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正反方舌戰5小時! 慈濟內湖開發納通盤檢討 可優先審查

2014年4月1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爭議10多年的慈濟內湖保護區變更案,10日第5度進入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進行審查,由於此案預定地位於保護區,且其中20多筆土地全列為山坡地,是否可以為了慈濟進行個案變更?引起當地居民所組的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與都計學者、法律人反彈;而支持的慈濟會員與志工也紛紛動員,正反方民眾合計上百人擠滿旁聽席與走廊,雙方舌戰5個多小時。
攝影:賴品瑀
「綁架受傷的土地來成就志業!」不但民眾擔憂此變更毀壞生態與造成淹水等災害,學者與法律人更痛批此將成為保護區違法開發的惡例,一再要求「先環評再變更」,並以私人提出個案變更並不合法等由,要求慈濟主動撤案。
在11位委員有7位贊同納入通盤檢討的狀況下,擔任主席的副市長張金鶚自認提出了折衷的解決方式,做出「在不違背通盤檢討的前提下,可優先審議此案」的決議;但反對民眾表示這樣只是在拖延,甚至不過是「過個水」罷了,對此仍感不滿。

慈濟:保護區變更非個案  未獨厚慈濟

慈濟內湖園區環境現況(圖片來源:內湖環境教育促進會)此案始於1997年向內政部送出「兒童醫院」的興辦計畫書,並於2005年改為申請「社會福利專用區」。從此進出北市都委會專案小組與大會多次,並在去年11月28日的第9次的專案小組以「兩案併呈」送進大會。
第一方案為建物容積率需降至100%,先通過變更主要計畫,再將細部計畫做環評;第二方案則是併入內湖區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
慈濟在此案規劃內容有社會福利中心、倉儲及急難指揮調度中心、國際志工培訓及發展中心、環保教育空間。慈濟此次送件將修改計畫,包括容積率從160%降為100%、允許使用項目從14組降為9組,並將滯洪沉沙容量從1,312平方公尺增加為3,020平方公尺,甚至以「圖書館、文藝展演、環保教育」等回饋為誘,也大手筆製作影片大談志業。
慈濟強調,該基地早已遭違法填土等破壞,唯有通過保護區變更,才能由慈濟來改善現況,也提出台北市保護區採個案變更方式辦理的總件數高達89件,因此此次變更並無獨厚慈濟。

廖本全:違法變更有先例  不表示可繼續錯下去

但慈濟以《都市計畫法》中的第27條第1項第3款「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法規為由,長久以來也引質疑。
「做好事不能在錯誤的地方。」台灣農村陣線成員林子凌表示。反對民眾指出,慈濟為民間團體,根本不具提出個案變更的資格,蠻野心足協會律師陸詩薇指出,依規定只有北市府能提出。然長久以來,此計畫都由慈濟出面規劃、報告,北市府再無法推說是市府接受慈濟陳情而著手變更。
又此案爭議多年,不論是國防、經濟發展或是急迫性,都不適用此法條。雖然北市都發局主秘劉惠雯曾表示,市府對《都計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一向認定從寬,甚至指出農禪寺、法鼓山、慈惠堂等案當時都是用此法條。
陸詩薇駁斥,提出主管機關內政部分明指示應從嚴認定。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廖本全更痛斥,不能因為有違法變更的先例,就可以讓違法行為繼續錯下去。

反對方:開發位於山坡地  須先辦理環評

反對方指控慈濟刻意規避環評,雖然在兩案併陳中的第一方案中,以「先通過主要計畫的變更,再將細部計畫做環評」回應;但陸詩薇指出,此案總面積的4.4829公頃,當中20筆土地全位於水土保持法核定公告的山坡地範圍內,依照環評法對開發行為的認定標準中,各類園區、一般廢棄物再利用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等,只要位於山坡地,開發面積達1公頃以上,就必須辦理環評。
他們更主張,在土地使用區分變更決議之前,就應先辦理環評。陸詩薇找出1998年的都發局局長張景森的言論「欲將保護區變更做其他使用,首先要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才有可能論及都市計畫的變更。」
當地居民洪美惠指出,會議中委員也多提出要顧慮環境容受力,但該地區的環境容受力為何,必非慈濟或哪一位委員說了算,必須經過環評嚴格審核才有依據,而長久慈濟與審查委員會就容積率討價還價也是同樣不合理。對此,當地居民也已在2013年8月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北市府命慈濟先辦理環評。
慈濟土地分區變更面積表,資料提供:楊重信

學者:慈濟廉買保護區再變更  儼成台灣地王  

曾任前委員的都計學者楊重信也出面發言反對,不但強調對保護區進行個案變更不合理,應先進行全面通盤檢討,若在通盤檢討中評估該地可以解編,他也可以接受,但不能「看到慈濟就轉彎」,浪費那麼多時間來審查。
楊重信更指出,慈濟當初明知該地位於保護區內,還執意要買下,如今引發爭議,若是投資錯誤就該自行認賠,而不該動用所有力量硬要通過。但事實上,楊重信整理出慈濟自1991年來,一再刻意買下廉價保護區、農業區、工業區等後,再進行個案變更,運用這套手段,目前已成功變更了86公頃,根本成為無人可阻擋的「台灣地王」。
慈濟都市計畫變更案列表。資料來源:楊重信

慈濟:內湖環境已回不去! 僅有變更一途

除了變更保護區的合理性遭質疑,慈濟的計畫也遭批大有問題。廖本全指出,例如慈濟表示滯洪能力遠高於納莉颱風時,卻避談遠劣於目前的規範。居民李日進也指出,慈濟在報告書中表示已與里民妥善溝通根本是謊言,甚至2005、2012、2014年三個版本都有重大修改,卻沒有重新辦理公聽會、重新公展,程序有瑕疵。
洪美惠更指出,小組主席辛晚教以「會後補充」的方式,在會議紀錄中補充在當時會議並沒有說的話,她認為這是偽造文書。
「保護區能不能變更,並不是看做了多少善事!」民間與學者聲聲呼籲委員會應回歸都市計畫專業來進行審查,而非化身宗教護法。
不過慈濟仍動員志工與會員,提出慈濟長久行善而期待慈濟進駐,並以在地人身份強調水災與慈濟「一點關係都沒有」,且慈濟沒有要挖山,只是改善平地,他們認為不會造成傷害。並表示「內湖已經回不去了」,認為劣化後的保護區無法回復,只有變更一途,甚至指責反對方是「少數、為反對而反對」。
引起「難道慈濟不會做錯事嗎?,這就是傲慢。」的反彈與質疑,認為就算是慈濟也不能不守法。

不需變更保護區  也能做善事

「真正的大愛就是好好保護保護區」廖本全以此言相勸,勸慈濟不能拿現況的不佳當變更的籌碼。當地青年劉德正反問,「計畫中哪一項非得在那塊地不可?」指慈濟不能以綁架受傷的土地來成就志業。
反過來說,慈濟要繼續做好事,仍有其他方法,例如另覓用地。洪美惠便指出,廣慈博愛院的用地是社會福利用地,如果都發局計畫把廣慈的一半變成商業區,表示都發局認為社福用地過多,但此時卻又要變更保護區成為社福用地。此般一邊削減社福用地、一邊變更保護區增加社福用地的作為,根本是精神錯亂。(編按:洪美惠發言,於2014/4/16本人澄清後修正)
若慈濟仍希望在該地區行善、保護環境。在不擴建、甚至只要將規模限縮至5,000平方公尺以下,便可不需變更保護區,慈濟現在隨時可拆除柏油與鐵皮屋,兩件事不需綁在一起。更有民眾提議,慈濟可以將該地回復原狀,設立水保公園,也將得到環保的美名。
兩位市議員在今日對此案表達意見,李彥秀認為,民眾當然有權利申請變更,但委員應該以專業進行評估,以人民身家財產為前提來討論,盡快做出結論。高嘉瑜則批評,此案以「環保名義將保護區開腸破肚」,是殺雞取卵。

審查委員:藉此通盤檢討內湖區土地利用 為市民之福

面對反對民眾砲聲隆隆,此案小組召集人辛晚教仍強調「此案有公共利益,符合北市府的政策。」更強調以他長期為台北市都計服務的經驗中,個案變更的案例相當多也也有合理性。
但委員紛紛自清「我不是大護法」,表示慈濟引用都計法第27條的確有適法性的問題,11位委員當中,有7位支持進行通盤檢討,多過支持個案變更,或是表示要求慈濟不要擴大規模,將面積維持5,000平方公尺以下,便不需再進行保護區變更。
例如李永展與張桂林表示,從慈濟的計畫看不出為何非要在此地、或是為何一定要是這麼大的規模、甚至100%的容積率,他們更認為慈濟想要改善目前志工的環境是隨時可做的,並不需要為此變更保護區。李永展更強調,藉此機會為台北市或是內湖區進行通盤檢討,將是市民之福。
北市都發局也表示,其實內湖區通檢的書圖幾乎已備妥了,這個月底或是下月初就可以開始公展。擔任主席的副市長張金鶚提出,「在不違背通盤檢討的前提下,可以優先審議此案」,自認是對這個爭議多年的案子提出折衷解決方式,也成了會議結論。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六輕自籌水源 「農業尾水再利用」評估不確實再遭退回

2014年4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延宕六年多的六輕「農業尾水」利用案,於2013年12月遭環評大會退回專案小組重審,要求其在2014年1月31日前提出因應對策;惟8日六輕再次送審,仍因種種缺失,與水利機關一同遭到審查委員嚴厲的抨擊。
六輕的報告仍未對灌溉尾水量推估方式、取得方式、處理流程做詳細解釋,也未認真規劃替代方案,在在讓專案小組感到不滿,批評沒有誠意,要求補齊後重審。審查委員也點名批判不願出席的水利機關如水利署、農田水利會,請環保署發公文函詢並要求參與會議,說明下游是否有灌溉取水的事實,與六輕調撥農業用水的水利法適法性。
六輕目前仍以在1994年提出的「集集共同引水供水計畫」來辦理其用水需求。主要從濁水溪與清水溪每年各取28.9億噸與4.3億噸的水,然而因其不斷擴建,在4.7期時,需求已經增至34.4萬噸,於是開始在2到5月的枯水期間調用部分農業用水支援,也就是向農田水利會買水用。
在1998年六輕提出四期第三次環差時,第161次環評大會決議「應補充枯水期供水量不足345,495噸/日時之自籌水源替代方案。」六輕也因此開始提出「農業渠道灌溉尾水再利用」方案。
但其實當時除了尾水再利用外,大會也提出了包括雨水回收、海水淡化等自籌水源方式,但六輕至今卻仍未完成,又被2013年第251次環評大會要求提出「因應對策」。但此次送審,六輕仍只提「農業尾水利用」,海水淡化廠與雨水回收都僅僅只有一頁輕輕帶過,讓在場環團、當地居民與審查小組都感到不滿。
六輕規劃以「湳子工作站」為取水點,自新虎尾溪放水口引取5萬噸/日,並在雲林縣境內田尾排水引取「新鹿場課圳農業渠道尾水」5萬噸/日尾水量。
農田尾水意指農田尾水是指農田中流出的地表逕流水。六輕以水稻田溢出尾水為例,認為此舉是回收水資源的利用也不影響農業灌溉及生產。
六輕以「經濟部水利署水源經營組」資料為佐,指出從2003年至今,「彰化雲林地區農業灌溉用水尚無發生休耕停灌之現象」,此見解讓民眾與小組都相當不滿,居民指出並非六輕所指的「尾水」下游都沒有農田需要用水,小組也指出當地農田因為水遭六輕搶用,而不得不使用地下水也是事實。小組更加矛頭指向當地農田水利會,認為他們刻意逃避此次會議,因此將發公文「白紙黑字」說明下游是否有灌溉取水的事實,與六輕調撥農業用水的水利法的適法性。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更指出,雲林地層下陷仍在持續,六輕計畫的取水點與高鐵相近,恐怕造成危險。他們更點明「農業尾水再利用」的方案明顯不可行,六輕卻刻意拖延,寧可繼續跟農田水利會買水,讓他們憤怒。
審查小組指出「湳子工作站」的取水計畫還在審查中,並非已確定能取得,因此他們提醒六輕應該認真考慮海水淡化廠等其他替代方案。

中科三期不停工 二階環評開跑 民間痛批摧毀制度

2014年4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9日為中科三期的二階環評舉行範疇界定會議,「這樣以後還有哪個廠商肯作環評?」但對當地居民與長期聲援法律人而言,此案98%已經開發完畢,現在卻能在不用停工、恢復原狀的狀況下,若無其事的繼續進行環評,不但違法,更將導致環評法規崩潰。他們更指出,此次會議將在台北連開三天,且一週前才發出通知,根本就是要強行過關,沒有要讓當地居民充分參與的誠意。
中科三期不停工  二階環評開跑  民間痛批摧毀制度
中科三期(后里基地-七星農場)開發了7年,營運4年,期間不斷引發爭議,大小訴訟不斷來回,兩次取得許可,又遭撤銷。更在2013年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廢棄發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審,認為此案進行第二階環評較符合正當程序。
環保署也在今年1月21日召開環評大會討論對策,當時在會中決議將此案進行二階環評,但原審查結論將在二階環評完成後才失去效力。當時中科局雖然承諾,在期間內不再進行新建與擴建工程,但事實上中科三期已經開發了98%,幾乎已經開發完畢。
如今召開範疇界定會議準備進行二階環評,不但選擇在台北而非在當地開會,且密集的要在連續三天內開完,會議通知更在上週連假前一天才發出,讓民間感到非常不滿,指出明知範疇會議是二階最重要的一步,環保署為何如此進行,他們質疑又是一樁圖利財團、想要粗暴過關。「已經預設了要通過的結果才要開會,這跟黑箱服貿有何不同?」蠻野心足律師陸詩薇便如此痛批,因此光是程序發言便已經爭論了近三個小時。
當地農民與律師林三加、蔡雅瀅、陸詩薇等人堅持,環評的用意是「預防」,此案幾乎開發完畢才進行環評不但無意義,更是摧毀了環評制度,因此必須「先停工、恢復原狀」後才進行環評。
環保署表示由於此案特殊,已經纏訟多年,且基於「信賴保護」原則才讓中科三期在不需停工的情況下繼續進行環評。
在爭論中,環評委員也成了民間批判的對象之一,不但拉起「清白委員請退場」的海報、更揚言對委員個人提告,讓委員表示因此感到刺眼、傷心。
環評委員紛紛表示,在範疇會議中他們的身份只是受邀的專家學者,因此請求民間不要過份為難,他們多表示同意會議不該密集召開,甚至願意移至台中當地舉行,但是對於民間抨擊程序違法的爭議無具體回應與表態,甚至表示放話行政程序做成後,民間有問題可以再去告。
但民間反批,若只是專家學者的身份便應無決定權,而是跟在場民眾享有同樣的地位,且不該只有擔任過現、前任環評委員的學者受邀,而且,每次的法律救濟都沒有帶來現況改變,此言相當不負責任。
爭議了一個上午,主席張添晉仍在中午12點態度強硬的宣佈,將在下午13:30繼續舉行會議。
※ 2014/4/9 15:20更新:下午15:00時,會議漸有共識,主席張添晉宣佈此範疇會議將延後至一個月後舉行,民間可在10天內推舉其信任的專家學者參與會議,今日的會議定調為範疇會議之前的座談,但仍讓開發單位進行簡報,在民眾舉海報擋在投影布幕抵制的狀況下,中科局代表匆匆將簡報唸完一次而草草散會。

細部計畫不見安置承諾 華光居民轟都發局「莊孝維」

2014年4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北市政府都發局8日晚間在大安區公所舉行華光社區細部計畫說明會,吸引上百民眾出席。但不見明確的安置計畫,讓原住戶相當氣憤,要求北市府「退回」此案。
台北市華光社區拆遷引起軒然大波,法務部在尚無具體計畫的情況下,便編列8億6千萬的預算向當地175戶住戶提告,並在多波衝突後,於去年陸續強拆了174戶,目前僅剩的1戶為廟宇。
如今由台北市政府提出細部計畫,名為「擬定臺北市華光社區暨周邊地區(不含中華電信及中華郵政部分)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案」,目前已進入30天的公開展覽階段,接受民眾提出意見。本月20日結束公展之後,此案將進入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土地利用分5區  回饋地用途不具體  

8日召開的說明會中,都發局提出扣除將另案辦理的中華電信及中華郵政,但納入左上角私人土地的細部計畫,土地使用劃分為特定專用區5區。
其中1~3區引入觀光服務之商業活動串連;已遭拆除的歷史建築,包括副典獄長宿舍、歷史場域口字型宿舍、演武場,則將以「都市設計手法」保存歷史脈絡紋理,再現歷史場域精神。
華光原住戶踴躍發言
4、5區除了已受指定古蹟、歷史建物等文化資產的前開街廓內台北監獄南側圍牆遺址,以及台北刑務所官舍,更有中央「回饋」台北市的國有土地。在保存文化資產之外,也可做市府公務機關、市政建設或公營住宅等使用。
其中「回饋」一項,提出本計畫將在1年內無條件將回饋土地之產權登記予北市府,佔國有土地的31%。都發局強調,這樣的回饋遠比依法規定的優渥。

安置承諾跳票?  都發局不願表態

但原居民最關注的「安置」計畫,都發局卻未明確表態,不但細部計畫中內容彈性模糊,都發局當場表示無法承諾,也不願將回饋土地具體訂為社會住宅興建基地,僅回應需另行評估。甚至叫著急發言的民眾「有意見可以用寫的」。
因此民眾不斷舉手要求發言表達不滿,更有居民找出台北市長郝龍斌的發言錄音,當中明確承諾會正式行文到中央要求「妥為安置原住戶」。華光社區訪調小組與自救會抨擊,都發局非但不回應居民的安置訴求,還罔顧10年來歷任市長及多次會議的安置承諾。
遭到砲轟的都發局無法當場對安置有所承諾自救會指出,雖然本案變更華光社區土地為「特定專用區」,但仔細檢視計畫內容,卻看不出有何「特定專用」。因此他們要求必須退回目前的細部計畫,甚至重新檢討主要計畫。
面對居民的砲轟,都發局表示,回饋地用途尚未定案,公營住宅也是其中一個選項。

想像華光未來  民間倡照顧弱勢、開啟對話平台 

早在北市府之前,民間便已自行舉辦3場工作坊,討論對華光社區未來的看法,這些意見卻不見得能呈現在官方細部計畫中。
因此,民間版規劃與設計方案研究小組提出以下訴求:
  1. 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針對華光社區細部計畫案,成立專案小組,就「環境與社會經濟影響」以及「紋理存續與再利用」進行審查。
  2. 北市府重新檢討目前細部計畫內容,具體評估對市民產生之利弊。
  3. 北市府在華光社區興建社會住宅,增加公營住宅存量。
  4. 北市府優先安置華光居民,延續社區網絡,協助弱勢居民更生。
  5. 都發局展開更充分的市民參與工作,開啟市民與市府間之對話平台。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大亂鬥 五方數據兜不攏 六輕四期環差退回小組

2014年4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2日舉行第258次環評大會,其中六輕四期擴建計畫的第六次環差遭退回審查小組。
六輕目前在環保署審查的各種案件超過10件,但共同點便是其中的數據總是兜不攏,而有許多爭議,此案也是一樣:六輕、雲林環保局、環署督察總隊、環保署空保處與民間團體所提出的數據不同,使得會議仍舊無法有交集,最後會議主席副署長葉欣誠宣佈結論,不但將此案退回專案小組,更提出將由環保署、雲林縣環保局與六輕三方與民間團體先一起把「環評審查核可量」及「2012年7月許可量」釐清,再進行審查。
關注六輕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指出,日前在中國廣東發生流血抗爭的茂名PX廠,便是因為開發案使用60萬噸對二甲苯造成居民不安,而此化學物在六輕也有,而且更高,有78萬噸。因此水資源一再要求環保署不但要嚴審,更要要求六輕提供真實數據,「只有你們能要求他拿出來,環保署不要把尚方寶劍自廢武功!」
水資源不斷提出質疑,認為多方數字兜不攏的原因為六輕意圖造假而言重低估。環評小組則表示,他們的確只能就六輕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審查,但檢驗數據的真偽實在不是小組所能。小組更認為雲林縣環保局代表總是無法實際回答爭議。這些因素,都使得六輕相關審查總是徒勞無功。
環評會議前,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成員召開記者會,呼籲嚴格把關(照片轉載自聯盟臉書)
小組提出兩大項決議,除了提出需要退回小組的原因,更提出要先釐清長久以來爭議不斷的各項數據。
一、本案退回專案小組,釐清事項如下:
1.補充溫室氣體具體抵減方式,其中應列明相關減量工程及承諾完成時程等。並提出推動碳補集貯存及應用(CCSU)試辦計畫。
2.投產前應完成且提出枯水期不得使用農業、民生用水來源之替代水源方案,並承諾據以執行。
3.應再降低健康風險,提出降低有害空氣污染物苯、砷和多環芳香烴等(如透過燃煤改燃氣)之改善方案,並承諾據以執行。
4.有關委員、專家學者及相關機關所其他意見。
二、請雲林縣環保局、六輕開發單位及本署(空保處及環境督察總隊)於前項專案小組審查會議前,共同就本案變更所涉開發行為之空氣污染物「環評審查核可量」及「101年7月許可量」共同釐清,並邀提出疑義之民眾團體與會。其中,雲林縣環境保護具應指派空氣污染防制相關主管代表與會。

魏國彥滿月 報告「資源循環利用法草案」遭立委砲轟

2014年4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花錢請人處理的就是廢棄物?花錢買來的就是資源?」立委陳節如直指兩者界線模糊。
3日上午,新任環保署長魏國彥,在立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中,報告由「廢棄物清理法」及「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二法整併而成的「資源循環利用法草案」,遭立委砲轟「了無新意」,只是合併兩者;也指出仍無法有效解決填海造島、廢爐渣管理、生活廢棄物等不少問題。
立委林淑芬質詢新任環保署長魏國彥,圖片取自立院vod

廢棄物登記「產品」  不受環署管制現弊端

「把所有的物質都當成資源來看,不能利用的就造島,這還是一種資源。」上任滿一個月的魏國彥如此表示,基於這樣的思維,他提出1974年制定公布的「廢棄物清理法」主要在於末端管理,2002年制定公布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則加強資源回收利用,但由於二法有法律適用競合情形,因此環保署2004年即開始研議整併成為「資源循環利用法(草案)」。
本法共9章,計116條。魏國彥指出,此法將把現況重點問題入法規範,包括了資源循環零廢棄、促進源頭減量及綠色消費 、廢棄資源之認定 、整合再利用管理權責、廢棄資源產源責任、廢棄資源清理管理、追償不法利得遏阻非法棄置等。
但委員會內多位立委對此法案仍有不少疑慮,陳節如認為「廢棄資源」這個名字將「廢棄物」與「資源」兩者混淆。林淑芬則擔憂脫離了「廢棄物」之後,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管理,反而更不受管制。
林淑芬指出,長久以來,廢棄物以登記為「產品」的方式,不受環保署管制,甚至出現「無害」有毒廢棄物的分類,叫民間難以接受。吳育仁便以廢電池為例,指出業者以不法手段進口,甚至還可以向環保署領取補助的弊端。田秋堇也以中鋼在旗山區大林里一處水質水量保護區內回填廢爐渣,讓水池呈現詭異的泛藍色,指出目前國內對廢棄物的管制漏洞百出,環保署想修法,便該對這些問題一併提出解決方案。

修法毫無新意  立委籲莫蕭規曹隨

江慧貞與林淑芬等立委皆表示,目前環保署所提出的版本仍是「兩個湊湊ㄟ」,只是剪貼、混合目前兩法,但其實無新意可言。林淑芬更要求,魏國彥應提出新的見解,而非繼續「蕭規曹隨」沿用前署長對業者較友善的態度。
蔡錦隆指出,尤其填海造島部分茲事體大,應分出來另立專法,而非目前的包裹在其中。魏國彥回應,在草案中,填海造島部分只是授權環保署之後去訂定,目前僅對填方做出設定,之後還會推出更詳細的規定。
陳節如表示,除了這些爭議,此法將衍生出上百條子法,環保署到底「準備好了沒?」她相當存疑。

促進東部觀光? 花蓮理想大地欲擴建20倍

2014年4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花蓮理想大地渡假村在15年前1998年取得環說書核備後,已將6公頃開發為250間渡假旅館;15年後,再提環境差異分析,將著手將剩下的上百公頃分三期進行開發,3日在環保署進行小組審查,用水取得與汙水處理都引發疑慮。

大張旗鼓擴建  10年內開發133公頃、增1756間房

理想大地表示已經「蹲馬步」十多年。該渡假村雖已開發15年,但因資金問題,僅先開發了原計畫第一期當中的6公頃,如今提環差打算在10年內一口氣將133公頃全部開發完畢,在2016至2026年間分三期進行,總計將建造640間villa、900間渡假旅館與216間集合旅館。
在此時大張旗鼓,將規模擴大20多倍,理想大地以行政院「促進東部產業發展計畫」為大旗,指出東部產業將以觀光為主,工礦為輔,且花東地區發展條例又已在2011年通過,政府編列了400億的發展基金來協助東部地區發展觀光,因此這三期開發相當可行。

環說書變更多  各項衝擊不明、須補件再審

理想大地一向走高檔路線,號稱是架構在運河上的人文休閒地,也的確曾獲得2014綠色品牌首獎等等。此次開發將「水上樂園」等設施刪去,讓人數規模從原環說書中推估的18,880人次降為假日16,342人次、平日10,228人次。但其所需的用水以及產生的汙水,仍引發疑慮。
此案取消了水上樂園,將遊憩用水併入生活用水計算,整體預計自來水需求仍高達3,675CMD(立方米/每天),依法需取得自來水公司同意供水的文件。自來水公司代表表示,目前無法提供這麼多,可能將因此擴建設備,那麼相關費用還須討論。
除此之外,審查小組認為理想大地仍須具體寫明變更前後的差異,包括分二期改為三期、人口預測、汙水處理、土方挖填等,要求此案補件再審。
業者對審查時程感到憂心,再三要求環保署加速審核,主席劉小蘭允諾,只要業者妥善補齊資料,自然可以盡快展開審查,但審查小組也認為此案拖太久,並不排除要求理想大地重做環調報告甚至重新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