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統一夢世界」衝擊曾文集水區 環評進二階嚴審

2013年11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29日進行「統一夢世界園區」開發案第三次初審,基於內政部10月所公告的「全國區域計畫」中,該區劃於一級環境敏感水庫集水區,因此環評委員做出應該進二階環評從嚴審查的建議,將送環評大會審查。
此案預定地位於台南市玉井地區玉峰堰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且計畫面積高達152.0129公頃,號稱全台最大遊樂園。籌畫長達20年,但4年前送審後多次申請延長補件期限,直到今年才又開始送件。從目前的計畫來看,除了遊樂區部分會有小型機械與大地冒險野外健身等設施,更有219平方公尺的面積將是三到五層樓的國際觀光旅館、休閒度假旅館、青年旅館、企業休閒中心各種等級的9棟旅館,合計1801個房間。
這是「全國區域計畫」10月17日公告實施的一個多月後,第一次有環評會議依此來進行討論。此案位於曾文水庫的集水區,屬於第1級環境敏感區,當中的水資源將作為家用與公共給水用。
雖然統一企業在會中表示,其不屬於子法中規定的五項敏感範圍之內,並沒有與水資源保育直接相關,只要承諾會做好汙染控制就不違反規定。但環評委員認為,從目前提出的計畫中,看不出他們能夠實際做到這些承諾,因此認為還是應該進二階環評,做更嚴謹的審查。環評委員簡連貴更表示,既然已經列為第一級環境敏感區,便應以保護環境為主,何況此案是遊樂區而非公共設施或公共事業,更應該避免做非保育目的開發行為。
「別在自己的家鄉蒙上破壞土地與水源的惡名!」台南環盟張讚合向統一集團體提出懇切呼籲。訴求統一集團出身「台南幫」應該飲水思源,保護台南的土地與水源。
張讚合以「台南的母親」來稱呼曾文溪,表示目前台南市的自來水有82.2萬cmd都來自曾文水庫,對台南的民生相當重要。且在八八風災後,曾文水庫、南化水庫出現嚴重淤積,且越域引水也已經停工,若此案所在的玉峰堰再不保,不但曾文淨水廠、台南大湖的供水、甚至下游的台江國家公園與黑面琵鷺的棲息地都將受到衝擊。
張讚合更表示,玉峰堰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一直面臨非常強大的解編壓力,他雖然不願多加猜測是否與統一集團有關,但若將其降為「工業用水專管」,玉峰堰就會降級為二級敏感區,那麼除了統一的夢世界,更多的開發壓力將會接踵而來,進而毀滅曾文溪。因此他向統一集團喊話「別當歹大頭」。
黏麗玉找到的高球場設計圖而水資源聯盟成員黏麗玉更找出一份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圖,雖然在目前的送審資料沒有出現高爾夫球場的設計,但有間「上海群鼎」已經為此做出設計圖,並且放在其公司的網頁中做為案例,要求統一解釋清楚。「我們不認識這間公司」統樂公司楊先生澄清,約15年前趙少康擔任署長的時代的確有送審過,但當時遭到否決後便已經放棄了,他更承諾,之後的開發計畫也不會再有高球場。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解編內湖保護區 慈濟再接再厲 都委會小組決「兩案並呈」送審

2013年11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北市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在28日下午進行「慈濟內湖園區開發計畫」的第9次專案小組審查會,由於此案擬將保護區變更為社福專區,爭議多年來一審再審,不斷進出都委會專案小組與大會,這次在小組得到了以「兩案並呈」送進大會審議的建議。
  • 第一方案:為將建物容積率需降至100%,先通過主要計畫的變更,再將細部計畫做環評。
  • 第二方案:併入內湖區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中。
對此,持反對意見的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與環保團體抨擊其程序大有問題,他們提出,市府30年來不願做保護區劃定的通盤檢討,卻又進行個案的變更,為特定機構開後門。
反對意見的守護內湖保護區聯盟與環保團體
此計畫位於大湖公園北側,面臨30公尺寬的成功路五段,面積合計約44,829平方公尺,分為北二基地,北基地27,896平方公尺、南基地16,933平方公尺。其實若社福專區的面積小於5000平方公尺,那麼可以在不變更保護區的狀況下運用保護區,但慈濟始終不願將此案規模下修至規定以下,而選擇爭取變更保護區。
該預定地雖仍劃設為保護區,但40多年前便遭到非法填土,慈濟在16年前購得之後,目前仍有志工利用當中的柏油、水泥地與鐵皮屋進行回收等服務。因此慈濟自1995年開始送件,不斷要求將保護區此解編,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後,開發為社福大樓,計畫將有圖書館、文藝展演中心、幼教中心、社區大學與長青學苑、老人輕安居、環保中心等社會福利設施。

法源有爭議 以社福需求逼都計法

慈濟出動成員與志工數十人,一再重申鄰近的社區居民需要這些公共設施、慈濟的義舉可以提升「善經濟」等,這些說詞,讓原本應該就「都市計畫」來審查的會議,多了「社會福利」、「經濟」的色彩,也模糊了爭議的焦點。
慈濟要求解編保護區,一向引用《都市計畫法》中的第27條第1項第3款「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法規,也長久以來引起質疑。
反對民眾指出,慈濟為民間團體,此案又已爭議多年,不論是國防、經濟發展或是急迫性,都不適用此法條。但北市都發局主秘劉惠雯表示,市府對《都計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一向認定從寬,農禪寺、法鼓山、慈惠堂等案當時都是用此法條。
但守護內湖保護區聯盟成員洪美惠提出監察院對「台北好好看」於2012年6月7日的發出的函文,當中明確指出,對都市計畫法27條應該從嚴適用。洪美惠強調,第27條的都市計畫個別變更,是針對第26條定期通盤檢討變更所設的例外規定,因此市府不但應該從嚴處理,更該著手面對的是全市保護區、或至少內湖區的通盤檢討。
審查委員李永展亦表示,都市計畫法27條到底適用何種狀況,應該要由中央來釐清,他也擔憂此例一開將造成更多問題。
此案自1995年以來,不斷進出大會與小組之間審議。

市府:不會再做保護區通檢 內湖通檢正在啟動

雖然已近30年未做,但台北市政府曾多次重申,將不會再辦理保護區的通盤檢討,護樹志工潘翰聲批評,不做通盤檢討,卻放任個別開發案申請變更,「前門守很嚴、後門開很大」。反而是讓溫泉業者、宗教團體、學校等有錢有權勢的私人大片大片的解編保護區。
而劉惠雯表示,內湖區的通檢已經在著手進行,她以已經辦理完成的南港、文山、北投區,以正在進行的士林區來評估,提出可能必須花10年才能完成。至於慈濟能不能等?列席的市議員高嘉瑜提出看法:「此案實際送審不過8年,慈濟卻一再對外表示已經等了16年」,若這表示他們願意等16年,那麼在市府積極辦理下,8年的時間應該足以做完內湖區的通檢,而此案便能以合於程序的方式得到結論。

先通過變更?先環評?程序問題未決

程序上的爭議除了該通盤檢討或是以個案變更進行外,尚有此案需不需要環評的爭論。也因此,民間團體對主席辛晚教提出的第一方案「先通過主要計畫,再對細部計畫進行環評」不滿,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廖本全批說「這就是特權!」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提出見解,「保護區變更的審議決定就是開發許可,因此在依法進行環評並且通過之前,此案不能做出決定。」「環評法第14條第1項明文規定,在依法辦理環評並通過前,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做的開發許可,根本就是無效的。」陸詩薇認為此案不但位於山坡地,且面積超過五公頃,就是在規避環評。農村陣線政策遊說主任林子淩強調,她曾經透過農委會確認,該案中的20多筆土地全部都是山坡地。
在這兩個爭議未決之下,民間團體認為審查小組不該為了追求「效率」而便宜行事。林子凌表示若最後大會同意變更,民間團體不會放任這麼嚴重的程序瑕疵,「一定會告到底!」
至於目前該地仍維持著多年前違法鋪設的柏油與鐵皮屋的景觀,慈濟也在那裡不斷辦理志工活動。陸詩薇指出,在不擴建、不變更保護區的狀況下,慈濟現在就隨時可以拆除柏油與鐵皮屋了,兩件事不需綁在一起。潘翰聲也質疑,慈濟刻意不作的舉動是一種勒索。

無法跳脫慈濟二字 專業審都計難

「如果提案人不是慈濟,此案其他的建設公司來提,能夠取得信任嗎?」審查委員李永展呼籲應將此案拉回都市計畫專業的角度來審查,跳脫出慈濟與社會福利。
李永展亦引用另位委員張桂林在第8次會議題出的質疑,「為什麼非在此地不可?」以目前的規模而言,慈濟根本不需解編保護區。李永展舉出,例如倉儲、志工培訓中心等設施,堅持要在內湖設置必要性何在?若慈濟願意捨棄部分設施,將基地規模縮小於五千平方公尺,現在馬上就可以著手了。
李永展更反問,若發言的慈濟人在在表示目前的回收站帶給包括老人、身心障礙者的民眾愉快,那麼將基地落腳在老人人口率更高、社會資源更少的雲林嘉義等縣市豈不是更好,為何堅持要在這塊保護區上進行。
審查委員普遍認同慈濟的善行,期待慈濟日後改善現況,營造成綠地、綠建築等友善自然的環境,但也對當中的程序爭議頭痛。
討論初期,多認為走向通檢,循正常管道開發才能得到各界的接受。但當知道通檢恐怕要花10年時間才能完成時,許俊美甚至表示,「只是程序上的問題」。他甚至擔憂再拖下去影響到其他案子。但李永展則有不同見解,認為慈濟案在眾人的關注與重視之下,可以讓整個內湖通檢變快,反而造福更多內湖人。

民團爆料:慈濟多次變更保護區、農業區  容積率「討價還價」

黃台生與主席辛晚教更主動提出了將總量減量,把容積率降至100%後,先通過主要變更計畫在對細部計畫進行環評的方案。此議讓民間相當不滿,洪美惠在發言時便已經指出慈濟從2010年提出容積率160%,2013年3月修為120%,這次再砍為113.2%,根本是在討價還價般的荒謬。
多次揭發財團開發保護區弊案的環保人士林子淩也指出,慈濟多次將保護區、農業區或工業區申請變更,根本已經「食髓知味」。
林子凌列舉,包括台中的慈濟志業園區,或是花蓮玉里慈濟醫院,慈濟手上的醫院、學校、志工中心、社福園區中,不乏以這種手法取得的。尤其基隆安樂社區,屬於山坡地、環境敏感區,幾乎比內湖案更有瑕疵。
林子凌呼籲慈濟,除了關懷人與人之間的倫理外,更要對「人與土地」間的倫理有所反省。她強調,若最後大會同意變更,民間團體不會放任這麼嚴重的程序瑕疵,「一定會告到底!」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把自己種回部落 泰雅女孩找到《好久不見德拉奇》

作者:賴品瑀
好久不見德拉奇dvd封面設計,莎韻西孟提供德拉奇,即為泰雅族語的小米。堅持傳統的老婦人Yaki Yabon(雅鳳奶奶)親手將小米種下到收成的一年,泰雅族女孩莎韻西孟(Sayun Simung)藉著拍紀錄片的計畫回到自己的部落。看著Yaki將種子播下、等待發芽、間拔小米苗、驅趕小鳥、結實收成的過程,也看著莎韻生硬的講著族語,紀錄著族人間的親情,更紀錄著把自己種回部落的腳步。
莎韻西孟出身在梨山至武陵農場之間的環山部落,Sqoyaw這個美麗名字,便是環山部落泰雅族語名。在中央尖山、南湖大山、大雪山等3000公尺以上的山岳包圍環繞下,環山部落位於海拔1660公尺的山谷中。
但這遺世的美麗部落,在族人選擇種植水蜜桃、梨子、蜜蘋果等高經濟果樹後,小米卻漸漸成為「好久不見」的作物了。同樣的,面臨當地只有國小、國中,一批一批的孩子下山讀書之後,在相思之苦中,也漸漸遠離了部落。
莎韻便是下山讀了高中、大學的孩子之一,畢業後隨即投入了文字記者工作之後,曾任原民台、年代電視台記者、原住民青少年專欄寫作等…但就如同時擁有漢名與族名兩個名字,縱使再奮力工作,許多的衝突與不習慣的心情一直都存在。當莎韻參與公視紀錄片《司馬庫斯》的製作時,「回家吧」這幾個字不斷出現在莎韻的心頭。
莎韻帶著攝影機回部落,藉著紀錄片的拍攝,莎韻挑選了三個部落族人的家庭,Yaki Yabon的子女就如同許多中生代的族人在山下打拼,「我不怕寂寞,只是還是很想他們。」在老人家快速凋零的狀況下,Yaki Yabon還是堅持著親手種植小米。而中生代的惠娟與詹姆士兩個家庭,則陸續把孩子送下山唸書,面對與子女分離之苦外,忙於管理果樹等家計外,也對於傳統文化的流逝有些無能為力。
「小米跟我們泰雅族很像,很團結、緊密的在一起,但要是分開了又可以堅韌。」莎韻選擇以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小米來談,部落族人的「家」以及「傳統文化」,正在怎麼跟現實社會不斷相互拉扯。透過栽種、烹煮、餐桌上的交流,片中小米不只象徵著生命的延續,也代表著家族情感的傳承。
「如果再年輕一次,我想要把這片父母留給我的土地,全部種滿小米。」在紀錄片中,Yaki Yabon緩緩說著。其實十幾年前,和大多的族人一樣,Yaki Yabon也曾放棄種植小米,但從小跟著父母種植的記憶,還是深深的在她心裡。2年前,用自己留了十幾年的種子混合著司馬庫斯部落送的新種子,Yaki Yabon再次將小米播入土中。
雅鳳奶奶
環山部落當年跟著開墾梨山的政策,而開始種植水梨、水蜜桃與蜜蘋果等高經濟作物,雖然當時讓他們成為幾乎人人是百萬富翁的部落,但鏡頭轉向兩個中年人的家庭,惠娟與詹姆士以種植高經濟作物水梨賺取貨幣,也支付小孩「下山讀書」。「我穿他們的衣服、睡他們的房間,我好想他們。」紀錄片拍攝時間跨過夏季,不但看著中生代在果園忙碌的套袋、收成、裝箱出貨等工作,也看到一批國中生畢業後下山求學至於畢業後還會不會回來呢?沒有孩子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部落的生活中,其實還是會用到小米,在除了Yaki Yabon,沒有人種植的狀況下,便只好去雜貨店買了。「也許這些小米是從美國來的?」面對這些用塑膠袋一包一包裝著的小米,莎韻猜測著。
小米片末,看到惠娟帶著她親手做的醃肉前往拜訪Yaki Yabon,向她討了一些小米,並約定今後要向Yaki Yabon學習種小米。「在讓上天接走之前,我還能傳承,終於有人要學了。」Yaki Yabon笑了。「不會說族語,可憐呀!」在一片笑聲中,莎韻也用著生硬的族語試著對話,「Yaki,以後我每個星期都來找你學族語好嗎?」
正如小米在許多原住民的心中,代表著豐收、團圓,在《好久不見德拉奇》這部片中,我們看到了一位泰雅女孩將自己種回部落,而且隨著影片感動人心,更多青年也更想順著自己心裡那個聲音,真誠的打算回部落的計畫。
【相關文章】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用女性的力量 奪回綠地與公共空間

2013年11月20日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東京的公園與街頭搭帳棚長達10年的女性藝術家市村美佐子(Misako Ichimura ; いちむら みさこ)放著學者生涯不做,有個女人寧可在公園裡搭帳棚長達10年,只求把屬於公民的空間佔領回來。
社運團體或公民為了護樹、反迫遷,不斷開記者會、請願,不獲公部門正視後,抗爭昇溫,抱樹、用鐵鍊互相綑綁等行動,並非台灣才看得到。一向鎖定環保、污染、人權等社會公共議題的鐵馬影展,19日安排了日本行動者市村美佐子與護樹團體以「新自由主義下的公共空間與無住屋者運動」為題進行對談,分享公民能如何奪回公園綠地等公共空間。
在東京的公園與街頭搭帳棚長達10年的女性藝術家市村美佐子(Misako Ichimura / いちむら みさこ),原本是一路科班的藝術家,但在2002年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參與了佔屋(squatting)創作後,返回日本便在2004年開始在東京代代木公園 (Yoyogi Park) 與無住屋者共同搭帳篷居住。
就像台灣目前可見不少遊民在車站、公園棲生,衝突也時有耳聞,甚至曾有市議員主張用噴水的方式驅離。日本在1990年後,同樣在東京出現大量的無住屋者,隨後在2000年中期,又出現一群臨時喪失居所的年輕的「網咖難民」。到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後,狀況更為嚴重,大量勞工淪為派遣,底層勞動者被迫退出勞工宿舍,進入市區公共空間遊蕩居住,至今東京仍有數千位無住屋者在公共空間生活。
透過市村美佐子的介紹,可見東京的無住屋者經由自身生活自律,及每晚便利商店的淘汰食物以及教會、慈善團體的救濟物資援助,至今有些人甚至已經不需要使用貨幣過活。
市村美佐子表示,就是一股對於社會的不滿讓她選擇以實際加入第一線的方式來聲援,更進一步號召佔領公共空間。她在公園裡搭起帳棚,更舉辦「繪畫聚會」、「女性茶會」等活動,除了提供免費的咖啡茶座,甚至舉辦手工及繪畫班。市村美佐子更特別關注女性,除了出版描寫女性無住屋者的書信繪本《Chocolate in a Blue-Tent Village: Letters to Kikuchi from the Park》,甚至舉辦工作坊,讓女性成員利用有機棉以及廢棄回收衣物縫製成手作物與布衛生棉,再販賣給支持者以換取一些生活經費,儼然成為一個小型的自助經濟模式。
可愛貓屋作行動基地。市村美佐子提供。 手做月經帶。市村美佐子提供。
在市村美佐子的巧思下,公園與街頭陸續出現青空圖書館、246廚房、行動咖啡館、免費社區手工及繪畫班等。運用藝術的手段,布置營造出舒服一點的空間,不但將現場改變氛圍,更防止了外來者的騷擾與欺負,她甚至曾經親身睡在紙箱裡九個月,將人聚集起來,達到「佔領」的效果,「是我們的行動,才創造了公園」市村美佐子一再強調。
「什麼是公園?什麼是公益?」市村美佐子再以「Nike運動公園」為例。原本位於澀谷車站附近的宮下公園 ,在2010年遭遇運動用品財團耐吉(Nike)的介入下,準備改建為需要收費的運動公園,從此公園將會在夜間上鎖,居住其中的帳篷族當然也會遭到驅離。因此市村美佐子號召了東京的文化藝術行動者,發起了長達半年「No  Nike」運動,在公園不斷舉辦了展覽、研討會、相談會、音樂會、電影放映等藝文活動,高峰期曾有百餘人參與佔領、演出行動。例如發現公園的長凳將遭撤除,他們便號召民眾從家裡帶去各種的椅子擺放在公園中。
甚至出現「藝術家進駐宮下公園」,搭起了藍色帳篷居住,市村美佐子解釋,這項行動,不但是對抗Nike運動公園的計畫,同時也是諷刺目前藝術圈相當興盛的「駐村創作」,市村美佐子質疑,找個藝術家空降到一個空間,做些跟當地無關的東西的意義何在。
市村美佐子以藝術的力量奪回公共空間,台灣也有不少類似的行動,為了留下江翠國中的樹海,幾位退休老師在最後關頭也進行抱樹、以肉身阻擋工程的手段。參與護樹行動的退休教師黃淑美則表示,他們一群十多位退休教師,阻擋移樹計畫亦有六七年,除了希望留下大樹,讓以後的學生擁有一個好的環境來學習外,更認為自己的挺身可以「喚起社會、社區對生活環境的關心。」
「這是教育者對社會的使命」黃淑美強調,她認為在學校內,不能有說一套做一套的言行,否則將給學生最壞的身教。
護樹志工潘翰疆提出,不管是市村美佐子、江翠護樹的老師們,甚至國際上幾位以抱樹坐樹行動出名的幾位行動者,清一色為女性居多,可說是「陰性的力量」,溫柔而堅定。「不管結果怎麼樣,種子是散播出去了。」潘翰疆引用國外行動者的打氣來信,市村美佐子則回應,相當感激用身體來護樹的人,「不是少數幾個人的責任,這是每個人的問題。」市村美佐子認為,必須不斷將這樣的想法,讓更多的人知道。
市村美佐子表示,目前正在對東京奧運展開一連串的反對行動,因為首先是日本在核災之後,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優先解決,再者,進行奧運的同時,必定會直接衝擊在公共空間生活的數千人。潘翰疆回應,目前台北市為了世界大學運動會,也將除去林口上千株樹木,是類似的問題。
※ 加入「環境資訊中心」粉絲頁,來給環境按個讚  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台灣幼教發展活化石有危機 南崁居民籲文化部搶救

2013年11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路邊一棵榕樹下 是我懷念的地方...」唱著名曲榕樹下,一群來自桃園蘆竹鄉南崁地區的民眾,20日前往文化部,為了育幼院老宿舍請命,希望文化部能夠積極介入,讓南崁留下珍貴文化綠資產。
居民們表示,老宿舍尚在申請為歷史建物的行政程序中,但是7日竟然遭鄉公所強行開入怪手,進行先期規畫地質探勘及測量,讓他們相當擔憂老屋子是否即將遭到粗暴對待,因此前往文化部陳情,呼籲部長龍應台應出面對鄉公所的粗魯探勘行為進行法辦,更建議政府應該放寬歷史建物的申請資格,讓歷史文化有機會能夠繼續留存。
面臨遭鄉公所拆除改建為運動中心的命運,原為舊臺灣省政府桃園育幼院員工宿舍舊址,位於蘆竹鄉南崁地區的吉林路與長春路,目前該處存有三排二樓的老建築,以及一些50年左右的老樹,而當年的幼教園區已經不在。
曾以家眷身份在該地住過30年的居民任孝君表示,園區連結著台灣幼教啟蒙者張雪門先生的故事,該育幼院更是台灣第一批幼教場域,是南崁地區最值得保存的一塊綠地。
任孝君對比南崁今昔空照圖任孝君找出1980年代的南崁地區空照圖,顯示目前擁有上千戶人口的南崁,當時吉林路上更只有寥寥七戶,而該地的歷史建物本來有三,其中當年南崁國小的日式院長宿舍已遭改建成圖書館,另有一座「五福宮」已獲列冊三級古蹟外,便只剩下育幼院員工宿舍了。
由於桃園地區並無樹木保護的法條,因此居民只能就文化資產部分爭取。居民孫毓晴表示,南崁地區目前變得高樓林立,幾乎快要沒有綠地可以呼吸;好不容易有留下這片珍貴的寶藏,員工宿舍舊址中有許多的老樹,提供了水泥叢林的一點難得的綠意。
文化部的古蹟聚落組組長簡玉華出面接下居民的陳情。簡玉華表示,18日才獲得蘆竹鄉公所進行施工的消息,但經文化部初步瞭解,目前鄉公所的工程尚無觸法,但文化部也已經立刻去函桃園縣文化局,要求鄉公所先暫停工程。蘆竹鄉公所向文化部回覆,表示目前只是進行一些清理,並未傷害到建物。
簡玉華表示,育幼院員工宿舍目前正在審查中,尚未正式認列,而21日桃園縣文化局排定前往當地現勘,也歡迎民眾參與。但簡玉華表示,必須尊重縣文化局,文化部將不會派員參與,也對文化局的判斷有信心。簡玉華釐清文資法,表示當中並沒有硬性規定必須要百年歷史才能受保,其他的文史價值,都是可以議論的。她亦承諾民眾,文化局將會積極掌握此案動態。
居民提議,這棟建築可以成為南崁地區一直缺少的藝文使用空間,讓南崁此地增加更多的人文氣息。但居民吳小姐也向文化部求救,表示鄉公所曾經對外放話說,由於地方經費窘迫,若居民有心進行活化,應該提出好的方案。吳小姐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不該將責任都推給市民,對此,簡玉華回應,文化部將會與地方進行溝通。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畫展x攝影展x影展x音樂會 藝文界聯手「不核作」

2013年11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當局還在將漲電費、經濟成長等作為必須發展核電的恐嚇時,不如看看世界各地的因核災、核彈、核子試爆等被曝人類與動物面貌。反核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宣布,將在11月22日起,於台北松菸舉辦為期10天的〈2013 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的大型複合式展覽。
除了名畫家幾米等台日插畫家的作品將展出外,來自世界各國的影展、攝影展,也將藉著視覺藝術,讓更多民眾展開對於核電議題的對話與討論。動態部分將有音樂會、市集,甚至cosplay大賽,也企圖宣告反核行動不只在街頭,更在生活樂趣之中。
綠盟的〈2013 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即將展開
綠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此次複合式展覽如同「一個故事的多種說法」,由社運、藝文、文創互相跨領域合作,以文化展現「不核作」,除了將福島核災後台灣與全球對核能議題的創作整理集合,更是為了明年三月的大型街頭遊行作準備,追求更底層的民間力量。

核災「視而不見」? 國際反核電影、紀錄片台北首映 

在「核電影」影展部分,與知名影評人林木材合作,選出19部國內外與核能相關的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短片,分為「311與希望之國」、「核殤記憶」與「核集:實驗動畫選」三單元。這些影片不但來自全球12個國家,其中更有12部將是在台灣首映。
開幕片《無人地帶》的導演藤原敏史與紀錄片《A2-B-C》的美籍導演伊恩湯馬斯艾許,都將來台觀眾面對面交流。國內積極反核的藝文人士如導演柯一正、鄭有傑、作家小野、郝廣才、鴻鴻、九把刀,以及鹽寮反核自救會代表等,都受邀參與映後與談。而其中19分鐘的精選動畫,也將在本週的五六運動進行試映會,供民眾一睹為快。
林木材選了德國紀錄片《烏拉山變形記》的劇照作為影展海報與手冊封面,只見一位災民的黑白臉孔凝視著前方。對此,林木材解釋,發生在俄國烏拉山的核武工廠事故,造成了嚴重卻罕為人知的輻射污染,當地居民彷彿獨立在世界之外,默默承受著這場災難。不但守護著區域內的環境與動物,更不斷驅離前往盜伐樹木的工人,為的就是阻止遭輻射污染的木材傷害不知情的消費者。
核電影影展
林木材強調此次影展以「視而不見」為主軸,表現核災巨大卻又看不見的特性。因此林木材認為,此次影展不只是反核與否的論述,更是藉著凝視這些被迫與核共存的人、動物、自然,思考「核」的未來。林木材表示,除了核能,包括政府暴力、歧視等等,也都是看不見,觀眾在這些影片中也可得到反思。

220幅台日反核插畫 異想世界促對話展開

從去年六月開始,台灣插畫家同心發表了上百張反核海報,並印成海報、進行巡迴展,以藝術與異想的角度來傳達反核的意念。其實這批風潮,是從日本知名插畫家奈良美智率先發表畫作而起,當時號召國內藝術家響應的小路映画,這次找了日本「脫原發海報事務局」合作,將一起展出220幅畫作。
為了讓展出可以擴散到全國各地,以幾米為首的20位插畫家,更提供了親筆簽名A2裱框畫作來義賣,希望可以募集到經費,兩位正妹插畫家陳青琳、欣蒂小姐在記者會講解作品理念。
陳青琳作品陳青琳
陳青琳的畫作中,一位全身青綠的山神哭泣著。陳青琳表示,若世界上有守護神,那麼他必定默默替人類承受了非常多的災難,但要是有天守護神再也無法承受了呢。
欣蒂小姐作品
欣蒂小姐的畫裡美麗的動物都成了黑白色,欣蒂小姐認為,包括核電,人類正在透支下一代的資源,要是以後的孩子再也無法親眼看到這些動物,只能從螢幕上看到那將是非常哀傷的事情。
 
策展人王信允說,常有人問他用插畫反核有什麼用,但他認為,每當看到親子、朋友,在一幅作品前展開對話,便是反核行動已經從街頭走回民間的日常生活中了。因此他認為「這不只是是單純的藝術展,這是讓藝術介入社會、介入行動。」王信允強調,會繼續鼓勵插畫家持續畫下去「用愛與堅決來反核,直到無核的那一天」。

《被遺忘的動物們》再來台 凝視核災、核彈、試爆被曝者

攝影展部分則有「太田康介攝影展」與「世界被曝者」兩部分。太田康介深入福島災區搶救遭人類遺留的貓狗與牲口,並推出《被遺忘的動物們》攝影書與展覽,之前在台灣已受到矚目與討論,這次他將再次來台。
「世界被曝者」則是沈重凝視在核能使用過程中「犧牲者的歷史」,除了福島核災、廣島長崎核爆,還有大溪地、馬紹爾、中亞、白俄羅斯各地,因核武、核子試爆等,深受輻射傷害卻遭到世界遺忘的身影。策展的「世界被曝者協會」森下美步表示,「唯有不斷展示被曝者的照片,才能讓他們的生命不致白白犧牲。」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幾米:核災是真的 核安是假的 20位插畫家捐畫反核

2013年11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一個男孩趴在青綠草地上,簡單一句「核災是真的,核安是假的。」著名繪本畫家幾米在作品《真的假的啊?》當中,表達了他的反核立場。幾米將與其他19位插畫家,義賣自己的親筆簽名畫作,以支持反核行動。
幾米作品真的假的阿?
近年積極投入反核行動的民間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將在11月22日起於台北松菸舉辦為期10天的〈2013 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的大型複合式展覽,活動包含影展、攝影展、插畫展、音樂會、市集與講座。其中去年開始以數百張作品參與反核行動的台灣插畫家們,將在此次展覽與日本插畫家聯手展出220幅反核插畫。包括了名畫家幾米,插畫家們提供了親筆簽名A2裱框畫作,希望募集經費讓〈台日反核插畫聯展〉得以在台灣各地巡迴展出。
311 核災後,日本知名插畫家奈良美智,率先公開發表反核畫作,甚至開放下載,只求反核心聲能遠播,除了在日本本地,獲得插畫家與素人的熱烈響應,台灣的插畫家也在小路映画平台發起號召下,自2012年6月開始以上百張反核插畫隔海呼應,甚至成為年曆等文創商品而大受歡迎。
這些有志一同的作品,將有220幅在此次的兩地反核插畫聯展中展出,第一站便是在11月22日至12月1日的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菸廠,將有220幅創作參展。但插畫家們更期待這些作品之後能繼續到台灣各地巡迴,將他們的反核意念推廣得更遠,因此紛紛提供親筆簽名 A2 裱框畫義賣。
插畫家日淳說,「現在的我們可以享受開放的自然資源與空氣,在未來的核汙染裡,我們只能生活在溫室裡。」徐至宏則表示,「堅持作對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來集氣。」除了幾米,參與募資的插畫家還包括了欣蒂小姐、破傷風、徐至宏、吳世貿、C CHUNG、SHON SIDE、57、飛飛飛、蔡旭晟、哩賀、黃炸炸、Rosy Chang、武巴、陳青琳、包大山、CROTER、小手術等人。
籌辦這次展覽的綠盟表示,此次「2013 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的大型複合式展覽,是將過去幾年所累積串聯的文化資源集合。綠盟希望再次藉著結合不同領域的合作,來運用各種文創展演宣傳反核理念及教育推廣,同時也加強各個組織聯結,訴求的是就全台灣的廢核民意,因此希望這些展覽的內容,未來可以繼續到各地的廢核行動據點巡迴展出,就也就是為何插畫家願意提供畫作來義賣的原因。
綠盟表示,雖然核四議題與公投因政治情勢而陷入僵局,但民間仍不能鬆懈,必須持續的串連與凝聚反核力量。目前民間持續有大小反核行動,除了藝文界發行的五六運動至今仍在持續,尚有反核行腳、音樂人巴奈自發50場反核談唱巡迴等,更有許多民眾在自家、工作場所、獨立小店等場域掛上反核旗,甚至成為「反核柑仔店」與「反核條ㄚ咖」,在基層進行小型的推廣。根據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統計,目前已有一萬多面反核旗飄揚在全國各地,330多個據點加入,遍佈104個鄉鎮。綠盟也預告,明年三月將再次發起街頭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