議題能被更多人看見。」
八月初即將登場的野台開唱也將設有NGO村,除了有野台長期關注的人權議題,環境團體也聯合起來,合作了「熱島居民診療室」,幫身處悶熱台北的歌迷診斷自己將會因為核能、不當開發,不安全的食品等危機,變成什麼樣的怪物,並提供解藥。滅火器大力站台,認為歌迷應該抽空去看看,瞭解台灣與自己正在面臨什麼。
2013大港開唱,賴品瑀攝

是崩潰的一代 或是青年掌舵未來

而楊大正更指出,這些議題背後更大的問題,應該還是出於台灣人對於「主權」並不夠重視,若是人民的意識有所凝聚,便能開始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是否還要為了急著賺錢、一味追求便利而不顧未來的傷害環境與主權,將難解的問題都留給子孫。
滅火器的音樂唱出年輕人的心聲,這些20多歲至30出頭的青年,也將要接棒未來,滅火器心中可有理想的未來?鄭宇辰與皮皮認為,年輕人應該更有智慧、更聰明,找到自己的判斷能力,而非對主流媒體所說的照單全收,「他們是會騙人的!」
滅火器樂團,滅火器提供
一向沈默的吳迪更發表了極為左派的想法,認為目前台灣的問題便是出於民主只是假象,他甚至認為,若出現很好的集權者,以父母的姿態作出對人民好的決策也許也是一條路。「原來你是個老左!」此言讓其他團員相當吃驚,但皮皮回應,什麼是好、什麼是對都沒人能確定,甚至現在覺得對的事情,以後也可能是錯的,這是個大問題。
而古今中外有誰可能是這個「好的集權者」,楊大正與鄭宇辰提出了卡通人物「兩津勘吉」,出現在「烏龍派出所」的兩津是一個小警察,「他善良、熱血,可是他也需要全國人民的包容。」
「雖然未來無法掌握而且看似無望,但我們台灣人其實也都很拼,想把每一件對的事情做好。像我們想作音樂,就要一張比一張好才行。」除了國家大事,想認真活在每一個當下的滅火器,在生活上其實也有許多與自己約定的小革命,由吳迪作代表,透露他的三大堅持,讓歌迷們可以一起加入:不吃麥當勞等跨國連鎖速食、不剩食、不使用多餘的塑膠袋。吳迪強調,不剩食後面一定要加註「不吐」,因為應該是需要吃多少就取多少,否則硬塞過多的食物進肚子裡,甚至後來又吐出來也還是一種浪費。

「真好,我們寫出了晚安台灣」 療癒一次又一次的沮喪

滅火器樂團總帶來熱血活力,已經成為社運金曲的〈晚安台灣〉更是撫慰人心,談起這首歌,滅火器也逐漸掃去在訪談中憂傷的氣氛。在各種社運場合一次一次的唱著這首歌「啊~啊 黑暗他總會過去 太陽一出來仍然會是好天氣」,總有著療癒的功能。「這時就會覺得,我們有寫過這首歌真好。」楊大正欣慰的說。
滅火器樂團,滅火器提供除了在大港與NGO合唱外,滅火器更難忘的一次演唱是發生在日本,他們將這首歌作為一份禮物、一個心意,希望311震災、核災後的日本,也能走過災難,好好愛惜彼此並繼續抱著希望而度過難關。
鄭宇辰更發現,〈晚安台灣〉經過這些年的傳唱後也增加了新的價值,例如經常有人在為社會議題製作影片時用這首歌搭配,一方面幫助觀者願意看完影片,增加議題發聲的機會,而喜歡這首歌的人也會因此而更有意願協助傳遞這些訊息。
在爭取社會的公平正義路上,滅火器也像你我一樣曾有陷入無助沮喪的時刻,但憑藉著一份良心與真誠,又將再次振作,尋求更新的出路。在感染他們令人振奮且貼近心聲的音樂之餘,請別忘記,滅火器與在台灣各個角落奮力守護的人們,都還在等待更多戰友的支援。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一人得獎五人上台 跨越金曲競爭 原民入圍歌手同台發聲

2013年7月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第24屆金曲獎6日在小巨蛋舉行,延續之前三金典禮中,都有不少入圍者、表演者在星光大道與頒獎台上作出對社會議題的表態,本次仍有多位音樂人強調核電歸零的主張,表演節目中亦出現了「拆美麗灣」與live house爭議。而「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得主桑布伊,邀請所有入圍此獎項的競爭者一起上台領獎,除了分享榮耀,更聯合起來為原住民發聲,提出了五大訴求。
五位入圍者一同上台。擷取自電視轉播畫面。
「核廢料請遷出蘭嶼、美麗灣要拆!」以滄桑亙古嗓音完美詮釋卑南古調的桑布伊奪下此屆的「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首先接受了母親為他戴上的花環,更邀請了入圍此獎項的原住民歌手一起上台,「守衛東海岸」、「反核反核廢」、「拒絕不當開發」、「拒絕遷葬」、「拆美麗灣」,來自排灣族的達卡鬧、芮斯,阿美族的舒米恩、阿洛,人手一張小紙板,提出他們共同的訴求。
桑布伊的母親獻上花環。取自「什麼,你也愛台灣原住民?!We Love Taiwanese Aborigines」粉絲團桑布伊自身的卡地布部落位於台東知本,先人長眠的公墓遭到縣府與市公所以「發展觀光」的名義要求拆遷,此舉讓部落難以接受,因此近兩年內卡地布已為此進行多次強硬的抗爭。曾任青年會會長的桑布伊更多次在演出中提起此事,卡地布青年也曾為此組團參與音樂祭演出,此次金曲獎甚至帶著大批族人一起走星光大道,希望訴求能有更多人看到。
桑布伊能唱出震撼人心的歌聲,就是因為向部落學習,堅持「我們的唱法」,在得獎感言中桑布伊更強調「老人家告訴我,原住民存在的價值,就是與萬物、大地共存,所以我們現在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捍衛土地、捍衛海洋、捍衛水、捍衛山林、捍衛空氣。」
此次原住民歌手「一人得獎五人同台」的行動計畫其實策劃已久,首先發出號召的達卡鬧,早年參與原運,包括正名、還我土地、拯救雛妓等,目前更在守護東海岸行動上出力,擔任反反反行動聯盟的總召。「這幾年原住民實在被欺負的很慘!」達卡鬧表示,當一看到名單時,發現入圍的都是長久以來的戰友,這些歌手都早已長期挺身爭取原住民權益。
達卡鬧與樂手舉拆美麗灣毛巾上星光大道因此,不管是用古調、藍調甚至電音、舞曲來從事各種族語創作,為的就是能讓族人樂於繼續使用族語,藉此凝聚意念,進而得到原住民的團結。像兩年前此獎項的得主舒米恩,便是希望熱愛跳舞的部落青少年,能夠有自己語言的舞曲可以唱跳,而非只能用韓文歌,而殺出一條創新的歌路。電視節目主持人阿洛更在大學時期便已創辦了北區原住民學生聯盟,定期聚會學習唱族語,至今仍熱衷推廣族語的復興,芮斯則是以劇場的方式耕耘原住民傳說故事的保存。
金曲原民歌手共同為土地發聲
「雖然在金曲獎上我們之間有所競爭,但這些議題已經超越了獎項,這是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阿洛如此表示。達卡鬧提出想法後,也獲得其他入圍者的認同,因此討論出這個聯合作戰的計畫,共同列出攸關全體原住民的五大訴求,「不管是誰得獎,都將邀請另外四位入圍者一起上台。」而五組歌手的支持者也早有準備,紛紛帶著拆美麗灣毛巾及各種聲援布條進場呼應。
拷秋勤反核西裝。賴品瑀攝。
除了原住民的串連震驚全場,「核電歸零」亦是多組音樂人的心聲,棉花糖、拍謝少年等團在星光大道上以貼紙、旗幟等表達,拷秋勤更全團穿著印滿核電歸零字樣的特製西裝。劉劭希、羅思容、鍾興民在台上宣言「我是人 我反核」,陳建寧更邀請在場音樂人加入他所製作的反核歌曲〈孩子的天空〉。
音樂人紛紛各自表態,主辦單位的轉播也如實將音樂人的訴求與場內聲援的民眾播出,並未企圖粉飾太平。在典禮中穿插的節目安排也勇於處理社會議題,由舒米恩、湯母與哈克、謝宇威和泰武國小合作的「那一天,我們在海邊」中,便出現了美麗灣渡假村的影像,更以「不美麗。彎」飯店稱呼。而最後五月天、董事長、四分衛、亂彈阿翔等經典大團的演出中,更指直獨立樂壇對live house地下社會等因法規不完善而黯然熄燈的不滿之處。當亂彈阿翔演出時,背景更是兩個血紅大字「良心」,令現場氣氛非常振奮。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爸氣 x 霸氣 溫柔董事長為正義搖滾下去

「樂團的時代來臨了!」2000年時亂彈阿翔在金曲獎典禮上如此宣告,十多年來台灣樂團也的確蓬勃發展,每年大小音樂祭熱鬧開唱,青年們靠著音樂,不但踴躍發聲,更一步一步的改變著世界。
當年共同開創出樂團風潮的董事長樂團,今年的金曲獎也將再次與五月天、四分衛、亂彈阿翔合體演出,重溫經典時刻,演出之前,董事長樂團一邊試裝,一邊談著這些年關懷社會的搖滾態度。
董事長樂團

「美麗啊」 探討台灣美在哪裡?

董事長樂團將在7月27日發行最新專輯,至今只願神秘透露專輯全為台語創作,其他都待發片當天讓樂迷自己感受,但其中的新歌〈美麗啊〉卻是例外,早在4月20日的「不要告別東海岸」行動前,董事長便發佈了預告版本的MV,當中由反核、台東美麗灣開發案等照片穿插而成。不但呼籲樂迷當天一起上街頭參與行動,活動當天的夜晚,董事長也與民眾在凱道上,頂著茫茫細雨一起唱和著「美麗啊,不美麗」。
在此曲中,董事長提出人情味、美景、美食、夜市、文化傳統為台灣真正的迷人之處,團長阿吉更解釋,〈美麗啊〉是在探討一個國家美麗與否,並不是蓋了多少高樓、多少個核電廠,而是人們對這片土地能有多少認同感、幸福感。
「美麗啊!不美麗!月娘彎彎 面若紅紅 美麗啊!美不美麗!起甲高高 笑阮番番 咱攏住底這 咱會有孩子 咱攏甲惜命命 雖然熱天有風颱 三不五時做地震 咱欲留乎啥!怹就得到啥!汝甘攏嘸驚!」

憤怒男孩變成好爸爸  董事長從尖銳走向溫馨正面

董事長1999年成軍後發表的第一首歌〈攏袂歹勢〉,以批判、憤怒的態度挑戰台灣主流社會,但到了2005年的〈找一個新世界〉中,在保有社會關懷中,卻已經少了悲情與尖銳,而改為提出對美好新世界的嚮往。貝斯手大鈞表示,由於團員陸續成家生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思考方式也有所改變,因此漸漸展現出成熟與正面,也打算用鼓勵的態度來看待社會。「我們到底要留下什麼給後代?是核廢料、豆腐渣工程、沒有水土保持的土地?台灣需要的是長遠的邏輯。」
大鈞透露,新專輯將會「比較正面」,從早期對抗不公不義,轉變為探討全世界應該如何生活的課題。「飲水思源,我們應該多想『沒有了怎麼辦』?」阿吉對於地球資源消耗快速感到憂慮,「砍一棵樹就種回一棵樹我們作不到,水源污染了怎麼復原?」
反國光石化、支持香港反洗腦、守護東海岸等等,董事長近年仍然不停在現場演出中向樂迷傳達這些社會議題,「直接談論政治,可能歌迷會覺得不能接受,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其他的媒介傳達我們的想法。」如何以有趣的方式讓人們接受?大鈞舉上一張專輯「眾神護台灣」為例,便是引進了宗教觀的思考,「所有的宗教都在講賞善罰惡,樂迷就可以從當中對照現況。」大鈞認為,當樂迷的心眼漸漸打開,願意開始認清、接受事實時,便會有所覺醒,這也是「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的原因與證明。

打赤膊拒冷氣也是一招  身體力行愛地球

「比起十年前,現在的年輕人非常勇於『站出來』。」對於目前許多學生願意為了社會議題挺身而出,鼓手金剛(于培武)表示肯定,因此金剛認為,每個人身體力行是最重要的。「讓我們把愛傳出去!如果每個人都不開心,那地球遲早要掛掉!那時就來不及了。」
提起如何身體力行環保,董事長提出了非常多生活就能作到的小動作,如垃圾分類、隨手關電源、冷氣不設定的過低,關緊水龍頭等等,「我買食物從不拿塑膠袋與免洗餐具!」吉他手小豪得意的表示,而目前仍無家累的金剛更豪邁的說「我每天都打赤膊睡覺,都不用開冷氣!」
董事長認為,就像安全帽、禁煙、酒駕等事,一開始必須以處罰才能得到成效,但重點是長久下來,人們真的瞭解到這是為了健康與安全,才能發自內心的行動,因此,如何傳遞正確的觀念,才是最為重要的。

為了核電歸零 董事長全員甘願當「0號」

眾所皆知,董事長樂團熱愛棒球,除了曾經寫歌給陳金鋒,讚嘆一路追逐夢想的事跡外,他們更將目前最關注的「核能」議題在自組的棒球隊上表態,「我們每個人的背號都是0號,因為要傳達核電歸零。不過這讓裁判很困擾,所以我們後來在前面還是加上了自己的背號。」阿吉笑道。「我們這是學大聯盟,為了紀念第一個黑人大聯盟球員傑基·羅賓森,每年會有一天,所有出賽的球員都穿上他的背號42號那件事!」大鈞解釋。而除了在球衣上的小革命之外,董事長也透露,將要為反核發起長期的活動。家在基隆瑞濱的阿吉表示,其實自己離核電廠非常近,讓他深感威脅。
當年從骨肉皮時代開始,阿吉便對「要唱自己的歌」一事有所堅持,董事長十多年來累積的創作,台語歌便超過半數,「我們比較熟悉台語,平常都在用,唱出來的歌更有味道。」而董事長目前所經營的大吉祥工作室,更只要知道有人願意唱母語歌,都願意大力協助,例如蔣進興、男子漢樂團、嚴詠能等音樂人,都因為各種的母語而合作愉快。「為什麼董事長樂團現在還在?我想是社會上有很多不公不義,只要我們還有麥克風,就可以為這些事情發聲。」阿吉這麼感嘆著,為了繼續傳達他們所關懷的,董事長將以「霸氣」混合著「爸氣」,堅持下去。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卡地布拒遷祖墳遭約談 「要約談全部落一起約談!」

2013年6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要約談全部落一起約談,要抓全部落一起抓!」台東知本卡地布部落28日動員「全部落」,一起陪伴遭到警方約談的青年到警局說明「悍衛祖靈 拒絕遷葬」抗爭。
卡地布部落青年提供
卡地布部落的青年在2012年發起「悍衛祖靈 拒絕遷葬」行動,採取強悍作風進行一系列的抗爭,雖然目前暫時得到口頭上的停工承諾。但從今年2月開始,陸續已有12位部落族人卻因此遭警方約談,因此卡地布部落決定再次主動出擊,動員全部落包括部落最高首長拉罕、三大家族、卡地布長老團、青年會、婦女會等組織等,所有曾經參與行動的族人集體主動到台東市警局說明,不讓部落族人單獨面對警方。
2012年9月當包商準備強行動工,卡地布部落動員力阻,部落青年更在當地搭瞭望台輪流巡守,終得到口頭上的停工承諾。但抗爭行動結束後,警方對部落說已結案的同時,卻從2月開始陸續傳喚了12名族人。
卡地布部落青年會長朱正富表示,警方多次傳喚族人,將每次抗爭的錄影蒐證中擷取影像,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進行訊問,造成部落人心惶惶,唯恐被警羅織罪名。
朱正富強調,此次集體說明的行動是基於保護族人的立場,他們拒絕警方以分別傳喚個人的方式來分化部落力量與動搖部落的團結,他表示,全部曾經參與的行動的族人此次同時現身,也有助於警方一次釐清事件。
以「團結、在一起」為名的卡地布部落表示,「祖靈教導我們,在部落裡都是一家人,願意為部落犧牲奉獻的人,部落也會給予回報!」他們表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因此出動全部落老幼一起要陪同被傳喚的族人,以表達將守護自己部落中的兄弟與孩子的心意。
台東縣府與市公所在2010年以觀光發展的名義,要求卡地布部落遷走祖墳,但對族人而言,自從日治時期被迫改變室內葬的傳統後,祖靈便已長眠於此。卡地布部落更強調,部落所有的祭典與活動,都必先從到墓園與祖靈對話後才能開始,若是沒有了祖靈,部落的文化與信仰便將無從延續。
包括在南島文化節開幕時衝上舞台宣戰、在墓園外搭瞭望台輪流巡守、兩次在台東上街頭遊行、走上凱道等,卡地布部落一年多來已經多次採取強硬的抗爭,甚至堅持向台東縣府與市公所提告,此案尚在高等行政法院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