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頭號目標是幽靈漁網! 時隔20餘年 環署重啟海底垃圾清除行動

2015年6月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海龜、鯨豚等海洋生物因為幽靈漁網纏身、誤食塑膠袋等海洋垃圾而枉死的憾事一再發生,環保署2日表示,明年將祭出上千萬經費,與地方政府合作辦理「海底垃圾清除」的工作,要跟地方潛水協會與民間團體合作淨海,首要目標是遺留在礁岩上的漁網、繩索與塑膠袋等海洋垃圾,讓海洋恢復生機。
清除海底垃圾,目前多由環團、熱心潛水人、當地潛水業者等民間自發行動;而環署於1989年簡又新任署長時代,曾發動中華民國潛水協會清除海域海底垃圾的「海豹行動」,相隔20餘年後,才又再提出相關措施。
南灣海底裡的廢棄漁網,圖片提供:環保署。
南灣海底裡的廢棄漁網,圖片提供:環保署。

廢漁具隨意丟  成海洋生物頭號殺手

環署水保處2日記者會中提出海底垃圾調查結果,指出今年3~5月間,曾在台南安平港、卑南溪口、蘭陽溪口、淡水河口、墾丁南灣及佳樂水等6地點進行水下調查。水保處處長葉俊宏指出,抽檢地點多選在出海口附近,約距岸約300公尺處,選定100×100公尺(10,000平方公尺),在範圍內以2人1組方式潛水進行海底垃圾調查及清理作業。
其中以鐵鋁罐件數為最多,其次為塑膠袋、塑膠瓶及玻璃瓶罐,並拾獲廢輪胎、廢棄漁網及橡皮管等較大型之海底垃圾。
葉俊宏分析調查結果,指出在沙岸部分,垃圾比他想像中少,在台南安平港、卑南溪口、蘭陽溪口及淡水河口等4處河口、港口地區都沒有發現大量海底垃圾。但他質疑主要可能因安平港區調查處遊客較少,而卑南溪、蘭陽溪及淡水河口調查區位於河流出海口旁激浪區,且海底為沙質地形,海底垃圾易受浪湧推動、沖打上岸,或遭掩埋在層層泥沙之下。因此他也轉向調查中油高雄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港航道疏浚的底泥紀錄,發現有廢棄漁網、繩索與塑膠等。
至於墾丁南灣及佳樂水地區因屬礁岩地形,廢棄漁網、橡膠管及廢輪胎等較大型的海底垃圾相當明顯。水保處引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4年對後壁湖、潟湖、核三廠入水口、南灣眺石東側等地區的淨海成果,同樣發現海底垃圾以廢棄繩索及漁網為最大宗,占了約70%;其餘塑膠製品及鐵鋁罐,各約占10%。其中尤其廢棄漁網覆蓋在礁岩上,經常發生纏死海龜、鯨豚等生物,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危害,也就成為環署此波行動的重點目標。
DSC_1335
海洋垃圾調查分析,攝影:賴品瑀

清除海廢費時又費力  環署盼與地方合作

明年,環署將撥1350萬元,補助地方政府辦理海底垃圾清除工作,範圍包括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並以東北角、墾丁、綠島、蘭嶼和澎湖等礁岩地形優先。環署希望各地方環保局踴躍找當地潛水店合作,向環署提出清除計畫。
葉俊宏強調,海底垃圾清除不易,必須由潛水員一件一件撿拾,尤其是幽靈漁網密佈的礁岸更不可能以拖網方式進行,因此可知岸上一個「隨手丟」動作,對海洋將造成嚴重傷害。因此呼籲民眾到河邊海邊遊憩、釣魚時,「帶多少來就帶多少離開」,別把垃圾留下。

未來將加強回收機制、查緝違法行為

不管是環署此次調查或民間團體以國際海岸清潔運動(ICC)標準進行海廢監測,都顯示塑膠、保特瓶、鐵鋁罐這些不可自然分解、但其實可回收的物質名列前茅,這些海底垃圾多數來自陸域與海岸未妥善清理的廢棄物,環署將如何後續將持續推動廢棄物源頭管理及減量措施?
環署今年3月提出的「海漂垃圾處理方案」中,提出持續推動廢棄物源頭減量、建立非分解性漁業廢棄物收集、回收管道、與辦理淨灘推動認養淨灘、執行陸域海漂垃圾防治工作計畫、及督導地方政府加強河面垃圾與污水截流站垃圾清疏作業、加強船舶廢棄物管制等作為。
葉俊宏更指出,根據《海洋污染防治法》,若漁船在海上隨意棄置垃圾,將處新台幣30萬到150萬元罰鍰。環署除了將更完善漁港的回收設備外,也會繼續利用衛星監控大型污染,亦歡迎民眾舉報不法行為以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不只技術問題 孫窮理、吳明益從國際情勢環境倫理談核廢

2015年6月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電提出的「核廢料境外再處理」招標案,是否將在6月立院會期結束前闖關?而此舉能真正解決核廢問題嗎?不斷產生的核廢料到底該如何處理,讓關心核能爭議的民眾憂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31日邀獨立媒體人孫窮理與作家吳明益,分別就國際情勢與環境倫理角度探討核廢難題展開討論,也反省我國反核運動對核廢料的態度,是設法送出國自保?先確定除役再談核廢處理?亦或是為了維持社會能量,談反核時不能忽略核廢問題?

孫窮理:再處理是兒戲? 提醒核電與核武間的「鈾循環」

「境外再處理不可行,這只是台電在耍小孩子脾氣,因為你們擋了他的乾式貯存。」直指境外再處理只是兒戲,「焦點事件」創辦人孫窮理指出,所謂用過核燃料棒再處理,目的根本並非解決核廢料問題,而是為了提煉當中的鈽鈾元素。
「很髒很貴很沒效率」,孫窮理指出,再處理根本不是最終處置、也不能算臨時處理,因為單就體積來看,雖然燃料棒本身體積會變小一些,但純化過程卻產生廠房等輻射廢棄物,最後都得一併送回國,等於台灣20年後得面對更大量的核廢料。「雖說再處理是兒戲,但台電也不是沒做過兒戲的事。」孫窮理仍有些擔憂。
DSC_1306~2
孫窮理分析國際情勢,認為台灣離戰爭不遠。攝影:賴品瑀
而再處理後提煉出的鈽鈾正是核子武器的主要原料,孫窮理指出,雖然再處理後的鈽鈾可作為MOX(混合氧化物燃料)核燃料,供快中子反應爐使用,但發電成本卻比一般核能發電高了4.5~9倍。且從數據中可發現,目前再處理後的鈾都非轉向MOX使用,大部分都在民間手中,雖然1980年代核子彈頭的數量減少,但彈頭外的核子武器材料數量卻不斷攀升。
「這就是鈾循環。」因此孫窮理認為,即便台電提出的再處理形同兒戲,也提醒了國內反核運動中很少討論到「核電與核武」兩者關係的論述。
此波再處理計畫是因2013年年底的「台美核能和平利用合作協定」 簽訂後放行而起,但孫窮理從國際情勢來分析,提出台灣位在冷戰封鎖線的兩道島鍊與一觸即發南海緊張形勢中,其實一直離戰爭非常近,若爆發衝突台灣絕對逃不掉。
而近期先後兩起事件,包括宣布加入亞投行的第二天,F18降落台南;日前法國兩台拉法葉艦一左一右通過台灣東西兩側。雖意味不明,但也提醒台灣正在面臨「戰爭迫近」的形勢,因此也該再次思考以前在反核運動中,認為台灣並沒有動機跟技術發展核武的想法。

反省以「核廢無解」反核  正視核廢是時候?

「倫理思考是人類對自己形象的想像。」吳明益的研究與創作都在討論「環境倫理」這項課題,他引「發展難民」這個詞來描述包括核能、六輕等帶來的慢性暴力、結構暴力,此般耗損與慢性傷害將會持續數代人。
「慢暴力的地域轉移並沒有消滅慢暴力本身」吳明益如此看待核廢料境外再處理。吳明益提出自身反核的理由,是由於核能沒有想像力、巨大的傷害性、無法處置的廢棄物。他更強調,核廢料就是一種數千數萬年的慢暴力。
2015-06-01_11-11-09
吳明益介紹環境倫理,引發對核廢處置的討論。攝影:賴品瑀
吳明益分析日本兩大文豪大江健三郎與村上春樹的反核論述,指出大江在福島核災前,便一再否定「核武為了和平」的核武悖論,當政府企圖向他國展示核武的強大威力,又怎能說服國民相信擁有核能會是安全的事情?而村上在福島核災後開始大力發聲,多以柔性訴說為策略,例如強調「無常」。
然在討論「有毒廢棄物總是丟在少數民族社區」中的實質、程序與分配等不正義時,也有「逐臭」、「放在我家後院」等主動願意與污染為鄰的選擇出現。此種演變,讓「環境正義論」獲得提出,面臨每個鄰避設施都有其公益性與不正義的選擇課題,而目前環境正義論則因「追求無污染的狀態」不可能實現,而遭評為「弱理論」。
從這樣的思辯經驗來反思台灣核廢料何去何從,也激起熱烈討論。「即便停止發核電也還是要面對核廢,我們只能接受這些核廢料得放在島上」吳明益表示。近年反核論述常高舉「核廢無解」四字,要求立刻停止發電繼續產生核廢,但要求廢核時,是否也是讓全國一起正視核廢問題的時刻?
綠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當「境外再處理」風聲傳出,的確有部分反核人士會認為如能送走核廢料,讓台灣遠離危險是好事,但她認為「自己的垃圾自己面對」,台灣不能逃避自己產生的核廢料。
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目前核廢料瞄準偏遠原鄉的作法是雙重歧視,當地居民先是沒有享受到資源分配,還得承受別人享受後的核廢料。理事長賴偉傑亦指出,之前政府曾找電廠周邊、蘭嶼、核廢候選廠址等地居民開會討論,但當中一位蘭嶼代表的發問讓他印象深刻「為什麼核電用最多的人不用來討論?」,賴偉傑強調,核電是犧牲的體系,因此不能只是少部分人面對這個問題,而是要讓更多國民談清楚這個問題。
「找到貯存場就等於為繼續產生核廢料、繼續使用在背書、鋪路。」孫窮理認為,在確定除役前,他不能接受展開討論核廢處置;但長期陪伴北海岸居民抗爭的綠黨成員王鐘銘卻採相反態度,指出核電廠周遭居民已長期與核電廠及核電廠內的核廢恐怖共處,對他們而言,有某程度的焦慮擔心:即當達成廢核時,社會關注力量將大減,最後只剩居民孤軍奮戰。
而王鐘銘所提出的憂慮並非無由來,去年當局宣布核四封存後,反核聲量確有所消退。因此討論中也反省近期反核運動高舉「拼裝核四危險」、「蘭嶼達悟族的獨特與無辜」兩點,認為必須前進尋求更多的倫理思考與更新的語言,然後做出結論。
吳明益強調,「倫理就是一種選擇,人類尋找理由以建構自己的樣貌,並付出代價。」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北美館《製造×意義》聯展當代藝術家對環境議題的觀察

2015年5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繼《後石油城市》展由德國建築權威雜誌ARCH+來台展出文件,北美館再推出由18組國內當代藝術家參與的《製造×意義 Make Sense》,包括攝影大師張照堂、中生代重要錄像藝術家袁廣鳴、多位新生代藝術家甚至台南社大海廢社等展出繪畫、攝影、錄像、裝置、行為藝術等形式,藝術家提出對能源消耗、環境現狀、社會公平及世代正義等議題的觀察與主張。
策展人蘇嘉瑩及蕭琳蓁表示,當代藝術企圖回應在人類社會及科技的加乘發展下,介入及改變世界的結果,而本次18組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了不同世代的觀點,展現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與參與。
DSC_1272
范曉嵐裝置作品《世界之無法想像》一隅。攝影:賴品瑀
展覽中,多位新生代藝術家提出對工業時代大量消費、消耗地球資源的現象提出反省,正如展場引句「物之始終/人類文明的系統在欲望之海中,製造一座又一座垃圾島嶼」所言,不少作品詮釋了工廠、消費、大量廢棄物的場景,如蔡孟閶《工廠》系列繪畫描繪石化工業重鎮高雄的煙囪及煉油蒸餾塔景象,范曉嵐裝置作品《世界之無法想像》以噴成灰白色的廢棄日用品鋪滿展間,蕭珮宜《憂傷的美麗孤島》作品則是畫出由漂流垃圾組成的垃圾島。
這些廢棄物不僅存在於藝術家的想像與擔憂中,更實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蘇育賢在《鳳珠》及《塑膠人》兩部作品中,帶著攝影機前往資源回收場,讓工作者一一介紹各種塑膠廢棄物的材質,更與收集資源回收的婦人費力將保特瓶、飲料杯綁在小小的工作用拖車上,最後把小山般的回收物丟進運河裡,呈現荒謬而驚人的場景。
長期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的台南社大「海廢社」也受邀參展,內容即為他們長期在海灘撿到的各種廢棄物,照片中各種海廢整齊而密集的排放著,要讀者正視海灘上充滿垃圾的狀況於追究源頭,海廢社更提出呼籲,要求政府與國人更嚴肅看待飲料杯、蚵架、保利龍、塑膠袋與漁網,要有更積極的對策與管制。
DSC_1271
台南社大海廢社呈現在海灘上統計到的海洋廢棄物。攝影:賴品瑀
土地議題亦是多位藝術家所重視,美麗灣、山海劇場等受爭議的東海岸開發案,都在范曉嵐的紀錄片《未竟之路》之中呈現,林厚成《既存於遠方的記憶》、楊哲一《山水》、《造山》與蕭珮宜《日常庸俗景觀》展現了填海、採礦等人類對大自然的侵略與破壞。黃信堯紀錄片作品《帶水雲》則呈現了雲林縣口湖鄉在地層下陷後的一片汪洋,提醒觀眾追究原因更要尋求與水共存的新作法為何。
李旻軍、鄭安齊的錄像裝置作品《城市風景》看似只是挪移了展間窗外景色,然影像中緩緩出現白色方塊覆蓋景色,讓街景逐漸消失,僅剩空白,他們更提出大事記,提醒民眾近30年台灣關於土地徵收、都更的案件與法令。
福島核災後,以作品回應核能議題的藝術家相當多,包括音樂人、插畫界都曾有大規模的合作,此次《製造×意義》則展出張照堂攝影《臺灣─核災之後……》、袁廣鳴錄像作品《能量的風景》與杜珮詩《邁向幸福的十一個步驟》。
張照堂《臺灣─核災之後……》曾在去年個人展中展出,此次參展,不但選擇全為黑白照片,連展間也刻意塗成黑色,作品掛的歪倒,甚至在地上,讓氣氛更顯荒涼。《能量的風景》則讓鏡頭在核電廠及核廢料儲存場與廢墟中推移,搭配音效同樣以詭譎顫慄來呈現對核能的恐懼。《邁向幸福的十一個步驟》更挪用加拿大「核武生存的十一步驟」的緊急措施來作畫,以黑色幽默將平凡生活與真實災變對照連結。
DSC_1264
張照堂再次展出《臺灣─核災之後……》以全黑展間、歪斜擺放,讓氣氛更加荒涼。攝影:賴品瑀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核廢境外再處理又偷跑? 環團指內定廠商AREVA將破產 根本錢坑

2015年5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電公司原計畫在年初進行核一二廠用過燃料棒海外處理的招標案,但因遭批違反預算法等爭議而緊急喊停,但近期卻又傳出風聲,可能趁著六月中旬立院會期結束前再次闖關,28日上午多個民間團體前往台電大樓門外抗議,不但重申此舉造成核污染、核武擴散而面臨國際爭議,且內定要接手的法核工大廠AREVA近10年接不到再處理工程訂單,近年虧損連連,近4年總虧損已達78.5歐元,只怕將是下一個錢坑。
DSC_1247~2
環團前往台電大樓,反對核廢境外再處理,直稱花大錢不消災,卻惹國際惡名。攝影:賴品瑀
台電計畫以112.57億元的經費,要將核一二廠所製造的部分核廢料進行境外再處理,並在今年2月過年前上網公告,但由於此舉違反預算法的,立院經濟委員會要求在核後端處理基金預算通過前不得招標,經濟部與台電也在4月時喊停,但近日卻傳出台電積極遊說立院在本會期通過預算。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主婦聯盟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民間團體指出,核廢輸出在國際上有極大的環境風險與爭議,運輸沿線與核電廠周遭的居民都面臨危險,另有遭受恐怖攻擊、核武擴散的隱憂,此舉將讓台灣在國際上蒙上惡名。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徐詩雅指出,目前有再進行再處理的國家不若台電所指稱的「有很多」,其實僅有法、英、俄羅斯,且英國正在準備關廠,俄羅斯的規模小、且有製造核武的疑慮受美國壓力,因此幾乎可說只有法國的AREVA核工集團的再處理廠「La Hague」符合大型、仍在商轉的條件,是唯一可能參與投標的廠商。
DSC_1250~2~2
徐詩雅引AREVA財報,指出該公司破產在即,若與其合作,恐又是錢坑。攝影:賴品瑀
徐詩雅表示,由於目前各國都不再進行核廢再處理,AREVA集團近10年都沒有接到再處理的訂單,包括瑞士、比利時、日本、荷蘭等國,都不再送核廢料到AREVA,也無任何合約的更新,因此可由從該集團公佈的財報上發現,他們已虧損了50億歐元,且近4年連續虧損,4年來總計達78.5億歐元,幾乎瀕臨破產邊緣。
徐詩雅指出,AREVA財務出現困難,國際媒體都已大幅報導,該公司資本額36億目前卻有47億的負債,若台灣與其簽訂合約,是否會面臨不斷追加經費等風險,台電有必要跟大眾解釋清楚,綠盟秘書長崔愫欣更表示,核四之所以會是現在的「錢坑」,也就是因為與財務有狀況的公司合作,實在殷鑑不遠。
由於法國的「放射性廢料與物質永許管理相關計畫法」明訂禁止法國境內存放來自外國的核廢料,與來自外國的經再處理所產生核廢料。因此民間團體質疑,因此就算花了大錢送出國,20年內台灣還是得面臨覓無永久貯存場址的問題。
徐詩雅更指出,台灣這次要拿出113億要處理的核廢料,僅是核一二廠所製造的核廢料總數約8%而已,因此很明顯的並非真的是要為了處理核廢料,而是要清出一些空間,讓核一二廠繼續延役罷了。據了解,原能會及台電內部亦有部分意見,認為既然這次境外再處理為的是繼續發核電,那麼要求以核後端處理基金來支付其實也並不合理。因此民間團體認為台電現在面臨無能力卻又心急的窘境,簡直如要求「給我毒品我才要進勒戒所」的毒癮者,因此痛批台電「無力處理核廢就沒資格再發核電。」
民間團體更預告,下週二將邀請法國核安專家Yves Marignac來台參與立院公聽會,並舉辦「揭穿核廢境外再處理大騙局」演講,歡迎民眾到場瞭解核廢再處理有何核安危機。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表示,依法立院預算應在每年的11月審完次年預算,但今年的預算中,包括此案涉及的核後端處理基金等預算,卻是至今都沒有審完,且多年來皆是如此荒謬的狀況,因此不只此案不能這樣「偷跑」、「偷渡」,還有更多的國會審查都需要更多民眾的監督。

環評委員任期將滿 環署開放各界推薦新委員

2015年5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目前的第10屆環評委員會任期即將於今年7月底屆滿,環署日前發出訊息,至今年6月10日止公開接受法人、機關、大專院校、學術研究機構、環保公益團體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第11屆環評委員會委員。
依照「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第4條規定,環評委員會置委員21人,除署長、副署長將是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具當然委員身份外,另有政府有關機關代表5人,其餘的14個名額,則將從具有環評相關的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中遴選,環署公開接受外界推薦專家學者,並成立遴選委員會,從中遴選出候選人,提供環保署署長核定後聘任新一屆環評委員。
2015-05-28_03-24-58
環評大會實況照。攝影:賴品瑀。
環署強調,環評屬科學、客觀的調查與評析工作,亟需具有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參與,因此請各界踴躍推薦優秀及專業人才,協助環評業務,共同為臺灣的環境把關。
環署綜計處表示,依照「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要點」規定,受推薦的專家學者須具備環評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並符合下列資格之一:(一)從事環評相關項目之技師,滿8年以上者。(二)國內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含)以上。(三)曾任登記立案環保公益團體負責人,滿3年以上者。(四)曾任各機關環評委員會委員,滿2年以上者。(五)曾任學術研究機構環評相關項目副研究員(含)以上。(六)其他經遴選委員會專案認定者。
而所謂環評相關的學術專長為何?環署提出14項領域,包括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文化資產、生態系統、海洋、海岸及島嶼、地形及地質、水土保持與防災、空氣品質及噪音、振動、氣候變遷與能源、水資源及水污染、廢棄物及資源循環利用、土壤及地下水、毒性化學物質及健康風險評估、社會、就業及公共政策、產業與區域經濟等類別。
環保署強調,該署自即日起至104年6月10日止公開接受外界推薦專家學者,逾期、資料不齊或資格不符者,該署將不予受理;另請受推薦者配合該署通知,於專家學者委員核定前提供「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自我揭露提報表」,提供署長核定名單前參考。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退回又過關 大林煉油廠脫硫計畫環差再出小組

2015年5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因計畫書中空污減量與溫室氣體減量等數據相關前後不一,「大林煉油廠油品脫硫計畫」在第279次環評大會遭到「退回小組重審」的命運,27日下午環署進行第三次初審,小組對開發單位於審查過程空氣污染物排放承諾限值調整原因及相關佐證資料與溫室氣體減量成效查驗認證情形皆有更嚴謹的審查,雖通過此案,但要求繼續查核溫室氣體減量等項目。
中油提出此案變更前後空污排放圖表,翻攝自簡報資料。
中油提出此案變更前後空污排放圖表,翻攝自簡報資料
中油大林煉油廠變更提出,以調整加氫脫硫工場、輕油加氫脫硫工場等設施排放濃度來降低氮氧化物(NOx)等空污排放,此案本在2014年11月的第二次專案小組審查中已取得通過的建議,但在279次環評大會時,遭小組召集人龍世俊指出發現空氣污染排放量超出原環境影響評估核定量與環境影響評估書件內容中常有前後不一致的錯誤。
「誤植與偽造文書僅一線之隔,應謹慎處理。」龍世俊當時說了重話,要求開發單位與顧問公司負起責任,溫減辦公室也認為需要釐清開發單位所引用2014年的查證資料,多位環評委員認同應該退回小組重審。
此變更涉及高雄市小港區、臨海工業區與大林煉油廠的產區與G區油槽區約2.3公頃,包含當中加氫脫硫工場、輕油加氫脫硫工場、硫磺工場、柴油加氫脫硫工場與球型槽,中油提出空氣污染物排放濃度調整,包括TSP( 總懸浮微粒)削減0.78噸/年、SOx削減9.11噸/年、NOx削減0.03噸/年,與廢水回收率從55%提升至70%,據此要求修正環評結論的空污排放量。
中油此次重新提出數據與查證資料,包括空污排放承諾限值、VOCs排放量、溫室氣體減量成效等項目,中油強調已獲經濟部標檢局、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英國標準協會(BSI)等機構認證。
但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指出仍有部分數據有疑慮需釐清,更強調此案跟六輕一樣,減量的是環評量,但實際排放上是沒減量反而增加,這一點他不樂見。對此,中油指出,大林廠全廠花了不少經費改良,例如目前90%以上是燒氣體,油已經降為預備,因此TSP大減,每年排放約2~300萬噸,跟六輕數千萬噸相比勝過許多。但至於全廠目前的空污排放究竟為何,中油方則態度迴避,不願提供總表給小組。

空污、噪音對策不明 麗寶樂園F3賽車場再續審

2015年5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為了興建F3賽車場與相關設施,月眉提出環差報告,27日下午環署進行此案第二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小組提出空污與噪音將衝擊當地環境的疑慮,要求提出更明確的因應措施,更在討論中一度出現不排除要求此案重做環評的意見。
月眉育樂世界開發設施配置圖,點圖可放大。
月眉提出賽車園區的配置圖,翻攝自簡報資料。

國內首個F3等級賽場  車迷期待

月眉育樂世界即為台中的知名「麗寶樂園」,是我國第一起觀光遊樂業的BOT案,位於台中后里。目前現有水上樂園、主題樂園、主題旅館等,在此環差案中提出要將園區西區的家庭娛樂中心變更為賽車園區。計畫興建包括F3賽車相關設備、卡丁賽車區、賽車旅館、汽車展展示區與加油站。
預估F3賽車區每年可舉辦約4場國際賽,另提供企業包場約50場,全年入園人數總量約有380萬人,並預估國際賽期間會有每日近8000人進場觀賽。為因應旅客住宿需求,也規劃一般旅館355間房間、賽車旅館230間。由於目前國內F3等級的賽車場只有大鵬灣國際賽車場,因此這個計畫讓賽車迷便相當期待。
月眉團隊亦指出,投資成本高、授權高,對他們而言設置F3賽道並不賺錢,收益將來自周邊與達到城市行銷。

空污、噪音、遊客交通量  恐衝擊當地

在3月的第一次初審中,小組要求對地目、交通動線、加油站安全等做更進一步的規劃與說明,此次補件再審,小組注意到F3賽車場、卡丁賽車區與新增旅客所衍生空氣污染物、溫室氣體與噪音的問題,因此要求提出月眉提出具體、明確的污染防制對策及增量抵減規劃,與噪音增量應擬定具體管制措施。
環委龍世俊指出,在后里當地的空污背景值已經不低的狀況下,開發單位應該面對賽車場將造成pm2.5等的增量問題,並應該以召開說明會、問卷的方式與鄰近「龍門社區」的居民溝通,否則私人以賽車場賺錢,但當地卻要承受空污及噪音,甚至旅客造成交通量大增,恐怕引發爭議。
對此,業者表示已以種樹、設置隔音牆的方式設法解決空污與噪音問題,而F3賽車的對油品與噪音也皆有規範。
環委顧洋表示,既然業者強調F3賽車場有FIA的認證與規範,就應該引其他同級賽車場的經驗與數據來進行評估與提出具體因應措施,更有需要補充賽事以外的練習、開放民眾使用賽道的排放估算,目前業者僅一再表示「我們會注意」、「依照相關規定辦理」實難說服小組。

需擬定具體防制對策  公開舉行說明會徵詢居民意見

環委最後決議此案補件再審,業者應就賽車營運期間可能衍生的噪音增量、空污排放擬定具體防制對策,評估可能舉辦活動對環境監測地點、鄰近敏感點的影響情形,提出具體污染防制對策及增量抵減規劃,並得另舉行公開說明會供鄰近居民表達意見,並要評估回應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第1項第5款「計畫變更對影響範圍內的生活、自然、社會環境或保護對象,有加重影響者」這項需重送環評的相關規定。
月眉則表示,將盡力做到小組的意見,目標在預計1個半月後將補充資料再次送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