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全力衝刺國土計畫 區域計畫產業政策環評告終

為了讓已經上路的國土計畫法能順利落實,2年內要完成全國國土,4年內完成縣市國土計畫,環保署、內政部共識要「全力衝刺」國土計畫,而決定中止區域計畫中經濟產業部分的政策環評,要將行政資源投入國土計畫的制定;而這些區域計畫中產業的政策環評則將轉由部門計畫的政策環評來取代,副署長詹順貴並透露,各部會正在商討,將明確訂出哪些項目需要進行政策環評,應會是經濟部、交通部、科技部等涉及土地利用較大的部會優先辦理。

環署2日進行全國區域計畫中區域性業產發展計畫經濟相關產業政策環評,但在環署與內政部的共識下,決定終止此案的環評程序,要將能量與資源放在全力衝刺國土計畫上。至於目前正在區委會與環署分頭審查的台中市區域計畫,則將繼續進行,營建署表示預計年底完成,但環保署則對此政策環評並無時間表。

「這已經是行政院的施政方針,將來如果哪各部會不作,我會叫他們跟院長報告。」詹順貴更提出行政院長的林全所提出的「106 年度施政方針」,當中提及「檢討修改環評制度,使其既能發揮實質篩選開發行為功能,又能提升審查效率;因應國土計畫法施行,增列涉及土地利用之部門計畫應辦政策環評,並簡化國土計畫實施後的環評審查程序;同時強化政策環評功能,並加強落實環評通過後的追蹤監督。」

本次會議在對計畫展開實質的審查前,詹順貴就率先表態認為此案應該終止,直言此案不易進行,完成後恐怕也效果有限。

詹順貴表示,雖然內政部自願辦理這些環評並將作為國土計畫的上位考量值得肯定,但這些產業政策多為經濟部等部會主責,透過內政部蒐集送審,再轉交環評意見,其實並無法有效溝通,例如產業用地需求、區為空間配置、總量管制、資源分配等,都非內政部可以代答或具體說明。

因此詹順貴建議終止審查,並將這些產業的政策環評回歸給政策主管機關,由他們來提政策環評,如此一來內政部也可以將心力集中辦理國土計畫。

對此,負責國土計畫事項的內政部營建署組長蔡玉滿坦言「鬆了一口氣」。環評委員與在場環團也大多正面看待,多認為趕快把縣市計畫完成,也是避免縣市政府繼續新定擴大都市計劃來「劃大餅」。

環評委員蕭在安認為,目前社會相當期待國土計畫法的落實,應該把握這個機會「扭轉國在山河破」的頹勢,樂見政府將火力集中國土計畫法,撤了此案就不用分心,而區域計畫與國土計畫兩者中間可能有20月的落差,是否銜接上會有問題,就看「事在人為」。

不過多個來自中台灣的環團,仍對目前正在審查的台中市區域計畫表現擔憂與疑慮,深怕今天終止了這個政策環評將造成後續影響。

環團尤其指出縣市區域計畫產業用地部分規定,到2010年中部只能再新增420公頃的產業用地。然目前審查中的台中市區域計畫便已經遠超過這個數字,應該跟中區其他縣市協調。


不過這一點,蔡玉滿表示,在區委會的審查過程中,將會嚴格把關此點,一定會要求台中市府下修並與其他中部縣市討論產業用地數量。其餘的部分,也都願意民間團體持續溝通。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明天就動工! 台泥金昌石礦無作環差 花蓮秀林勇士山頭將剷平

2016年8月3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紀錄片「看見台灣」裡,花蓮秀林勇士山遭台泥挖去面海側的畫面震驚了觀眾,然而勇士山的另一側,在9月1日也將因台泥金昌石礦的開工也遭難,這讓鄰近的和中部落感到擔心與恐懼,他們在4年前才從蘇拉颱風時倖存逃過土石流,這一開挖可能帶來更大的疑慮。
而環團更指出,此案規避了該做的環評,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礦務局藉著將花蓮縣去年核發水保計畫的時間點來起算,讓2008年通過環評的此案逃過3年未開發應該作環差審查的規定,若花蓮縣境內的其他礦區如法炮製,將會大開採礦方面之門。
DSC_2725
要求辦理金昌案的環差審查,環團向環署遞交公民告知書。攝影:賴品瑀。
此案的核定面積有103.34公頃,若順利動工,加上原有的寶來、合盛原,三個聯合開採的礦區面積合計達253.74公頃,將會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礦區,排名第二的幸大礦區,不過140公頃左右。
31日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向環署遞交「公民告知書」,要求環署執行環差審查,否則「60天後法院見」。
環團更帶了花蓮和平鄉的和中、和仁、和平三部落族人連署的聲明,指出部落在前晚緊急動員,便收到84個族人的連署,顯示他們真的對此案感到非常擔憂與不滿。指出當地歷經50年代伐木、現有的寶來、合盛原兩石礦的採礦、2012年蘇拉颱風、甚至蘇花改工程的擾動,已經發生地方水文的改變,也已經有過嚴重的土砂災害,對此案的環境衝擊充滿疑慮,要求進行環差等審查與說明。
當時蘇拉颱風的土石流讓和中部落幾乎滅村,其中土石流改道,而是以「非直進式」流動更讓他們恐懼,直說現已有蘇花改每天的隧道爆破工程,若再加上金昌的開採,會影響在地的集水區與裸露表面、地表逕流。
而且,此案位在他們的傳統領域上,依照原基法應該取得部落的知情同意。原住民政策協會理事Savungaz Valincian也指出,此案環評結論也曾要求施工前辦理原民傳統領域調查,並提出原民文化保護措施,目前都仍不見履行。
16-08-31-11-39-34-222_deco
已遭開採面海一側的勇士山。攝影:賴品瑀。
蠻野心足生台協會秘書長謝孟羽指出,此案在2008年通過環評,至今已經相隔8年,依照環評法第16條之一,3年未開發的案子應該辦理環差審查,但是這條法令卻遭到操弄,讓此案規避了環差。
該條法令規定,開發單位於通過環評審查並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的開發許可後,超過3年後才開始實施開發行為需提出環差案。環團主張此案應該從礦務局2009年發出許可開始起算,但恰巧遇上花蓮縣長傅崐萁進行了6年「八不政策」,直到今年2月才對此案發出水保計畫許可,目前卻以此時間點起算。
謝孟羽批礦務局挑此時間點是投機,認為此案的開發行為就是採礦,主管機關當然就是經濟部礦務局,環評書件上也是這麼寫。而環署卻選擇「做球給經濟部」,2014年業者一度要送審環差案,環署卻回答無法判斷到底要不要送環差,反而要業者與礦務局來認定何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之開發許可,根本自失環境保護立場。
對此,環署綜計處副處長洪淑幸出面收下環團的公民告知書後,接受記者採訪,仍表示應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來認定,至於是否在此爭議解決前讓此案先不要開工等問題,洪淑幸一概表示剛收下公民告知書,還沒仔細讀過無法回答,但將仔細審議。
至於署長李應元、副署長詹順貴上任後,環署陸續對太魯閣亞泥、榮豐、新竹關西等案下重手並積極推動礦業政策環評的政策,環署如今坐看金昌案開工是否自相矛盾,洪淑幸則認為,那是未來政策,但金昌案早已通過環評,兩者並不衝突。

環署溫室氣體抵換專案 六輕至今一案未提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5年上路至今,近日出現第一波共10件溫室氣體抵換專案通過註冊,拔得頭籌首先完成額度申請核發作業的是金門縣政府的「節能燈具及路燈汰換溫室氣體減量專案」,預估減量額度2,060萬噸CO2。

這10件專案中,有5件來自國內排放第一大戶台電,合計將減量是242萬噸CO2,台電總計送了12件,目前5件通過,7件仍在審核中。但造成許厝國小遷校與否爭論的第二大戶台塑六輕,卻至今一案未提。

台電已經過關的案子包括了「7.03MW級光電廠計畫」、「萬松、碧海水力發電溫室氣體抵換專案計畫」、「興達發電廠一號機鍋爐及汽機、控制系統與效能提升專案」、「協四機送風機馬達變頻轉速控制改善計畫」、「台中發電廠四號機汽機效能提升」等,其中以萬松、碧海水力發電案最多,有184萬噸。

環署溫檢室盤查交易組長李維民表示,其他通過的還包括奇美實業、台橡、新光合成纖維、中國人造纖維,以天然氣作為燃料替代重油、金門縣政府則以節能燈具及路燈汰換做為溫室氣體減量。

扣掉已經過關的10案,目前提出的40個註冊案尚有23個案子仍在審查當中,另有7個案子主動撤案或遭到駁回,包括中鋼、大園汽電、台苯等案,據了解,多是因為抵減的方法不符合規定所致。

環署解釋,為鼓勵業者及早減量,溫管法公布施行後,環署也發布了「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接軌溫管法前推動之自願減量制度。依據前述辦法第四條規範可分為計畫書註冊及額度申請兩階段作業方式。

業者提出抵換專案計畫書註冊申請並審查通過後,可依註冊之計畫書內容執行減量,再向該署申請減量額度之認可,以目前註冊通過之案件預估,未來可能核發減量額度約39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回收未達百分百 40萬顆廢電瓶恐釀環境污染

2016年8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汽機車重要零件電瓶需定期更換,汰換下來的廢鉛蓄電池每年約有近600萬顆,若妥善回收,做為原料鉛、塑膠原料,將有25.7億的產值;反之,若隨意棄置則可能造成強酸污染土壤、重金屬鉛危害人體神經系統、腦部與腎臟等。
據環署回收基管會統計,去年約回收了530萬顆廢棄車用鉛蓄電池,總重量近7萬公噸。從1990年公告回收至今,年年創下新高,目前回收率已達93.65%。但換算下來,也仍有4,800萬公噸,約40萬顆未完成回收。
2016-08-30_04-28-10
汽機車廢電瓶回收產值雖高,但一年仍有40萬顆不知去向,造成環境污染隱憂。攝影:賴品瑀。

清潔隊可收廢電瓶  環署籲:莫隨意棄置

基管處副執行秘書吳孟兒解釋,大部分的廢鉛蓄電池多在更換時由車行、廢車回收業等業者來回收處理,至於未進入回收的系統的這40萬顆,部分為隨著二手車、大型機具的買賣出口了,但少部分則是玩家自行DIY後未立刻回收,或隨未報廢的車輛棄置在路邊。
為了再提高回收效果,吳孟兒提醒民眾,可以送由清潔隊協助處理,千萬別隨意堆置甚至自行拆解,因為這都可能早成廢酸液與重金屬鉛造成環境污染。且若沒有妥善分類回收,還可能遭以廢清法罰款1,200至6,000元。
廢鉛蓄電池的隨意棄置,可能造成強酸洩漏污染土壤、重金屬鉛危害人體神經系統、腦部與腎臟等。過去在二仁溪畔的廢五金事件中,環署也在處理過程中發現廢鉛蓄電池的部分殘骸,污染了當地土壤與溪水。
回收再製產值高  年近26億
吳孟兒指出,回收的廢鉛蓄電池經處理後,其中的鉛與塑膠都可以再利用,由於回收價格高,也讓業者大多有妥善處理。以2015年統計為例,回收的原料鉛達5萬4,500公噸,煉製出4萬9,000公噸的鉛錠,市價約24.7億元,可供再製鉛蓄電池、鉛錘、鉛版等產品。
而電池外殼的塑膠也產出了4,300公噸的塑膠二次原料,可用在腳踏車踏板、工具手提箱等各種塑膠再生品,也價值約1億元,兩者合計下來,產值近26億。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自撤自砍也無效 新竹關西水泥復採併案 再打入二階環評

2016年8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繼續容忍下去環評制度會毀於一旦!」面對新竹關西石灰石復礦環評案,環署副署長詹順貴在專案小組會議說了重話,對於此案先前以技術性撤案、縮小面積來規避二階環評的作法,直批濫用權利。
「浪漫台三線」計畫在五月新政府上任時,由於立委黃昭順的烏龍質詢而廣為人知,然而其在新竹關西路段的客家人文風情,卻面臨水泥開採危機,恐囧成「爆破台三線」,讓數十位鄉親北上表達反對立場。
「繼續容忍環評制度會毀於一旦!」在小組審查時,副署長詹順貴到場參與討論,對於此案先前以技術性撤案、縮小面積來規避二階環評的作法,直批濫用權利。建議這個案子應該維持先前專案小組所建議的進入二階環評,若業者執意留在一階環評,他認為應該直接駁回。 詹順貴更點名經濟部礦務局應該說清楚20年來「水泥東移」的政策有無改變,此案是否表示等同西部將要復礦。
最後小組閉門討論後,再次建議此案需進二階,也要求補充多項調查與確認。
DSC_2673
數十位鄉親一早便到政院前表達反對。攝影:賴品瑀。
環署26日下午進行「羅慶仁(代表人)等所領臺濟採字第5645號礦業權及羅慶江所領臺濟採字第5647號礦業權申請核定礦業用地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這是兩案遭到併案審查後的第一次初審。

原專案小組建議進二階 遭魏國彥主導併案後一階續審

此2案原與亞洲水泥總計3案分別進行環評審查。但當時遭小組指出,3案有開發場所緊鄰、開發類型相同、開發設施共用、 開發行為同時實施等高度關連性,認為由於3 案對於地下水脈、林相資源及開發可能造成之污染難以切割,不但要求併案審查,更建議進入二階環評嚴審。
但在2016年 2 月的第 294 次環評大會前,亞泥案自行撤案而羅慶仁、羅慶江兩案則分別下修開發面積,因此當天在當時的環保署長魏國彥力主下,最後以表決的方式決定併案重回專案小組再審。
併案後的第一次審查前,當地居民與聲援環團上午先到行政院外陳情,下午再參與會議,他們先批亞泥是技術性撤案,而羅慶仁、羅慶江兩案下修開發面積至合計46.9089公頃,則是刻意逃避50公頃以上直接進入二階環評的規定;再呼籲行政院儘速檢討西部復礦政策,並修訂礦業法。
DSC_2679
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名譽理事長蔡穗。攝影賴品瑀。

就是送亞泥使用 環委認為應納入橫山水泥廠復工影響

不過業者也到記者會現場要向媒體說明,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名譽理事長蔡穗表示,老闆不是同一人,並沒有切割環評的問題;而遭到指責的羅慶仁、羅慶江兩礦場都是要供亞泥使用,蔡穗表示,那是之後的買賣行為,是另外一回事,雖有可能賣給亞泥,但也不一定賣給亞泥,而賣給別家。
業者在會議中簡報指出,開採面積從原3礦合計81.96公頃,縮減為2案合計46.9公頃。計畫除了三月每週1次爆破,其餘月份每日1次,兩案分別將年產出96萬公噸、38.4萬公噸,並皆以現有的架空索道送至亞泥橫山水泥廠,雖非以卡車運輸對當地交通衝擊小,但也等於承認的確就是要提供亞泥所用。
而在書面資料中,回應小組召集人游繁結的提問,業者稱「與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新竹製造廠為上下游廠商買賣關係,故下游廠商可能連帶引起之環境問題,實難區分均與本案有關。」讓游繁結稱「不負責任」,環委劉希平也認為應該將水泥廠復工後可能帶來的空污等影響。

業者稱不影響環境 支持者期待重返繁榮

業者提出地質調查所的函覆,指出該區非屬地質敏感區範圍內,更一一回覆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9條所列事項,指出此案與周圍10公里範圍內相關計畫相容無衝突、開採立刻復育植生不會危害動植物、全區私有土地無原住民保留地、每次開採2公頃以內不會對國民健康安全有顯著不利等等,強調此案對環境沒有重大影響。
也有10位左右當地居民到場,表示期待採礦帶來工作,把年輕人留下來,更說當年採礦帶來繁榮,多年來都這麼過,既無發生反對者擔心的災難,身體也沒有變得不好,並不是問題。
新竹縣府則表示,他們當然關心居民,但採礦技術已經進步了,又能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縣府支持本案。礦務局則表示,業者的申請程序都合法、而採水泥礦的確是有需要,但尊重環署審查結果。
DSC_2687
業者製作模型,強調兩案並非民眾所指的相連。攝影:賴品瑀。

居民憂復採後惡夢重演 破壞生態與居住環境 

當地居民羅政宏指出,亞泥過去的採礦行為曾經造成死傷、也曾毀人一年收成且無賠償誠意,更堆出了面積35公頃、高280公尺的採礦廢土,影響了當地的地下水與水質,也帶來土石流與走山危機。
羅政宏更指出,採樣亞泥的四份子捨石場山腳下的水與土壤,經檢驗發現,水的導電度超過3000、土壤的ph值更只有3.5,更讓他們懷疑亞泥過去曾在那裡棄置了橫山廠的事業廢棄物。
13年前亞泥礦權到期,經濟部也在2009年劃定了包括新竹等6縣市石灰石礦業保留區,關西居民原以為從此可鬆一口氣,殊不知在新竹縣政府的要求下,經濟部在2014年悄然解編了新竹石灰石礦業保留區,當地居民更直到業者展開環評說明會才知此事。
當地玉山里居民曾前朗指出,他們從早晚炸山2次的惡夢解放後,這幾年努力推動生態小旅行、紅茶產業,當地還有蝙蝠洞、碧藍瀑布等生態觀光資源,當地正在尋求永續的地方發展,若又開始採礦,只會給當地多幾十個工作機會,但卻讓更多居民無法生存,絕對是得不償失。
荒野新竹分會代表陳翠琴也駁斥業者的植生復育計畫,指出舊礦產至今無恢復,業者說之後會重新成林是不可能的。而業者說爆破時會淨空作業面,不會有野生動物出現在爆破處而危害安全,陳翠琴也斥其荒謬,指出野生動物當然被人車機具嚇跑,再也不敢回來了。
「我們被炸了50年得不到一個道歉,接下來還要再炸50年嗎?」泰雅族馬武督社戈尤浪部落族人哈勇武奈指出,礦場周邊一帶是馬武督舊社的傳統領域,本是他們的獵場,卻從清朝、日本時代陸續遭到伐林、開採石灰石,讓部落周邊地質、水質都受影響,動物也遷移了,族人們為了後代子孫,也堅決反對再開採。

高潞以用籲 政策環評前先暫緩相關開發進度

原民立委高潞以用也到場聲援,強調在政策環評、礦業法修正、環評度改革、與原住民部落知情同意都落實前,先暫緩這些開發。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謝孟羽則指出,礦業法目前規定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時就可以指定礦種與區域來劃設或保存,但是卻沒有相關的標準與程序,才會發生新竹關西這樣縣府要求解禁就解禁的荒謬戲碼,居民完全無從參與。而經濟部礦務局組長林健豪則緩頰說此案不能說是西部將復礦,僅是礦場供需的調整,然陳情民眾並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認為不只是有沒有礦產的需求,更應該把當地居民也納入評估之中。
綠黨新竹縣議員周江杰不滿「炸新竹的山、蓋別國的樓」,指出目前水泥業仍生產過剩,高達326萬公噸仍是外銷,佔了總產量的1/4。但水泥製程需要1400度以上的高溫,將會產出大量臭氧、酸雨、PM2.5與溫室氣體等,衝擊的不只是礦場周邊居民,還有橫山、竹東地區都受波及,且台灣的氣候變遷績效仍差,更沒理由繼續過量生產水泥。
周江杰反問,既然水泥對民生國防都很重要,那麼為何沒想過現在都外銷掉了,15年以後的子孫沒水泥用該怎麼辦?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反南鐵內政部前再陳情 籲葉俊榮辦聽證前別簽核

2016年8月2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花敬群欺上瞞下,應該下台!」25日上午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南鐵青年等聲援團體前往內政部門前,點名次長花敬群不適任應該下台,更要求內政部部長葉俊榮暫緩簽核此案,先進行行政聽證,把南鐵東移的公益與必要性釐清,除了讓他們心服口服,更讓南鐵案成為落實聽證制度的第一步。
2016-08-25_01-34-32
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南鐵青年等聲援團體前往內政部門前,點名次長花敬群不適任應該下台。攝影:賴品瑀。
「我只是來收請願書的。」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組組長陳興隆雖有下樓,但仍保持一貫他不能決定、也無法回答的態度,引發自救會不滿,一度發生推擠。不過,隨後自救會也收到總統府邀請,派了10位代表入府溝通。
22日下午行政院長林全邀社運團體舉行「公民會談」時,其中因南鐵案的土地徵收問題,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激烈針鋒相對,辯到最後甚至政院直播在會議未結束前就已經停止。而令人玩味的是,林全這一系列的座談,並未邀請南鐵案自救會代表參與,是由其他受邀者的協助,才一再獲得提及。
尤其當天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出面緩頰的過程中,向花敬群確認葉俊榮是否已經簽核南鐵案的都市計劃,得到「葉俊榮部長已經簽核本案」的回覆,更讓自救會直指花敬群欺上瞞下。一來在隔天23日舉辦的都委大會才要確認前次會議記錄,部長怎可能在之前就已經簽核;再者既然林全已經表達「有解決問題的誠意,請內政部與居民再溝通」,內政部怎能違背林揆的指示搶先簽核。
自救會發言人陳致曉解釋,部長簽核與否牽涉到內政部是否還能以暫緩簽核、先辦行政聽證來解決問題,花敬群告訴林全已經簽核,就是讓林全失去補救此案的機會。
2016-08-25_01-34-03
記者會同時自救會受邀進總統府溝通,於是從內政部步行至凱道。攝影:賴品瑀。
陳致曉指出,花敬群當日與後續受訪陸續提出的見解,包括「有補償安置,已保障100%居住權」、「徵收後若有剩餘土地,就不算迫遷」、「徵收或徵用都需要拆房子,所以南鐵東移案沒有迫遷」、「因為沒有爭議、所以不需辦聽證」、「因為法源不足、所以不能辦聽證」、「要相信都委會專業,所以審議沒爭議」、「抗爭民眾應該反省為何不被都委專家接受」、「徐世榮堅持可徵用就不應該徵收,是價值觀混亂」、「承認當今都計審議有瑕疵,也正準備聽證辦法,這是內政部對正當法律程序的態度,也是因為這態度,所以南鐵案不能有聽證」等,當中有許多自相矛盾的邏輯,也違反了學界、法界、與社會認知。
「花敬群入朝為官,我們本來以為是徵用,沒想到是徵收!」陳致曉痛批花敬群為了南鐵案失去學術良知,並以此為例來解釋徵用與徵收的不同,雖然兩者皆需要將房子拆除,但徵用是居民將土地借政府進行工程,結束後仍可回到原地重建,徵收則是從此失去該土地。
「為何不敢聽證,難道是怕政治明星的謊言被拆穿?」自救會表示,他們的訴求一直只有一個,就是公平的行政聽證、與合理的對話平台。他們做足功課,以學術的方式、政府歷年的各種文件,提出現有計畫並非最好的計畫,卻得不到討論的機會。既然民進黨這次執政高談溝通,內政部也已經著手準備聽證,要落實土地正義,為何就不從南鐵案開始做起,況且台南市就是民進黨執政,若中央與地方同心要做,豈不是最好的機會?
他們更要求葉俊榮別再神隱,先別簽核此案而是趕緊舉辦辦聽證,陳致曉一再喊話,提及葉俊榮曾經的相關著作,認為辦聽證絕非沒有法源,葉俊榮之前身為教授時都有提出解決之道。內政部不能一手在媒體與社會大眾面前表現已經開始規劃聽證,一手背後強行通過南鐵案。
新北市新莊溫仔圳案的自救會代表邱淑雯表示,南鐵案絕非個案,他們所遭遇的同樣是無民眾參與機制的都市計劃審議,「他們都說我們不懂專案」。「這是用專業的術語在鎮壓人民!」前往聲援的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成員郭冠均這麼說,直指國民黨政權的垮台,正是因為炒地皮、迫遷而遭到人民反彈,蔡英文政府應引以為鑑。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稱都更條例完全符合兩公約 營建署遭砲「砍掉重練」

2016年8月2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都更條例絕對得砍掉重練般的大修!」政大地政系教授戴秀雄如此直言,更對於內政部營建署聲稱現行的都更條例有保障居住權的說詞,批判「政府法學素養不足」。
因立院內政委員會的決議,內政部舉辦了一系列的公聽會來檢討土地政策,24日進行到「都市更新制度與相關權益保障」的課題。都更條例的修法最快在9月開議就要在立院展開,民間團體與學者認為該法的容積獎勵、強制執行都大有問題,造成都更不重公益性,卻反成為追逐暴利的戰場,應該「砍掉重練」,好好的徹底修正。
民間團體在營建署門前演出行動劇,從都更的心臟從抽出金錢、迫遷等。
民間團體在營建署門前演出行動劇,從都更的心臟從抽出金錢、迫遷等。攝影:賴品瑀。
由於需要大修,民間團體更一再要求內政部在向立院提出草案前應該再開公聽會與大眾討論,但營建署署長許文龍卻未當場允諾,柔傾向完成修正版本後再來公聽討論。
包括文林苑、永春案等都更案的爭議,當中的迫遷、強拆等手段,也一再遭批違反了兩公約所保障的居住權。
但營建署在簡報提出反擊,先指都更條例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的再利用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確認人人有權享受其本人及家屬所需之適當生活程度」;又說都更條例的多數決強制實施機制、應踐行之正當行政程序、公平合理獲利分配機制,以及行政救濟等,均有明確而嚴格的規範,也與經社文公約的「應採取適當步驟不斷改善生活環境」相符。
這樣的說詞讓學者與民間團體都難以接受,戴秀雄批這顯示營建署對兩公約的居住權仍相當不理解,因此發生這個公聽會命題失焦、過窄的狀況。戴雄秀更說,兩公約的內容相當明確,營建署不能這樣自己定義,否則將來將淪為各自玩文字遊戲的結果。
「我已經住在那裡的事實憑什麼被破壞?」待秀雄表示,這才是居住權,而非有沒有安置的問題。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燕菁同樣指出,居住權保障的是住居受尊重的權利,並不是有提出安置或補償就是有照顧,就能請人搬家,而迫遷就屬於最嚴重的侵害。絕對不是現在常見的狀況,硬是把人的房子拆了、讓他不能住在那裡了,還大問「我都給了這麼好的條件,你為什麼還不滿意?」
在公聽會開始前,反迫遷連線等民間團體也舉行記者會,指出目前的都更制度中,所謂公共利益,並未在劃定階段進行時記住居環境調查、評估,不管是公辦、私辦的都更案,都是郵建商來擔任實施者,因此普遍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卻不顧在地紋理、人口成長、公共設施比例、整體基礎設施、實際居住需求等問題。
在他們眼裡,這種追求高價、可投資豪宅的都更,才是阻礙都市機能復甦與永續發展的,也背離了居住權的實踐與公共利益。
文化大學講師王章凱指出,都更制度中的「強制參加」是大問題,怎會是少數人「框起來」後,其他人一定得參加,既非由政府發起,怎能強制?且這些都更案卻沒有符合都市計劃,尤其是「容積獎勵」的部分,完全破壞了都市計劃中的使用分區與細部計畫,建商追求容積獎勵帶來的暴利,卻讓都更案背離公共利益。而營建署卻未正視這兩個問題,沒有放入議程。