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衛生紙要丟馬桶 環署將展開宣導

2016年12月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署長李應元8日在立院宣示,將宣導民眾入廁後,把用過衛生紙直接丟入馬桶沖掉,並承諾在3個月內邀衛生紙、馬桶相關業者研商。這與前署長沈世宏建議衛生紙不應丟入馬桶的主張,是相反的見解,環署廢管處則認為,比起管線問題,衛生紙的材質是否易溶水是主因。
2016-12-08_09-16-30
李應元表示宣導用過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沖掉。賴品瑀攝影。

8日立院衛環委員會討論焚化爐延役計畫與垃圾源頭減量等,李應元回應立委盧秀彥質詢時,表示將宣導用過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沖掉。李應元說,雖然將衛生紙沖入馬桶會增加污水處理的工作,但走清運焚化也是需要處理,且站在公衛的角度上,他較支持直接丟進馬桶。

推翻前署長見解 李應元:衛生紙要丟馬桶

在2011年時,環署實測5種廠牌的衛生紙,分別選用5、10、15及20抽丟入馬桶,發現以一次(約6公升水量)皆可順利將衛生紙沖入馬桶,但在後端管線至化糞池的部分,若是衛生紙量多,容易阻塞。
當時的環保署長沈世宏認為,將衛生紙放在垃圾桶,除了可以避免化糞池堵塞,也可當再生能源。如今盧秀燕提出,包括歐美及鄰近日本都是宣導將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沖掉,為了衛生與觀瞻,要求環保署檢討政策。李應元則承諾,將來跟廠商協調,預計3個月內研商後,再對外宣布實施時程。

衛生紙都能丟、面紙不行 詳情請見包裝後

李應元認為,生活型態已經改變,且現在台灣衛生紙製造技術也非常好,「這不是問題,也不應該是問題」。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也認為,目前應該只有攜帶式面紙,纖維較長、添加濕強劑而水溶效果較差,其他衛生紙應該都可水溶。立委陳曼麗更指出,再生衛生紙的纖維更短,不管是友善環境,還是丟進馬桶的溶解狀況都是首選,鼓勵民眾家用也應該優先選用再生衛生紙。
2016-12-08_04-43-57
能不能丟馬桶?市面上的衛生紙、面紙包裝背面皆有標示。賴品瑀攝影。

陳曼麗表示,真正的衛生紙都可以投入馬桶,但紙巾、餐巾、濕紙巾等其他物品卻不可以,這一點必是要向民眾宣導的部分,以免不幸發生堵塞,甚至造成往後再也不願意將衛生紙投入馬桶,教育相當重要。
環署環管處處長袁紹英則表示,目前市面販賣的衛生紙、面紙,背面皆有標示,民眾可依指示判斷能不能丟進馬桶。公廁所提供的衛生紙皆是能投入馬桶的,但目前也有不少公廁門外販賣機賣的是不能投入馬桶的面紙,這一點環署近期也會跟相關單位們再做討論與協調。
陳曼麗更表示,早在10多年前,婦女團體便台北市府要求改善公共場所的廁所,包括照明、安全、防止偷窺與提供衛生紙,並作為評比項目,都是在提升公共廁所的品質,而且,當公廁提供了對的衛生紙,也減少不對的投入馬桶的機率,但還是得看各地政府的財政狀況。
至於仍有民眾疑慮是否因為建築管線老舊而容易堵塞,袁紹英表示,將與內政部、經濟部標檢局等部會及衛生紙業者討論如何從衛生紙品質與衛浴設備兩頭改善,也將與交通部觀光局等管理公共廁所的部會共商如何推廣。

回應焚化爐爭議 李應元:19座大型爐改良再延役、離島不新建

2016年12月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美名為「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其實很大一部份就是「焚化爐延役計畫」,此計畫甚至傳出打算資助澎湖興建焚化爐,故在預算審查時遭到民間團體與立委砲轟。8日上午立院衛環委員會要求環署對此進行專案報告,李應元允諾,澎湖等離島不興建焚化爐、彰化和美小型焚化爐亦不延役。
國內現有24座大型焚化爐中,有19座(註)將要延役升級,環署預計在完成改善後,將可以增加垃圾處理量每日845噸、年發電量3.24億度,並減少年碳排17.1萬噸。李應元強調,在這段期間,也將努力提升垃圾減量、資源回收。15年後,各縣市政府就可以開始考慮停役老舊焚化爐,例如台灣第一座內湖焚化爐,就極可能第一個停役。
經過各界批判,環保署長李應元宣示將不在澎湖等離島地區興設焚化爐。攝影:賴品瑀。

升級減污技術  延役焚化爐預計再用15年

目前全台垃圾回收率約55%,無法回收的垃圾仍採焚化方式處理,國內目前運轉中的24座焚化爐中,有19座廠齡在今年底就達15年,都將進行改良並延役,中央與地方合計要為此投入111.671億元的經費。
環署表示,這些要延役的焚化爐將會進行改良,要提高能源效率、增加處理量、升級改善污染防制效果等技術。
除了延役19座焚化爐的112億元以外,還有推動區域合作、循環經濟政策推動也分別需要18億元的經費。在區域合作方面,將會訂定相關行政契約,並對協助調度縣市政府補助,讓有10%的垃圾處理量能由中央調度。

新建三座廚餘生質能源廠  立委質疑不符效益

在循環經濟方面,則是在大力推動廚餘生質能資源化一項,將建置三座「廚餘生質能源廠」,預估處理量年18萬噸、年發電量0.216億度、售電收入8,650萬元、減少年碳排量1.14萬噸。
不過,立委陳宜民、王育敏等人卻提出兩年前八里污水處理廠的廚餘發電計畫失敗的經驗,質疑此次重啟計畫是否能成功,且是一次貿然啟動三個。陳宜民指出,由於台灣的飲食習慣與歐美不同,廚餘含有太多的脂肪,讓設備「塞住、燒不起來」,因此前署長魏國彥認為廚餘發電並不符效益,再者,國內的廚餘大多已有養豬戶收購,對此計畫頗為存疑。但李應元表示,例如生熟廚餘應該分開處理等,環署已向荷蘭等國討教最新的技術。
據環署資料,目前家戶垃圾清運量約年400萬噸左右,除了將廚餘處理18萬噸,環署也將再擴大辦理「村里回收站」,從現有480站增加為1000站,約可增加3萬噸的回收量。
※註:環保署的「焚化爐延役計畫」中,預計補助延役者為13座,屬第一級的地方政府不在計畫補助範圍內者(如台北市內湖、北投、木柵廠)共6座,合計要延役焚化爐數量為19座。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AQI新制紫爆不見了? 環署重申:「紅害」就啟動因應措施

2016年12月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在本月1日推行新制,以AQI(空氣品質指標)取代原先PSI(空氣污染指標)、PM2.5(強化細懸浮微粒)併陳的雙指標方式,並以綠、黃、橘、紅、紫、褐紅6色燈號分級。但環團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擔憂「紫爆不見了」,批新制是大開後門、鴕鳥心態。
2016-12-07_02-58-15
AQI新制上路,環團憂「紫爆」消失,社會大眾將失去警覺。賴品瑀拍攝。

環署強調,新制上路後,在對敏感族群不良的橘色時就開始預警、對所有族群不良的紅色便展開因應措施。
7日上午,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與立委劉建國舉行記者會,理事長葉光芃指出,雖然認同環署將兩項指標合一是對的作法,但環署卻在PM2.5一項上,採用較為寬鬆美國分級,讓國人花了兩年才熟悉的「紫爆」消失,將造成認知混淆。
原本的PM2.5的「紫爆」為70µg/m³,如今的AQI則是PM2.5達35.5µg/m³就屬橘色、54.5µg/m³為紅色。
糾結「紫」與「爆」 環團憂大眾好不容易認識「紫爆」又消失了
葉光芃指出,美國的PM2.5分級寬鬆,且PM2.5分級仍採用美國1997年的舊版15µg/m³,而非美國的新版12µg/m³。且新制將原本紫爆的70µg/m³一舉提高到150µg/m³才顯示紫色,造成國人已熟悉紫爆消失。葉光芃質疑,回顧過去10年,PM2.5超過150µg/m³僅有6天,新制將紫色訂到150µg/m³根本是刻意要粉飾太平,對民眾恐造成再次混淆,要求環保署儘速檢討修正分級。
葉光芃不但在意「紫」更強調「爆」,訴求空污的「天花板」很重要,以PM2.5一項為例,不該在70µg/m³後繼續往上分級。因為含有污染物就不算是好空氣,只能說是低濃度,而不能有「good」的概念,才是對國民健康負責。
葉光芃以日本為例,日本在PM2.5達到70µg/m³時,就會以颱風、防空警報的等級來緊急處置,通知老人院、幼兒園等,還會以傳真、簡訊等通知國人,並且檢討超過70的日數。主婦聯盟台中分會許心欣擔憂,民眾好不容易習慣了PM2.5的70µg/m³是最糟紫爆的認知,如今環署卻一口氣把紫色拉到150µg/m³,把社會對空品的認知與警覺打壞。

AQI1
就PM2.5,原本紫爆為71微克,如今在AQI指標中,35微克是橘、55微克是紅。圖表提供:環保署。

環署:以後看「紅害」PM2.5達55就因應 早於前紫爆的71
「以後不是紫爆,而是紅害時就要啟動因應措施!」面對民間如此質疑,環署包括監資處處長蕭慧娟、副處長張舜欽、空保處副處長謝炳輝等數位官員都到場回應。環署強調,AQI上路後,PM2.5達35.5µg/m³就屬橘色、54.5µg/m³為紅色,比起原先「紫爆」的70µg/m³,是更早展開作為。
其實AQI的運作,是包括新加入的PM2.5、臭氧O3等各項空污濃度各有對應的燈號,並選最嚴重的燈號作為AQI的發佈,可能是PM2.5,也可能是PM10或是臭氧。環署強調,AQI的上路正是要提醒民眾各種空污可能帶來的傷害,並做出因應。
雖然葉光芃建議「紫爆」後不要再分級,環署則認為有分級的需要,如此才能按照等級,陸續展開相對應的因應措施。
至於PM2.5的「普通黃」為何訂在15µg/m³,而非跟隨美國的新版12µg/m³?環署解釋,這是因為現行「空氣品質標準」的PM2.5年平均值訂在15µg/m³,因此如此訂定。不過,此空氣品質標準上次修正是2012年,環署已經著手再次修訂,屆時AQI指標也將連動修正。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管制季節性空污 十年老柴油車明年起恐增五成牌照稅

2016年12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秋冬空氣品質不佳,環署全面啟動季節性強化管制,要全民一起行動救空污。環署空保處預估,這一系列的整體減量政策,包括調整空污費費率、加強管制電廠、加速老舊柴油車淘汰等,對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都提出防治措施。預計能減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一季共2,136公噸,相當於台中火力發電廠停轉21天。
紫爆連連的秋冬空品,在1日AQI空氣品質指標上路後,中南部仍是呈「對敏感族群不良橘」連發,秋冬是否可能有好空氣?環署祭出季節性強化管制。
老柴油車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快明年增加老柴油車牌照稅 以降低空污

在移動污染源方面,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表示,將加速汰換老舊柴油車。目前全台仍有8萬多輛一二期排放標準的老舊車輛,這些車齡已有2、30年的老車,排放量也高達16.8%。因此環署打算與交通部合作提案修法,逐年增加一二期老柴油車的牌照稅,若順利,新制最快明年上路,超過十年以上的老柴油車最多增加五成牌照稅,也就是牌照稅從1萬6000元暴增為2萬4000元,藉此強迫車主加快換車。
此外,還要加強攔檢、三期車加裝濾煙器,也將推動國營企業與大型工廠採用四五期的貨車,在固定污染源部分,頭號要處理的正是電廠排污。環署一面擴大天然氣政策,在10月底公告天然氣電廠在彈性調度時期,可以超過核定量而免受罰;另一方面,兩年前修正電力設備空污排放標準,也已於本月1日生效,將削減各項空污。包括粒狀污染物年降710公噸、硫氧化物12,282公噸、氮氧化物30,940公噸、汞及其化合物0.0778公噸,合計起來,約可減量電廠排放的3%~37%。蔡鴻德評估,在電廠空污排放上,PM2.5的年平均濃度可望降低0.4~2.0微克。
環署祭出季節性空污強化管制,首要處理老柴油車、發電廠。攝影:賴品瑀。

推空污費季節差別費率誘因  期進一步降低空污 

此外,空保處也提出空污費季節差別費率草案,可望明年上路。蔡鴻德解釋,在短期方案上,要祭出獎金給直轄市、縣市政府的環保局,協調公私場所降載的前三名將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獎金。
在中長期的方案上,則從調整空污費率著手,目前已推出草案,最快明年上路。首先是提供秋冬季費率;再者,若公私場所能減產,或提高防治設備處理效率,讓污染物排放降低至一定程度者,將可適用原費率、甚至以優惠係數來減收空污費。
蔡鴻德解釋,若業者能降載一成,可維持原費率費率計算,若未達成,則將提高空污費。以位在三級空品區、排放量最高的第一級來看,硫氧化物將從每公斤8.5元提高至11元、氮氧化物從10元提高至12.5元、揮發性有機物從30元提高到35元。
蔡鴻德舉例,例如某水泥廠改採尿素處理氮氧化物,處理效率提升了50%,雖然每公斤的氮氧化物中的尿素成本增加4元,但空污費卻可大幅減少6.8元,一來一往仍是誘因;再以一紙廠為例,若將產品規劃至夏季生產,在氮氧化物需繳納的空污費上,每公斤則可望減少2.8元。
環署估計,若有30%的業者,因為費率調整而進行10%降載,一季可能合計減去硫氧化物617公噸、氮氧化物970公噸、揮發性有機物549公噸。而這2,136公噸的排放量,相當於台中火力發電廠停止運作21天,可望大幅改善秋冬空污問題。

不見實質減量 高屏空污總量管制 上路一年半遭環團喊停

2016年12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為了改善空品,環保署在2015年啟動「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除了管制空污排放量外,還引進污染物交易制度。當時環署更稱此舉是15年來空氣品質管理制度重大變革,但上路一年,卻遭民間痛批「騙很大」、「幫倒忙」。指責由於認可量過高,並無實質減量,反而「越減越肥」。
6日上午,立委劉建國與中南部環團舉辦公聽會,要檢討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甚至喊出暫停計畫。
不滿高屏空污總量管制效果,中南部環團舉辦公聽會,要從檢討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甚至喊出暫停高屏空污總量管制。攝影:賴品瑀。

「認可量」環團不認可  要求以實際排放做基準

高屏地區是全台唯一PM10與O3皆未符合空氣品質標準的區域,因此當時環署優先選擇從此處開始推動總量管制,除了持續執行各類污染源減量,也祭出經濟誘因,在2015年6月30日公告上路。
環團批判,高屏污染總量管制計畫的「認可量」過高,目前污染「認可量」的認定,是操作許可量的八成,但環團期待的是以「申報量」,也就是實際排放量為基準。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環署的減量指的是「認可量」每年下修5%,但並非實質減量。此認可量經設備停用、拆除、或改用燃料(如石油焦、煤改用天然氣),或增加污染防治設備,其「削減量差額」的95%又可用來抵換、增量。他認為這種減量管制會「越減越肥」,且會增加污染排放。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召集人陳椒華更指出,以他所長期關注的六輕、小港為例,環評已經給了過高的空污排放量、地方政府也給了太高的許可量。因此環署在高屏污染總量管制計畫提出要在第一個目標年2018年6月減量5%時,根本沒有實質減量。環團建議,應檢討空污總量「認可量」與削減量差額的認定與抵減增量問題。

環署:空污總量計畫的精神是「逐期削減」

環署則在簡報提出,此總量管制是規範固定污染源。既有的固定污染源方面,認可排放量,建立排放量削減基線、並指定其削減空污物排放量。若業者採防制措施產生的實際削減量比指定削減更多,可以保留差額。
至於新設或變更達一定規模的固定污染源者,則要求須採取最佳可行控制技術、更有「增量抵換」,固定污染源須取得排放額度,來抵銷進駐總量管制區所增加的排放量。
針對民間大有意見的「認可排放量」概念,環署表示,總量管制第一步是建立排放量削減基線,也就是認可排放量。為了鼓勵業者提早投入減量,認可排放量的訂定,以前七年最大來認定。
立委劉建國、陳曼麗、吳焜裕參與討論。圖片攝影:賴品瑀。

污染大戶還能抵換賺錢? 空保處:實質有減才能交易

環團質疑,許可量與實際量落差這麼大,環署要讓業者做抵減增量,將使實際污染排放大增。不過,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解釋,「認可量並不能賣,不能作為抵換交易。」
空保處澄清,抵減必須是有加裝防制設施、有實質減量才能交易。圖片來源:翻攝自環署簡報資料。
蔡鴻德強調,認可排放量與實際排放量間的落差不能成為差額,削減量差額必須同時符合公告總量管制後採行的防治措施、實際削減量多過指定的削減、差額核定後,許可排放量與認可排放量將予實際排放量切齊。也就是說,一定要設置防制設施,達到實質減量才算數;關廠部分,也須主動關廠,而不是因為違反法規被迫關廠,這些才可做為抵換交易的差額。蔡鴻德也承諾,既然民眾對此有誤解,空保處也會設法交出更明確的規定。
環署提出統計數據,指出高屏實施總量管制後,達一定規模的新設工廠僅有兩家,且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完成減量,才能維持許可證有效。環署認為,這代表總量管制的確讓業者更加審慎評估是否要在高屏設廠,可見有效控制了高屏地區產業進駐的空間。

空保處:總量管制不能喊停  快討論第二期的目標才重要

「我知道大家都等不下去了。」面對民眾的怒火,蔡鴻德表示,空污總量計畫的精神是「逐期削減」,直到符合標準。
但面對民眾要求先暫停總量管制,重新找到「對的」總量管制計畫,蔡鴻德認為,如此將使既有成效歸零,且業者的排放上限又從「認可排放量」回到全載產能的「許可排放量」,反無助於改善空品。蔡鴻德強調,現在應該趕快討論2018年過後,第二期的目標應該怎麼訂。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解決垃圾大戰 李應元拋垃圾費「隨袋徵收」四都跟進

2016年12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5日上午立院審查環保署相關基金預算時,環保署長李應元拋出四都優先跟進垃圾費「隨袋徵收」的風向球,打算以此解決各縣市的垃圾大戰。
日前台北市低調替雲林縣代燒垃圾的消息引發風暴,李應元在回答立委李彥秀的質詢時宣示,將來垃圾管理即將朝「圾圾減量」與「縣市互惠」兩大方向來努力,在休息時間時,更進一步向媒體解釋,垃圾減量一項的具體作法,將是推動各縣市垃圾費「隨袋徵收」,且可能由直轄市來優先辦理。
目前只有台北市和新北市有垃圾費隨袋徵收,其餘縣市仍維持隨水費徵收的作法,台北市早在2000年便展開,新北市則在2010年跟進。
環署廢管處處長吳盛忠提供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在2000年時,每日人均垃圾量為1.007公斤,推行一年後的2001年則降到0.771公斤,在2015年時,則是0.287公斤;新北市則是在2010年時每日人均垃圾量為0.045公斤,推行一年後的2011年則降到0.28公斤,在2015年時,則更減至0.237公斤,可見的確達到了減量的效果。
反觀各縣市的每日人均量,四都在2015年的統計,台中0.393公斤、台南0.373公斤、高雄0.392公斤,桃園更高達0.492公斤,與雙北兩市相比,的確有減量的空間。而目前沒有使用焚化爐的縣市如南投、雲林、台東,也都分別高達0.496、0.409、0.502公斤。
在李應元透露這個消息前,環署也已經展開相關研究,從參考雙北兩市的經驗,來思考可能所需搭配的配套措施。吳盛忠表示,計畫為期一年,不過環署將會在這段期間也積極與各縣市討論。
當時擔任台北市環保局局長,吳盛忠認為,這個隨袋徵收的成功與否,最重要還是百姓的配合。「早該這麼做了!全台灣都要!」關注垃圾問題「環保媽媽」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聞訊如此感嘆,表示早在1980年代的垃圾大戰時,就開始不斷倡議,只可惜政府沒有魄力做到,「焚化爐一興建,大家又安逸下來」。
以台北市為例,每戶每月約花160元購買垃圾專用袋。而反觀目前仍隨水費徵收的垃圾費,每縣市不同,但大約平均為一度3.7元,而一般家戶平均每月使用35度的自來水,換算下來,平均每戶得隨水費繳交129.5元。兩制相距約是每戶每月30元左右,卻能讓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大幅提昇。
若一切順利,也許此政策後年就能上路。除了桃、中、南、高四都已獲環署視為口袋名單,李應元也透露,基隆市與新竹市也已表達高度興趣。李應元更祭出好康,表示為鼓勵縣市政府一起推動,第一年印製垃圾袋的經費,可以由環保署支出。若以台北市的經驗來看,北市府一年製作5000萬個專用垃圾袋,工本費約為6000萬元。依人口數來推算的話,四都合計一年是3000萬元的經費。

六輕儲槽調整 稱每年減少178.67公斤VOCs逸散

2016年12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5日上午進行台塑六輕四期的變更內容對照表第一次初審。雖然六輕表示,此案只是提出將有8座儲槽有變更替換為低/非揮發性有機物的需求,變更後原環評核定量的VOCs排放量可每年減少178.67公斤,是更環保也更具有競爭力,但專案小組仍要求六輕要說明個別物種。
此次六輕提出,8個原儲存異壬醇、三乙二醇、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等物質的儲槽,將來要依照市場需求調整儲槽物料,以活用空間。
DSC_6121
六輕提出變更對照表,稱減少VOCs排放,但環團指六輕各按合案的「環評核定量」超過環評結論,要求環署先暫停審查此案。賴品瑀攝影。

六輕表示,變更後,替換的將是低/非揮發性酯類可塑劑。
六輕稱變更後整體空污將會降量,因此原先打算僅以公文申請備查。不過環署認為物料替換時將有洗槽的動作,擔憂造成VOCs逸散,因此還是要求六輕以對照表送審。
六輕則表示,雖然有4個儲槽有VOCS,每槽一年開槽2次以內來替換物料,洗槽這個動作將一年逸散12.23公斤,但也因為變更了儲存的物料,每年將降低190.9公斤的逸散,兩者相去之下,還是明顯對環境有利。
對於環評小組在意的清槽,六輕解釋,變更後的物質蒸氣壓極低,逸散程度較低,會逸散VOCs的時間點,僅有開啟人口蓋時。且由於皆是酯類物質,僅需由水清洗槽壁,且這些水都將回到製程繼續使用,並無產生額外廢水、或是使用其他溶劑。
最後小組要求六輕再補件來確定儲槽物質種類。要求在下次會議說明個別儲槽預計更替之有機物物種、年運作總量、總逸散損失計算與翻轉運能之差異分析;清洗槽體所逸散有機揮發物之計算過程、清洗方式及載運過程處理方式;本案儲槽預計儲存物質變更與毒性化學物質之關連性及相關法規管制方式。
不過,由於衝擊中南部空氣品質,六輕近年的擴建計畫不斷惹爭議,連相對來說是減輕污染的「變更內容對照表」審查,也同樣受環團緊盯。台灣水資源聯盟成員再次指出,六輕的「環評核定量」已有超過環評結論的嫌疑,要求環署先暫停審查此案。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據他們統計,在2011年時,六輕申報60多個工廠的加總污染排放「環評核定量」,已超過環評結論。而且根據六輕環評結論,六輕污染排放環評量,TSP(懸浮微粒)、Sox(硫氧化物)、NOx(氮氧化物)、VOC(有機揮發物) 等,每年分別不得超過3340,21286,19622,4302噸/年;但是,經由六輕100年申報給雲林縣環保局的資料,六輕共60多個廠,污染排放環評量,TSP(懸浮微粒)、Sox(硫氧化物)、NOx(氮氧化物)、VOC(有機揮發物) 等,每年加總環評核定量卻分別高達7576.78,43068,43103及15490噸/年,已超過六輕環評結論的環評總量2~3.6倍。
因此他們要求環保署應該先釐清為何六輕60多個工廠,加總的環評核定量這樣高,已涉嫌違法,不先釐清,絕不能通過任何變更,也要求應降低環評量。
六輕相關審查一再落入環評量、許可量、申報量甚至又多了一個認可量,幾個數字之間的爭論,然環署空保處、雲林縣環保局卻都沒有出席此審查,也讓小組感到苦惱。尤其目前六輕陸續將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子計畫以變更內容對照表的形式送審,且變更內容對照表通過後也不需到大會再確認,不但民間質疑此舉是再化零為整、專案小組也「擔」了許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