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30公里逃命圈 600萬人如何逃? 顧立雄、柯文哲:沒有藍圖 只能廢核

2014年3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灣目前設定的逃命圈僅5到8公里,若參考日本經驗擴大為30公里,核一核二廠30公里逃命圈將涵蓋人口密集的台北市,萬一核災發生時,該如何疏散當中的620萬人口?反核團體以「核一核二30公里逃命圈內 600萬人逃生藍圖何在?」為題舉行座談會,與會的台北市長擬參選人柯文哲與顧立雄皆表示,「沒有逃生藍圖,只能廢核。」他們更對不願出席的連勝文喊話「出來面對 直球對決!」
北台灣若發生核災如何逃?福島核災災區首長擔憂,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與顧立雄亦表示束手無策

福島核災失敗的疏散經驗 雙葉町町長:核電廠不說謊就不能運轉!

日本「全國地方首長反核連盟」3位重要成員,包括1999年「東海村超臨界核電事故」的東海村前村長村上達也、福島核一廠所在地雙葉町町長井戶川克隆,以及東京都國立市前市長上原公子,近日來台分享他們身為核災發生時的地方首長,當時失敗的疏散經驗,更對台灣的30公里逃命圈擁有更密集的人口,他們感到相當擔憂。
在「日本不可能發生核災」的過度自信下,福島核災在2011年發生,當時身為福島縣雙葉町町長的井戶川克隆本身便在核一廠爆炸時嚴重受曝。當時他在離核廠3.5公里處疏散日托老人,爆炸後的大量碎片與輻射灰淋在他及消防員、職員身上,現場100多人皆嚴重受曝。
井戶川站在地圖旁解說當時的疏散狀況,當時他帶領著7000位居民由公路逃往40公里處外的川候町,原本1個小時的車程,由於公路遭地震損壞,他們花了8個小時才到達,但即便費盡千辛萬苦,卻因當時的資訊遭到蒙蔽,福島縣府居然選擇對他們隱匿正確的訊息,其實他們正往輻射將侵入的區域前進。至今川候町部分仍是禁入管制區。全町民遷移了3次,才到了目前居住的琦玉縣高校。
回想在核災發生前,東電與政府再三保證「核災絕對不會發生、我們不會讓它發生的。」經過這樣的經驗,井戶川直批「核電廠就是個不說謊就不能運轉的地方!」井戶川指出,目前當局仍在說謊,說100毫西弗以下不會生病、20毫西弗以下可以居住云云,甚至說這些災民沒有因為輻射生病,「那根本是因為並沒有針對我們做調查!」井戶川控訴。
2011年的福島核災時擔任雙葉町町長的井戶川克隆講解失敗的疏散經驗

北台灣逃命圈僅5公里 沿用日本的錯誤政策

歸於逃命圈的訂定,在福島核災前,日本僅訂定為半徑8到10公里,不顧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再三建議應該設定為30公里,日本政府卻以「幹嘛要把熟睡的孩子叫醒,幹嘛要驚動他們呢!」的想法拒絕,直到福島核災後的2012年終於修改。
對照台灣坐擁核一核二廠的北海岸地區,目前在原能會網站上可見的疏散計畫僅有半徑5公里,仍是依照著日本災前樂觀的規劃,新北市雖有提出修訂草案,但也僅是擴大為8公里,而此草案目前仍在原能會內進行審查,還未正式推出,但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認為,5公里跟8公里根本沒有差別,至少得訂為30公里。

顧立雄、柯文哲:沒有逃生藍圖,只能廢核

顧立雄與柯文哲兩位台北市長擬參選人受邀討論他們心中「核一核二30公里逃命圈600萬人的逃生藍圖」,但他們都表示,無法提出逃生藍圖,唯有廢核一途。
柯文哲提出在台大醫院擔任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時,發現台大醫院並沒有核化災應變方案,急診室對核化災處理的SOP上寫明「病人到急診處不要讓他進來,在外面用水冲一沖,原車轉送三總。」
柯文哲強調,若發生核化災,台大醫院自身也深陷災區需要疏散了,還要怎麼救人?「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疏散50萬人口,那個劇本我寫不出來。」柯文哲強調,台灣沒有核化災應變方案,當然不能蓋核電廠。
兩人皆表示,若是台電堅持在9月插入燃料棒,屆時便需要發動強力的抗爭才行,沒有更退讓一部的理由。顧立雄更認為想要廢核民意、司法與行政三者缺一不可,顧立雄強調,不管想要用什麼方法阻擋核四運轉,都需堅強民意的支持,「抗爭為主,訴訟為輔」,否則就算是訴諸法律,法官也不見得有勇氣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顧柯同樣認為,台北市民應該選一個反核、願意保護市民的人作市長,對於拒絕到場參與討論的連勝文,兩人對他喊話要求正面向核四表態,柯文哲說「看他是要對抗七成反核民意,還是要進行家庭革命」重提連戰在2000年帶頭杯葛核四停建的決議。顧立雄說「連勝文不能再和朱立倫以空洞的『沒有核安、沒有核四』來敷衍民意,不要再丟擦邊球,應該直球對決。」

核災不會發生,不用對策」日核災區首長:這正是福島核災的主因

2014年3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福島核災並非千年難得的地震與預料外的大海嘯造成,而是場可預料的人禍。」東海村超臨界事故時的村長村上達也如此評論。
福島核災將屆滿3年,許多災民的健康問題才陸續爆出的同時,不但日本已開始計畫重啟核電,同為地震國的台灣當局亦執意運轉核四廠,分明對眼前的教訓視而不見。村上達也與福島核一廠所在地雙葉町町長井戶川克隆、東京都國立市前市長上原公子來台分享疏散避難經驗,更再三懇切的祝福台灣不要發生相同的悲劇,「不要輸給謊言與當局隱匿真相的動作,請不斷追求真相」井戶川克隆表示。
「核災到底是什麼樣子?」日本「全國地方首長反核連盟」三位重要成員應「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邀請來台,親口向國人訴說當時疏散避難的艱困與福島近況,村上達也與井戶川克隆兩人在災前都極度信任政府與電力公司的「保證安全」,甚至爭取在家鄉蓋更多的核電廠,卻分別在1999年的東海村超臨界核電事故與2011年的福島核災後才覺醒,並指出日本一直在講「三哩島、車諾比絕不可能發生在日本」,正是這樣驕傲、缺乏科學精神,只看得到眼前的金錢的態度,才是發生福島核災的真正原因。

「核災不可能發生」 鐵齒無對策造成無法疏散

東海村是日本第一座核電,也是日本首次發生核災死亡事故地,在超臨界事故時擔任村長的村上達也指出,當時業界與政府將此事當作是小小的意外,不但選擇封鎖消息,更沒有檢討與反省,因此他認為福島核災與此事件其實是一條線連在一起。
村上指出,當年311大地震時,其實除了出事的福島電廠一號機外,總共有14座的反應爐遭到海嘯襲擊,包括了女川核電廠的3座、福島核一廠6座、福島核二4座與東海核二廠1座,當時地震導致電源切斷,其實情況非常危急,就算14座反應爐全部發生爐心融毀也大有可能,以他所在的東海來說,當時兩條電源線路都已經斷了,緊急啟動3台柴油發電機,也有1台無法啟動。
村上表示,當他知道這樣的狀況時只能背脊發涼,除了東海村的3.8萬人外,10公里半徑內有30萬人,20公里有75萬人,30公里更有100萬人口,是福島的7~8倍,這些人該如何疏散?他認為完全沒有辦法做到,屆時會有許多人將會暴露在輻射中。
福島核電廠的文宣與核災慘狀照片集相對照,相當諷刺。
而身處福島核1廠座落點的雙葉町,町長井戶川克隆自己更在核災時嚴重受曝,當時政府下令10公里內緊急避難,他在離核廠3.5公里處急著幫日托老人送上車子時,廠房發生爆炸,大量的廠房碎片與輻射灰淋在他及消防員、職員等當場100多人身上,都遭到嚴重受曝。對於疏散的經驗,井戶川坦言:「我盡量把民眾帶走,但我沒辦法帶全部,因為福島縣並沒有支援我。」
由於高層的隱匿,當時井戶川無法取得正確的情報,雙葉町町民7000人當時逃往40公里外的川候町,但之後方知此地輻射也極高,至今川候町部分仍是禁入的管制區。之後全町民飄流了三次,目前居住在琦玉縣的高校內。
「要回鄉,要500年後」井戶川轉述瑞典核能專家的意見,雙葉町目前列為嚴重汚染的「回歸困難地區」。「常有人想以故鄉的歌安慰我們,但這根本要了我們的命」,井戶川透露雙葉町居民無家可歸的心聲。
井戶川痛批東電與日本政府完全不重視人的生命,他指出,在2002年南亞海嘯之後東電與政府就有在思考對海嘯的對策,並對海嘯進行預測報告,但在福島核災發生前的3月3日,卻開始決定不再公布了,原因是「以免讓民眾感到恐慌」,因此他認為核災不能歸在海嘯上,而是出於人的判斷錯誤,「預防的工作沒做、教育訓練不足,到海嘯認知錯誤,完全沒有想過疏散計畫,東電與政府只是一直鼓吹不可能發生意外,因此這是他們要負全責的。」
反觀台灣的核一、二廠,30公里內將涵蓋台北市,共有620萬人口,但目前仍未見具體的疏散計畫,狀況將比東海村、雙葉町更不樂觀,不但讓3位來訪的成員感到擔憂,出面邀請的資深媒體人陳弘美也感歎,如此無法疏散的狀況,將如「台北101沒有逃生梯」。

災民易疲累 大人「閒晃病」 足球少年不復見

翻攝自井戶川所提供的照片井戶川表示,受曝之後他變得非常容易感到疲累,事實上,福島縣許多居民都受到影響,普遍感到眼睛、喉嚨不適。包括學童也同樣容易疲倦容易累,他們已經無法有體力踢足球,放學要先回家休息再能去補習,大人們更發生了「閒晃病」,什麼事情都不能做。
擔任「全日本地方首長反核連盟」事務局長的上原公子表示,福島縣對縣民進行健康調查,檢驗當時18歲以下孩童的甲狀腺,發現在核災發生3年後,22萬6千人裡面出現癌症等其他病情的有95人,是一般狀況1百萬人有17人的19倍高,而自認身體有異狀的小孩更有44.7%。

災後五年才是發病高峰 災民受損不只健康 心靈更不安

上原公子強調,核災後5年後才會是第一個高峰,依三哩島及車諾比的經驗來看,許多人會在更長時間後,才陸續發生疾病。
「你就別提輻射了,一提我們就會吵架。」福島的媽媽這樣說。上原持續走訪福島,發現不只人的健康受影響,心靈上的創傷更難以平復。許多家族因核災被切開、撕裂,有些人因強制或自主逃離家鄉,也有人卻是想逃卻逃不走。留著的人對自主逃難者下標籤「他們棄我們不管的自己逃走了」,但帶著小孩留在高劑量區域的人也同樣會被議論。
上原公子指出繁多且矛盾的資訊讓災民的人心分裂且浮動不安。「大家都是當事者卻無法暢所欲言,核災不只是身體,也是心靈上的傷害。」
目前日本政府打算陸續將災民送回20毫西弗的高劑量地區,但其實20毫西弗在國際上只屬於緊急時期的容許值,在正常狀況中,一個大人一年能承受的量只有1個豪西弗。因此對於要將福島的孩子送回,全日本的媽媽都感到不捨,正在挺身幫忙抗議。
曾擔任東京都國立市市長8年,上原表示,核災不只是福島人的事情,就算遠在東京也同樣不安全,食物飲水被污染,同樣恐慌。因此地方首長們在2012年成立了「全日本地方首長反核連盟」,目前有95個區市町村的首長參加。
村上強調,「福島核災沒有結束,我相信未來還會更嚴重,如果日本再不廢核,勢必發生比福島更大的傷害。」村上甚至以日俄戰爭為鑑,在蒙古諾門罕一役失利後,還堅持戰下去,最後只會得到慘敗的結局。這三位親身經歷核災的地方首長,懇切希望台灣不要步入後塵。
全日本地方首長反核連盟名單全日本地方首長反核連盟名單
【延伸閱讀】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嬰兒車排「308」 36位幼兒:不要核災 我們要平安長大

2014年3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核電成本不是算要多少錢,而是多少個小孩的生命!」名導演鄭有傑如此感嘆。5日上午數十位嬰幼兒與家長,手持向日葵花集結立院群賢樓門外,訴求「要孩子不要核子」,表達不願讓下一代面臨核災威脅的心聲,他們更將20多台娃娃車排成「308」字樣,呼籲全國參與8日北中南東串連舉行的反核大遊行。
人手一枝向日葵,上面掛著「全面廢核 永續家園」的小紙卡,此行動由多個關心兒童的民間團體,包括主婦聯盟、人本教育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爸爸非核陣線、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等發起。他們提出若發生核災,幼兒的健康將受到最大的衝擊,且再也無安全的居住環境與食物讓他們平安長大,因此這些爸媽出面表達心聲,期待以爭取非核家園的行動來實現對孩子「愛你一生」的諾言。
娃娃車排成308,陳秉亨拍攝P1060215
參與的幼兒共有36位,年齡為1到3歲居多,大多為親子共學家庭的成員,福島核災即將屆滿三年,因此這些幼兒大多一出生,或是還在媽媽肚子裡時便開始參與反核遊行。號召他們現身記者會的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郭駿武表示,雖然連日降雨濕冷,讓他一度相當擔心,但在聯繫過程中,這些家長卻都表達絕對風雨無阻的態度,理由無他,便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郭駿武表示,一旦核四燃料棒插入,這些孩子將沒有未來。

300台娃娃車作前導 籲對核電憤怒的爸媽參與親子大隊

這些團體將在308遊行台北場中組成親子大隊,郭駿武表示,預計至少會由300台娃娃車作為該隊伍的前導,場面將會相當壯觀,歡迎更多的親子加入。在隊伍中也將邊走邊聊,除了安排將以繪本與故事向兒童分享反核知識、父母們也可互相交流育兒經。
308遊行台北場路線圖
「看到這麼多小孩,我同時感到幸福及心酸」立委田秋堇認為,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幸福長大」,如今這個心願卻變得卑微,此刻他們所在的立院,其實離核電廠不過19公里,若依福島核災經驗,包括立院、總統府,甚至台北市都將劃入管制區,再也不能進入。田秋堇強調,台灣的面積只有日本的1/10,一次核災都禁不起。
兒童將向日葵花撲在群賢樓門口「請不要用核四為難我們的小孩!」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向政府喊話。她強調,核四並非必要之惡,面對政府如此的說詞,讓身為媽媽的女人都憤怒了,今年遊行適逢「38婦女節」,葉大華呼籲全國對核電憤怒的女人,都要挺身而出。「今天不出來,以後也許就出不來了」前往聲援的鄭有傑如此擔憂,認為強調今年就是最關鍵的一年。
「生了他就要對他負責、為他著想。」陳穎柔帶著兩歲多與一歲的孩子參與行動,訴求安全而多元的環境。她表示,不只是反核,她時常帶著孩子參加社運活動,因為對她而言,土地就是生活品質的基本,土地不能只有開發成新的、高大的建築一途,因為如此將使孩子失去環境的多樣性,因此她願意挺身主動爭取,說出自己的訴求。「帶著孩子一起上街頭,孩子會給我力量、讓我更勇敢。而且我會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不管是車諾比的孩子、福島的孩子、蘭嶼的孩子,我都捨不得。」
冷彬與他五月大的孩子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成員冷彬帶著五個月大的孩子加入行動,冷彬表示,媽盟就是在去年的3月8日成立,但一年以來,向政府要求核能資訊公開透明、啟動對話都不可得,只看到政府的能源政策還在原地踏步,甚至還在提核一二三延役等落伍的思維。「面對這種為所欲為的政府,我認為只有公民的力量才能改變」「我希望我以後能無愧的向我的孩子說,『我有為你努力過』,我要把我相信的是什麼傳給他。」

跟燃料棒插入時程賽跑 環盟版公投案望308當天收集5萬份以上

5日上午除了親子團體號召308上街頭外,台灣環保聯盟亦舉行記者會,希望民眾參與308遊行時,也順道參與他們所提出「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四廠進行裝填核燃料棒試運轉?」的公投連署。該會創會會長施信民強調,一旦裝填燃料棒後,核四就會成為真正的核能發電廠,同時開始產生輻射污染與核災危機,也就走向難以挽回的局面,就算到時候想要喊停,機組也已經成為受輻射污染的核廢料了,必須耗費更龐大的拆除與處置成本。
台灣反核行動聯盟召集人高成炎表示,四年前便曾經發起台北縣的地方性公投,但在去年收集滿五萬人送件後,卻遭以「這是全國性事務」的理由駁回,因此再去年519遊行當天又再次展開新的一波全國性的連署,第一階段的門檻為10萬人,目前已經達成了5萬份,他希望308遊行當天可以有大進展。高成炎表示,如果能在3月便成案,那麼可望在年底大選中一併進行公投,對衝高投票人數有利。退而求其次,至少要在9月達成,高成炎認為,若能趕在插入燃料棒前成案,至少能以程序再爭取幾個月的時間。

「沒核四也不缺電!」 能源局、反核團體隔空交鋒

2014年3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4日上午網路瘋傳自由時報報導「能源局報告:沒核四也不缺電」,報導中,反核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經濟部能源局評估用電零成長的報告資料,計算出「不蓋核四,台灣也不會缺電」。此舉引發議論,雙方當日皆召開記者會隔空交火,再點熱反核議題,也將為308的全台大遊行催出人氣。
綠盟日前在經濟部網頁上找到一份由能源局做的「我國電力需求零成長評估報告」,發現報告中寫著,在各部門厲行節電措施下,預估我國2013至2030年(GDP為3.07%)用電年均成長率,將自1996年至2012年的3.89%下降至1.41%。
綠盟指出,1.41這個數字證明了「就算沒有核四、核一二三也不延役」,台灣也能找到可行的替代節能政策,而不會缺電。

能源局:現階段無法落實節能 核四為必要

但4日下午能源局立刻開記者會反駁,局長王運銘指出,用電需求成長率1.41%,是最低極限的預測值,「現階段根本達不到」,因此仍堅持「在節能還無法徹底落實之前,想要維持供電穩定,核四是必要的。」的說詞。
能源局在新聞稿中強調「政府是行政機關,絕對不會恐嚇人民」,但隨即表示「如果在台北,38度豔陽,你可能不能開冷氣、低溫10度,老人家的暖氣隨時有可能突然停掉、家裡平常還要準備一打蠟燭因應...」讓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斥為「太扯了」。
洪申翰指出,在能源局的報告中,明白寫出其中工業部門可從過去的4.57%下降至1.81%,服務部門可從3.75%下降至1.48%,住宅部門下降至負0.11%,能源部門降至1.78%,農業部門降至2.16%,運輸部門降至6.1%,如今卻又改口說自己做不到,實在沒道理。
洪申翰強調,即便是「用電需求成長率1.41%」,也並非最樂觀的數字,因為包括總統馬英九競選時所提出的政見「能源稅」、「溫減法」等擬定中的政策與電價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都還未納入計算,分明還有更樂觀的空間。
洪申翰指出,就算經濟部實在無能力做到1.41%,那麼改以1.7%用電需求成長率來計算,仍然可以達到無核且不缺電的狀況,而且將好過馬政府目前到處放送廣告的「穩健減核」方案,「穩健減核」是以核一二三延役、核四運轉、用電需求成長率2.17%來計算。關於這點,在能源局的記者會中,回應媒體詢問,王運銘亦坦言他們評估用電需求成長率其實應該在2%以下。

綠盟:政府寧把報告藏起來 續打宣傳戰 卻不盡快著手節能

這份報告已遭經濟部從網站上撤掉,目前可見為綠盟自行備份後公開。經濟部長張家祝向媒體表示,是因為這份報告並不完整,且所提的辦法且是在「極致」狀況下進行推測,實際上並不可行,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更已指示經濟部重審。
因此,雙方的攻防焦點除了「1.41%」這個數字外,綠盟更指出經濟部將這份報告藏起來是心虛隱瞞。綠盟表示,此份報告是因應民團不停要求「用電零成長」等壓低電力需求,而官方進行的評估報告,由各部會自行評估自己的領域可以多實施的「較為積極且實際可行的節能措施」。例如工業部門便是在工業局提出執行節能技術輔導、推動能源密集產業自主減量、建置能源管理系統等措施後,電力需求成長率將可降到1.78%。
其他內容則分別是,服務業部門為經濟部能源局提出、住宅部門為內政部提出、運輸部門由交通部提出、農業部門由農委會提出。各部門合計起來,能源局在報告中寫下結論:預估我國2013至2030年(GDP為3.07%)用電年均成長率,將自1996年至2012年的3.89%下降至1.41%。
因此綠盟認為,經濟部在得知此評估結論後,因害怕戳破自己「穩健減核」廣告中不斷放送沒核四就會缺電的恐嚇,竟刻意隱瞞不告訴民眾真相,仍繼續選擇濫用行政資源拿舊有的缺電謊言到處恐嚇人民。
洪申翰指出,目前政府因為全心全意只想運轉核四,而因此故意兩手一攤,拖延所有進步的能源轉型政策,並編織限電風險。綠盟研究員徐詩雅指出,能源政策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政府除了到處買廣告恐嚇人民外,更該盡快著手節能。例如,改善耗電大戶如工業區的生產設備能源效率,或是實施更多尖峰負載管理的措施,如對大型商場提出空調效率的規範。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台積電要的」 中科擴建環評 為健康風險評估閉門討論兩次

2014年3月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為了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興建18吋晶圓廠的需求,中科局提出的「台中園區擴建計畫」,將在鄰近原一、二期的「大肚山彈藥分庫」進行擴建,4日於環保署進行第二次環評初審小組會議,將補件再審。
粘麗玉審查小組提出三點,要求科技部以中科一、二期為範疇,進行增量健康風險評估;釐清開發單位與進駐廠商之間的管理責任,做出明文規範;且施工期間土方需減量。
此案仍需補件再審。但關於健康風險評估,在宣讀後經開發單位提出意見,再次舉行閉門會議才得出結果,恐怕將惹爭議。
科技部中科局表示,半導體產業與精密機械業是國內極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且國外半導體業正在持續投資並聚焦先進製程,因此為了協助產業搶先進入障礙較高的18吋晶圓廠,此計畫有時間壓力,否則未來國際競爭力大受影響。
中科局指出,18吋晶圓廠的設廠需要較大面積坵塊、每日用水量更達5萬噸,由於目前既有的竹科、中科、南科可出租土地都無法滿足,且台中市周邊產業園區都已租售完竣,因此在緊鄰台中園區的大肚山彈藥庫原址提出擴建案。此基地除了可供18吋晶元廠與上中下游產業進駐,也可提供精密機械產業。預期可提供7000人就業機會,2019年起可望創造年產值新台幣2000億元以上。

PM2.5再增惹民怨 整體「健康風險評估」仍躊躇

雖然是知名大廠台積電的需求,但民間團體對此案有疑慮,水資源聯盟主任粘麗玉提出,開發地點為大肚山碩果僅存的58公頃綠帶,且當地已有中科一期、二期等工業區、火葬場等,排放廢氣都往台中市區飄,周遭的西屯區居民與東海大學、東海社區長期對空氣品質不滿。
如今中科局聲稱不會直接排放原生性PM2.5,不但環團擔憂有切割健康風險風險之虞,小組委員質疑該區PM2.5細懸浮微粒已超過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應由中科其他園區減排來抵換此擴建園區的空污排放。
水資源聯盟提出中部空氣已經太差
其中小組對「健康風險評估」一項琢磨甚久,甚至為此兩次閉門討論。中科局雖提出以36種具代表性的化學物質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強調不會造成損害。但只評估增量部分,引起小組討論。
小組原提出「應對擴廠計劃與原中科一、二期一起進行整體的健康風險評估」的結論,但在開發單位表示難行後,又再次進行閉門會議。
最後將結論修改為「以中科一、二期為範疇,進行增量風險評估」,雖然擔任主席的林慶偉表示「我們都是老師,我們並沒有壓力」,但當中的文字變換令人玩味。

中科搶水仍無解 污水放流恐再創農田

除了加重空氣污染的疑慮,此案更需每日5萬噸的用水,雖然中科局提出將由台中園區來彈性調度,不需另申請增加供水,但中科計畫與民間搶水的爭議時有所聞,審查小組質疑,水利署在2013年同意備查,但是否能充足供應,不會衝擊民間仍為未知數。
粘麗玉也指出,她曾向台積電高層確認,中科局已向其保證供水絕對沒有問題,與現況衝突。粘麗玉更指出,中科上月才展開二階環評,水利署只答應給12萬噸的水,中科局卻總計要14萬噸,到底如何解決,此計畫應延後審查。
對於污水放流,中科局喊出回收率84%,不過粘麗玉指出每天排廢水3萬8千噸,恐含砷、鎳致癌性重金屬,對鄰近居民及農地影響極大。而環委陳尊賢、張添晉、馮秋霞、龍世俊、歐陽嶠暉等,也分別在書面與現場提出質疑,要求補充說明如何削減改善污染。
土方調度圖,取自中科局簡報此案所需面積大、產生的土方多,也成為一大焦點。中科局解釋,由於18吋晶圓面積為12吋晶圓的2.25倍,因此機台面積與用地面積也應為1.2~1.5倍,因此本案所能提供給晶圓廠的32.87公頃,將可供興建其所需的6階段廠房;且18吋晶圓廠需要平面空間,則是因為單一生產平面最適化、水平傳輸效能需求、減少垂直傳送、建築樓高影響製程可靠度等理由;又為了避震,必須埋入地下深度也會較大。
中科局表示,將在廠區地下設置純水處理貯水量、回收水、廢水處理等水資源處理設施,但依然將產生約65萬方的土方。雖盡量達到挖填平衡,仍將大幅度改變地形地貌,小組要求中科局應列明土方運送暫置處理措施。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淡海二期「範疇界定會議」 替代方案不見誠意

2014年2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淡海新市鎮二期計畫」於去年7月確定需進入二階環評。為了確認屆時在二階環評內要審查哪些項目,27日於環保署舉行「範疇界定會議」,由開發單位內政部營建署進行簡報與收集意見,到場關注的正反兩方居民眾多且踴躍發言,讓會議無法一次開完,下次會議將於3月10日下午繼續舉行。
正反意見民眾都到場關心。
此次營建署將計畫刪去二期二區的範圍,並把計畫更名為「淡海新市鎮後期發展區開發案」。目前只對一區提出計畫,而二區的狀態則為曖昧的「暫緩」,有需要仍可進行計畫,並沒有確定放棄。
但營建署提出兩個替代方案,分別為不開發、維持現狀的「零方案」,與原計畫加上技術配套措施,遭批誠意不足。
中科三期爭議後,近期有不少環評案件遭環保署送入二階環評,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自去年7月以來,18件環評案就有11件進到二階環評。而展開二階環評前召開的範疇界定會議,是用來界定屆時在二階環評中要評估的事項與範疇。
按照規定,將討論出3點:(一)確認可行之替代方案、(二)確認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之項目;決定調查、預測、分析及評定之方法、(三)其他有關執行環境影響評估作業之事項。
淡海新市鎮各區相對位置,取自營建署簡報資料。
原計畫開發範圍為二期一區與二區,總計1168公頃。當時提出的4點開發目的有:一、促進產業,提供就業機會;二、儲備都市發展用地,提昇居住環境品質;三、交通建設與土地開發一次到位;四、建構生態城市典範。
雖然打著將讓淡水成為「生態城市」的遠景,但此計畫當時遭大會送進二階的理由有二,一為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二為除了對環境資源及環境特性有顯著不利影響外,當地眾多居民的遷移、權益也明顯受損。
而營建署目前提出新的主方案為僅開發二期一區的663公頃,其中除了保留發展區、河道綠帶、濱海公園、綠地外,其餘的523公頃都將進行整地工程,佔近8成。

原方案回魂、零方案 兩個替代方案皆難接受

營建署所提出替代方案卻只有不開發、維持現況的零方案,與維持原一區加二區的開發計畫加上技術配套措施兩案,遭民間質疑敷衍了事。
環境法律人協會成員曾雨涵指出,替代方案只是將原案增加技術配套並無意義,其實卻沒有回應到原來的爭點,如衝擊環境與大批居民迫遷等問題。曾雨涵強調,如果用技術就能解決這些問題,當時也不會被送入二階了。
正反意見民眾都到場關心。
支持淡海二期的民眾在會場中大喊「拒絕零方案,淡水要發展」,更指出對於當地長期的垃圾山與年久失修的老屋、違建相當頭痛。不開發的「零方案」恐將無法進行整修擴建區域內,因淡海新市鎮計畫「禁限建」20多年的老舊屋舍與鐵皮屋違建,且零方案也等同關閉了原計畫增加就業機會等發展的目的,民眾自然難以接受。
但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成員王鐘銘與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林樂昕指出,在營建署自己的網頁上便有一份淡海二期二區開發案的計畫書,內容相形之下較此次計畫書多元靈活。
以開發方式分析為例,除了區段徵收,還列出了一般徵收、公辦自辦都市更新、公辦自辦市地重劃、開發許可、容積移轉等方式,並詳述各項優缺點。不知為何營建署要隱晦避談這份計畫,反而只提出目前這兩個難以選擇的替代方案,讓支持民眾誤認想要發展地方、想要解決「禁限建」20多年的老舊屋舍與鐵皮違建,唯有進行區段徵收才行,卻不知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成員王鐘銘,舉手表達意見。
王鐘銘指出,若要解決禁限建的問題,除了可以撤銷計畫,將權利還給新北市政府來管理與規劃,也可以另擬新計畫。但若營建署不願作為,便只能持續管制直到開發為止。
除了民間團體要求營建署應該要認真提出更多替代方案,主席簡連貴也結論,營建署還要再提出二到三個更多元、將二區也納入計畫、以農業生活為主等替代方案。
下次的會議將在3月10日舉行,對如何進行文化資產、環境監測、土地使用、民間參與等評估項目繼續討論。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陽光行動小學」發車 零碳重建經驗帶下山

2014年2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88風災後,那瑪夏民權國小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協助下,以綠建築、零碳教室的模樣重生。這座「永續零耗能」為設計理念的校園可以達到65%的節能成效,更是台灣最高「鑽石級」綠建築。在寬敞通風的環境中快樂學習的氣氛,羨煞旁人。但由於地處偏遠,能夠實際一探其節能秘訣的民眾畢竟少數。為此,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出動了他們兩台貨櫃大的行動展覽車,要將民權國小的節能秘密直送下山,與都市區的民眾見面。
台達電提供
此台「陽光行動小學」巡迴車首站將在台中科博館的西屯路廣場展出,時間從2014年2月27日至4月9日,之後規劃將前進自然史教育場所、博覽會等場地,若有學校機關也希望邀請,科博館表示歡迎聯絡洽談。
科博館營運典藏與資訊組蕭西君表示,科博館的巡迴車已行之有年,曾經以此方式舉辦不少特展,例如未來科技、考古等主題都曾展出。這台巡迴展示車車長含車頭有18公尺,車體展開後寬度更達7公尺,如變形金剛一般的搶眼,更將科學知識到博物館之外。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館期待能藉著「陽光行動小學」特展,可以將節能減碳的概念帶給台灣的每個角落,帶領觀眾從互動展示中感受氣候變遷的危機,並認識綠建築與綠能的趨勢與優點,以及培養節能減碳的觀念。
孫維新指出,「我會覺得我們作為這一代的人,不能再給大自然增加壓力了」。孫維新認為,因為如果不改變生活方式,窮盡地球所有的資源,也大概只能養活15億人,也就是說,目前的人類的需求將要4個地球才能滿足。「如果不知自我節制,持續給大自然壓力的話,那我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要怎樣活?」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指出:2013年那瑪夏民權國小整個學校耗電量除以樓地板面積(以平方米計算),EUI(Energy Use Intensity, 建築耗電強度)只有6度,遠低於全台國小平均的25度,而教育部希望各校在2015年達成18.5度,該怎麼達成,可以向民權國小取經。
行動車內除了將以民權國小的設計為例,介紹綠建築九大指標,更可以看到民權國小的圖書館如何達到「淨零耗能」。為了讓民眾了解台灣的「綠建築」和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展近況,更設立了零碳教室與圖書館,讓民眾可以透過互動、實際操作實際瞭解如何在校園裡節能,並且從影片《鳥目台灣》、書籍《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低碳生活的24堂課》等環教出版品來得到節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