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零方案不到40字? 民間罵翻 國7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斷

2014年9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9日國道7號案展開二階環評的第一次範疇界定會議,但由於國工局所提出的報告中,替代方案規劃不夠充分,甚至替代方案路線可能經過的地區居民都不知道此事,而其中對零方案的描述更不到40字,引發民間代表大為不滿。
在爭論中,主席李育明裁定先休會,也取消了原訂下午繼續舉行的會議,請國工局在本月底前,提出零方案為何不宜的說明,並針對今天會議的民眾意見,修正相關替代方案。

23公里  造價616億的國道7號

國道7號長不過23公里,造價卻高達616億元。
國道7號預計從高雄港南星計畫區洲際碼頭,沿著小港、鳳山、大寮、鳥松,一直到仁武。長不過23公里,造價卻高達616億元。
雖然計畫聲稱將紓解國道1號楠梓高雄端車流量,2012年進入環評程序後,不但一路遭民間反對,直指其花大錢壞生態卻無益交通,連臨海工業區部分廠商也不見得贊成。

民間要求提零方案  國工局抗拒

2013年8月,此案經環評大會審查決議全案進入二階環評。9日國工局在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提出4項替代方案,但民間團體不買單,一再爭取應將「零方案」列為主方案,也就是不開發。
對於民間大力支持零方案,堅持國道7號沒有開發的必要,國工局相當抗拒。國工局提出了路線替代方案。一為光明路案,由南星計畫區經光明路、大寮、鳥松、仁武銜接國道10號,全長27.2公里;二為經高屏溪,全程約35.5公里; 又有開發規模的替代方案,一是將林園及臨海交流道整併,一是整併台88系統。
民間團體仍對國工局提出的替代方案感到不滿,指出這些替代方案所經過的地區居民都不知道有此規劃,批評國工局誠意不足。
地球公民基金會成員林心乙更指出,國工局對零方案的描述不到40字,並未妥善解釋不可行的原因;回顧之前的環評結論,他要求國工局應多考慮零方案與替代方案。

紓緩交通? 開路壞生態,高雄居民不買單

居民與團體重申國道7號不應開發的主張,雖然國工局副局長張純青強調,將紓解國道1號楠梓高雄端車流量,不但有益港區內建設,更會對高雄市發展有幫助。但居民認為不但對當地交通沒有幫助,且將破壞附近水文與生態等,提出反對的5大理由:
一、惡化區域排水;
二、無法達到預期效益;
三、衝擊鳳山丘陵及駱駝山的自然生態;
四、破壞國家重要文化資產;
五、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況且,在高雄發生氣爆之後,當局釋出將在南星計畫區設立石化專區的風聲,也讓民間相當擔憂。他們不願見到設立石化專區,更擔心若國道7號通車,載運石化有毒原料的大型車輛南北穿梭,不但危及高雄民眾,更可能使全台民眾籠罩在氣爆陰影中。 
國道七號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零方案不到40字,令與會民眾相當火大。攝影:賴品瑀。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台電擬於芳苑外海試風電 環評:海洋衝擊評估不足

2014年9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5日環署對台電「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計畫」進行第一次初審,這是我國第三個離岸風力發電的計畫,也是官方的第一個,因此環評小組相當重視,13位委員難得全數出席,但由於對當地漁業、白海豚與海洋生態衝擊的評估不足,小組要求台電三個月內補件再審。
P1110367
先有民間海洋風力發電公司提出「竹南離岸式風力發電計畫」、福海風力發電公司位於彰化海岸「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並陸續通過環評,此次由台電提出的計畫,預定在彰化芳苑外海約7公里處建設風力發電機組,最高發電容量達110百萬瓦。 由於為官方首次提出大型的離岸風機計畫,因此前導的意義重大,而受到環評委員們的重視,不但為此舉辦現勘,5日初審會議更13人全數到場。台電表示, 會以影響最大的情況為依據進行調查,將來是否有第二、第三期計畫,則要看第一期的執行經驗而定,目前無法給出承諾。
台電提出三方案,機組數量從18至30不等,風機容量範圍則從3.6MW至6MW之間,除了海上的風機配置外,台電也提出相關輸配電系統與20年後的除役規劃。
此案與福海案、白海豚保護區等相對位置
此計畫地點緊鄰著上述福海案,對於各項敏感區位的調查,台電提出風場部分位於彰化漁會的「專用漁業權區」,海纜線路經過永興養殖漁業生產區。但避開了「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保護礁區、重要野鳥棲地及螻蛄蝦繁殖區。但其可能產生的水下噪音仍讓部分委員與漁業署代表有所疑慮,提出如石首魚、白海豚等其他鯨豚運用聽力,噪音恐影響石首魚及鯨豚對同類的判斷,希望台電能具體提出營運後的監測計畫,及若確實造成影響之後又有何補救的方案。
林務局也提出當地潮間帶較短,因此擔憂若風機之後淪為便於走私的熱點,林務局強調,雖然走私看似與林務局職責無關,但常有動植物循走私進入,因此林務局關切此事。而台電提出這些風機的基座將成為人工魚礁,有益海洋與漁業,小組也要求提出相關文獻並詳細評估。
目前以台電提出資料所見,當地漁民採「有條件支持」的比例偏高,但委員希望對於漁民所提的不破壞海岸景觀、不破壞漁場、回饋與溝通這些條件,台電能提出具體回應,而當地政府則表示其實支持率正在下降,相關的承諾與對地方的回饋要作到。
工研院指出,彰化海岸的風場相當優良,因此身為前導的此計畫,相關的監測一定要作好,才可能帶動未來更多可能的計畫。台電也表示,將藉此試辦計畫建立出架構,當然不會只考慮這個單一計畫,但第二期第三期是否已有腹案?台電表示目前無法承諾,還是要看第一期的成果如何,因此是否已有帶動產業的決心,台電保守面對。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讓樹木、流浪動物有席次」 潘翰聲另組「樹黨」率21青年闖大選

2014年9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投身護樹行動的潘翰疆、潘翰聲兄弟在8月底完成新政黨「樹黨」的立案程序,並在5日與數位候選人前往北市選委會領表登記參選,強調「就是因為樹沒票,我們更要站出來!」他們號召了曾參與太陽花學運、護樹行動與動保的青年,總計21位,分別投入台新北宜竹苗中投嘉南9縣市選舉。
P1110364
「樹黨」立案後,成為台灣第259個政黨,其推出的21位候選人,包括了11縣市議員、1鎮長、2市代、及7個里長。潘翰疆表示,樹黨候選人特色為青年、素人等新面孔,其中女性佔13人,逾六成。曾經投身護樹、環保、勞工、反迫遷、本土文化等社運人士約1/3,更多的青年尚無豐富社運經驗,為近期參與太陽花、護樹、動保等行動後,開始熱血投入「非專業」「素人」,打算勇闖九合一,衝出綠色政治與素人參政。
樹黨候選人來自各行各業,竹科工程師、音樂家、環工背景、懷孕中的媽媽都要參選。他們強調自己是「樹人/素人」參政、把青年參政、樹木保護、動物保護列為主要政見,強調要為沈默沒有選票的生命發聲。
潘翰聲強調,近年全球氣候變遷與都市熱島效應,城市升溫嚴重降低生活品質。例如台北市近30年夜間升溫超過3度,約是世界均值的4倍,且都市蔓延與貪婪的地產開發,導致綠地嚴重退化,台北市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僅6平方公尺,遠低於香港之外的亞洲各主要城市。因此他們要「破除藍綠、抗斧頭幫」,為高度人工化的密集都會區保留老樹,留下少數日常生活可以經常接觸的微型自然生態,與生活空間的歷史記憶。
5日一同在台北市登記參選的數黨候選人多為有意角逐台北市議員者,樹黨在北市6區都有市議員提名,包括士林北投高毅心、內湖南港余筱菁、松山信義潘翰疆、中山大同鄭惠齡、中正萬華林佳諭、與大安文山潘翰聲。
林佳諭表示,自己出身單親低收入戶,但一路半工半讀完成學業,並攻讀了環工所。林佳諭強調,當初為了不希望環境受傷害,而讀環工,卻發現即便學得了知識與技術,卻仍難以改變現狀,她觀察,必須從教育與政策來尋求改變,因此她在親友的勸阻與自身曾有的猶豫及長考下,仍決定要投入選戰。而高毅心年齡由於不滿23歲,無法實際參選,但她表示政府不應該剝奪青年參與政治的機會,因此她仍會繼續參選,陪伴著樹黨的其他候選人進行活動。
樹黨在嘉義的成員蔡尚媞、林砡朱、陳盅禓等人,同日也在當地進行登記,同為「青年佔領政治」行動成員,他們主打「我們都是首次參選的『首選』族」。蔡尚媞由於宣佈參與較早,已有多次被問及市政議題的經驗。蔡尚媞強調「要讓嘉義成為友善青年的城市,要讓我們這年紀的年輕人回的來、敢結婚、願意生、養得起,要打造健康永續的生活空間、要創造更高品質的工作環境,推動城市的文藝復興是翻轉嘉義的起點」,她更著重要從推動《樹木保護條例》與公平貿易來為嘉義帶來活力。
IMG_5629
樹黨前往選委會登記時,有意角逐北市市長的馮光遠與柯文哲也陸續現身參選,柯文哲當場簽署「台北公民憲章」,承諾「開放政府、全民參與」,而馮光遠也提出「2014台北城市改革議程」,提出「環境、人文、多元尊重、移居安居、永續」五個面向。
P1110353

降低用水量 車城高檔villa環差過關

2014年9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計畫打造80間獨門獨院或雙併且每棟一泳池的高檔villa,「屏東車城國際觀光旅館開發計畫」前兩次環差審查皆因用水量過多與污水處理問題而無法通過,5日在第三次初審時,提出再次修改設計,將用水量由原先的558.7CMD修改為356.15CMD後,獲得小組給出通過的建議,將進入大會進行確認。
審查小組要求業者對泳池用水量、再利用的設計補充更明確資料外,也補充修正內容包含游泳池用水推估及管理操作要檢討合理性及可行性、陸域生態調查應每季一次、區內植栽應以本土樹種為限、游泳池放流標準訂明確承諾值、滯洪沉沙池不宜採加蓋方式等結論。
P1110369
此案原設計為450間客房的集合式旅館,易主為華欣資產股份有限公司後,打算砸下28億,改走超高級路線,在今年6月送出環差申請。在降低建築量體、樓地板面積的狀況下,將原本450間客房的集合式旅館,變更為80間獨門獨院或雙併的高檔villa。此開發案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村台26線旁,佔地10.9公頃,曾2000年有條件通過環評,但易主後大幅改變了建築形式、房間數、員工人數等規劃,樓地板面積由63,889平方公尺降為45,275平方公尺。
但其一棟一泳池的設計將有大量的用水需求,而汙水又該如何規劃處理在前兩次初審會議都遭小組緊盯。
此次華欣提出檢討後的方案,將用水量從一開始的558.7CMD、上一版本的422.94CMD降為356.15CMD。綜觀其計畫,用水的大宗仍為泳池,補注用水102.65CMD、每日換水量40CMD。
而其產生的污水,將在處理過後,進行沖廁與澆灌,及在雨天放流至野溪三途。其中澆灌水量佔了120公噸,澆灌面積為59415平方公尺。
降低用水量與改善污水處理計畫後,小組大致同意讓此案過關。但生態專長的委員張學文提出兩點堅持,表示陸域生態調查應每季一次不能放寬,且區內植栽應以本土樹種「為限」,而非廠商所寫的「為主」,雙方為了本土樹種有番爭論。
協助規劃景觀的建築師唐真真表示,為了打造「熱帶風情」,使用已馴化、常見的園藝外來種是業界上無可厚非的,像是可可椰子在台灣不就隨處可見。他爭取應該放寬比例,讓他們可以使用海棗、棕櫚植物與草本植物造景,至於開放空間、遊憩區與國土保安地,他們當然樂意達到全本土樹種。
P1110371
但張學文強調,既然該villa強調生態與國際化,那麼更應該堅持全本土樹種,除了做好保育外,更要讓國外遊客來觀光時可以看到本地樹木的優美,否則中東人來了又看到沙漠常見的植物,豈不怪哉。張學文強調,景觀上的要求,可以經過設計達成全本土化,他甚至指出,為了保育,這些本土樹種業者應該從小苗開始種才是最好的狀況。
「不要再討價還價了!」張學文態度強硬,不願從「為限」放寬為「為主」,既然做成結論,業者也只能接受。但會後唐真真仍表委屈,表示在苗圃實在很難買到本土原生的大樹,張學文要求從小苗開始種,業者怎願意等個三、五十年才看到成果,且「外來種也可以做到綠化阿!」但如今為了堅持全本土種,到時就得從外地移植,不也傷害了樹木與原本的環境?甚至到時得用「只能做不能說」的作法取得原生種成樹,這樣反而是荒謬的。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土污管制修正疑放寬標準 圓桌會去共識 僅蒐集意見

2014年9月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為了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修正草案,3日下午再次舉行圓桌會議,雖前一日因拒絕媒體採訪、民間團體擔憂淪為替放況政策背書,會場一度衝突;今在環署拿去「共識」二字,保證不是要與會團體背書的狀況下,順利舉行會議。官員、學者民間環團與業者共處一桌,對草案提出意見與討論,其中如何定義與整治工業區、農地污染,仍是焦點。
經前日爭吵後,土基會圓桌論壇佈告刪去「共識」二字。
環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於去年底預告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和「土壤污染管制標準」,計畫改採分區管理,但遭環團質疑是刻意放寬工業區重金屬污染管制標準而強力抵制。至本月2、3日再召開「圓桌共識會議」,想邀集環團、學者專家與會討論,但2日在會前卻因「共識」兩字讓環團擔憂自己只是被找去背書、又因謝絕採訪讓各家媒體大為火光,而在門外爭吵成一團。

土基會:修正管制標準有3理由  

3日的會議土基會刻意不談具體管制值數值,改為強調觀念。環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組長楊鎧行出面進行簡報,表示土污管制標準基於3理由需要修正,包括砷、鉛等高風險污染物,現行管制值已不適用,需再加嚴;農地中常有雖銅、鋅過標,但種出的作物並無超標狀況。在此狀況下,想檢討目前採剷除銷毀作物並整治農地的必要性;再者,也要納入列管新興污染物質。
土基會執秘蔡鴻德則表示,此次向各界蒐集資料並無強求一定要產生「共識」,意見蒐集後,將會據此修改草案,計畫在今年底再次提出新草案,然後進行公聽會等程序繼續討論。

草案:因用途不同分區管理  7成以上土地標準更嚴

依照土壤污染的程度,分別適用「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和「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當超過監測標準時,土基會就會將其列管並啟動監測,若超過管制標準,便會公告為污染場址並展開整治。
楊鎧行解釋,不同使用目的應有不同管理方式,如地面水、灌溉用水、飲用水的水質標準都應不同,因此土基會提出從土地利用的不同,來進行分區管理。
他舉健康風險程度為例,人類身處農業用地、住宅及商業區、與工業及產業密集區時,以何種型態接觸到土壤污染、受體為成年或孩童、每年暴露時間、有無進入食物鏈都會有所不同,因此計畫也修正為分區管理。
楊鎧行強調,在草案中,包括農林漁牧與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全國7成以上土地的管制標準都是加嚴的。
土基會官員、學者、環團、業者圓桌會談,少了火藥味。

環團籲莫再放寬工業區標準  著重總量管制

而環團長久以來質疑此次修法是為了放寬工業區土壤污染管制標準,楊鎧行則解釋,所謂「工業產業密集區」只限於大型工業區、科學工業園區、加工出口區、環保科技園區,未來將可能依「全國區域計畫」中,由地方政府變更的186處、546公頃的工廠土地才能適用,並非包括目前所有有工廠的地方。且增列3個排除條件,緊鄰農業區、放流水排入農業灌溉用水、工業住宅區都不得適用。
民間團體提出意見,大致能認同分區必要,但另提出應以敏感與不敏感區來分類,做好兩者緩衝,更指出工業區方面不能再放寬、需與空氣、水資源、廢棄物一併評估,並需著重總量管制等看法,他們也特別關注工業區中的公園綠地該如何看待。

放寬管制標準合理否?  土基會:銅鋅與土污相關低

則因牽涉糧食安全,農地標準也頗受矚目。依目前管制標準,約有1.5萬公頃的農地具高污染潛勢,當中約有4,000公頃需進行整治。但土基會指出,1.1萬公頃屬銅鋅潛勢,若改變銅鋅管制標準,便可減少2,000公頃需整治面積,省下60~90億的經費後,改投入保護優良農地、並調查工業區污染、非法棄置場址、農地污染源。
但放寬銅鋅管制標準是否合理?蔡鴻德解釋,目前環署對農地的管制包括鉛鎘汞砷鉻鎳銅鋅八大重金屬,但對食物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包括台灣,大多僅訂定了鎘汞鉛等,並未納入銅鋅。
蔡鴻德說,銅鋅其實是人體生長必須元素,且銅鋅不易累積在農作物中,與土壤污染相關性低,這也是為何鎘米、鉛米時有所聞,但卻不曾聽過「銅米」問題。但依現行法規,只要發生土壤污染,農作就得全數剷除銷毀,土基會在執行過程中,也感受到農民相當不捨。

民間:先顧健康風險,再以專案解決

民間團體則指出在健康風險無虞下,應以專案方式解決,如加強田間或行政管理,或轉做防風林、花卉等非食用作物,而非放寬土壤銅鋅管制標準。他們不希望看到農地受到更嚴重的污染,也不希望輕易棄守珍貴農田。

填海造島政策專家會議完結 學者環團疑慮仍多

2014年9月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4日再次舉行填海造島政策規劃的第五次專家會議,這是此一系列專家會議的最後一場,廢管處表示,將彙整五次會議所蒐集的意見後,再做出回應,部分議題可能再繼續召開會議討論。
而五次會議下來,不管是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仍有不少反對跟疑慮。對此,廢管處強調,填海造島目前還在政策規劃階段,環署並沒有既定時間表,也不可能貿然施行。
環保署4日舉行第五次填海造陸專家會議;攝影:賴品瑀。

廢棄物無處放  填海造島最佳選擇?

由於我國每年有380萬~700萬立方公尺無法回收的不適燃廢棄物及營建剩餘物須填埋,但營運中掩埋場的剩餘容積逐年下滑,至2016年將無剩餘容積。因此,環署將「填海造島」列為事業廢棄物清理政策中的一項,將是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置的解決方案之一,甚至表示以此達到零廢棄目標,並在2011年展開相關法令制訂的討論,但始終爭議不斷。
回顧2012年公民共識會議結論報告,雖能理解掩埋場所不足,仍提出對海洋生態產生不可逆影響的擔憂,因此除了要求做好廢棄物的源頭減廢與加強管理,也決定另外舉辦專家會議。
專家會議則在今年8月分成五大議題陸續舉辦,包括料源、選址、海洋生態、監督機制與替代方案評估等。其中海洋生態場的專家一面倒採反對意見,選址場的也認為環署所提供資料並不充分,他們仍有相當程度的疑慮。

填海料源參考日規  分兩大類

4日所舉辦的第五場討論料源種類、特性與利用評估。環署目前規畫包括廢玻璃、陶瓷、磚瓦、黏土等混合物、石材汙泥、耐火材、金屬冶鍊爐碴、爐石或礦碴混合物、營建剩餘土方、水庫清淤泥、商港濬渫淤泥等,都可以填海。
環署將可收受填築物料分為安定型與管理型,但當中部分受到質疑
廢管處提出,參考日本規範,計畫可進場填築的物料分為安定型與管理型兩大類,安定類包括不適燃事業廢棄物、營建剩餘土石方、風災土石泥、水庫清淤泥、廢棄牡蠣殼、焚化廠底渣等;管理型則包括煤灰、轉爐石、廢棄物中間處理後產物與不適燃事業廢棄物。不得進場的則規劃為有害事業廢棄物、毒化物、環境用藥、腐敗廢棄物等等可能造成填築區與週邊環境惡化的物質。
不可填海的物質列表,但學者與環團要求正面列表

煤灰、轉爐石納料源  專家、環團反,業者挺

在場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提出意見,表示不能接受把煤灰、轉爐石納入安定型後進場填埋;也應將不可進場的廢棄物正面表列明確列出;更要求嚴謹評估各種料源接觸海水後的溶出狀況,選用適當料源以避免滲出;檢驗後應有待驗區;訂出不合格品該如何處理;甚至要求環保署同時評估廢棄物造山或填海比較安全。
雖然包括陶瓷公會、新北市營造業同業公會、事業廢棄物處理業公會等業者贊成加速推動填海造島,但擔任委員的學者專家要求環署提出更多資料與規劃,否則無法輕易認同此政策;環團更高分貝抨擊,在陸上廢棄物處理都錯誤百出的狀況下,實在不能接受將這些廢棄物投進海裡,擔心破壞生態、禍延子孫。

學者:環署應提完整物料管理  審慎考慮填海物質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長期關注中南部爐渣、集塵灰處理,指出環署應提出完整的物料管理,如料源審查、進場檢驗、抽驗、甚至包括收費標準與規劃出待驗區以妥善檢驗。黃煥彰更提出,如焚化爐底渣是否能列入安定型,他有所質疑,因為裡面含有許多重金屬,根本無法符合土壤管制標準,若依照日本標準,便因不符土壤管制標準無法列入。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同樣提出焚化爐底渣含有重金屬,應列在管理型,而飛灰固化物可能很快就崩壞了,並不適合當工程填料,若上方要建造港口,也無法進行夯實工程,否則發生防水層破裂而發生滲出污染,反成了有害廢棄物,破壞生態與漁業。
謝和霖長期關心毒物污染,此系列五場專家會議都有參與。他提出,填海造島與許多政策環環相扣,非僅環保署管轄範疇,而填海造島起於環署想處理事業廢棄物的清理政策,但目前看來,想要填入的物質中,如焚化爐底渣、有害廢棄物不合適,而建築土方、建材、水庫污泥、甚至牡蠣殼其實都可再利用。到底要拿什麼、為什麼要填海?環署應再三考量。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中科環評未過卻徵地拓路 彰化二林爺奶北上怒反

2014年9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數十名來自彰化二林的老者,2日為了反對「縣道143線7K~12K+500段」拓寬工程,先後前往彰縣府並北上監察院陳情,他們強烈表達了反對無理徵收的主張,指出計畫把他們的房子徵掉大半,將讓他們根本沒地方住。
中科四期環評未過,即要徵地在彰化二林進行道路拓寬,當地居民北上抗議。攝影:賴品瑀。

道路拓寬必要性受質疑  居民憂無立錐之地

縣道143線即為當地的二溪路,兩側多為平房,居民多為務農的六七十歲老者或受雇階級。此計畫將路從13公尺拓寬為24公尺,雖彰縣府說,此縣道143線將負責銜接中科四期聯外功能,拓寬是為了中科四期;但自救會認為,中科四期目前還在二階環評中,且現況二線道從未塞車,拓寬必要性根本不足。
居民蔡桂枝指出,拓寬後許多房舍將會失去緩衝的騎樓,甚至失去一半以上的客廳,根本沒辦法生活。

中科四期營運未卜  民批徵地程序充滿瑕疵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由科技部在彰化縣二林鎮設立,面積631公頃,並已投入了500多億開發。園區在原擬進駐的廠商友達公司放棄後,2012年8月宣布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但至今仍未有任何精密機械廠商進駐,幾乎成了蚊子園區。
此案在居民提起訴訟並遭法院撤銷後,今年6月重啟環評,依中科三期模式,進入更嚴格的二階審查。而鄰近另有一個「二林精密機械園區案」,也因為兩園區的競合關係同樣進入二階環評審查。
林麗美指出,中科四期是否真要營運還不知道,作為中科四期聯外的主幹76號公路也尚未通過環評,縣府卻開始先動連接76號的143線,這實在不合理。攝影:賴品瑀自救會會長林麗美強調,不但中科四期未確定,縣府更在還拿不出道路拓寬計畫書的狀況下就展開相關徵收程序,並以5公里分段,有逃避環評的嫌疑。程序中充滿瑕疵且順序前後錯亂,讓他們非常不能接受。
上月7日在二林圖書館舉行第一次協議價構公聽會時,他們就組成「二溪路拓寬自救會」來杯葛會議。縣府卻選擇在本月5日上午10點以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手段,舉辦「143縣道拓寬徵收協議價購公聽會」,分明要讓自救會疲於奔命,藉機分化居民。
林麗美指出,中科四期是否真要營運還不知道,作為中科四期聯外的主幹76號公路也尚未通過環評,縣府卻開始先動連接76號的143線,這實在不合理。

彰縣府:確實有拓寬需要,已定案

林麗美表示,已經為此抗議1年多,卻得不到縣府友善的對待。
而遭林麗美一再點名的彰化縣政府工務處副處長馬英傑則回應,在縣府的規劃中,以後的交通量確實有需要拓寬143線,他重申這個案子已經算是定案,而且說明會也已經開完了。

居民怒批縣府濫花公帑  未妥善照顧在地農業

「政府別再騙人了!」居民張先生指出,中科四期的計畫已經浪費了很多錢,現在說要改做精密機械,仍是在騙錢,他認為最後根本不可行。
他更痛批縣府只會放煙火辦音樂會,反觀對當地農民與農業卻從無提出照顧與規劃,如今又要徵收土地讓人民沒地方住,因此雖然他家不在徵收範圍內,但是他也要聲援鄉親,一起北上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