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九合一大選 綠黨推12候選人 要你「挺好的」!

2014年8月3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這是綠黨最有可能選上的一年,絕對是關鍵的一年,我們當然都是玩真的!」綠黨召集人李根政表示。年底九合一大選將在下週進行領表登記,一向重視環保等社會議題的台灣綠黨也在週六30日下午舉行聯合參選說明記者會,宣佈推出12位候選人角逐北北基、桃園、新竹、高雄、澎湖地區的市長、市議員與里長。音樂人林生祥也到場一一唱名,大喊「凍蒜」。
2014九合一選舉,綠黨推出12位候選人。攝影:賴品瑀。
此次綠黨所推出的候選人,多在地方耕耘已久,長期服務鄉里或是投身環保、人權、工運、性別與食安等社會運動,因此綠黨預估,今年極有可能「破蛋」,突破十多年來的僵局,將會有不只一位候選人成為台灣綠黨史上第一批當選公職的黨員。

不必再挑爛蘋果  綠黨鼓勵選民投票相挺

綠黨為跨國際政黨,80年代起源於歐洲及澳紐,目前全球有100多個國家有綠黨,更有300多位成員藉由參選實際擔任公僕。他們共同主張六大核心價值,包括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尊重多元、參與式民主、非暴力與不犧牲下一代資源的永續發展。台灣綠黨於1996年成立,更在2012年的大選中獲得23萬政黨票,成為台灣第五大黨,但至今尚未取得席次。
李根政解釋,台灣綠黨今年改組之後,「玩真的」認真看待此次選舉,要求候選人必須先自行完成該選區上次最低當選票數10%的選民連署,並得到數個民間團體推薦,因此不但可以確定每一個候選人都是真心渴望當選,也促使他們提早開始準備,與之前「找不到候選人」的窘境完全不同。
綠黨今年喊出「挺好的!」競選主軸,以「挺好的人選,挺好的政黨!」呼籲所有公民別再含淚挑爛蘋果,覺得好就要投,別管棄保等政治算計。

12候選人深耕地方議題  誓言為在地發聲

12位候選人現身一一講述自己在當地投入的心血,三度參選的新北市第一選區市議員候選人王鐘銘,2010年以「向家鄉應徵一份工作」的口號,一舉奪下8,000票後,雖高票落選,卻仍展開「就像是個市議員般的服務」,參與了三芝風機、竹圍淡北道路、淡海二期徵收等抗爭,也促成淡水老街重建街保存,此次勢在必得。
桃園中壢市議員參選人王浩宇經營臉書粉絲團「我是中壢人」4年,堪稱線上里長,找貓狗、找失物、抓肇事逃逸、路不平等都能幫忙處理。王浩宇強調,實際服務鄉親才知,若只是協助補洞,根本補不完,應該直接進入政治系統才能影響政治決策。尤其桃園將升格直轄市,想讓家鄉變得更好,就要把握契機。
新竹市東區市議員候選人楊志翔同樣藉由網路,天天監督市政,追蹤並即時公開市府處理狀況,逼得官員們不得不正視。「他們聽到楊志翔三個字,就會不寒而慄!」
此次綠黨參選人出自社工、環境、性別組織,李根政表示,綠黨找回「社運參政平台」的角色。攝影:賴品瑀。
澎湖馬公傅靜凡從反賭行動進而成立海洋公民基金會、基隆七堵張明麗替學童爭取食安、高雄三民梁益誌擴展南部同志運動等,此次綠黨參選人出自社工、環境、性別等組織,李根政表示,綠黨找回「社運參政平台」的角色。

參選青年:不翻牆、不走小門  要光明正大走進議場

而英國倫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Dyfadd Fell長期觀察台灣小黨,看到綠黨此次積極佈局參選,做出「綠黨現在很像一個政黨」的結論,Fell強調「這不是罵人的話!」在台灣,目前大家都覺得政治不是好事,「很政治」等同貪汙迂腐等邪惡同義詞,但在英國,政治就是生活環節的一部分,跟政治撇清關係、不願參與才讓情況越來越糟。李根政提出,「將好的人選聚合起來,才是好的政黨本來該做的事。」
「這次不翻牆、不走小門,我們要光明正大的走進議場!」桃園平鎮市議員參選人湯琳翔說出此次參選青年的心聲。湯琳翔表示,自己本來是一個關心政治與社會議題的網路酸民,每天在ptt上跟人從政黑板一路戰到八卦版,但在近年一波波的抗爭中覺醒,認為抱怨不能解決事情,他想以實際行動尋求解決方案。

承諾「政治代理人公約」  約定實踐六大核心價值

綠黨12位候選人當場簽署「政治代理人」公約,強調必須實踐六大核心價值,政見與言行都得符合「綠色政治」,更約定當選後薪水回捐1/3、助理任用需經黨與公民團體同意,與每月公開問政施政與收支紀錄等,要求做好政治誠信與責任。
此舉與目前政黨政治常見無核心價值,且主張都可輕易犧牲,甚至只要政治人物能帶來選票便視黨紀為無物等醜態大不相同。對此,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尚志指出,還權於民每個候選人都會講,但只有綠黨候選人敢簽下這種承諾。
綠黨12位候選人當場簽署「政治代理人」公約,強調必須實踐六大核心價值
此次綠黨重新再出發,吸引了許多社運界人士到場關心表達期待,希望這波平民參政的行動能讓政治回歸「眾人之事」的原意,也讓台灣經由草根連結,讓國家資源回到好的、對的方向。擔任綠黨政策的中研院副研究員吳介民,甚至表示聽了12位候選人的抱負,自己也有了參選的衝動。
李根政強調,想要撼動目前的政治,要的不只是這12位參選人,而是需要「整個世代的集體出櫃」,因此綠黨也已展望2016年的大選,需要更多人到時挺身出來選或是支持,包括他自己到時候也將參選。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強拆滿1年 華光推歷史生活記憶展 不願遺忘

2014年8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距離去年827最後一波強拆已1年,有型的華光社區也許煙消雲散,但居民與關心民眾不願就此「魂飛魄散」,不但持續進行居住權訴訟追討正義,也仍在爭取保存老樹與文化資產。27日當天,他們回到當時常聚集的老梅樹下,舉辦晚會與歷史生活記憶展,整理兩年來的抗爭點滴,繼續訴說當地歷史與曾真切存在的生命故事。
圖片來源:華光社區:金磚上的遺民
華光社區自救會、學生訪調小組、護樹志工等同心協力,27日當天先於華光社區原址舉行晚會,讓因拆遷而四散的居民與曾參與聲援的民眾再次相會;隨後又移至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2樓,舉辦華光歷史生活記憶展,展出文件與影像。除了回憶2012年末展開的抗爭紀錄,也持續訴說華光社區的百年歷史,居民落腳當地的緣由及生命故事,盼莫遭遺忘,讓更多人知道此事。
展覽中有部分照片與文字附上了QR code,等待參觀民眾帶著好奇心掃瞄看看,裡面不但有各大事件影音紀錄,甚至還有天團五月天、無印良品、陳昇等知名歌手在當地取景的MV,如果想知道華光社區在哪首歌裡,可得要去一探究竟。
華光社區影像、文字展,盼在地歷史、生活故事不遭遺忘。攝影:賴品瑀。
學生訪調小組成員楊宜靜表示,華光社區遭遇的迫遷,並非在去年8月對居民的強制執行結束後就劃下了句點,在這塊土地上,延續百年歷史的台北刑務所,與戰後移民共同孕生的都市歷史聚落紋理,隨著行政院預定的開發時程倒數,一點一滴地消失在金權怪手之下。而目前除了華光,還有更多歷史違建經由政府清理、都更等途徑,陸續遭城市蠶食鯨吞。
因此這個展不但呈現了華光社區過去的記憶,也將在30日晚間7點舉辦「地下台北-自營聚落踏查成果發表會」,為暑期華光、紹興、蟾蜍山「三小違建」聯合舉辦的訪調營成果。楊宜靜解說,在訪調過程,學員遇到更多消失中的歷史違建,例如中山配銷所;更有學員發現文山區有大片違建戶,細究來由,才知他們大多是因之前遭迫遷,無處可去才聚集於此。
華光社區仍持續舉辦活動台北刑務所文資護育聯盟研究員郁良溎強調「並不是迫遷完住戶,事情就算過去了!」因此除了反迫遷行動外,他們仍持續訪調,為老樹與文化資產蒐集事證資料、拜訪學者耆老,希望從中了解空間與數代居民生活相互依存的關係。
郁良溎也表示,雖然爭取到保存部分老房子與老樹,但所謂「國土活化」皆採抹除過去脈絡與紋理的操作,這片土地的利用規劃,都看不見對華光原有生活記憶的呼應。許多屬於這塊土地的記憶,都成為只能在影像中追憶的往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仍要繼續辦這樣的展覽,希望號召更多人一起加入。
他們目前仍持續爭取保護文資、老樹,更希望一同設計出兼顧歷史、生態、居住與社區經濟的民間版規畫方案,且居民以兩公約中「居住權」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法務部、北市府、內政部等4個行政機關提起的行政訴訟,也正在展開。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道不盡失根愁 反核電影《家路》深入福島災區

2014年8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福島核災發生3年多,也許世人已開始遺忘,但福島居民被迫離開家園的遭遇,卻永遠難平。日本導演久保田直執導的311電影《家路》,是福島核災後首部針對日本大眾市場拍攝的電影,將災民內心的無奈、不平與絕望表現出來,29日也將於台灣上映。發行公司更與反核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合作推出套票,除了透過電影傳達反核理念,更直接支持國內反核行動。
家路海報
《家路》為柏林影展參展電影,並獲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及諏訪敦彥協力策劃。而導演久保田直出身紀錄片,為本片作足訪談,只願替當地人道出心聲與盼望,強調福島核災沒有結束,這些被迫離開原有生活的人並非能若無其事改變生活方式。
本片也是第一部獲得日本政府同意,在福島實景拍攝的電影作品。不管是空無一人的封鎖線內,或安置災民的組合屋,都揭露了福島災後現況。知名演員田中裕子、松山研一、內野聖陽與劇組,無懼輻射危險前往當地拍攝。

故事  始於離鄉後

福島因土地嚴重受輻射污染而成禁區,居民遭撤離。本片以澤田一家的故事為主軸,呈現災民共同的狀況。
離家多年的弟弟次郎偷偷回到老家,默默展開犁田、育種,準備耕作水稻。另一方面被迫離開家園的哥哥總一,帶著妻女與母親4人蝸居在安置的組合屋。不能再繼續耕作,讓他始終找不到未來該如何生存,憤恨不願接受賠償金,只想跟政府與核電廠討回公道。
而大半輩子都家與農田間度過的老母親,3年來始終無法適應組合屋,逐漸失智,念茲在茲著插秧的時間到了、思念著離家的小兒子。

不談核災恐怖  凝視生活中難以承受的不安

這樣的澤田家族能如何再生?曾為農牧大縣的福島人,失去土地後的憂傷究竟為何?都將在電影中呈現。
不同於前一波災後的核災電影,多直接對福島核災有所回應,《家路》片中不再談核災發生有多恐怖多可怕,但卻平靜道來實際發生後,災民面對未來,始終背負著不安與恐懼,及對土地的不捨,企圖更深入探討人與土地的關係,以及人類被迫離開家園所產生的後果,也供觀眾再次思考抉擇使用核電與否。

核災風險歸零無期  環團盼看片理解反核心

綠盟秘書長崔愫欣上週五參與「五六運動」談及此片,表示期待更多人看了電影後,能理解、感受福島災民的現況與心情,並知道仍持續反核的團體究竟為何而堅持不退,更尋求一同繼續努力的戰友。
崔愫欣強調,2014年雖距離福島發生核災已經超過3年,但「我們卻看不見核災結束的那一天」。雖然政院於4月底終於宣布核四將進行封存停工,但政府對於核能發電的政策思維與態度實際上改變不大。例如今年年底即將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仍試圖將危險老舊的核一、核二廠延長運轉年限,因此廢核大業仍需要公民的加入與支持。
【相關文章】

導流堤內縮、溫排水傷漁 和平電廠拿不出具體對策

2014年8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和平火力發電廠位於花蓮縣和平村和平工業區,由於2011年在環署查核環評承諾時,遭督察總隊發現海岸線外移,造成導流堤內縮,與原環評書中所述設置延伸出海岸線40公尺的狀況不同,因此依規定要求其提出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
但和電自2012年開始,4次提出的報告書資料都不完整、監測計畫與方法相當混亂,一再遭要求補件;2013年12月,專案小組要求提出因應對策,並於2014年大會確認,要求重新進行嚴謹檢測,也藉此整理資料。
27日上午為此進行第一次小組審查,和電不但未提出具體對策,甚至一再重申一切符合環評範圍,是大會誤解「不良影響」的定義,讓小組相當不滿,直斥從沒看過哪個開發單位這樣,要求3個月內再次送件。
P1110121
和平電廠除了導流堤內縮外,尚有溫排水影響漁業的爭議,近期也遭宜蘭蘇澳漁民包圍電廠,抗議其破壞生態、影響漁獲,認為除了回饋金,更要提出補償措施。前環保署長沈世宏甚至到場聲援。此次會議,宜蘭縣政府與立委陳歐珀辦公室亦再次強調此點。
雖然大會在1月做出決議,要求和電提出相關因應對策,但和平電廠此次審查中並無明確提出因應對策,反指海岸線外移產生導流,造成堤內縮的錯覺。而海岸線之所以外移,是季風變化所致,與導流堤無關。
至於溫排水、排放水溫、溫升變化皆符合法規限值,並未超出環評範圍。因此和電認為沒有造成不良影響,也不需依環評法提出因應對策等變更,但仍本著社會責任,依照會議結論提案受審。
其提案未提出具體對策,甚至一再要求委員若有更好的作法應提出建議,讓小組相當不能接受。擔任主席的成大理學院教授林慶偉強調,海岸地形本來就是相對的,目前地形的確有內縮狀況,不能以「錯覺」兩字來推託。台科大化工系教授顧洋更指出,從沒看到哪個開發單位這樣寫簡報,他甚至提出,若和電對大會決定有異議,可提訴願。
和電提出數項將低排放水溫度的構想方案,包括抽引和平溪、自然冷卻、溫差發電,但也一一列出困難表示不可行。因此遭小組批評並無實質提出對策,也在要求和電3個月內重新提出因應對策。
DSC_0062
「我們一直有在做,也都符合規定」和電經理李進瑞與顧問公司技師陳俊明堅持,根據其調查,排放都在範圍內,因此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不應在未釐清因果關係的狀況下,以環評法第18條提出「造成不良影響需提因應對策」不合法。
李進瑞更指出,對照大潭電廠擴建案,同樣是溫排水放流口上升2.6度、500公尺內上升1.3度就獲通過,為何和電就得提出因應對策?待遇不公平。至於是否打算如委員建議、提出訴願,李進瑞表示目前沒有。

健康風險評估太草率? 中科台積電擴建仍過初審

2014年8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中科管理局「台中園區擴建計畫」曾因「健康風險評估」產生不少爭議,甚至第三次初審時,小組以「再不說明清楚就送進二階」威脅;27日進行等同補考的第四次初審,卻在無健康風險、公衛等相關專長委員在場的狀況下,獲得通過。待其補正健康風險相關評估、土方規劃、生態補償與邊坡、放流口的監測等項目資料後,將進入環評大會確認結果。
健康風險評估範圍
因應台積電擴建18吋晶圓廠需要,中科管理局提出中科台中園區擴建計畫,為此剷平大肚山彈藥分庫。但由於中部環團不斷指出中部已無法承受更多污染,在健康風險評估上有不少爭議。今第4次專案小組審查中,環團仍提出致癌風險評估兩方計算的結果差距過大,包括一級致癌物六價鉻都未納入計算,質疑此評估;同時也提出園區用水、排水兩者不相符,要求說明清楚。

空污、致癌風險評估不足  環團要中科局說清楚  

由於中部污染已嚴重,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與彰化醫界聯盟等指出,此案應比照中科三期方式,該案健康風險評估納入10公里×10公里內的豐興鋼鐵、正隆紙廠及后里焚化爐等污染源,做整體健康風險評估,因此中科擴建案也應將鄰近的台中工業區、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甚至中科一期、二期、三期、發電廠、焚化爐等都列入計算。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更提出,在中科的資料看到新建廠有六價鉻原料,六價鉻分明是一級致癌物,卻未納入致癌風險評估,她不但要求中科局說明清楚,更質疑此風險評估的可信度。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表示,大肚山彈藥分庫地區,是大台中目前僅存的珍貴綠帶,如今也要開發當然讓居民不捨。而當地的人口4萬6千人左右,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放流水問題,蔡智豪質疑,自來水公司所送去的水量與排放至烏溪放的水量不符,讓居民擔憂是否有管線滲漏或是偷排到地下水,要求嚴格監督。蔡智豪也提出,大量化學槽車進出園區,將威脅周邊住宅區安危。

中科局:將可提供7千就業機會  產值可望達2千億

中科局局長王永壯表,大肚山彈藥分庫用地約53.08公頃,約耗資5千億擴建,計畫年底或明年初就動工,園區公共建設與廠商建廠將同步進行。將來除了台積電的18吋晶圓廠外,捷安特腳踏車所屬的巨大機械也有意在此設立研發及營運中心,預估將提供7千個就業機會,必且年產值可望達2千億元。
專案小組認為各項承諾都已詳述,只要將健康風險評估等部分做充分說明,送大會前請相關委員評估確認,再送大會建議通過。環團對此結果感到相當不滿,直批健康風險評估明明還有許多爭議,卻在沒有公衛專長的委員在場的狀況下通過此案,實在草率。

承諾廢水零排放 台南新吉工業區環差確定過關

2014年8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爭議中,台南新吉工業區環差案於6月底獲得通過建議,當時小組要求台南市補齊產業引進類別、廢水「零排放」與鄰近四草濕地保育計劃,再進大會確認。時隔不到2個月,27日的環評第267次大會上,即見此案送審,並確認通過。但當地居民與環團不只擔憂生態,該計畫用地本月才遭逢812水災,如今說要墊高,他們很擔心附近將面臨淹水命運。
當地居民特地北上關心此案,希望不要破壞生態造成淹水
新吉工業區起於1995年市長施治明的政策,經過多次變動,目前計畫開發面積為123.26公頃,估計提供9,935就業人口。但目前周邊有台江國家公園、台江文化中心、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等設施,且鄰近仍有未滿載的工業區,使得此案合理性遭民間質疑。經多次討論,南市提出廢水零排放、劃設環頸雉保護用地、排除電鍍業的產業類別調整等承諾。

南市府:引進低污染設施  保證廢水零排放

南市承諾,不會引進電鍍業,會將電鍍業集中在永康工業區的電鍍專區。除了倉儲、批發等低耗水低污染的設施外,包括鞋類、基本金屬、金屬製品、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汽車及其零件等製造業,都不得產生製程廢水。
再搭配增設環頸雉保育用地4.28公頃後,用水需求將大幅降低,從原訂的6,060CMD降為1,327CMD,而廢水經過超微過濾、逆滲透系統處理之後,將以澆灌、洗街、冷卻用水的方式再利用,來達到零排放。

開發工業區  市府保證免除淹水風險

對於民眾所擔憂的淹水問題,他們擔心工業區墊高後,鄰近地區將在大雨時面臨淹水風險,南市除了提出設置滯洪池因應,更承諾將以百年一次的400mm暴雨為基準,設計當地的排水系統,讓當地在工業區開發之後,反更能免於淹水。
南市環保局長張凰珍強調,市長賴清德上任後最重視治水問題,因此目前台南各地的淹水狀況都已改善。張凰珍指出,如南科、樹谷、安南等地的工業區皆有墊高,但搭配了相關排水設計,當地都沒有因工業區而淹水,這點請民眾放心。

先租後售  因應廠商囤地炒地

另有民眾抨擊,鄰近如永康與柳營工業區仍有閒置空間,才有多餘的水調配給新吉,質疑不該另外開發新吉工業區。對此,南市回應,該二工業區已標售完成,但的確目前國內各工業區都有「養地」等待炒作狀況,因此在新吉工業區,將以「先租後售」來因應。
也就是說,在廠商正式取得工廠營運許可前,市府僅會出租土地,廠商承租後,需在2年內完成建廠並展開營運,才能實際購得該地。南市希望此舉能杜絕廠商囤積土地的情況。
此案通過後,將由民間、公正人士與開發單位合組監督諮詢委員會,把關廢污水零排放、環頸雉保育與排水滯洪3個項目。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車輛噪音檢測 環署擬採單一管制標準

2014年8月2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空保處25日舉辦公聽會,討論機動車輛噪音的五期管制標準,此次修正重點放在改變稽查模式,將跟進美日新等國採「單一管制值」,站在環境觀點,取消原本原地噪音檢驗值擁有5分貝彈性值之規定。此標準預定於2015年實行,其後2015年出廠的機車、2016出廠的汽車將以此標準管理。空保處強調,此次修正對民眾衝擊不大,只要勤加保養,都可合格。
環保署將針對機、汽車噪音管制標準宣布新標準,2015年後,採「單一管制值」,不再有5分貝的模糊空間。圖片來源:Luke Ma on Flickr
環署於2004年10月發布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曾歷經2次修正。目前的管制標準規範,包含了原地噪音及加速噪音,尚有使用中車輛訂定使用中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即各新車型原地噪音檢驗值加5分貝的規定。
但在實際攔查檢使用中車輛噪音過程中,「原地噪音檢驗值加5分貝」的規定常遭民眾質疑不同廠牌車型管制標準不一致等等爭議,讓基層在執法過程中常受誤解。
空保處解釋,改採「單一管制值」後,除了可減少疑慮、簡化執法時的攔查檢程序外。此舉也是跟進美日新等國的潮流,回歸環境保護面,環境能承受多大的分貝就是多大,不再只以車輛的角度思考。
汽車噪音管制標準,大圖請見參考資料
空保處技正謝仁碩表示,五期標準對一般用車民眾影響不大,沒有放寬也沒有加嚴,僅是改變執行模式。而新管制標準將在六期推出,但由於將跟進歐盟標準,目前尚無確定時程,環署仍在關注歐盟制訂的速度與動態。
而機車的六期管制標準預計將在2017年實行。新車型與歐盟同步自2017年起實施、既有車型則延後一年,從2018年起全面實施。
機車噪音管制標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