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看見污染拿百萬 無名氏出400萬 懸賞檢舉重大污染

2014年1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立委李慶華代表匿名的善心人士捐款環保署一名小稽查揪出日月光偷排廢水引發全國關注,但更多的水質污染與事業廢棄物污染事件仍在陰暗的角落偷偷進行。一位不願具名的熱心人士,捐款新台幣400萬給環保署,指定做為新北市、桃園縣、臺南市及高雄市等4縣市轄內重大環境污染案件的檢舉獎金,全國民眾均可提供明確的違規事證,以電子郵件或寄到郵政信箱向環保署檢舉,經查證屬實裁罰金額達1千萬元者,檢舉者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的獎金。
21日下午,由立委李慶華出面,代替這位熱心人士將400萬元的支票捐贈給環保署。李慶華表示,捐款人出於長期對土地遭到污染的不捨與心痛,而選擇以此方式號召全國民眾一起守護環境,希望大家在「看見台灣」之餘更能有實際的作為,捐款人更曾表示,如果此舉獲得成效,他將繼續加碼擴大到其他縣市。
環保署督察總隊總隊長陳咸亨表示,水質污染與事業廢棄物污染多發生在暗處,若單憑環保機關的力量,很難有效查緝,非常仰賴民眾所提供的情資與線索。因此他非常期待此次來自民間的資助能發揮作用。
以往環保署也有「獎勵民眾舉發污染案件實施要點」,以採計點數的方式來計算,最高獎金20萬元,每年發出近200萬的檢舉獎金,平均舉報一件案子可得幾千元。但此次熱心人士指定的是新北市、桃園縣、臺南市及高雄市等4縣市轄內重大環境污染案件,獎金最低就有20萬元,「我想應該會有效果」陳咸亨預測。
在此波懸賞中,民眾若發現重大水質污染行為及事業廢棄物污染行為,例如長期未妥善操作污染防治設備、偷排污染物、埋暗管、偷倒事業廢棄物、有害物質等樣態,提供違法行為的具體證據、發生地點、管線位置、行為人、佐證資料,以及個人的真實資料,寄到電子郵件epap0@epa.gov.tw或臺中郵政第47-93號信箱向環保署檢舉。
環保署接獲檢舉經查證屬實後,依裁罰罰鍰金額(含不法利得)達1,000萬元者,由專案審查小組依據總裁罰金額2%核算,最高100萬元之標準核發獎金,單一縣市發給獎金總額100萬元。而此次活動額度發放完畢,或是未符合此次活動辦法的案件,環保署仍會從原有的「獎勵民眾舉發污染案件實施要點」審核獎金。
但若以匿名或虛偽姓名檢舉、檢舉事證來源為公務員或受委託執行公權力人員檢舉等,都不符合發給獎金的對象。陳咸亨強調,受理過程皆以保密方式處理,檢舉人的資料絕對不會外洩。

纏訟多年 中科三期將進入二階環評

2014年1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21日召開環評大會,針對纏訟多年的中科三期案2013年最高行政法院所做判決討論相關疑義,會中決議此案應繼續進行二階環評,而原審查結論將在二階環評完成後失去效力。中科局也承諾,在期間內不再進行新建與擴建工程。但環團律師詹順貴批評,此舉只是為了讓法院駁回判決的政治考量,甚至沒有停工,只是玩假的。
第10屆環評委員,做出中科三期進二階環評的結論。

中科三期纏訟多年 至今仍在行政訴訟中

中科三期案至今仍在最高行政法院進行訴訟。回顧纏訟的歷史,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去年3月,撤銷環保署環評大會2010年所通過的「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3期發展區(后里基地-七星農場部分)開發計畫環說書」。在開發單位中科管理局願意進入二階環評的狀況下,今環評大會也決議此案重新進入二階環評。這也是繼「大安大甲輸水工程案」,第2次有開發單位在遭高等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後,同意舉行二階環評。
中科三期在民國2006年經專案小組5次初審及第142次環評委員大會審查,決議「有條件通過」,要求在營運前完成健康風險評估。但由於后里農民向行政院提訴願及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訴訟請求撤銷原處分,而展開多年纏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曾在2008年判決撤銷環評結論,環保署不但未命中科停工,反而提起上訴,此上訴在2010年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後,環保署決議延續審查此案,農民再提行政訴訟,請求確認國科會對此案核發的開發許可無效,環保署召開健康風險評估專家會議,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准許后里居民的「停止執行」及「假處分」申請。國科會也做出引發爭議的「停工不停產」決定,准許部分廠商繼續營運建廠,當地農民因此向環保署提公民訴訟告知函,檢舉中科三期在未辦理環評審查的狀況實施開發行為。
環保署在2010年8月底的第197次環評大會中再次做成有條件通過第一階段環評的結論。農民也依法再向行政院提二次環評審查結果訴願,並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卻分別遭到駁回。2011年初,農民再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公民訴訟假處分抗告,最高行政法院於2013年3月判決,廢棄發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審,認為此案進行第二階環評較符合正當程序。
環評結論

開發幾已完成 不停工 二階環評意義遭質疑

中科管理局在今年一月回文表示願意讓此開發計畫進二階環評審查。中科局管理局副局長陳銘煌表示,廠商已自2006年陸續進駐,期間所做的監測都有符合當時的環評承諾,他承諾在本案完成二階環評前,不會進行再新建或擴建開發行為。「補做二階環評是應該的」台中市后里區公館里里長馮詠淮表示,雖然中科三期營運期間,該做的監測都有做到,但「不能只看中科三期」,當地的污染背景值原本就已經超標,居民期待環保署藉此機會作詳細的檢測與評估,並提出如何降低該地區嚴重污染的現況。
中科三期案目前尚處在訴訟階段,此案訴訟律師詹順貴認為,環保署此舉充滿政治考量,應是想要藉著已經展開二階環評,讓法院駁回去年的判決。詹順貴也對原審查結論將待二階環評完成後才失去效力感到不滿,直指這是為了讓中科不停工的解套手法。詹順貴對此感到不齒,表示將立刻著手寫文章做出駁斥。長期關注此案的台北大學教授廖本全也質疑環保署推出二階環評的時機,表示按常理應該在定讞之後才有此舉,恐怕是環保署擔憂會在行政訴訟中再次敗訴。
廖本全更強調,環保署與環評委員在2006年的環評審議時做出錯誤決定,至今作為都只是在擦屁股、為之前的錯誤作繼續背書。

中科三期殷鑑 進入二階環評案件數倍增

而近期常見環評案件進二階環評嚴格審查的狀況,例如去年7月以來,18件環評案就有11件遭環保署送入二階環評,環評委員討論間也不時以中科三期為鑑,擔憂再遭法院嚴格審視,廖本全對行政法院促成環保署開始更嚴格看待環評表示肯定,認為這才是回歸常軌的作法。
對此,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此次討論除了解決中科三期的爭議,也對未來的案件審理有指標意義,既然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理由僅肯認第二階段環評的公眾參與程序,將來在一階環評若遇到送審資料無法判斷、有重大爭議、有訴訟進行的狀況,都將進行二階環評。
在二階環評,將進行較嚴謹的審查且有法定民眾參與機制。詹順貴曾經為文解釋,所謂「一階環評」是一種書面的、形式的審查,制度設計上比較像是一種程序篩選機制。而進入二階環評的開發案有「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讓它們進行較嚴謹且有法定民眾參與機制的二階環評程序。例如依環評法第8條到第12條規定,一旦決議應進行二階環評,環境影響說明書應先公告30日,期滿後應舉行公開說明會,有關機關與當地居民得提出意見;主管機關應於公開說明會後邀集相關機關團體、專家及居民舉行界定評估範疇(以釐清二階環評主要調查評估事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開發單位提出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後,須在30日邀集專家、學者、團體及當地居民進行現勘並舉行公聽會等。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老台北「不當得利」又一樁 台科大告蟾蜍山居民

2014年1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今年82歲的鄭燕阿嬤,遭台科大控告要求返還不當得利60餘萬元,好蟾蜍俱樂部提供都更腳步逼近,在台北市定居50餘年蟾蜍山居民面臨「不當得利」的訴訟,台科大以此相逼,要求他們搬離住了大半輩子的家,與華光、紹興等老社區遭遇如出一轍,恐怕又有老台北人將流下親手拆除家園的淚水。
蟾蜍山聚落是公館的發源地,也是台北唯一的山城眷村,由空軍眷村「煥民新村」、軍人自力營造的「類眷村」以及日本時代興建的農試所宿舍群所組成。除了已閒置的煥民新村外,聚落內尚有數百人居住其中,可說是台北市中現存最富有生活感的「活聚落」。
但其中農改場宿舍的2戶住戶於去年遭到台科大提告,要求他們繳交數十萬元的不當得利並拆屋還地,此案將於今年2月中第4次開庭,擔憂結果將不利蟾蜍山聚落保存,民間正在發起連署,希望來得及阻止又一批迫遷。
蟾蜍山聚落

全區安置計畫沒譜  台科大先提告

1990年代,台科大因校地不足欲取得蟾蜍山周遭土地,在校方與居民代表進行多次協調後,做出「先安置後開發」的承諾。在此前提下,都市計畫委員會於2000年決議將此筆土地撥給台科大,此筆預定校地有2.3公頃,蟾蜍山聚落中的煥民新村39戶、自力營造眷村56戶、農業試驗單位12戶都包含在其中。
台科大預定校地圖,好蟾蜍提供,點我看大圖由於安置計畫難產,而使該筆土地10多年來無法使用。但台科大自去年起先行針對2戶農改場住戶提告,要求他們繳交數十萬元的不當得利並拆屋還地而引起議論,當地居民發起的「好蟾蜍工作室」近日也發起連署,尋求公眾的聲援。
好蟾蜍工作室發起人林鼎傑表示,被告之一的鄭燕女士已80多歲,當年因在農改場工作而取得宿舍,至今已50多年,如今台科大卻要求她繳交近70萬元的不當得利並得自行拆屋還地,台科大委派的律師甚至在法庭上表示,若鄭阿嬤還要爭取安置,那就將她送到「療養院」。
林鼎傑痛批,此行徑不但違反都市計畫法,台科大選擇先從最沒有反擊能力的2戶下手,更是挑軟柿子吃,恐怕是想趁反彈聲浪較小的時機先取得勝訴,之後再對其他住戶如法炮製,實非一所國立大學應有的態度。
林鼎傑指出,台科大運用「不當得利」、「拆屋還地」等訴訟,將讓蟾蜍山步入華光紹興社區的後塵,但對台科大而言,居民安置問題尚未解決,即便校方拆除這兩戶,仍會因為當年都市計畫「全區安置後才能開發」的承諾,無法開發使用該地,那塊地也只能是一片空地。
記者致電台科大求證,企圖瞭解此舉是否真有違法之嫌,或是台科大已備妥新的安置計畫。校方表示此案由副校長李篤中負責推動,但因李篤中目前出國,無法即時回應。

提報文資 「煥民新村」爭取最後生機

而以「北市最後山城眷村」的名號,名導演侯孝賢也為其請命的「煥民新村」,目前仍有一絲生機。
煥民新村一角,取自公視我們的島「煥民新村」除了與當年美軍協防台灣的歷史密不可分,居民沿山建出區位分散與多元建築形式,也獲台大城鄉所副教授康旻杰等學者肯定其保存與教育意義。因此民間與學者向台科大提出建議,不要把煥民新村拆掉改建大樓,而是直接接收現存眷舍,規劃為設計、建築等創意學系的工作室,不但能活化煥民新村,更將成為台灣歷史建物與教學結合的創新典範。
煥民新村中的39戶已獲國防部安置而於2011年年底搬走,原訂在2013年8月夷為平地後,以「素地點交」的方式還地,卻因老樹保存與立委協調而暫獲保留,民間也陸續前往清理、舉辦活動,目前煥民新村已回復過往的整潔模樣。
2013年9月民間團體在煥民新村舉辦活動,名導侯孝賢也聲援
林鼎傑表示,國防部允諾可「現況點交」給台科大使用,因此拆除相關合約已獲展延,但台科大卻以維修經費過於龐大的理由拒絕接收,對於活化煥民新村的提議採非常抗拒的態度。對此,好蟾蜍工作室近日將正式向台北市政府提報文化資產,爭取煥民新村得到保存與妥善維護。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脫離公廣 原民台獨立營運 將加強部落觀點

2014年1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17日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舉行原住民族電視台「自主營運」記者會,歡慶開台9年後終於從今年元旦起獨立自主營運,台長馬耀比吼表示,未來三年將以「回家」、「自信」與「分享」分別為主軸,守望部落並持續推廣原民文化。
原民台主播群以族語祈福
原民台雖在2005年開台,長久以來採取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以標案製播節目的方式進行,陸續由台視、東森電視、公共電視等不同單位營運,今年原民台正式交由原文會經營。元旦開始,所有的節目也將可以在網路同步播出。
原民台團隊「我們不但準備好了,更蓄勢待發。」原民台董事長周惠民表示,此舉將原民台回歸原住民主體,藉著自己說故事的方式,來實踐文化傳承與教育的核心價值。原民台除了為原住民服務,讓原民文化向世人展現,更將是台灣文化的窗口。
「回家是唯一的未來。」原民台提出今年的主軸為「回家」,出席的歌手羅美玲便表示,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打給原民台就會覺得自己離家並不遠,肯定原民台的存在對許多原住民而言,是與傳統文化及部落聯繫的重要管道。台長馬耀比吼指出,原民台展開獨立經營後也以此為主題,將陸續推出新節目,在新聞部分將強調「原住民觀點」,在節目方面也將朝向非原住民觀眾也會喜歡的方向,推廣原住民現況與傳統智慧等文化。

新聞追求「原住民的觀點」 節目要搶「非原住民的眼球」

原民台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新聞部經理朵悠馬紹表示,所謂「原住民觀點的新聞」,將著重部落現狀與價值觀的呈現,除了安排駐地記者外,更要求現有的記者必須多與家人及部落聯繫。而14族族語主播也將跨出主播台,在以族語播報新聞、傳遞新聞事件與資訊外,也將開始製作專題,藉此尋求更多的部落耆老參與,將文化、歌謠等傳統技藝保存下來,馬躍比吼補充,相信能與部落耆老擦出更多火花,屆時可能邀請耆老擔任一日族語主播等,將讓部落更有參與。
東部新聞中心亦將更受倚重,朵悠馬紹表示,不但會擴編,更將藉著「東海岸之聲」等節目,讓花東屏在地族人更方便以專題、論壇的形式參與。
節目部則由知名紀錄片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領軍,將以「推出去」為思考,以音樂、兒少、人文紀錄的節目為主,爭取更多非原住民觀眾的眼球。預計年後將推出幼教節目,甚至計畫在今年將推出自製單元劇或影集。對此,多次奪下金鐘獎的演員高慧君也已經發下豪語,「下一座金鐘獎,就要在原民台拿。」
龍男舉例,例如之前大受歡迎的節目「Ina的廚房」製作團隊正在計畫新節目「獵人與廚師」,製作人凡伊斯解釋,「Ina的廚房」每集探訪部落婦女,在採集與做菜的過程中,展現女性力量撐起家庭與部落的動人故事,而「獵人與廚師」則要將跟著部落獵人上山下海,在保持受歡迎的美食要素外,更展現原住民對自然生態與動植物的傳統智慧,獵人們如何與自然永續共生的山林智慧,更是一大賣點。龍男表示,還有以探討原住民傳統智慧中的科學而屢獲金鍾的科普節目「科學小原子」,也在洽談製作新一季節目。
在台長馬躍比吼與龍男皆為紀錄片導演出身的狀況下,紀錄片節目也可期待。龍男喊出目標「要幹掉公視的紀錄觀點」,龍男指出,除了原住民團隊拍攝、被攝主角為原民的紀錄片外。也將以「主題影展」的概念,推介與原住民相關的議題作品,例如反核等。他們也將透過人脈,與各大影展合作,或是邀請學生作品播放,將以更多元、更活潑的姿態與紀錄觀點一別苗頭。
球星張泰山與藝人高慧君、羅美玲、林慶台都到場祝賀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浮濫擴張? 新北市區域計畫 首發環評挨批

2014年1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去年10月「全國區域計畫」通過並公告,將計畫權利下放各縣市,17日環保署舉辦新北市區域計畫政策環評公聽會。由於後方尚有17個縣市政府在排隊,此案成為後續參照標準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備受各界矚目。
新北市區域計畫政策環評公聽會 民眾擔憂度是計畫浮濫擴張
新北市提出的計畫中,預估人口會大幅成長,將新增、變更約2191公頃做為都市計畫土地,引發在場質疑聲浪。兩個多小時的公聽會中,不僅民間團體擔憂浮濫擴張,環評委員亦提出應有更詳盡的調查與規劃,而非偏重擴張都市。

全國區域計畫  地方自管,中央卸責?

「國土計畫法」遲遲未過,內政部依「區域計畫法」授權訂定「全國區域計畫」,去年9月核備之後,包括活動斷層、集水區與未登記工廠的規定有鬆綁之嫌,縣市提出的區域計畫經區委會審查後便可直接辦理,遭到民間激烈反彈,但內政部仍堅持於10月中公佈,並同時修訂部分內容。
「全國區域計畫」將執行區域計畫的權限下放給縣市政府引起議論,正面看待的話,這樣做能使縣市自行總量管制、全面規劃,而非不斷以個別開發案送審卻無整體規劃。但反過來說,目前各縣市時有無法妥善處理、甚至帶頭圈地的狀況,如日月光、清境農場、普安堂等案;若縣市要變更大規模、多地點的非都市土地,或擴大都市計畫,便不再受中央控制,民間團體質疑,這是內政部的卸責行為。

新北計畫沒道理  學者、民間皆質疑

此次新北市提出的區域計畫,範圍含陸地面積2052.5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0.776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22公里,計畫年期配合全國區域計畫為2026年。新北市指出,發展目標為打造「國際嚮居之都」,成長管理策略為溪南都心區:降低密度、提高環境品質;溪北都心區:產業轉型、調整工業用地;周邊新市區:三鶯、淡海、林口持續投入公共建設,帶動人口移入;外圍山海帶:北海岸與東北角地區維持既有總量,優先塑造地域特色及保育水源區生態。
目前人口出現逆成長、空房率居高不下,新北市仍推估2026年總人口將達410~435萬,比2010年多20~45萬人;新訂與擴大46處都市計畫,共計2191公頃,住商為主1716公頃,產業為主133公頃,管制為主342公頃。與實際人口成長趨勢及空間需求相悖的規劃,遭民眾與環評委員質疑浮濫擴張。
擔任環評委員的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呂欣怡直指,比起台北市,新北市擁有更豐富的文化與生態資源,應先以保存為主,而非進行都市擴張。對於新北市預設人口將從內環往外環遷移的趨勢,呂欣怡亦認為必須更嚴謹地調查與研究可居住空間,並清查現有空屋與老舊建築。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林慶偉也指出,應先算出土地承載力,訂出每個都心可以承載多少人後,才能瞭解繼續規劃人口成長是否適宜。而新北市坐擁核一、核二與核四廠,在計畫防救災策略時,除了因應氣候變遷、地震,更應將核災防護視為首務。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副教授馮秋霞認為,報告只提人口將從主城區擴張,卻沒有反省現有都市綠地等公共設施不足的狀況。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劉小蘭則對現有的9163公頃農地將僅剩5416.35公頃感到憂心。
原民會代表也提出,在計畫書中,看不到對市內唯一的原住民區域烏來有任何規劃。要求應納入原基法相關規定,更要與該區居民妥善溝通。

新北市駁批評:已經努力做到30分!

擔任主席的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表示,目前全國區域計畫還在修改環境敏感區、農地、水資源區等民眾最在意的部分,希望新北等縣市提出的區域計畫也配合調整。
新北市城鄉發展局副局長邱敬斌強調,這份區域計畫是關於土地利用的空間計畫,而內政部並無要求涵蓋文史與生態層面,但民眾與環評委員認為,就算未要求,縣市規劃本應將這些納入考量。
面對諸多質疑,邱敬斌說:「我們努力做到30分,就算不及格,也比你們要求100分但是我做不到好吧?」他以農地保存為例,表示新北市訂農地存量為5400公頃,已遠超出農委會提出的參考量3900至4100公頃許多,駁斥此計畫全朝向土地開發的批評。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日議員組團來台:「地震國必須告別核電」

2014年1月1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地震國必須告別核電!」繼去年日本前總理菅直人來台,包括河野太郎、近藤昭一、阿部知子和加藤修一4位日本國會議員,與國會事故調查委員田中三彥近日也來台參訪,並在16日舉辦演說,不但帶來第一手的福島核災調查資料,更再三勸告同為地震國的台灣,一定要儘早告別核電。
此次來台的日議員為「零核電之會」成員,此會在2012年由日本參眾兩院議員跨黨派組成,正式成員共64人,旨在終結一切核能發電措施。至於田中三彥所屬的「福島事件國會調查委員會」,是日本立憲百多年來,第一次依法設在國會內的中立調查組織。

福島核災成因至今未明 調查員:不能說與地震無關

田中三彥與其參與的調查報告書
「不能說福島核災與地震無關!」曾對福島核災進行半年調查的田中三彥表示,福島核災發生的真正原因為何,至今仍未調查出定論,但日本政府、東京電力公司與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卻一再堅持福島核災與311大地震無關,甚至撰寫報告送到國際原能總署,希望繼續重啟核電之路。
但田中三彥指出,地表震動造成外部電源喪失,變電所的電力無法送入而發生「全黑」、重要配管機器結構物都發發生嚴重的損失與破壞、或是海嘯使備用柴油發電機設備進水發生損害,不管三者中的哪一項造成福島核災,都是因為地震而起。「如果沒有地震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是毫無疑問的。」田中三彥更指出,核能工業鏈對此充耳不聞,是因若承認核災與地震有關,便得重新檢驗之前所造每座核電廠的耐震能力。

台灣地震危機更甚日本 大地震週期快了數倍

應該嚴肅看待地震對核電廠造成危害的不只日本,日本文科省一再警告「南海9.1」級地震即將於30年內發生,並極可能波及台灣,但台灣人至今知情的卻不多。原能會甚至找來日本擁核學者石川迪夫背書,發表「不管是新舊電廠都不會受地震影響」的言論。
但台大地質科學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表示,台灣面臨的地震危機更甚日本,實際檢視台灣核電廠與斷層的關係更會發現,核一、核二廠分別距離山腳斷層5公里與7公里。山腳斷層曾在1867年發生「基隆海嘯」,金山地區便有記載,海嘯高達近13公尺,而核二就在孕震帶正上方,比核一更加危險。陳文山表示,核一雖不在孕震帶上,還是距離斷層太近,安全係數只有0.4G,若地震超過7級,恐怕承受不住所產生的地表加速度。
核三廠則直接座落在恆春斷層正上方,陳文山指出,1721年台南高雄地區也曾發生海嘯,古書上記載死傷人數從百到萬人都有。
台灣活動斷層與大地震時距比較表陳文山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2010年公佈的台灣活動斷層分佈圖中,便可見到有33條活動斷層,且高度與都會區的分佈重合。而台灣近百年來有10個7.0級以上的大地震,陳文山更提出活動斷層發生大地震時距比較圖表,顯示日本的週期是1000年,但台灣由於地層年輕,累積能量快速,車籠埔斷層的週期是350到400年,花東縱谷斷層則為200年。
他進一步解釋,台灣東北有琉球海溝、南有馬尼拉海溝這兩條隱沒帶斷層,在南亞與311海嘯之後,國際間認為隱沒帶斷層將發生8.0級以上的地震,若發生在深海,便會造成大海嘯。
台灣活動斷層與都會人口密集分布區高度重疊。

台電拒開放核一廠 日議員:這種態度正是危險所在

地震多、人口密集,台灣在國際的心目中,早列為極危險區域,因此來台的日本「零核電之會」國會議員對此也感到憂心,直說不知道若發生事故,大台北都會區的600萬人該怎麼疏散。
「零核電之會」成員原訂明日參訪核一廠,經過外交部交涉後,台電仍堅持安全為由,拒絕外國人進入核一廠。
對此,我國立委田秋堇以「國民黨立委蔡正元都能進入日本核電廠參觀了,為何日本議員不能?大概是怕讓田中三彥看出問題,台灣的電廠果然更危險!」反譏。河野太郎更表示,這顯示台、日電力公司都一樣,習慣隱匿事情,同樣不願意將資訊透明化,這樣的態度才是最危險的,沒有完整資訊,全民無法對核能有正確的對話與討論。
他們更駁斥日前台灣當局以311大地震中無事的「女川核電廠」為典範之詞,指出女川核電廠同樣曾發生外部電力喪失、且僅高過海嘯1公尺,沒有發生事故真的是運氣好,並無任何一點值得台灣學習,反觀要是海嘯再高一點、震動再大一點,福島、女川與東海三座核電廠都發生事故,整個日本東岸就會毀滅,議員們強調,「在日本,沒有人會說要效法女川。」
加藤修一與近藤昭一表示,日本目前正在積極開源與節流,除了提出節能對策,也預計從地熱與海洋等再生能源能,發展出足以替代核電的電量。
阿部知子強調,「零核電之會」曾對日本目前現存的50座反應爐排名,要求從最危險的開始廢爐,至少有28座應立即廢止。而再生能源的發展與廢核速度是否能加快?端賴全國人民的想法和態度。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報告太簡略 北宜高增匝道 中油天然氣接收站環差 皆需再審

2014年1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北宜高速公路工程,為了在頭城交流道增設上下匝道,提出第九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台灣中油則是為了北部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二期計畫,提出第一次變更與原新建計畫的第四次變更環差。但皆因報告內容過份含糊,缺少實際說明,而雙雙遭環評小組打回票,補件再審。
北宜高速公路即為國道五號,南港頭城段對於2006年通車後,對宜蘭帶來大量車流,由於台2庚、台9線等聯絡道路有回堵的狀況,因此計畫以興建「礁溪匝道」來因應。
此案稱對鄰居區域的動植物生態與文化資產方面都無顯著影響,計畫區內半徑一公里區域內植物有127科349屬447種植物,但屬稀有種的流蘇、水茄苳、棋盤腳與三角楓4種是人為所植栽。動物則多為一般常見生物,如長趾鼠耳蝠、家燕、澤蛙、白粉蝶等,並無野生特有或稀有物種,台灣藍鵲、魚鷹、彩鷸、紅尾伯勞則多分布於計畫區東側開廣農耕區。鄰近的大竹圍遺址文物也已經完成搶救挖掘工作。
環評小組認同此案有必要性,但由於報告書上都是原則,小組認為無法進行實質審查,因此要求開發單位補件再審。宜蘭縣環保局則為了保護該縣農業與用水,而關注工程所產生的廢水,要求必須確認廢水排放至哪個水體、要求若土方來自外縣市則必須做土壤檢測、並重申宜蘭縣已全面禁用除草劑。
而此案將進行土地徵收3.1公頃,涉及72多筆土地與80多位地主,開發單位表示,之前已舉辦過公聽會,地主皆表達樂意。
為供應大潭電廠,中油逾2009年成立台中液化天然氣廠,並在天然氣在國家能源政策取得重要地位後,為了滿足通宵電廠的擴建與大潭電廠提高機組容量後,該廠與展開二期計畫。
該廠的北部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位於台中港溪13區碼頭及其後線腹地,新建計畫環說書於2004年獲得核准,此次除了一期計畫將增設擋風牆外,也因二期計畫工程的需求,將新增變電站、緊急發電機房、現場控制室與多項穩定系統等。中油另提出將進行廠內6000區填土工程,預計填入9萬立方公尺的土方,並調整部分管線路徑與設施位置。
在管線路徑調整的部分,變更後將於台17線及台61線交叉口提前南轉,經台61線下方平面道路續行至茄投路,再延原規劃路徑鋪設天然氣管,中油方面表示,此變更將減少對當地住戶的影響,但也因為大甲斷層的風險,將於大肚區新興里與營埔里間尋找適合的開關站廠址,關於此方面,大肚區公所爭取應在當地召開說明會,和居民進行溝通。
專案小組同樣認為,開發單位到底要做什麼、新增些什麼,並無法在此次送件的計畫書中明顯讀到,並不能據此進行審查,因此也要求其補件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