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蘇花改南澳預拌廠程序違法 立即停工


2012年12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蘇花改在2010年底創下史上最快通過環評的重大工程記錄,但超車的後遺症不斷浮出,除了武塔段引發爭議不斷,又在谷風隧道挖到千年遺址而被迫停工,邊施工邊保育的作法也讓人嘆為觀止。最近又傳出宜蘭南澳的有機農地旁,憑空聳立出3座巨大的預拌混凝土廠,包括宜蘭縣環保局都未得告知,居民驚覺大事不妙,開始四處奔走、尋求連署。28日在立委孔文吉出面舉辦協調會下,確定當中許多程序違法,必須馬上停工。
召開協調會的孔文吉自蘇花公路改善工程施工之後,南澳南、北溪沿岸即因工程施作而影響景觀、空氣、水質的品質。而為了供應蘇花改的南澳武塔段工程需求,三個標案將各自在南澳設立一座預拌混凝土廠。
這些工程未有政府相關單位進行任何說明會與公聽會,便逕行興建且即將營運。其中已搶先在南澳北溪防汛道路旁的私人農牧用地的這一座,在沒有經過地主同意、選址沒有徵詢各部會意見,程序未走完即已經開始動工的爭議最大。當地居民也擔憂一旦工程廢水滲入農地或排放至鄰近的南澳北溪,附近340餘公頃的田地必受危害,不但有機農田毀於一旦,南澳鄉五千多名居民的飲水安全堪慮,要是流入海域,魚塭及定置漁場的漁業也將連帶受到影響。
南澳鄉本來完全沒有工廠,除了美麗的自然地景宜人,這片土地也因為清淨無污染,成為最適合做有機農業的寶地。不但宜蘭縣政府積極協助成為有機鄉,目前約有200公頃有機農地,是宜蘭有機密度最高的地方,農委會的「永續農業有機村提升計畫」也選定南澳為發展重點區域。
包括日本假面戰隊前去以插秧答謝台灣對震災的援助,「南澳自然田」創辦人陳昌江表示,近年已有四五千人次國內外遊客前往打工換宿,體驗農耕生活。觀光局也將其納入「光點計畫」,希望明年一年就能有3000位國際青年前往進行最深度的旅遊。
張牧師「農牧用地可以蓋預拌場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南澳教會張興仁牧師大問,熱心協助當地推動自然農法的張牧師表示,本來預計明年即將邁向「正式有機」的成果,恐將因這些預拌混凝土廠而前功盡棄,「有機認證對於土壤、水源都要求嚴格的。現在這些『固定污染源』就在農田旁,不管他們承諾能做的多好,我們都再也不敢自稱有機種植了」。他更擔憂的問,「我們將來要吃什麼? 」
居民氣憤的質問,大南澳地區的便利商店也只有兩家,而蘇花改卻帶來2座大型水泥廠、4座混凝土預拌廠,是否有假重大工程之名,方便工程單位如便利商店的開設?
「是不得已才設置的。」雖然交通部公路總局參與協調會的代表表示,距離南澳武塔段,最近的龍德工業區遠達37公里,送運時間需要超過70分鐘,一切都有按照規定來辦。已經取得地主同意、設置許可、用地已獲宜蘭縣府確認,目前因為還沒有開始運作,所以還沒有取得證明污染符合標準的操作許可。
預拌廠鄰近灌溉水源但除了地主現場回應他根本沒有同意興建,更扯出當地民代不斷恐嚇威脅的囂張惡行外,宜蘭環保局也證實,目前位在南澳的預拌混凝土廠計畫,關於水污染的管理相關,「一家都沒有申請」,環保局也強調,不能只留下「操作許可」的審核,讓環保機關獨自擔任最後把關的角色。
公路總局強調,此預拌混凝土廠基於「蘇花改」這個重大建設而臨時使用,並不受區域計畫法的限制。環保署官員則表示,雖然一般而言,預拌混凝土廠的規模的確沒有達到環評的需要,但仍須符合規定,區位不適合就不該興建。內政部地政司代表也表示,程序還沒有跑完就開始設置,這是完全違法的,而且據他所知,蘇花改工程中,多個預拌廠都是如此的狀況,相信宜蘭縣政府將會繼續開罰。
在各單位與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公路總局代表承諾,將會先行停工。
※金曲獎三冠王以莉高露獲獎作品〈輕快的生活〉MV,內容即為南澳的農村風光,與自然田農友工作影像。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善用自然人文資源 花東微型企業創藍海


2012年12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誰說花東「好山好水好無聊」,除了短期旅遊、退休養老便無法在當地安居樂業?17個微型創業的成功故事,證明靠著花東蘊含的豐富自然資源與人文智慧,不靠大型財團進駐,也能以回餽土地的方式,創造在地的富足生活。
跳脫西部的製造業模式,以文創、觀光與農企發光,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與玉山社合作推出《花東築夢人》一書,不管是土生土長、鮭魚返鄉,亦或是島內移民,這些微型創業如何打敗不景氣,在花東創造出一片藍海的撇步,都在此書中大公開。今日舉行新書發表會,故事中的主角不但現身說法,更將他們的產品展示出來。

按圖索驥  認識花東「夢想地圖」

此書作者高永謀費時三年,一一探訪這些主人公,他大嘆「花東真好」。日前才剛擁有下一代的他,最羨慕的便是此書中的主角們都能在花東生活中享有天倫之樂,高永謀認為,這是在忙碌的台北不可多得的幸福。據他的觀察,花東在純淨無污染的地力、多元的種族帶來的文化激盪,正是全台灣最能發展出「國際性產業」的地方。「從微型走向中小,最後走向國際!」高永謀以慈濟為例,表示慈濟從微型出發,現在能成為影響國際的宗教團體,便是憑藉著花東的純淨與樸實所開展的。
此書可視一本認識築夢人在花東發光的「夢想地圖」。「我想,這些產品在其他縣市是無法誕生的!」高永謀大力為這些築夢人的產品站台推銷,保證大家都會像他一樣「一吃成主顧」。
阿爾發生技的曹武發、梁孝如,島內移民花蓮10年,前3年其實充滿挫折,甚至發生了退休金全滅的窘境。然而,他們省思當初到花蓮生活的目的,回歸讓女兒重拾健康的初衷,重新出發,用濃郁的親子之愛釀成的無糖醋,終於打開了國內外市場,目前年營業額已超過8000萬。

「任性創業」在台灣也是可行的

14族酒衣袋,大受歐美、日本人喜愛花蓮磯崎部落的撒奇萊雅族人Siku Sawmah,在2007年撒奇萊雅族正名前,一直以為自己是阿美族人,在尋根的過程中,她將自身對服裝設計的天份與專業與原住民元素結合,開始自創品牌。
Siku的工作室總是笑語不斷,當風景與興致一好,可能便隨興的相招出遊去,宛如台灣版「任性創業法則」。
「雖然我們的生活慢活,但我們的業務擴展的速度也不慢!」她表示,工作室目前最受歡迎的商品是14族酒衣袋,大受歐美、日本人喜愛,更受邀到巴黎參與時尚展,甚至外交部、總統府都選用為外賓的贈禮。負責行銷的吳大偉自豪表示,這證明「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做起來,而且不是外地外人可以掠奪的。」

發掘芭樂心葉的高附加價值

溫溪泉則在台東種植芭樂心葉,當他發現此物無熱量、無咖啡因,將能在養生食品市場找到生路時,便開始全力投入,在公部門與學者的協助下,目前更已開發出複方膠囊等商品,讓產品的附加價值更高。
溫溪泉表示,他不但增加了當地原住民的就業機會,也讓消費者吃的安全健康,真是「多贏」的結果。溫溪泉非常熱情的呼籲,不管是退休後想開展第二人生、或是青年創業,在花東加入「特殊農業」的行列,現在正是時候,歡迎更多人能加入,一起成為領頭羊。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任古老靈魂領《路》 卡地布青年桑布伊 古調出輯


作者:賴品瑀
一張黑到發光的臉孔,在《Dalan(路)》專輯封面上凝視著,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這是一張卑南族語的古調專輯,來自台東知本卡地布部落的桑布伊,雖然年輕,卻擁有著滄桑亙古的嗓音,受譽為:身體住著「古老的靈魂」。
黑色對卑南族而言,是力量的來源。在出征前,勇士們將泥土、擣碎的木炭與水混合後抹在臉上,藉此堅定意志,並感受祖靈的同在。「泥土能滋養萬物、木炭經過火的重重粹煉、而水,是萬物最不可或缺,這表示我們與萬物在一起。」桑布伊選擇以最嚴謹的面貌來看待這一張專輯,也以這樣的容顏與他的古調歌聲同在。
專輯第一首曲子〈崇高的創造者(milihuwan)〉在弦樂的烘托下震撼人心,讓聽者屏氣凝神專注聆聽,隨著他的歌聲瞬間離開喧囂,而唱進了靈魂的深處。很多人讚美桑布伊的古老而獨特嗓音備受祖靈祝福與眷顧,但對桑布伊而言,這是長年在部落跟隨著老人家,於是自然而然學得的,「我們的唱法就是這樣,並不是我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很多人不這麼唱了。」桑布伊解釋,在教室裡音樂課堂中也許都教導著用「丹田」發聲,但是「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發音方式!」
翻拍自專輯內頁。桑布伊在部落最常討教的老人家,就是「田清流」阿公,然而兩人合照甚少,阿公也已在2006年辭世,當族人傳來一張多年前不經意拍下的照片,卻讓桑布伊懷念痛哭。「什麼叫做會唱歌的人?就是能夠藉著歌聲傳達感情與意念的人!」阿公這麼教導著桑布伊。兩人亦師亦友的不停唱合中,將古調傳承下去。
〈pai’lai’law 大獵祭詩歌—英雄詩〉一曲,讚頌祖先出征禦敵或打獵的英勇事蹟,由一位領唱,其他圍坐的族人再跟著答合。由於能唱的機會不多,一直是桑布伊最想學好的。在此張專輯中,桑布伊將2002年在山上工寮所錄下田清流阿公的歌聲找出,並在今年2012回到原地錄製,「一樣是在五月、一樣是在晚上,就在同一個地方,風聲、環境音,什麼都是一樣的,但是已經相隔了10年。」利用科技隔空兩人再次合唱,也建構出一幅古老的畫面,在天地之間,篝火靜靜燃燒、蘊著木香的煙裊裊盤昇,指引著讓靈魂回家的路。
〈senay na vali (風之歌)〉是一首演奏曲,一陣口哨聲後,神秘的笛聲悠揚。這段口哨,在卡地布的傳說當中是可以召喚風雲的。風在族人的心中,有著傳遞訊息、繁衍、保護的意涵。桑布伊曾在部落擔任青年會會長,當時他將修建青年會所巴拉冠的所剩木材,拿來製作笛子,「這支笛子是獻給風的,它就只演奏〈風之歌〉這一首曲子,永遠專屬於它。」
歌詠風,桑布伊也解釋部落的古老智慧,認為颱風其實是好的,「它可以淘汰不夠好的樹,讓新的樹木得以生長,而這些倒下的樹,更可以滋養萬物,這是循環,生生不息。」包括山崩、包括洪水,其實也是如此,目前人類在水邊大興土木、搭建堤防,企圖搶水的路等不尊重自然的行為,都終將遭受大自然的反撲。
「向大自然、向生物學習。」桑布伊分享老人的教誨,「不要當蒼蠅,一大群來、吃完了就跑,我們要學蜜蜂。」也因此卡地布部落至今依然相當強悍而團結,「惹到我們,就像惹到蜜蜂窩一樣,我們絕對傾巢而出。」例如近期的拒絕遷葬抗爭,或是反美麗灣行動,大批卡地布青年會成員勇猛健壯的身影,總是教人難忘。而年底即將舉辦的大獵祭,面對許多遊客詢問如何參觀,交通、住宿、吃喝玩樂事宜,這些年輕人也以「祭典任務進行中請勿干擾」,紛紛態度堅定的拒絕了。
「因為我們有信仰,所以無所畏懼。」卡地布部落目前仍能維持古老的傳統,可歸功於青年會所「巴拉冠」的嚴謹教育。「巴拉冠」卑南語讀作palakuwan,是部落裡的男子會所,卑南族男子在那裡集會及集體生活。通常它包含一座竹造建築和一塊廣場,適於共居、集會和共舞。它可以說是卑南族部落自治的核心場域。
雖然從日據時代、國民政府來台,直到解嚴前,有形聚會的權利都遭到剝奪,但卡地布族人仍想辦法在私底下堅持傳承文化,近二十多年,更是將巴拉冠的傳統復興,目前卡地布將教育重點放在12到18歲的青少年,進行各式各樣傳統文化與語言的訓練和學習,也因為早早將文化紮根在靈魂,「你在那裡流過血、流過汗,有過那麼多的喜怒哀樂。」因此族人不管離開多遠多久,都會想念故鄉,期待回家相聚的一天。
在此專輯當中,在部落傳唱的歌謠與桑布伊自己的創作各半,前半段的意涵在思考與祖靈的關係,後半段則是回到現今部落,探討人與人的關係與對未來的想法。「這張專輯,是回饋部落的。」桑布伊表示,製作這張專輯的出發點是為了保留、紀錄卑南古調,也希望更多族人聽了,能夠有所感受,並且投入學習使用自己的語言與歌謠,「要是回部落的時候大家都會唱自己的歌,老人家們會多開心呀!」
專輯以「Dalan(路)」為名,同名的這首歌曲聽來顯得遼闊而神秘,是桑布伊身在北極區內,以感嘆、感謝萬物的心情下寫出,他也希望能藉由此曲,鼓舞所有的青年們繼續樂觀、勇敢、團結、驕傲的向前走下去。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闖進福島警戒區 攝影師搶救出上千貓狗


2012年12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2011年311大地震後,福島核災震驚全球,當福島核電廠半徑20公里內的居民哀傷地緊急撤離,從此必須與家鄉永隔時,日本攝影師太田康介與30餘位救援志工,卻每週帶著貓狗飼料與飲水,突破警戒區封鎖,只為營救還留在那裡的動物們。這些行動與災區景象,都在太田康介的鏡頭下一一展現。
太田康介自從2011年的4月10日開始,至今仍維持著約每週一次的頻率,堅持從山區無人看管的柵欄突破封鎖,帶著食物、水與相機,在福島核電廠20周圍公里內,空盪盪的城鎮裡不斷尋找動物的蹤跡,並以影像紀錄他們為生存而掙扎的赤裸真相。這些照片與文字,曾經整理成冊為《被遺忘的動物們》與《依然等待的動物們》兩本書,分別為災後三個月內與災後一年間的記錄。而最近《依然等待的動物們》的中文版出版,太田也因此來台訪問,同時舉辦攝影展。
「這些照片實在太殘忍!」取得中文版授權的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周易正透露,其實一開始看到這些照片,看著動物們在災區漸漸失去生命的景象,因為感到太哀傷,並不願意出版,但在長考之後,「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們認為大家應該知道,才能有所警惕。」
「一定要挺身行動!」太田康介認為,這些留在警戒區內的動物們,一直被大部分的人類視為家人,如今卻遭到捨棄,一定要有人為牠們作點什麼。而這些動物等待著主人現身的影像,也號召了不少日本民眾關心。
《遺留下來的動物們》P.82攝於楢葉町上繁岡。偷偷躲在倉庫角落的權太,只見牠頸部一帶 的毛都染著血跡。牠可能想躲在這裡默默死去吧。.jpg
《被遺忘的動物們》為災後三個月內的故事,大多是志工們將動物一一救出,而和原主人重逢的感人故事。然而在《依然等待的動物們》一書,紀錄災後半年到一年間,動物獨自在福島警戒區生活的情景,許多狗兒不顧飢餓,依然忠心的守護著主人再也不會回來的家園,貓兒開始四處流浪覓食,而家畜們牛馬豬等,得到了釋放卻不知如何求生,晃蕩在街道,或是只好再次回到圈舍,靜靜的等待著死亡來臨。
從春季到寒冷的冬季,在飢餓與孤獨中,動物們害怕、恐懼。太田指出,以狗為例,當地原本有登記的有5800頭,然而目前志工成功救援的,只有1000頭左右,救出的貓,大約1500隻,而倖存的牛,大概還有900頭,但至於雞與豬則已全數撲殺了。
太田康介在現場解說他最為感慨的三幅作品,分別是一隻在海堤已經潰決,附近房屋都已毀壞的小臘腸狗,然而這隻小狗卻因為太害怕,讓太田一直無法靠近,只能無奈地遠遠相望著,於是在他的掛念中,兩個月後,太田尋獲了牠的屍體。原本在養在牛舍裡的牛,有人將牠們放出,希望他們可以自由的吃草、喝水,然而這些牛群卻一隻隻的跌進渠道中,太田與志工們無法拯救牠們,只能看著牠們在寒風中瑟縮著。還有已經缺了兩條腿的看家狗,再餓也不願意離開他的崗位,依然打起精神,奮力守護家園。
太田康介在年輕時,曾是一位戰地攝影記者,然而他表示,福島警戒區內的動物們,才讓他這輩子第一次充滿著「一定要告訴大家」想法的心情。這是由於「人類可以說話,但是這些動物們卻不能為自己發聲,但這場核災,是人類造成的。」因此除了讓這些動物用牠們的形影留下證據,更希望能藉此讓人類好好反思,是否還堅持需要核電?
此次太田康介受邀來台,除了舉辦攝影展,亦將和台灣民眾進行座談。太田回憶,日前在高雄的場次,由於會場附近正巧有一間寵物用品店,所以不少台灣民眾是含淚緊擁著自己的寵物看展聽講的,「我希望他們都能從此將寵物當作家人,約定一輩子都不離不棄。」
出版社日前更成功收集了兩百位民眾與動物合照的影像,製作為電子相簿送給太田,希望能為這些堅持搶救生命的志工打氣。出版社也推出兩本書合購,每賣出一套也將使台灣的動保團體獲得10元捐款的活動。太田更表示,他將會持續的前往搶救那些依然等待的動物們。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30年老梅樹現得「超限」污名? 高雄原民要求撤罰


2012年12月25日台北訊,賴品瑀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假水保造林之名砍果樹!」高雄市桃源區的原住民,長年在原住民保留地上種植梅樹,但遭到高雄市政府以「超限利用」之名,要求依水土保持法,限期在去年1月31日前將農作物移除,準備改行造林。當地原住民拒絕執行後,高市府在該年4月28日裁處該10萬元罰鍰。此位遭受處罰的梅農仍不服,兩次訴願遭駁回後,此案將於本月26日,在台灣高雄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召開再審之訴的第一次調查庭。
「應該要以『在地適切』與『土地實況』的在地管理來取代!」高雄原住民保留地權益自救會等原民團體大呼不公,他們表示,原住民依循祖傳大自然法則耕作,一向友善土地環境,何來「超限利用」的污名?他們控訴政府無能面對真實問題,就只會災區弱勢的原住民農民開刀,因此揚言抗告到底。
「同樣都是梅樹,為何在本案中就不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原民團體翻出農委會官網內容大聲唸出,「在國姓鄉的森林裡,超過40歲的老梅樹……,梅園附近還不時出現國寶級的鳥類:『藍腹鷳』,可見這裡環境生態保有自然健康的狀況;而梅園就位在一千公尺的山上,不但氣溫極適合梅樹生長,也因海拔高,所以沒有蟲害的問題。而一棵棵粗壯的梅樹,也成為水土保持最好的植被,經歷了921大地震、多次颱風侵襲,這裡絲毫都沒有受到影響,……兼顧生態與生產…」
歐密偉浪牧師大呼此裁罰與水土保持目的矛盾,重申沒有尊重在地智慧及權利,由上而下規劃的「農林用地」、「可利用限度」、「造林樹種」區分等管理,根本是轉移真正「超限利用」的問題點,更使原民無端遭受罪名。
30年前在政府鼓勵下扶植的老梅樹,現在反而傷害水土保持?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官大偉表示,這一棵棵粗壯的老梅樹,蘊含了在地經驗與智慧在其中,這些梅樹深根且重量較輕,對該地的山坡地土壤及坡度特性來說,分明是最能作好水土保持的選擇,而造林政策排除在地智慧後,想全部砍掉再種植新的樹種,「砍大樹種小樹」實在不智。
此案訴訟律師林三加更強調此案發生在「原住民保留地編定」,高雄市政府要求當地原住民梅農砍除其賴以維生梅樹,顯然有違背原住民保留地編定目的的疑慮,更將衝擊原住民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條件。林三加認為,此案與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及生存權有關,應依據「原基法」與兩公約來思考,因此他認為,高雄市政府在此案中公然違法。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密室協商! 美麗灣補環評會議 過程多違法


2012年12月22日台東訊,賴品瑀報導
美麗灣環評有條件通過爭議(編輯室整理)
眾所矚目的美麗灣補作環評大審,下午作出「有條件通過」結論,然而通過條件有什麼,贊成與反對的委員名單,台東縣政府尚無法提供。
環評審查結論,「條件」空白此次會議應到15人,扣掉必須迴避的副縣長張基義後,環保局長黃明恩、建設處長許瑞貴、農業處長劉榮堂都仍在場內,達成8位剛好過半數的出席數。在不斷爆發口角衝突下,最後作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
反方代表強調,此會議諸多不合法之處,除了先蓋再評違背預防原則外,縣府限制列席團體和旁聽民眾人數,更由台東記者協會出面管制採訪媒體,計畫拒絕公民記者採訪、將只有縣府能動的府前廣場讓支持民眾聚集與行動,讓數十位縣議員列席並可發言的等作為,都相當可議。加上最後環評委員的討論另闢密室,拒絕記者採訪,也使此會議違法的部分更多,頻添爭議。
可以進入會場發言與旁聽的名額,正反加起來只有30多人,但還有數十位台東縣議員,卻以「副本單位」身份,一一入席,當環評委員出席只達7人尚未過應到人數半數時,便逕自宣佈會議開始。第8位委員趕到時,而除了副縣長張基義有迴避外,8位環委當中有3位是來自縣府的環保局長黃明恩、建設處長許瑞貴、農業處長劉榮堂,都沒有做到迴避,依然參與會議,使反方不斷大喊「程序違法」。
莿桐部落林淑玲首先發言,「已經撤銷了為什麼還能再開環評?」重申美麗灣渡假村侵佔原住民傳統領域,沒有原住民主管機關或相關人文學家在場參與審核,將使原住民文化更受威脅,也再次提出原基法的訴求,大問為何沒有取得原住民回應就可以開發?
台東野鳥學會代表楊宗瑋也問,明明已經蓋好的美麗灣渡假村,「如何假設還沒蓋?」會前他企圖分享資料給其他參與者,卻遭到支持方與台東縣議員大吼「我們不要看這些東西!」他更提出多次向環保局檢舉業者偷埋廢土,但卻被官方解釋為「有用資材」。楊宗瑋提問,無法預防的環評會,還有什麼召開的意義?
「孩子天天打電話問我美麗灣開張了沒?」包括目前負責美麗灣經營管理沙灘的邱聰德、美麗灣失業員工自救會代表、部落婦女胡靜妹、在美麗灣周邊賣咖啡的韓中興等支持民眾,訴求美麗灣可以提供就業機會,讓台東青年回鄉,能有溫暖穩定的工作,並獲得尊嚴。「給他一個機會,大家一起監督嘛。」邱英山更大罵環評阻礙了地方的開發。富山村村長黃文明甚至表示,包括刺桐部落,全村都支持美麗灣也相處的非常好,他更表示林淑玲沒有資格代表刺桐部落。
「環保人士只會講!」富山村護漁協會理事長陳世岳,自稱在當地從事復育魚類已經18年,以海藻饅頭餵魚,造成只要人類靠近,海魚便會主動靠近互動的奇景,此舉已成為許多地方借鏡的模範。在美麗灣工作的邱聰德亦對反對民眾嗆聲「我從沒看過你們來彎腰搶過沙灘上的垃圾!」
台東環保聯盟廖秋娥反駁,環盟早在2007開始關注此案並且提告,一路勝訴的狀況下,卻在縣府曲解法律下不斷護航,而破壞了法律,對台灣的法治是非常大的傷害,她更重申,台東要發展,但不能靠違法的美麗灣。
東華大學教授戴興盛提醒,此會議為「環境影響評估會」,並非「就業影響評估會」,強調台東追求發展,不能靠違法途徑,他更反問,「美麗灣一案使社會動盪不安,這八年的民心動盪,有讓台東更好嗎?」地球公民基金會的李根政也痛批,前幾任台東縣長無法創造就業機會,現在想靠一個違法飯店,真是無能到底。李根政曾經擔任環保署第六屆的環評委員,他表明此次為捍衛法制與台東尊嚴而來。
戴興盛強調除了沒有經過環評就沒有許可,也就不能開發,這樣讓美麗灣就地合法,將使全國法律崩壞,將來任何違建開發都可以就地合法。他更提出世界各國的學術研究,提出類似美麗灣的大型飯店開發,都造成破壞與當地居民貧富差距。
律師許嘉容表示,撤銷就是全然無效,之前的環評也該視為不存在,此次不該續審,就像退學後怎麼還能不需重新入學就能再次補考。而台東縣政府身為共同開發行為人,應該全體迴避,送上中央環評。而此次出席的環評委員,除了官派的沒有迴避的環保局長黃明恩、建設處長許瑞貴、農業處長劉榮堂,大多為環工背景,包括社會、文化、水下生態、原住民專業的專家都不受邀請。
律師陸詩薇也強調此次會議荒謬至極,「主體建物都蓋好了,風險早已變成實害,還談什麼風險預防?」她強調除非美麗灣願意只作住房與休息,否則營運其他設施就是「觀光旅館業」,必須交由中央審核,台東縣政府並無權力。
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厚厚的一本環評報告,當中充滿錯誤,包括招潮蟹調查少了常見的14種、調查方法有問題等等,共有14項以上的錯誤。
當列席民眾都發言完,縣議員許進發、陳宏宗發言,當民眾提出 「議員為何可以發言?」程序問題,詢問法源依據為何,反而遭嗆「這些教授律師真是丟臉」、「拜託給台東人一個機會」、「一直吵怎麼對」、「不守規矩」。
環評委員宜蘭大學環工系教授張章堂表示,「先蓋好主體的適法性問題,需要釐清,送到環保署與內政部,由地方承擔壓力太大了。」他對於水土保持、風災、原住民、社會科學,社會正義等等有所疑慮,提議先解決法律問題,並應該有進度委員,對此案當地的影響多調查,他希望社會不要那麼對立。
民間團體針對已經對反對人士提告,且在臉書上對美麗灣粉絲頁按讚的許瑞貴早已行政不中立,應該迴避退席,反而遭他大聲回應「你是什麼身份質疑我」,更強調「遊憩用地,本來就合法」。
在業者回應環評委員的提問前,擔任主席的黃明恩更貼心提醒「重點回答,不用詳細回答」,護航態度毫不掩飾。
「爭議未決、拒絕退席」「違法環評、立即解散」當開發單位結束報告,主席請旁聽與列席民眾離開時,多餘位反對美麗灣人士坐在地上,互相緊扣雙手,訴求在此會議中還有很多問題尚未釐清,不應該進行到環評委員的討論,然而在混亂當中,主席將環評委員帶出會場,準備換地方進行討論。「主席逃跑!主席逃跑!」大批記者的記者受阻,擋在鐵門前。主席黃明恩更對記者表示「作出結論再告訴你們」引發記者的不滿「中央的會議都沒有這樣,這樣是違法的!」記者們認為這次環評會議違反採訪自由,已經違法,密室協商結果不應具有合法效力,使此會議不法之處,再多添加。
閉門結束之後,主席回到現場宣佈此案「有條件通過」,但縣府員工並無法提供「條件為何」,更拒絕贊成與反對委員的名單,此舉引發使民眾暴動,最後匆匆散會。
「台東之恥!」悲憤的心情中,反對的民眾在縣府外點起白色的蠟燭,悼念「環評已死」,大嘆今日荒謬的過程,將在歷史上留下一筆血淋淋的記錄,他們更誓言絕不放棄,將會繼續守護東海岸,希望更多人繼續支持。
反反反行動聯盟也提出四大聲明:一、此環評程序違法,並且實質內容爭議未決,結論違法,將再次循行政救濟程序撤銷環評。二、呼籲全國人民絕對不住違法美麗灣渡假村,抵制美麗信集團。三、拆美麗灣之訴求堅持到底。四、應重做環評,且此重大爭議應回歸中央審查。

一審再審 美麗灣今「有條件通過」


2012年12月22日台東訊,賴品瑀報導
1222美麗灣環評審查結論眾所矚目的美麗灣補作環評大審,下午作出「有條件通過」結論,然而通過條件有什麼,贊成與反對的委員名單,台東縣政府尚無法提供。
此次會議應到15人,扣掉必須迴避的副縣長張基義後,環保局長黃明恩、建設處長許瑞貴、農業處長劉榮堂都仍在場內,達成8位剛好過半數的出席數。在不斷爆發口角衝突下,最後作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
「爭議未決、拒絕退席」「違法環評、立即解散」當開發單位結束報告,主席請旁聽與列席民眾離開時,多餘位反對美麗灣人士坐在地上,互相緊扣雙手,訴求在此會議中還有很多問題尚未釐清,不應該進行到環評委員的討論,然而在混亂當中,主席將環評委員帶出會場,準備換地方進行討論。 「主席逃跑!主席逃跑!」大批記者的記者受阻,擋在鐵門前。主席黃明恩更對記者表示「作出結論再告訴你們」引發記者的不滿「中央的會議都沒有這樣,這樣是違法的!」記者們認為這次環評會議違反採訪自由,已經違法,密室協商結果不應具有合法效力,使此會議不法之處,再多添加。
而會中企圖進入的學生們也有三人被警察帶走,目前尚無法取得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